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茶园机械化发展状况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闫建伟 魏松 +3 位作者 曼曼 尹杰 韩忠禄 张富贵 《贵州农机化》 2020年第2期4-9,共6页
贵州是中国最适宜种植茶区之一,贵州茶园机械化水平相对低,以茶园耕作管理机械、茶园修剪、茶叶采摘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重点分析了贵州茶园机械化生产现状,指出贵州茶园机械化生产在茶园基础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科技支撑能力、农机组... 贵州是中国最适宜种植茶区之一,贵州茶园机械化水平相对低,以茶园耕作管理机械、茶园修剪、茶叶采摘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重点分析了贵州茶园机械化生产现状,指出贵州茶园机械化生产在茶园基础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科技支撑能力、农机组织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和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加快贵州山地茶园机械化进程,为实现我省茶园现代化、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茶园管理 修剪机 机械化 对策
下载PDF
不同挖掘方式对半夏机械化收获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曼曼 张富贵 +3 位作者 郑乐 王震 杨贵川 张珍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2-69,共8页
为解决丘陵山区粘性土壤条件下半夏机械化收获问题,以明薯率最大化、挖掘阻力最小化为目标,在实地测量出半夏物理尺寸及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平面铲、采抛铲、组合式挖掘装置3种挖掘方式在粘性土壤下的半夏采挖仿真模型,开展了基于... 为解决丘陵山区粘性土壤条件下半夏机械化收获问题,以明薯率最大化、挖掘阻力最小化为目标,在实地测量出半夏物理尺寸及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分别针对平面铲、采抛铲、组合式挖掘装置3种挖掘方式在粘性土壤下的半夏采挖仿真模型,开展了基于EDEM的仿真分析。土壤含水率为33.89%~36.23%及0~5cm土层下半夏分布率占56.71%的条件下,分别描述3种不同挖掘方式的明薯率及作业阻力,结果表明:平面铲在试验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壅土情况,使半夏与土壤紧密结合一起,半夏明薯率为89.65%,刀具所受平均阻力为3643.91 N;采抛铲不同的转速会带来半夏与土壤过于分散或结合,半夏明薯率为72.22%,所受平均阻力为3044.87N;组合式挖掘装置壅土情况较轻,半夏与土壤结合状态利于分离,半夏明薯率为91.48%,所受平均阻力为2826.67N。综合考虑赫章等产区的土壤情况,组合式挖掘装置是比较适合自走式半夏收获机的挖掘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机械化收获 挖掘方式 离散元法 数理统计
下载PDF
半夏块茎物理特性研究及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
3
作者 杨贵川 张富贵 +3 位作者 郑乐 王震 曼曼 章鑫鹏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9-108,共10页
为设计研究半夏撒播排种器,测定了半夏的本征物理特性参数,并对半夏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标定。通过烘干试验、浸液试验、匀速压缩试验,确定了半夏种子的含水率为62.23%、密度为1 210 kg·m、泊松比为0.373 1、弹性模量为5.751 MPa;... 为设计研究半夏撒播排种器,测定了半夏的本征物理特性参数,并对半夏离散元仿真参数进行标定。通过烘干试验、浸液试验、匀速压缩试验,确定了半夏种子的含水率为62.23%、密度为1 210 kg·m、泊松比为0.373 1、弹性模量为5.751 MPa;通过实际碰撞试验结合仿真试验建立了回归模型,测定半夏-半夏的碰撞恢复系数为0.472 0、半夏-不锈钢板间碰撞恢复系数为0.635 8;通过实际的斜面滑动试验结合仿真试验,确定了半夏-不锈钢板间的静摩擦系数为0.615 4;利用圆筒提升试验结合最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确定了半夏-不锈钢板间的滚动摩擦系数为0.150、半夏-半夏的静摩擦系数为0.554、半夏-半夏的滚动摩擦系数为0.157。该研究结果可为半夏机械化生产装备设计研究和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及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离散元 物理特性 堆积角 标定
下载PDF
多吡啶配体和银(Ⅰ)三明治配合物的构筑、结构及光谱学分析(英文)
4
作者 赵强 刘秀明 +3 位作者 冯睿 章应辉 曼曼 刘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7-544,共8页
三个不同的多吡啶配体:2,3-二(2-吡啶基)喹喔啉(dpq)、2,3,7,8-四(2-吡啶基)喹喔啉(tppq)和2,3,6,7,10,11-六(2-吡啶基)喹喔啉(hpdq)分别和银反应得到3个银的配合物:[Ag(dpq)(NO_3)_2]_n(1)、[Ag_4(tppq)_2(NO_3)_4](2)和[Ag_6(hpdq)_2(... 三个不同的多吡啶配体:2,3-二(2-吡啶基)喹喔啉(dpq)、2,3,7,8-四(2-吡啶基)喹喔啉(tppq)和2,3,6,7,10,11-六(2-吡啶基)喹喔啉(hpdq)分别和银反应得到3个银的配合物:[Ag(dpq)(NO_3)_2]_n(1)、[Ag_4(tppq)_2(NO_3)_4](2)和[Ag_6(hpdq)_2(NO_3)_6](3)。结果显示,3个配体分别和银形成了四核(1)、四核(2)以及六核(3)的三明治单晶结构,1和2的四核结构依靠Ag和NO_3^-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延伸为二维面,而3的六核结构依靠C-H…O的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网。此外,在研究3个配体和金属银在溶液中的光谱学性质时发现,配体hpdq和银反应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都要比其它2个配体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吡啶配体 金属有机配合物 自主装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