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 被引量:175
1
作者 孔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8-74,共7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经过50年代的战后恢复,进入60年代之后,欧洲迎来了战后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在这一阶段,由于现代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高楼大厦、购物中心、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等也在战后法国迅...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经过50年代的战后恢复,进入60年代之后,欧洲迎来了战后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在这一阶段,由于现代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高楼大厦、购物中心、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等也在战后法国迅速出现,这些特征都标志着战后法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消费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消费 战后 购物中心 发展 消费文化 高新技术 法国 报纸 大众传媒 鲍德里亚
原文传递
“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理论规定 被引量:19
2
作者 孔明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后结构主义 意识形态 无产阶级革命
原文传递
从媒体的象征交换到“游戏”的大众——鲍德里亚的大众媒体批判理论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孔明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1,共7页
鲍德里亚的媒体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思想主要集中于电视媒体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分离以及大众媒体播放的单向性特征,这些现象导致了符号意义的丧失与大众的反抗。后期鲍德里亚思想主要体现在媒体自身的真实性与仿真性的矛盾上,... 鲍德里亚的媒体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思想主要集中于电视媒体中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分离以及大众媒体播放的单向性特征,这些现象导致了符号意义的丧失与大众的反抗。后期鲍德里亚思想主要体现在媒体自身的真实性与仿真性的矛盾上,这一矛盾导致了“意义”的混乱,并使大众采取了新的反抗形式,即“调侃和游戏”的反抗形式。鲍德里亚的媒体批判理论标志着西方社会批判理论已从单纯的物的“异化”批判进入了大众媒体的“符号”批判,同时也暴露了其思想的内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交换 大众媒体 漂浮的能指 媒体的单向性 游戏
原文传递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被引量:20
4
作者 小约翰B.科布 孔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1-38,共8页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形态之一。“建设性”与“解构性”相对 ,意在强调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正在为现代世界提出一种积极的选择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解构性的后现代的诸多特征相冲突。关键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拒绝应当伴随...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的形态之一。“建设性”与“解构性”相对 ,意在强调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正在为现代世界提出一种积极的选择途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与解构性的后现代的诸多特征相冲突。关键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拒绝应当伴随着重构的主张。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把世界理解为一个整体 ,特别是把其自身理解为一个过程。怀特海哲学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构想提供了最系统明确的说明。包括科学和哲学的基础、后现代科学等等。在此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性的 解构性的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解构性后现代主义
下载PDF
消费社会理论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思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剑 孔明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94,共9页
本文阐释了当代消费社会研究的基本理论背景,并在此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对国内消费社会研究状况进行评析,然后对消费社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指向进行分析。认为至少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探讨空间:第一,应该深化鲍德里亚消... 本文阐释了当代消费社会研究的基本理论背景,并在此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对国内消费社会研究状况进行评析,然后对消费社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未来指向进行分析。认为至少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探讨空间:第一,应该深化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研究,探索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之间的学术关联;第二,应该深化消费社会及其他理论流派的研究;第三,需要加强消费社会中技术理性批判和生态学批判的研究;第四,亟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消费社会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马克思主义 鲍德里亚 资本主义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犬儒主义为什么是一种意识形态? 被引量:19
6
作者 孔明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3,共7页
本文梳理了犬儒主义概念从古希腊到后现代社会的演变逻辑,即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进而演变为后现代式的一种犬儒理性主义。现代犬儒主义的特征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但他们依旧坦然为之。所以,现代犬儒主义的意识形态... 本文梳理了犬儒主义概念从古希腊到后现代社会的演变逻辑,即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进而演变为后现代式的一种犬儒理性主义。现代犬儒主义的特征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但他们依旧坦然为之。所以,现代犬儒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处于某种清醒意识之下的反讽和玩世不恭的行为。相反,齐泽克所谓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拉康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它服从于拉康幻想公式逻辑,它不是偏见,而是具有崇高对象的无意识的幻想建构;它遵循的是"穿越幻想,认同症兆"的逻辑。因此,我们的结论是:精神分析维度下的意识形态并不是犬儒主义式的,而现代犬儒主义仅仅是建立在无意识基础上的现代意识形态的一个变种,我们切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犬儒主义 幻想 症兆
