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中隔偏曲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变异的差异 被引量:85
1
作者 陶泽璋 张剑宁 +2 位作者 杨强 肖伯奎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omeatalcomplex ,OMC)的解剖变异。方法 对 10 3例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作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轴位CT扫描 ,比较两侧OMC解剖变异发生率和鼻窦炎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偏曲...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患者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omeatalcomplex ,OMC)的解剖变异。方法 对 10 3例不同部位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作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轴位CT扫描 ,比较两侧OMC解剖变异发生率和鼻窦炎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偏曲对侧中、下鼻甲肥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同侧 (P <0 .0 5 ) ,筛泡和鼻丘气房的宽度也明显大于同侧 (配对t检验 ,P <0 .0 1) ;中鼻甲反常曲线偏曲同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侧 (配对t检验 ,P <0 .0 1) ,其它解剖变异偏曲两侧差异无显著性。偏曲两侧鼻窦炎的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鼻中隔偏曲可能引起偏曲对侧中鼻甲及鼻腔外侧壁结构的代偿性改变 ,这种改变可能在偏曲对侧鼻窦炎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变异 解剖 鼻窦炎 两侧窦口鼻道复合体 OMC
下载PDF
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李祖望 许昱 +3 位作者 陶泽璋 陈婉仪 邓爱玲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评价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变应性鼻炎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后对照,比较97例粉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在接受1年免疫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评价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的疗效;并... 目的评价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变应性鼻炎1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后对照,比较97例粉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在接受1年免疫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药物评分、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评分,评价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的疗效;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1年后,97例患者症状评分和药物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1),有效率79.4%;鼻炎相关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其中5例(5.15%)出现局部不良反应,5例(5.15%)轻微全身不良反应,未出现严重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化变应原免疫滴剂舌下含服是治疗尘螨引起的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粉尘螨 脱敏法 免疫
下载PDF
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5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苏俊 陶泽璋 +3 位作者 许昱 吴玉珍 王燕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病原因、鼻内镜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均获临床治愈,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复发2例。... 目的:探讨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发病原因、鼻内镜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均获临床治愈,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复发2例。结论:鼻腔、鼻窦局部解剖异常和局部创伤史是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鼻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菌球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手段。术后复发与术后是否定期冲洗窦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真菌病 内镜术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和高能聚焦超声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疗效对比 被引量:26
4
作者 韩继波 +2 位作者 许昱 陶泽璋 王燕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49-351,共3页
