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道疾病与细菌组学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言 张永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5-229,共5页
1背景在医学领域,随着高通量测序等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人体体表和肠腔器官拥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参与人体免疫调节、食物消化、维生素合成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而众多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微生物群落的组... 1背景在医学领域,随着高通量测序等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人体体表和肠腔器官拥有丰富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参与人体免疫调节、食物消化、维生素合成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而众多疾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到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行为的改变,如胃肠道炎症性疾病、AIDS相关的机会性感染、呼吸系统疾病、某些肿瘤等。人体微生物组拥有数量惊人的微生物数量(人体细胞数量10倍之多)及基因数量(人体基因的100多倍)。目前,微生物组与临床疾病研究主要集中在炎症性肠病、糖尿病、过敏性疾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组 肺疾病 呼吸道 消化道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呼吸道和上消化道微生物组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宫蓓蕾 +3 位作者 高山 王穆群 朱裕林 张永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84-288,292,共6页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病人肺内和消化道内菌群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收集7例ARDS病人的肺泡灌洗液(BALF)和上消化道液(GJ)以及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BALF(HB)的标本。通过对标...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病人肺内和消化道内菌群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方法:收集7例ARDS病人的肺泡灌洗液(BALF)和上消化道液(GJ)以及4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BALF(HB)的标本。通过对标本中细菌16S r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各组标本细菌群落的构成、演变及关联性。结果:ARDS病人肺内厚壁菌门细菌(Firmicutes)丰度显著增加,占全部细菌88.99%,对照组为3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拟杆菌门细菌(Bacteroidetes)分布明显下降,占7.69%,对照组为2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形菌门细菌(Proteobacteria)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55%vs.10.54%,P<0.05)。但随着插管时间延长,ARDS病人肺内菌群中变形菌门细菌相对丰度由2.55%增加至74.65%、厚壁菌门细菌相对丰度则由88.99%降至9.81%。ARDS病人上消化道内菌群在插管期间亦有变化,但是在门水平改变并无统计学意义,仅Acinetobacter属(0.53%vs.53.70%,P<0.05)相对丰度增加。结论:ARDS病人肺内菌群多样性发生改变,且与消化菌群变化有趋同现象,提示其或参与ARDS发生发展,也提示其可能作为ARDS诊断、监测生物标记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微生物组 细菌16SrDNA 机械通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