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美术鉴赏教学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8
1
作者 新苗 《中国美术教育》 2016年第5期7-9,共3页
美术鉴赏,在即将修订颁布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被列为必修课程.在贯彻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美术鉴赏课所担负的美育功能更加明确,这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更高,也对创... 美术鉴赏,在即将修订颁布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被列为必修课程.在贯彻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美术鉴赏课所担负的美育功能更加明确,这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更高,也对创新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需求更多.现提出以下几点巴考以供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鉴赏教学 素养 学生 美术课程标准 教师专业素质 美术鉴赏课 立德树人 必修课程
原文传递
走出对立思维——20世纪中国画变革文化视角转换的回顾 被引量:9
2
作者 新苗 《美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6-39,共4页
中国传统绘画在20世纪所发生的剧烈变革,与中国社会整体形态演变和中西文化间的交汇、冲突紧密相连,可以说,当代的中国画变革。
关键词 中国画 20世纪 视角转换 对立思维 变革文化 文化视角 现代性 中西艺术 变革实践 批判视角
原文传递
关于大数据时代美术教育的三点思考 被引量:11
3
作者 新苗 《美育学刊》 2016年第1期62-65,共4页
大数据时代让图像传播空前便捷,新的视觉文化要求美术教育的观念与方法更新。将"讲"与"看"作为美术教育方法论做二元对立分析,力求揭示新探索、新更新的特点所在,让美术教育中的"学生本位"在新文化语境... 大数据时代让图像传播空前便捷,新的视觉文化要求美术教育的观念与方法更新。将"讲"与"看"作为美术教育方法论做二元对立分析,力求揭示新探索、新更新的特点所在,让美术教育中的"学生本位"在新文化语境中获得新的教学方法论支撑,进而指出,新目标对高等教育培养基础教育师资带来的挑战和学科建设的路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对立 学生本位 大数据时代 美术教育
下载PDF
一个需要自主探索理论的时代——21世纪开启的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小光 新苗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1,23,共7页
理论的匮乏和缺位一直是制约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要障碍。21世纪以来走向文化自觉的主题性美术创作需要艺术理论的引导、规范与支撑,而对于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研究也从约定俗成的概念悬置中开始了自觉性的理论突破。梳理新世纪以来主题性... 理论的匮乏和缺位一直是制约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要障碍。21世纪以来走向文化自觉的主题性美术创作需要艺术理论的引导、规范与支撑,而对于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研究也从约定俗成的概念悬置中开始了自觉性的理论突破。梳理新世纪以来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其中涉及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探讨构型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理论的相关问题和逻辑,这对于新世纪主题性美术创作的理论构型具有基础性意义和当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性美术创作 艺术真实 典型论 现实主义 美术经典
原文传递
“民族情怀”与当代艺术的实践景观 被引量:6
5
作者 新苗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2-85,共4页
很难想象,一个民族情怀淡漠的民族能自立于世界之林。民族情怀,是一个人对本民族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的自觉认同与执守的意愿和情操,它不仅维系着个人的生命意义与社会归属,也内在地建构着民族群体的和谐秩序与共同的价值取向。中国20世纪... 很难想象,一个民族情怀淡漠的民族能自立于世界之林。民族情怀,是一个人对本民族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的自觉认同与执守的意愿和情操,它不仅维系着个人的生命意义与社会归属,也内在地建构着民族群体的和谐秩序与共同的价值取向。中国20世纪美术以激越的民族情怀面对民族的历史与现实困境,自觉承担起重振民族文化精神的使命,21世纪的中国美术仍然肩负着民族文化创造性延续的重任和现代形态的建设。在“全球化”语境下,这种延续和建设并非是通过与“他者”对立,或迎合“他者”的眼光来表明自己的文化身份,而是在民族文化历史总体性的维度上,以民族情怀为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我们不怕失去所谓的“文化身份”,但我们不能没有民族情怀。本期刊发的孔新苗先生的文章从对中国美术当下状态的分析出发,高扬了当代美术“民族情怀”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情怀 当代 艺术实践 现实主义 文化精神 审美理想主义 趣味分层结构