目的:研究下鼻甲射频消融及聚焦超声2种手术方法对药物难治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探索变应性鼻炎可靠的手术辅助治疗方法。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40例和聚焦超声组46例。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变应性鼻炎的各项症... 目的:研究下鼻甲射频消融及聚焦超声2种手术方法对药物难治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探索变应性鼻炎可靠的手术辅助治疗方法。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40例和聚焦超声组46例。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患者变应性鼻炎的各项症状,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年,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射频消融组治疗前VAS总体评分为(31.35±6.16)分,术后12个月为(14.16±4.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87.5%;聚焦超声组治疗前VAS总体评分为(32.86±5.45)分,术后12个月为(21.91±8.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69.6%,低于射频消融组(P<0.01)。结论:射频消融术与聚焦超声术治疗变应性鼻炎,术后1年内疗效肯定,安全。相对于聚焦超声术,射频消融术具有更持久的疗效,而聚焦超声术更安全和微创,易于被患者接受及反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聚焦超声术 鼻炎 变应性
原文传递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再次内镜鼻窦手术 被引量:23
5
作者 陶泽璋 吴玉珍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探讨需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原因 ,评价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114例 (16 1侧 )需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术前行鼻内镜和鼻窦CT扫描检查 ,术后随访 2年以上。结果  114例 (16 1侧 )中复发性鼻窦炎 98例 (12 9侧 ) ,... 目的 探讨需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原因 ,评价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114例 (16 1侧 )需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术前行鼻内镜和鼻窦CT扫描检查 ,术后随访 2年以上。结果  114例 (16 1侧 )中复发性鼻窦炎 98例 (12 9侧 ) ,复发性鼻息肉 16例 (32侧 )。额隐窝狭窄 2例 (3侧 ) ,前组筛窦炎 18例 (2 4侧 ) ,前组筛窦炎和上颌窦自然开口堵塞 31例 (46侧 ) ,中鼻甲粘连 6例 (7侧 ) ,后组筛窦炎 18例 (2 4侧 ) ,后组筛窦和蝶窦炎 36例 (5 4侧 ) ,蝶窦炎 3例 (3侧 )。伴有鼻中隔偏曲者 15例。经 2年以上随访 ,复发性鼻窦炎者 88例 (111侧 )痊愈 ,10例 (18侧 )症状缓解 ,16例 (32侧 )复发性鼻息肉患者 11例 (2 2侧 )痊愈 ,5例 (10侧 )症状缓解。结论 行再次内镜鼻窦手术的原因主要是前次手术未彻底清除病变 (首先与术者经验不足有关 ) ;其次为鼻息肉病。再次内镜鼻窦手术效果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内镜 鼻窦 再手术
下载PDF
等离子低温消融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被引量:21
6
作者 盛建飞 +1 位作者 陶泽璋 吴玉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14-215,共2页
目的:观察低温消融等离子体手术系统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巾的作用。方法:鼻腔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应用鼻内镜对35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进行打孔消融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为94.3%(33/35),显效率... 目的:观察低温消融等离子体手术系统在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巾的作用。方法:鼻腔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应用鼻内镜对35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进行打孔消融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为94.3%(33/35),显效率为85.7%(30/35)。结论:等离子低温消融下鼻甲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消融术
原文传递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院内感染的防控策略及方法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希林 任杰 +10 位作者 许珍 雷薇薇 杨琨 屈季宁 廖华 何毅 陈惠东 曾峰 王燕 华清泉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6-321,共6页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疫情形势严峻,初步调查显示,在抗击疫情一线,武汉市各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几乎都有医护感染发生。为了应对2019-nCoV疫情对医护人员院内感染防控的巨大挑战,本文结合武汉市...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疫情形势严峻,初步调查显示,在抗击疫情一线,武汉市各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几乎都有医护感染发生。为了应对2019-nCoV疫情对医护人员院内感染防控的巨大挑战,本文结合武汉市某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及教训,分享在疫情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防控院内感染的策略和方法,期望有助于保护医护人员,维持疫情中日常医疗工作的运行,快速遏制疫情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院内感染 初步调查 疫情形势 防控 策略及方法
原文传递
颈部开放性外伤28例的救治 被引量:16
8
作者 余姣荣 刘公汉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总结颈部开放性外伤临床救治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颈部开放性外伤患者28例(单纯清创12例,气管切开9例,X光定位摘取异物3例,胸腔引流2例,食道修补2例)。结果:治疗效果全部令人满意。结论:处理颈外伤应... 目的:总结颈部开放性外伤临床救治的经验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颈部开放性外伤患者28例(单纯清创12例,气管切开9例,X光定位摘取异物3例,胸腔引流2例,食道修补2例)。结果:治疗效果全部令人满意。结论:处理颈外伤应注意有无重要脏器损伤,警惕隐匿性伤口及出血。及时、正确处理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外伤 开放性外伤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197例鼻窦炎螺旋CT扫描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盛建飞 +2 位作者 李磊华 陶泽璋 邓玉琴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91-493,共3页
