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碑派”的概念化书写与笔法生成——以张裕钊“内圆外方”笔法为例
1
作者
孔
令
情
《书法》
2024年第4期72-76,共5页
“内圆外方”本是阮元解读唐楷遗存的隶法用笔时提出的一个笔法描述,张裕钊将其可操作化,成为“张体”书风的标志。这被康有为等看作北碑书风中具有突破性的笔法成就。而事实上,此种笔法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化的书写,而非来源于北碑本身。...
“内圆外方”本是阮元解读唐楷遗存的隶法用笔时提出的一个笔法描述,张裕钊将其可操作化,成为“张体”书风的标志。这被康有为等看作北碑书风中具有突破性的笔法成就。而事实上,此种笔法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化的书写,而非来源于北碑本身。康有为的推崇已是一种个人化的再解读。“内圆外方”由观念到实践,经过层层的解读和阐释,与晚清“碑学”互动,呈现了“碑派”笔法和风格形成的一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圆外方
张裕钊
笔法
概念化书写
碑派
原文传递
“临”“摹”考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孔
令
情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65-169,共5页
"临""摹"是两个概念,但又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经历了错位、重叠、分化、融合等复杂的过程。"摹"既是一种书迹复制方法,也是一种学书手段,而"临"在作为书法学习方法的同时,也有书迹复制的功...
"临""摹"是两个概念,但又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经历了错位、重叠、分化、融合等复杂的过程。"摹"既是一种书迹复制方法,也是一种学书手段,而"临"在作为书法学习方法的同时,也有书迹复制的功能。它们各自的内涵因物质条件、技术手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与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气、观念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
摹
临摹
概念
原文传递
往事纷纭说萧娴
3
作者
孔
令
情
《中国收藏》
2017年第9期82-85,共4页
前不久,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书中有我——萧娴先生诞辰115周年遗墨展”。展出的近百幅萧娴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从多角度为我们呈现出萧娴的艺术人生。事实上,说起萧娴,年纪稍长一些的人都不会陌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
前不久,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书中有我——萧娴先生诞辰115周年遗墨展”。展出的近百幅萧娴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从多角度为我们呈现出萧娴的艺术人生。事实上,说起萧娴,年纪稍长一些的人都不会陌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萧娴书法创作的顶峰,展览评论纷至沓来,真是人书俱老.尽展风流。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萧娴的书法早在少女时代就开始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娴
书法创作
中国美术馆
艺术人生
九十年代
代表作
原文传递
“用逆”與包世臣書學
4
作者
孔
令
情
《书法研究》
2020年第3期129-148,共20页
“逆”本是中國書法的隱含法則,包世臣對其進行特殊的關注,形成了“逆入平出”“逆鋒”“用逆”等概念化的表達,并提出了“用逆以换筆心,篆分之秘密”這樣一個命題。“逆”在包世臣的書學中統攝其他技法理論,具有“元筆法”的意義,是我...
“逆”本是中國書法的隱含法則,包世臣對其進行特殊的關注,形成了“逆入平出”“逆鋒”“用逆”等概念化的表達,并提出了“用逆以换筆心,篆分之秘密”這樣一個命題。“逆”在包世臣的書學中統攝其他技法理論,具有“元筆法”的意義,是我們理解包世臣的書學不可忽視的綫索。包氏對“逆”法的闡釋有前人的鋪墊,既是對書法的主動變革,也是晚清書法變革的表現。“用逆”的相關概念和思想在包世臣之後成爲很多著作討論的話題,以特有的方式影響了當時的觀念和實踐,并成爲書法常識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逆
筆法
包世臣
觀念
原文传递
“书无百日工”与学书的两个层面
5
作者
孔
令
情
《书法教育》
2021年第1期25-32,共8页
“书无百日工”是中唐时期就已流行的谚语,反映了中唐之前以实用为主的学书观念,其后与寄托文人追求的“白首攻之”的观念并行,成为立场和标准不同的两个层面,塑造了书家特有的观念和心态,对于当前书法教育、书家自我修为仍有意义。一...
“书无百日工”是中唐时期就已流行的谚语,反映了中唐之前以实用为主的学书观念,其后与寄托文人追求的“白首攻之”的观念并行,成为立场和标准不同的两个层面,塑造了书家特有的观念和心态,对于当前书法教育、书家自我修为仍有意义。一、“书无百曰工”的本义关于书法学习中的时间积累问题,最常被人们提到的是“书无百日工”这句谚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教育
书法学习
中唐时期
书家
实用为主
谚语
学书
两个层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隋前“临”的史实与概念生成
6
作者
孔
令
情
《书法赏评》
2016年第6期36-38,共3页
“临摹”之“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照底本摹写或画”,并认为是后起义。根据这一提示,我们检索古代相关文献,发现“临”作为书画临摹的概念唐代才开始广泛使用,最早出现在陈、隋之际智永《题右军〈乐毅论〉后》一文...