原文传递
视觉文化语境下美术鉴赏教育的范式反思与更新 被引量:8
6
作者 刘佳帅 新苗 《美育学刊》 2016年第4期110-113,共4页
视觉文化是思考美术鉴赏教育问题的新境遇。在图像主因型的视觉文化语境中,美术鉴赏教育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的视觉建构"的时代课题,而具体的建构方向,则是对民族文化的视觉经验的建构。基于"文字型"的美术鉴赏教... 视觉文化是思考美术鉴赏教育问题的新境遇。在图像主因型的视觉文化语境中,美术鉴赏教育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的视觉建构"的时代课题,而具体的建构方向,则是对民族文化的视觉经验的建构。基于"文字型"的美术鉴赏教育模式与视觉文化之间的龃龉,提出从"文字型"的美术鉴赏教育转向"图像型"的美术鉴赏教育的范式更新,是美术鉴赏教育在视觉文化境遇中进行民族文化视觉经验建构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图像 美术鉴赏教育 民族文化
下载PDF
20世纪中国美术中的“国家形象”——作为方法的二项对立考察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力 新苗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3-29,共7页
以一组二项对立分析作为方法,从意识形态特征与形象话语实践互证的研究视角,在20世纪中国文化与中国美术演变的历史情境中,解读美术创作与"国家形象"的审美表征关系。揭示美术中的"国家形象"所呈现出的建构与凝视... 以一组二项对立分析作为方法,从意识形态特征与形象话语实践互证的研究视角,在20世纪中国文化与中国美术演变的历史情境中,解读美术创作与"国家形象"的审美表征关系。揭示美术中的"国家形象"所呈现出的建构与凝视、理想与他塑、想象与实践间的互动关系。进而论及新世纪在全球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突破"西方中心"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美术 国家形象 意识形态 形象研究
原文传递
论为美育的艺术教育 被引量:8
8
作者 新苗 《美育学刊》 2022年第4期1-10,共10页
美育不单纯是音乐课、美术课,为美育的艺术教学不能变成简单的美学概念、艺术知识传授和艺术技能训练,但学校美育主要是通过艺术课程、经典作品赏析、艺术技能教学与展演活动来实现的。对此,从素养/感受力、审美/表达力两对关系的分析入... 美育不单纯是音乐课、美术课,为美育的艺术教学不能变成简单的美学概念、艺术知识传授和艺术技能训练,但学校美育主要是通过艺术课程、经典作品赏析、艺术技能教学与展演活动来实现的。对此,从素养/感受力、审美/表达力两对关系的分析入手,提炼相应的关键词,在理论话语与实践问题的互动思考中,解读立足中华美育精神自觉的“为美育的艺术教育”,建构理论视野,探索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艺术教育 中华美育精神
下载PDF
水墨艺术的三种文化面相 被引量:4
9
作者 新苗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9-123,共5页
水墨艺术的“精英情怀”,将法度与性情关系的个性化理解作为创造的动力 ;水墨艺术的“文人情怀”,赋予了这种创造的率性与意趣以道禅学养的功力与心态 ;水墨艺术的“民族情怀”,则是走出古典形态的书斋领域而参与当代生活的实践品格。... 水墨艺术的“精英情怀”,将法度与性情关系的个性化理解作为创造的动力 ;水墨艺术的“文人情怀”,赋予了这种创造的率性与意趣以道禅学养的功力与心态 ;水墨艺术的“民族情怀”,则是走出古典形态的书斋领域而参与当代生活的实践品格。这三种文化面相的结合与发展 ,不仅丰富着人们对水墨艺术的理解与体悟 ,而且使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孕育着活泼的当代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艺术 文化品质 当代艺术
下载PDF
艺术学科建设中的美术教育和美育——对孔新苗教授关于高等美术教育20年的回顾性访谈 被引量:2
10
作者 尹德辉 新苗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3年第4期1-7,F0002,共8页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音乐、美术、设计等艺术专业发展迅速。在迄今的20多年中,各类型的高校先后设立艺术类院系,尤其是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大类中独立为门类学科,标志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进入了体系性学科建...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音乐、美术、设计等艺术专业发展迅速。在迄今的20多年中,各类型的高校先后设立艺术类院系,尤其是2011年艺术学从文学大类中独立为门类学科,标志着我国高等艺术教育进入了体系性学科建设进程。2022年9月,国家又公布了新一版学科目录,艺术学大类下除“艺术学”一级学科外,其他音乐、美术等一级学科均转为“专业学位”,艺术学科建设又进入新的变化、建设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美术教育 艺术学科建设 高等艺术教育 学科目录 专业学位 门类学科 艺术类 一级学科
下载PDF
现代美术之路:从“主题”到“主体”--作为转折点的30年创作美学回顾 被引量:5
11