目的:用高分辨率CT对鼻窦炎进行影像学分析,探讨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的解剖变异与鼻窦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197例有明显症状、初诊为鼻窦炎的患者(鼻窦炎组),年龄4~74岁;选取无鼻部疾病史的654例为对照组,年龄4~76岁;两组均行鼻窦... 目的:用高分辨率CT对鼻窦炎进行影像学分析,探讨窦口鼻道复合体(OMC)的解剖变异与鼻窦炎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197例有明显症状、初诊为鼻窦炎的患者(鼻窦炎组),年龄4~74岁;选取无鼻部疾病史的654例为对照组,年龄4~76岁;两组均行鼻窦冠、轴状位CT扫描,对OMC的几种常见的解剖变异进行评估,并统计解剖变异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存在OMC区解剖变异的患者在11~20岁;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年龄11~20岁;鼻中隔偏曲、钩突变异和下鼻甲肥大的发生在鼻窦炎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C解剖变异常见,且与慢性鼻窦炎密切相关,特别是鼻中隔偏曲、钩突变异及下鼻甲肥大,纠正这三处的异常对鼻窦炎的预防和治疗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窦口鼻道复合体 影像解剖
原文传递
变应原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焦沃尔 +1 位作者 陶泽璋(审校) 陈始明(审校)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49-1152,共4页
按变应原种类可将变应性鼻炎(AR)分为季节性AR和常年性AR,季节性AR主要由室外过敏原如植物花粉传播诱发,而常年性AR则主要由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引起。AR的治疗药物众多,但是均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有部分患者未能获得满意疗效;。针... 按变应原种类可将变应性鼻炎(AR)分为季节性AR和常年性AR,季节性AR主要由室外过敏原如植物花粉传播诱发,而常年性AR则主要由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引起。AR的治疗药物众多,但是均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并有部分患者未能获得满意疗效;。针对此类患者,变应原免疫疗法(allergen immunotherapy,AIT)则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变应原免疫治疗 免疫反应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 被引量:12
11
作者 董翔 +1 位作者 陶泽璋 吴玉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042-1043,共2页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内镜术 鼻中隔矫正
原文传递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9耳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 ,鼓膜置管术及术后 6~ 8个月的随诊中应用鼻内窥镜。结果 :分泌性中耳炎活动期鼓室粘膜最常见的病变是粘膜水肿、充血。咽鼓管咽口粘膜肿胀 ;恢...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9耳分泌性中耳炎的检查 ,鼓膜置管术及术后 6~ 8个月的随诊中应用鼻内窥镜。结果 :分泌性中耳炎活动期鼓室粘膜最常见的病变是粘膜水肿、充血。咽鼓管咽口粘膜肿胀 ;恢复期 ,鼓室粘膜血管扩张、水肿逐步减轻 ,术后 3月恢复正常。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窥镜 分泌性中耳炎 耳科手术 鼓膜置管术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建平 陶泽璋 +2 位作者 许昱 吴玉珍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790-791,共2页
目的:观察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窦炎发生的原因及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并发鼻窦炎,发生率为32%;其中17例伴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包括鼻中隔偏曲、中鼻甲气化、钩... 目的:观察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窦炎发生的原因及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并发鼻窦炎,发生率为32%;其中17例伴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包括鼻中隔偏曲、中鼻甲气化、钩突肥大、中鼻甲曲线异常和鼻丘气房过度发育等。39例单纯变应性鼻炎者只有7例伴有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结论:变应性鼻炎并发鼻窦炎的基础可能是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变态反应导致的鼻腔黏膜水肿和鼻腔分泌物性质的改变是鼻窦炎的诱发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鼻窦炎
原文传递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进路选择 被引量:10
14