“临摹”之“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照底本摹写或画”,并认为是后起义。根据这一提示,我们检索古代相关文献,发现“临”作为书画临摹的概念唐代才开始广泛使用,最早出现在陈、隋之际智永《题右军〈乐毅论〉后》一文中,文云:《乐毅论》者,正书第一,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古代汉语词典
《乐毅论》
史实
相关文献
临摹
书画
原文传递
“反左书”书写方式释疑
7
作者
孔
令
情
《书法》
2016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反左书"是南朝出现的一种特殊书体,近些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书写方式依然是个疑问。人们对这一概念中,"左"字究竟指"左行",还是指"左手"的问题存在着争议。但通过对"左"字...
"反左书"是南朝出现的一种特殊书体,近些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书写方式依然是个疑问。人们对这一概念中,"左"字究竟指"左行",还是指"左手"的问题存在着争议。但通过对"左"字的义项、"反字"的特性、南朝左笔书法的史实、以及左手的生理习惯等方面的分析,这些"疑问"和"争议"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写方式
南朝
左手
书体
书法
原文传递
晚清唐楷书风的地位与发展态势
8
作者
孔
令
情
《中国书法》
CSSCI
2020年第12期200-201,共2页
晚清书法“碑学”“帖学”的分类模式模糊了书法各书体的状况,以致北碑书风因篆隶之盛而大涨声势,唐楷书风因刻帖、赵董的流弊而饱受贬斥。而对“碑学”的偏重,则导致人们对晚清唐楷书风缺乏整体的了解,忽视了晚清唐楷书风的地位和意义...
晚清书法“碑学”“帖学”的分类模式模糊了书法各书体的状况,以致北碑书风因篆隶之盛而大涨声势,唐楷书风因刻帖、赵董的流弊而饱受贬斥。而对“碑学”的偏重,则导致人们对晚清唐楷书风缺乏整体的了解,忽视了晚清唐楷书风的地位和意义。历史统计学方法结合风格成就的定性分析是确定晚清唐楷书风地位和发展态势的有效途径,对于晚清其他书体及书法总体的研究也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唐楷书风
历史统计学
原文传递
左利者是否应该用左手学习书法
9
作者
孔
令
情
《汉字文化》
2016年第6期93-95,共3页
近些年来我们经常能看到青少年中用左手写字情况,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他们用左手写字多半是由于自己是"左利手",即平常所说的"左撇子"。随着书法教育的开展,左利者如何学习书法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又在于,他...
近些年来我们经常能看到青少年中用左手写字情况,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他们用左手写字多半是由于自己是"左利手",即平常所说的"左撇子"。随着书法教育的开展,左利者如何学习书法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又在于,他们究竟应该用右手,还是左手?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硬笔的日常书写上,基于书法立场的讨论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者
问题的核心
一个问题
今体
行草书
费新我
钱坫
楷隶
郑元祐
高凤翰
原文传递
题名
“碑派”的概念化书写与笔法生成——以张裕钊“内圆外方”笔法为例
1
作者
孔
令
情
机构
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出处
《书法》
2024年第4期72-76,共5页
文摘
“内圆外方”本是阮元解读唐楷遗存的隶法用笔时提出的一个笔法描述,张裕钊将其可操作化,成为“张体”书风的标志。这被康有为等看作北碑书风中具有突破性的笔法成就。而事实上,此种笔法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化的书写,而非来源于北碑本身。康有为的推崇已是一种个人化的再解读。“内圆外方”由观念到实践,经过层层的解读和阐释,与晚清“碑学”互动,呈现了“碑派”笔法和风格形成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
内圆外方
张裕钊
笔法
概念化书写
碑派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临”“摹”考论
被引量:
1
2
作者
孔
令
情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65-169,共5页
文摘
"临""摹"是两个概念,但又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之间经历了错位、重叠、分化、融合等复杂的过程。"摹"既是一种书迹复制方法,也是一种学书手段,而"临"在作为书法学习方法的同时,也有书迹复制的功能。它们各自的内涵因物质条件、技术手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与不同时期的书法风气、观念相互作用。
关键词
临
摹
临摹
概念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往事纷纭说萧娴
3
作者
孔
令
情
出处
《中国收藏》
2017年第9期82-85,共4页
文摘
前不久,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书中有我——萧娴先生诞辰115周年遗墨展”。展出的近百幅萧娴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从多角度为我们呈现出萧娴的艺术人生。事实上,说起萧娴,年纪稍长一些的人都不会陌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萧娴书法创作的顶峰,展览评论纷至沓来,真是人书俱老.尽展风流。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萧娴的书法早在少女时代就开始被关注。