作者 新苗 《美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7-100,共4页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美术创作美学发展.在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百年求索中表现出转折点的历史意义。时代主题:中国美术现代性自觉的起点中国美术现代性变革起步的历史境遇有两个特点:一是率先进入现代化的。西方模式”成为中国变革的参... 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美术创作美学发展.在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的百年求索中表现出转折点的历史意义。时代主题:中国美术现代性自觉的起点中国美术现代性变革起步的历史境遇有两个特点:一是率先进入现代化的。西方模式”成为中国变革的参照系.二是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变革起步于本土社会巨变,民族危难的历史情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美术 美学发展 美术创作 “主体” 中国美术 历史意义 现代性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理论探讨之二 历史·现实·镜像——关于当代美术与“国家形象”的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新苗 《美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2,共3页
“艺术作品与国家形象塑造”近年来迅速成为艺术学研究、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纪念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的特定时刻思考这一话题,其所蕴涵的历史记忆与思想能量,再次开启了中国艺术重思自己和重思世界的一个重要契机,其中包... “艺术作品与国家形象塑造”近年来迅速成为艺术学研究、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纪念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的特定时刻思考这一话题,其所蕴涵的历史记忆与思想能量,再次开启了中国艺术重思自己和重思世界的一个重要契机,其中包含了非常丰富非常深邃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塑造 历史记忆 当代美术 镜像 热点话题 艺术学研究 艺术作品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论“五育并举”中美育育人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13
作者 新苗 《美育学刊》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五育并举”中美育的育人功能,不在于美育教学或者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与其他“四育”有什么不同,而在于美育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素质养成具有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功能。美育不是工具,不是中介,而是目的。通过分析中华美育从传统到现代贯... “五育并举”中美育的育人功能,不在于美育教学或者活动的内容及形式与其他“四育”有什么不同,而在于美育对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素质养成具有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功能。美育不是工具,不是中介,而是目的。通过分析中华美育从传统到现代贯通的内在性特点,可以把握美育育人功能、实践媒介、评价原则与其他四育的差异,提炼美育育人的性质特点和实践要点,服务于新时代美育话语建设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美育 不可替代性 内在性 实践要点
下载PDF
视角·历史·方法——当代中国美术与“国家形象”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新苗 马菁汝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0-109,共10页
当代中国美术与"国家形象"研究,是与21世纪中国美术"走出去"文化发展规划相联系的新课题。方法论自觉,是这一研究得以深化的关键点。"形象表现研究"和"形象效应研究"作为两种形象研究范式,力... 当代中国美术与"国家形象"研究,是与21世纪中国美术"走出去"文化发展规划相联系的新课题。方法论自觉,是这一研究得以深化的关键点。"形象表现研究"和"形象效应研究"作为两种形象研究范式,力求立体地展开对美术与"国家形象"塑造、传播、批评、识读关系的历史考察,再现创作的历史语境与解读的意识形态话语实践。"二项对立"则是建构这一叙述构架的逻辑策略。将美术对国家形象塑造的理念、过程与现象演变置于历史情境中把握,力求揭示其中丰富的实践效应,是研究方法选择与工作目标的核心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塑造 中国美术 历史语境 当代 方法论自觉 文化发展 21世纪 形象研究
原文传递
中国美术批评的价值自觉与历史担当 被引量:4
15
作者 新苗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22期90-94,共5页
自“五四”“美术革命”以来,中国现代美术以鲜明的社会关怀、为人生而艺术的精神价值追求,区别于传统美术文化。这一特征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又集中表现为美术批评中的二元对立话语实践特征,如:现代/传统、为人生/为艺术、服务... 自“五四”“美术革命”以来,中国现代美术以鲜明的社会关怀、为人生而艺术的精神价值追求,区别于传统美术文化。这一特征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又集中表现为美术批评中的二元对立话语实践特征,如:现代/传统、为人生/为艺术、服务大众/感性自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资本主义形式主义、主题先行/艺术唯美、写实主义,现代派……围绕这些二元对立,美术批评在时代语境中进发出批评的活力与论辩的激情,以自己的方式参与了20世纪20—40年代的变革传统、抗敌保国的民族自强、自立的绝境之战;承载了1950—70年代新中国“反帝、反修”的国家形象建构与文化革命实践;跟上了1980年代“反思文革”“思想解放”的社会变革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美术 美术批评 历史情境 价值自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美术文化 二元对立 社会变革