作者 徐海峰 陶泽璋 +3 位作者 黄小林 许昱 梅志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15-51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进路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适应证。方法对35例(39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前行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根据肿瘤部位和范围分别采取鼻侧切开术9例(9侧),鼻内镜下经鼻进路20例(22侧),面正中掀翻进路2例(4侧)和经鼻...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进路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适应证。方法对35例(39侧)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术前行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根据肿瘤部位和范围分别采取鼻侧切开术9例(9侧),鼻内镜下经鼻进路20例(22侧),面正中掀翻进路2例(4侧)和经鼻内外联合进路术式4例(4侧)。术后随访23个月~11年,平均37个月。结果9侧行鼻侧切开术中1侧复发(11%),22侧鼻内镜下经鼻进路中2侧复发(9%),其它进路无复发病例。结论应根据肿瘤原发部位和范围选择相应的术式。局限于筛窦、蝶窦、上颌窦窦口周围以及额隐窝周围的肿瘤可采取鼻内镜下经鼻进路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乳头状瘤 内翻 外科手术 内窥镜检查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 手术进路选择 鼻侧切开术 鼻窦CT扫描 肿瘤部位
下载PDF
下鼻道后穹窿鼻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 被引量:11
15
作者 肖昌武 陈始明 +2 位作者 丁永军 陶泽璋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41-543,共3页
目的:总结下鼻道后穹窿鼻出血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综合治疗措施。方法:212例鼻出血住院患者中23例(10.8%)确诊为下鼻道后穹窿鼻出血,1例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腔探查+电凝止血术,其余22例在局部麻醉下行鼻腔探查+电凝止血术... 目的:总结下鼻道后穹窿鼻出血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综合治疗措施。方法:212例鼻出血住院患者中23例(10.8%)确诊为下鼻道后穹窿鼻出血,1例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鼻腔探查+电凝止血术,其余22例在局部麻醉下行鼻腔探查+电凝止血术。所有患者在术中排除了嗅裂、蝶筛隐窝及中鼻道出血,术中行下鼻甲骨折内移位后见下鼻道后穹窿活动性出血,立即给予双极电凝止血。术后电凝区域及鼻黏膜糜烂处填塞少量纳吸棉组织。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发现明确的出血点并成功止血;术后1周内未再出血。随访6~12个月患侧鼻腔无再发鼻出血,无鼻腔粘连。结论:难治性鼻出血如排除嗅裂、蝶筛隐窝及中鼻道出血,则应考虑下鼻道后穹窿出血的可能。术中将下鼻甲往内侧骨折移位彻底暴露下鼻道后穹窿并仔细探查是发现和治疗下鼻道后穹窿鼻出血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鼻道后穹窿 鼻出血 内镜检查 电凝术
原文传递
武汉地区150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蕊 邹游 +4 位作者 谯月龙 许昱 陶泽璋 陈始明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敏筛变应原检测系统及其配套变应原诊断试剂检测1 983例临床拟诊AR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ssIgE),分析年龄、性别、就诊季节对AR患者ssIgE分布的影响。结果:在1... 目的:分析武汉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敏筛变应原检测系统及其配套变应原诊断试剂检测1 983例临床拟诊AR患者的血清特异性IgE(ssIgE),分析年龄、性别、就诊季节对AR患者ssIgE分布的影响。结果:在1 983名受试者中,共1 507例(76.0%)确诊为AR。最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户尘螨(62.0%),混合真菌(32.1%)和屋尘(27.3%)。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组合依次为单一变应原(43.8%),双重变应原(28.1%)和三重变应原(15.4%)。男性桑树、混合草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女性。未成年组(1~17岁)单一变应原比例(35.2%)低于成年组(≥18岁)(46.7%),多重变应原比例高于成年组;未成年组屋尘、猫毛皮屑和狗毛皮屑阳性率高于成年组,桑树、蟑螂、混合草阳性率低于成年组。老年组(60~88岁)屋尘、混合真菌阳性率较高。户尘螨夏秋季节阳性率高于冬春季节;混合草秋季阳性率高于其他季节;混合树、桑树春季阳性率高于夏秋季节。结论:武汉地区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户尘螨、混合真菌和屋尘,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吸入性变应原 血清特异性IGE
原文传递
脑脊液鼻漏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廖辉 +3 位作者 黄小林 刘仁忠 陶泽璋 吴玉珍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鼻漏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2008-09收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神经外科的24例脑脊液鼻漏患者临床资料,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8例,神经外科6例。结果:随访4~72个月24例患者均获治愈... 目的:探讨脑脊液鼻漏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2008-09收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神经外科的24例脑脊液鼻漏患者临床资料,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8例,神经外科6例。结果:随访4~72个月24例患者均获治愈,保守治疗6例,手术治疗共18例,其中经鼻内镜下手术12例,鼻外入路4例,显微镜下经鼻入路2例。结论:经鼻内镜修补术在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脑脊液鼻漏中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复发率低,术后头面部无切口的优点,尤其适用于漏口位于筛板和蝶窦区的患者。而对于复杂、缺损口较大、鼻内镜不易观察到漏口的脑脊液鼻漏,应选择鼻外或颅内入路术式进行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 鼻内镜术
原文传递
慢性鼻-鼻窦炎的病理生理机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田长敏 郭玉德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病理生理学
原文传递
帕瑞昔布钠预防性用药对鼻内镜手术镇痛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希林 李新初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474-1476,共3页