关键词
萧娴
书法创作
中国美术馆
艺术人生
九十年代
代表作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用逆”與包世臣書學
4
作者
孔
令
情
机构
首都師範大學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
出处
《书法研究》
2020年第3期129-148,共20页
文摘
“逆”本是中國書法的隱含法則,包世臣對其進行特殊的關注,形成了“逆入平出”“逆鋒”“用逆”等概念化的表達,并提出了“用逆以换筆心,篆分之秘密”這樣一個命題。“逆”在包世臣的書學中統攝其他技法理論,具有“元筆法”的意義,是我們理解包世臣的書學不可忽視的綫索。包氏對“逆”法的闡釋有前人的鋪墊,既是對書法的主動變革,也是晚清書法變革的表現。“用逆”的相關概念和思想在包世臣之後成爲很多著作討論的話題,以特有的方式影響了當時的觀念和實踐,并成爲書法常識的一部分。
关键词
用逆
筆法
包世臣
觀念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书无百日工”与学书的两个层面
5
作者
孔
令
情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出处
《书法教育》
2021年第1期25-32,共8页
文摘
“书无百日工”是中唐时期就已流行的谚语,反映了中唐之前以实用为主的学书观念,其后与寄托文人追求的“白首攻之”的观念并行,成为立场和标准不同的两个层面,塑造了书家特有的观念和心态,对于当前书法教育、书家自我修为仍有意义。一、“书无百曰工”的本义关于书法学习中的时间积累问题,最常被人们提到的是“书无百日工”这句谚语。
关键词
书法教育
书法学习
中唐时期
书家
实用为主
谚语
学书
两个层面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隋前“临”的史实与概念生成
6
作者
孔
令
情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出处
《书法赏评》
2016年第6期36-38,共3页
文摘
“临摹”之“临”,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照底本摹写或画”,并认为是后起义。根据这一提示,我们检索古代相关文献,发现“临”作为书画临摹的概念唐代才开始广泛使用,最早出现在陈、隋之际智永《题右军〈乐毅论〉后》一文中,文云:《乐毅论》者,正书第一,梁世模出,天下珍之。自萧、阮之流,莫不临学。
关键词
概念
古代汉语词典
《乐毅论》
史实
相关文献
临摹
书画
分类号
J292.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反左书”书写方式释疑
7
作者
孔
令
情
出处
《书法》
2016年第12期127-129,共3页
文摘
"反左书"是南朝出现的一种特殊书体,近些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书写方式依然是个疑问。人们对这一概念中,"左"字究竟指"左行",还是指"左手"的问题存在着争议。但通过对"左"字的义项、"反字"的特性、南朝左笔书法的史实、以及左手的生理习惯等方面的分析,这些"疑问"和"争议"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书写方式
南朝
左手
书体
书法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晚清唐楷书风的地位与发展态势
8
作者
孔
令
情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2020年第12期200-201,共2页
文摘
晚清书法“碑学”“帖学”的分类模式模糊了书法各书体的状况,以致北碑书风因篆隶之盛而大涨声势,唐楷书风因刻帖、赵董的流弊而饱受贬斥。而对“碑学”的偏重,则导致人们对晚清唐楷书风缺乏整体的了解,忽视了晚清唐楷书风的地位和意义。历史统计学方法结合风格成就的定性分析是确定晚清唐楷书风地位和发展态势的有效途径,对于晚清其他书体及书法总体的研究也有价值。
关键词
晚清
唐楷书风
历史统计学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K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左利者是否应该用左手学习书法
9
作者
孔
令
情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
出处
《汉字文化》
2016年第6期93-95,共3页
文摘
近些年来我们经常能看到青少年中用左手写字情况,并且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他们用左手写字多半是由于自己是"左利手",即平常所说的"左撇子"。随着书法教育的开展,左利者如何学习书法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核心又在于,他们究竟应该用右手,还是左手?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硬笔的日常书写上,基于书法立场的讨论很少。
关键词
利者
问题的核心
一个问题
今体
行草书
费新我
钱坫
楷隶
郑元祐
高凤翰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碑派”的概念化书写与笔法生成——以张裕钊“内圆外方”笔法为例
孔
令
情
《书法》
2024
0
原文传递
2
“临”“摹”考论
孔
令
情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原文传递
3
往事纷纭说萧娴
孔
令
情
《中国收藏》
2017
0
原文传递
4
“用逆”與包世臣書學
孔
令
情
《书法研究》
2020
0
原文传递
5
“书无百日工”与学书的两个层面
孔
令
情
《书法教育》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隋前“临”的史实与概念生成
孔
令
情
《书法赏评》
2016
0
原文传递
7
“反左书”书写方式释疑
孔
令
情
《书法》
2016
0
原文传递
8
晚清唐楷书风的地位与发展态势
孔
令
情
《中国书法》
CSSCI
2020
0
原文传递
9
左利者是否应该用左手学习书法
孔
令
情
《汉字文化》
201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