下载PDF
“美术革命”与中国美术的现代知识生产 被引量:4
16
作者 新苗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0-93,共4页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美术革命",百年来在与中国社会变革历史进程的互动中发生着多维度的知识生产关系。"美术革命"作为一个求变革的态度与口号,一方面顺应了20世纪初精英知识界流行的科学主义大趋势;另一...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美术革命",百年来在与中国社会变革历史进程的互动中发生着多维度的知识生产关系。"美术革命"作为一个求变革的态度与口号,一方面顺应了20世纪初精英知识界流行的科学主义大趋势;另一方面又乘上了视觉文化大众流行经验的新旧更替之风。两重历史机遇,造就了"美术革命"在破旧立新的中国美术现代知识生产中,成为新美术变革的醒目历史路标。"美术革命"反对文人画传统、倡写实、学西方的三个美术语言革命指向,作为历史遗产始终存在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语言建构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革命 视觉现代性 美术语言
原文传递
父亲留给我的五个背影
17
作者 新苗 《百家评论》 2023年第2期80-83,共4页
我的父亲,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著名诗人孔林,于2022年12月30日零时15分在济南逝世。还差二十几天就是他95周岁生日……父亲熟悉的微笑转眼成为留给我永远的背影……渡过最悲痛的时段,平复心情暂记下父亲... 我的父亲,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山东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著名诗人孔林,于2022年12月30日零时15分在济南逝世。还差二十几天就是他95周岁生日……父亲熟悉的微笑转眼成为留给我永远的背影……渡过最悲痛的时段,平复心情暂记下父亲留给我的五个背影,寄托我的追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林 父爱 创作与工作
下载PDF
论日常生活与艺术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新苗 《美育学刊》 2019年第4期79-83,共5页
日常生活与艺术关系的发生,源自人类文明的现代进程。这一"关系"典型标示了现代性对人类社会文明和生存方式的巨大改变力量。如何认识这一改变的历史过程、关键要素、阶段划分和未来趋势,通过把握与解读这种"关系"... 日常生活与艺术关系的发生,源自人类文明的现代进程。这一"关系"典型标示了现代性对人类社会文明和生存方式的巨大改变力量。如何认识这一改变的历史过程、关键要素、阶段划分和未来趋势,通过把握与解读这种"关系"与进程,进一步思考21世纪人类命运和美育育人新建设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当下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与艺术 文化产业 美育
下载PDF
“画派”三辩 被引量:4
19
作者 新苗 《美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9-90,共2页
一、“称谓的”与“艺术的”“派” “派”,在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因为人的立场、作风、见解总会有区别,在区别立场、作风、见解相近的几个人或一群人与持其他立场的另几个人或一群人的整体差异时,常用“派”来表述。在人文生活中... 一、“称谓的”与“艺术的”“派” “派”,在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因为人的立场、作风、见解总会有区别,在区别立场、作风、见解相近的几个人或一群人与持其他立场的另几个人或一群人的整体差异时,常用“派”来表述。在人文生活中,大了有党派,小了有素食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派 生活 作风 个人 艺术
原文传递
新媒体视觉文化与书画艺术——从一个新角度对中国书画当代性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
20
作者 新苗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2,共4页
新媒体技术带来的视觉文化转型,对当代人的认知方式和文化生活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用生活提出的“新问题”去超越以往的“问题”,将迈入一个理解、阐释当代艺术人文价值的新路径。从照相机到数字图像,回顾视觉文化与艺术史的对话;比较... 新媒体技术带来的视觉文化转型,对当代人的认知方式和文化生活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用生活提出的“新问题”去超越以往的“问题”,将迈入一个理解、阐释当代艺术人文价值的新路径。从照相机到数字图像,回顾视觉文化与艺术史的对话;比较虚拟图像世界美感特征与中国书画“手感经验性”和“内视”特点在审美感知、表达方面的经验互补性,力求揭示书画艺术在丰富当代人精神生活多样性,及对抗图像文化经验“同质化”过程中的独特人文色彩和新的创造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视觉文化 书画艺术 中西比较 当代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