下载PDF
空间正义的批判及其限度 被引量:19
7
作者 孔明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47,共5页
空间正义是当前空间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现代政治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领域。基于空间正义概念的基本规定,我们认为,空间正义既是经验的,也是先验的;与此同时,由于空间正义本身的特殊性,在某种条件下,空间正义即空间权力,即... 空间正义是当前空间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现代政治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领域。基于空间正义概念的基本规定,我们认为,空间正义既是经验的,也是先验的;与此同时,由于空间正义本身的特殊性,在某种条件下,空间正义即空间权力,即空间正义具体体现为对空间的支配权和分配权,它是诸种空间权力博弈的结果。这一认识,对于诠释时下中国城市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其困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哲学 空间正义 空间权力
下载PDF
鲍德里亚后期的技术哲学思想 被引量:6
8
作者 孔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28,53,共5页
鲍德里亚的后期技术哲学思想是典型的技术决定论。它从中期的媒体技术理论,逐步发展到后期的悲观的物的"命定策略"的技术决定论思想。90年代后期,在"命定策略"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完美的罪行"的技术哲... 鲍德里亚的后期技术哲学思想是典型的技术决定论。它从中期的媒体技术理论,逐步发展到后期的悲观的物的"命定策略"的技术决定论思想。90年代后期,在"命定策略"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完美的罪行"的技术哲学观。在当今科技时代,我们既要看到鲍德里亚技术决定论合理的一面,即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同时也要看到其技术哲学思想的片面性和极端性,从而来正确处理现代技术与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德里亚 技术决定论 后期技术哲学思想 “命定策略” “完美的罪行” 虚拟实在 法国
下载PDF
“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解读——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评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付文忠 孔明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0-87,共8页
在“后马克思主义”学者拉克劳和墨菲看来,面对20世纪60年代之后西方科技革命的浪潮,以及20世纪末的全球化大趋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显然不能很好地解答马克思主义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所面临的问题。为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革新”... 在“后马克思主义”学者拉克劳和墨菲看来,面对20世纪60年代之后西方科技革命的浪潮,以及20世纪末的全球化大趋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显然不能很好地解答马克思主义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所面临的问题。为此,在新的形势下,必须“革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文从分析拉克劳和墨菲的代表作《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一书入手,概述了“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有关争论及其话语理论和方法,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误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诸如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等基本理论观点在当前社会仍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理论 拉克劳 墨菲 《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 话语理论 唯物史观 辩证法
原文传递
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拉克劳和墨菲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孔明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25,共7页
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思潮,它在哲学上表现为以“领导权”为核心、以“链接”实践为基础、以反本质主义为特征的政治本体论;具体内容体现为以“对抗”为特征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而具体目标和实践则... 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思潮,它在哲学上表现为以“领导权”为核心、以“链接”实践为基础、以反本质主义为特征的政治本体论;具体内容体现为以“对抗”为特征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而具体目标和实践则体现为构建“激进民主政治”的“新社会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政治哲学 激进民主 领导权
原文传递
交往的主体与生成的主体——哈贝马斯与齐泽克的主体间性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孔明 谭勇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54,共8页
现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有其重要原因:一是主体性哲学自身存在问题,二是主体间性哲学有可能为主体性哲学无法解决的现代诸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主体间性哲学经由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布伯的阐发,已经取得了较为深... 现代西方哲学从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有其重要原因:一是主体性哲学自身存在问题,二是主体间性哲学有可能为主体性哲学无法解决的现代诸多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主体间性哲学经由胡塞尔、海德格尔和布伯的阐发,已经取得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如今,主体间性哲学已经成为了理解和解决当今时代问题的重要哲学基础,因而对于主体间性哲学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当代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将主体间性作为他交往理性和商谈理论的前提,形成了他的主体间性思想。齐泽克则认为主体在象征性认同之前必然要借助于主体间性,否则主体的象征性认同就是不可能的。同时,齐泽克通过论证自我意识具有双重化特征,而将自我意识的双重化视为主体间性的基础。因而,齐泽克的主体性是建立在主体间性的基础之上。综合来看,由于融入了精神分析的内容,在对主体间性的基础研究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齐泽克比哈贝马斯走得更远,也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马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哈贝马斯 齐泽克 精神分析
