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机动车超越行为轨迹分段识别与分析方法
1
作者 张蕊 段予 +1 位作者 侯先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332,共10页
非机动车超越次数是非机动车道服务水平评价的重要参数,随着路侧高位视频设备的应用普及,为非机动车超越行为识别提供了良好的视频数据来源。目前有关轨迹分段方法的研究难以适应非机动车行驶角度变化频繁且超越轨迹较长的特点。本文提... 非机动车超越次数是非机动车道服务水平评价的重要参数,随着路侧高位视频设备的应用普及,为非机动车超越行为识别提供了良好的视频数据来源。目前有关轨迹分段方法的研究难以适应非机动车行驶角度变化频繁且超越轨迹较长的特点。本文提出基于片段轨迹时长和分割间隔时间两个参数的轨迹分段方法,根据视频获取的640条超越轨迹数据,分析非机动车各类超越行为的特性,选取纵向平均速度、纵向速度标准差、横向平均速度、横向速度标准差作为特征参数,基于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 KNN)算法建立非机动车超越分类模型。根据超越行为持续时间平均值确定自行车片段轨迹时长取值为[4, 9] s,分割间隔时间取值为[1, 8] s;电动自行车的片段轨迹时长取值为[4, 8] s,分割间隔时间取值为[1, 7] s,利用分类模型对各参数组合分段获得的非机动车轨迹片段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自行车片段轨迹时长为8 s,分割间隔时间为6 s;电动自行车片段轨迹时长为6 s,分割间隔时间为4 s时,对应的识别误差百分比最低,分段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超越行为识别 轨迹分段 非机动车 片段轨迹时长 分割间隔时间
下载PDF
地铁车站通道行人超越行为改进社会力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蕊 +1 位作者 杨明航 杨明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722-3726,共5页
社会力模型由于模型机制原因,在行人微观仿真时无法实现主动超越行为,现有模型改进研究可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主动超越,但未关注主动超越完整轨迹的实现和验证。以地铁车站通道内中低密度下的单向行人流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人步行轨迹分析主... 社会力模型由于模型机制原因,在行人微观仿真时无法实现主动超越行为,现有模型改进研究可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主动超越,但未关注主动超越完整轨迹的实现和验证。以地铁车站通道内中低密度下的单向行人流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人步行轨迹分析主动超越行为的轨迹和心理特征。据此通过前进力、换道力、边际力组合构成驱动力,改进社会力模型,实现主动超越,通过速度-密度基本图、超越轨迹及超越行为等对模型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社会力模型在实现行人的主动超越行为的基础上,实现了行人返回超越前原始步行道的行为特征,可再现符合实际的行人主动超越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通道 社会力模型 主动超越 超越轨迹 心理特征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非机动车超越轨迹分段方法
3
作者 张蕊 王子轩 +1 位作者 侯先磊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3,共9页
通过自行车轨迹识别超越行为是评价非机动车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基于阈值分段方法中需对不同轨迹确定不同的阈值问题,引入信息熵对非机动车超越轨迹进行分段。根据实测视频提取了780条非机动车超越轨迹数据,包括了在视频... 通过自行车轨迹识别超越行为是评价非机动车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基于阈值分段方法中需对不同轨迹确定不同的阈值问题,引入信息熵对非机动车超越轨迹进行分段。根据实测视频提取了780条非机动车超越轨迹数据,包括了在视频中可能存在的11种超越轨迹情形,并通过对超越过程中各阶段的特征参数分析,最终选取横向加速度、横向偏移距离、偏移角度作为基于信息熵分段的特征参数,通过引入信息熵理论,提出基于信息熵的非机动车超越轨迹分段方法和分段判断条件。根据信息熵理论中,分段后的2段子轨迹中的特征参数概率密度相较分割前更接近时熵增的定律,同时考虑非机动车超越轨迹的特征参数特征,提出适用于非机动车超越轨迹的信息熵分段标准。以实测路段非机动车超越轨迹数据为实验样本,将基于各特征参数的信息熵分段结果与基于时间、速度阈值的分段结果分别带入K最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算法中进行超越轨迹识别,并利用轨迹覆盖度指标评价不同分段方法的超越轨迹分段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信息熵超越轨迹分段方法的超越轨迹覆盖度平均为83.0%,优于基于阈值分段方法的轨迹覆盖度平均值79.7%,且基于横向加速度信息熵分段法的平均轨迹覆盖度为85.1%,分段效果相较于其他特征参数信息熵分段方法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轨迹分段 非机动车超越行为 信息熵 特征参数选取 轨迹覆盖度
下载PDF
青年学生驾驶技能主观认知与客观行为一致性研究
4
作者 张蕊 +2 位作者 段予 武慧敏 赵显焦 《交通工程》 2023年第2期19-25,共7页
为了研究不同驾驶经验的青年学生驾驶员在不同驾驶场景下对自身驾驶技能的主观认知与其客观行为之间的一致性,本文以驾驶经验丰富(A组)和驾驶经验欠丰富(B组)的青年学生驾驶员为研究对象,针对驾驶行为和驾驶态度开展驾驶能力主观认知问... 为了研究不同驾驶经验的青年学生驾驶员在不同驾驶场景下对自身驾驶技能的主观认知与其客观行为之间的一致性,本文以驾驶经验丰富(A组)和驾驶经验欠丰富(B组)的青年学生驾驶员为研究对象,针对驾驶行为和驾驶态度开展驾驶能力主观认知问卷调查,建立青年学生驾驶技能主观认知评价模型;针对高速公路、山区公路和城市道路3种场景进行模拟驾驶实验,采集视觉和生理指标数据,建立青年学生驾驶技能客观行为评价模型;对比两组被试者的驾驶技能主观和客观评价结果,发现青年学生驾驶员对自身驾驶技能评价的准确程度与驾驶场景无明显关联,A组高估、低估和B组高估、低估自身驾驶技能的情况占比分别为26.67%、11.10%、24.43%、51.10%,驾驶经验欠丰富的青年学生驾驶员更倾向于低估自身驾驶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青年学生驾驶员 驾驶技能评价 认知一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