目的:观察新一代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不同时间点应用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为临床合理应用预防性镇痛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120例局部麻醉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鼻甲射频消... 目的:观察新一代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帕瑞昔布钠不同时间点应用于鼻内镜手术患者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为临床合理应用预防性镇痛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120例局部麻醉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鼻甲射频消融术患者分为术前帕瑞昔布钠镇痛组(A组)、术前及术后帕瑞昔布钠镇痛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40例。A组术前30min单次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术后24、48h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肌内注射;B组于术前30min及术后24、48h肌内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C组在与A、B组相同的时间段内给予相同容积生理盐水肌内注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3、24、48h的疼痛情况,同时记录术后追加镇痛药使用情况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相比,A组与B组在术中及术后3、24、48h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24hVAS评分上,A组显著高于B组(P<0.05);在术中及术后3h评分上,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患者术后48h VAS评分中位数为0,说明疼痛控制良好,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A组与B组术后追加镇痛药使用率减少(P<0.05),而A、B组之间术后追加镇痛药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术后均未见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帕瑞昔布钠应用于局部麻醉鼻内镜鼻中隔偏曲矫正+鼻甲射频消融术可获得良好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术前结合术后用药的预防性镇痛模式对术后疼痛控制效果好于单纯术前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帕瑞昔布钠 环氧化酶-2抑制剂 内镜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Notch1—Jagged1信号在变应性鼻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焦沃尔 魏金凤 +4 位作者 续珊 许昱 陶泽璋 陈始明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3-739,共7页
目的 探讨Notch1-Jagged1信号在变应性鼻炎(AR)模型小鼠各发病阶段鼻黏膜及AR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36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卵清蛋白(OVA)基础致敏组及OVA/AR组,每组12只.造模后对各组小鼠进行AR症状评分,苏木精-伊红(H... 目的 探讨Notch1-Jagged1信号在变应性鼻炎(AR)模型小鼠各发病阶段鼻黏膜及AR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将36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卵清蛋白(OVA)基础致敏组及OVA/AR组,每组12只.造模后对各组小鼠进行AR症状评分,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鼻黏膜中嗜酸粒细胞浸润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总IgE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鼻黏膜中Notch1、Jagged1的表达水平;多重液相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中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收集2017年6-10月期间就诊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50例AR患者和30例对照组人群的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Notch1、Jagged1的表达情况.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t检验;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Notch1与各细胞因子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基础致敏组小鼠的症状、鼻黏膜嗜酸粒细胞浸润情况及血清总IgE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VA/AR组小鼠的症状、鼻黏膜嗜酸粒细胞浸润情况及血清总IgE水平明显升高[(6.11±0.78)分((x)±s,下同)比(0.67±0.50)分,(77.67 ±5.61)个比(10.33±0.82)个,(106.80±11.91) pg/ml比(82.45±19.80) pg/ml,t值分别为19.471、34.848、2.542,P值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基础致敏组小鼠脾脏中Treg细胞比例上升,OVA/AR组Treg细胞比例下降[(10.29±0.47)%比(9.28±0.16)%,(8.49±0.15)%比(9.28±0.16)%,t值分别为5.838、4.540,P值均<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基础致敏组与OVA/AR组小鼠鼻黏膜中的Notch1表达均上升(1.04±0.05比0.71 ±0.05,1.83 ±0.10比0.71 ±0.05,t值分别为9.293、31.363,P值均<0.01);OVA/AR组Jagged1表达上升(0.41±0.04比0.21±0.01,t=13.472,P<0.01).相关分析发现Notch1与IL-6、IL-10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JAGGED1 鼻炎 变应性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