下载PDF
话语理论与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取向——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读 被引量:10
12
作者 付文忠 孔明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6,共7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 后马克思主义 话语理论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拉克劳 墨菲 取向 解读 言语行为理论 语言学转向
原文传递
“他者”的境界与“对抗”的世界——从拉康的“他者”到拉克劳和墨菲的“社会对抗” 被引量:7
13
作者 孔明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2,共7页
关键词 拉康 墨菲 哲学思想 精神分析学说 哲学体系
原文传递
技术、虚像与形而上学的命运——鲍德里亚对形而上学问题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4
14
作者 孔明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反形而上学 自在之物 西方哲学 现代哲学 哲学反思 上帝 实在 虚像 假命题 学问
原文传递
“Articulation”与后马克思主义的偶然性逻辑———从拉克劳和墨菲的“articulation”谈起 被引量:7
15
作者 孔明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44,共7页
该文认为,“articulation”是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链结”。该文从词源上考察了“articulation”一词的意义及其历史演变,并对其基本含义和特征做了深入的分析。该文认为,链接是理解后马克思主义... 该文认为,“articulation”是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基本意思是“链结”。该文从词源上考察了“articulation”一词的意义及其历史演变,并对其基本含义和特征做了深入的分析。该文认为,链接是理解后马克思主义的偶然性逻辑的核心概念。链接是发生在主体身份之间的,话语性的,偶然性的建构实践活动。但拉克劳、墨菲的链接虽然力图避免近代哲学的本质主义和还原主义,但却仍然避免不了其精致的“唯心”倾向和向上的还原论的嫌疑。我们对此要有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接 链接理论 话语 主体 主体身份 偶然性逻辑
下载PDF
论后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基础——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剖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孔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2-27,共6页
自1985年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一书出版之后,西方学者就对这一左派思潮给予了诸多评价,赞同和批评之声纷至沓来。相对而言,国内学者对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还比较滞后,一般将其归人“后现代主义”的... 自1985年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一书出版之后,西方学者就对这一左派思潮给予了诸多评价,赞同和批评之声纷至沓来。相对而言,国内学者对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了解还比较滞后,一般将其归人“后现代主义”的名下,这样就极易导致对该流派的“简单”理解和评论。本文拟在确认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纲领的前提下,重点对其政治纲领背后的哲学基础、特别是其后结构(解构)主义的基础予以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克劳 墨菲 后马克思主义 工人阶级 政治本体论
原文传递
新霸权理论与后马克思主义的解构逻辑 被引量:6
17
作者 付文忠 孔明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1,共6页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霸权理论 新葛兰西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 逻辑 解构 代表人物 拉克劳
原文传递
鲍德里亚:现代社会的一位激进批判者--鲍德里亚思想研究评述 被引量:4
18
作者 孔明 陆杰荣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2期21-25,共5页
关键词 鲍德里亚 现代社会 批判 激进 法国文化 学术大师 社会学家 著名学者
下载PDF
技术的文化塑造与技术多样性的政治学 被引量:6
19
作者 W.拉莫特 孔明 邢怀滨 《世界哲学》 2005年第4期83-91,共9页
技术的文化塑造是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的具体化。“文化塑造”一词具有多种意义,在技术的社会形成过程中,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具体而言,技术的文化塑造涉及到技术发展中的文化意义和技术政策的意义,它反对长期流行的技术决定论... 技术的文化塑造是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的具体化。“文化塑造”一词具有多种意义,在技术的社会形成过程中,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具体而言,技术的文化塑造涉及到技术发展中的文化意义和技术政策的意义,它反对长期流行的技术决定论的观点,即技术统治论式的技术政策。本文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提出了“技术的不确定性循环”这一概念,即认为新技术从一开始就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征,并构成了以后的系列问题。技术的这一循环特征包括了以多种方式相互交织的不确定性。而技术的不确定性循环,则必然要涉及到技术的多样性,以及技术创新体制和互动创新网络的构建,并最终关联到技术多样性的政治学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文化塑造 技术多样性 不确定性循环
原文传递
商品拜物教研究的新维度——兼论齐泽克对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孔明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本文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入手,并结合齐泽克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分析,论述了商品拜物教中所蕴含的两个重要维度:即先验主体和无意识。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折射了商品交换的神秘形式,这一神秘形式既与先... 本文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理论入手,并结合齐泽克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分析,论述了商品拜物教中所蕴含的两个重要维度:即先验主体和无意识。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的分析折射了商品交换的神秘形式,这一神秘形式既与先验主体相关,也与人的无意识密切相联。在商品社会中,这一神秘形式就表现为意识形态的症候,即商品拜物教现象。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研究是深刻的,而齐泽克将商品拜物教研究与精神分析相结合的尝试则开拓了拜物教研究的新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拜物教先验主体无意识症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