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硝酚钠对菊花花芽形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海英 刘彩迎 +6 位作者 王利椿 刘彩静 方运玲 廖志星 柴新 高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9-121,共3页
在大田条件下,以秋菊品种"姹紫嫣红"(Dendranthema morifolium,Tzvel.)为试材,研究了苗期喷施0.7%复硝酚钠(Compound Sodium Nitrophenolate,CSN)的4 000倍(CSN4 000×)、3 000倍(CSN3 000×)和2 000倍(CSN2 000... 在大田条件下,以秋菊品种"姹紫嫣红"(Dendranthema morifolium,Tzvel.)为试材,研究了苗期喷施0.7%复硝酚钠(Compound Sodium Nitrophenolate,CSN)的4 000倍(CSN4 000×)、3 000倍(CSN3 000×)和2 000倍(CSN2 000×)稀释液对菊花生长、花芽形成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SN提高了菊花绿蕾出现时的株高、株径、叶片数和叶片面积,提早了绿蕾出现日期;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干重/鲜重,降低了叶片可溶性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CSN4 000×处理对花期的调控效果最佳,使绿蕾出现日期比对照提早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硝酚钠 生长 花芽形成 生理特性 菊花
下载PDF
秦岭山地秦岭箭竹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杜焰玲 张莹 +2 位作者 董国华 康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9-66,共8页
【目的】研究秦岭山地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影响因子,为进一步了解秦岭箭竹的生长发育和揭示该群落的更新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方法设立18块10 m×10 m的样地,其中依据坡向... 【目的】研究秦岭山地秦岭箭竹(Fargesia qinlingensis)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影响因子,为进一步了解秦岭箭竹的生长发育和揭示该群落的更新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样方法设立18块10 m×10 m的样地,其中依据坡向(阴坡、阳坡)设置6块,依据海拔(1 470,1 874,2 270,2 643 m)设置12块,并计算每块样地的物种重要值、丰富度、优势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分析不同坡向和海拔秦岭箭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分别选取灌木层和草本层重要值较大的8种植物,利用Levins公式计算并分析其生态位宽度。【结果】秦岭箭竹群落中共有79种植物,其中灌木层23种,占总物种数的29.1%,秦岭箭竹重要值为57.95%,远大于其他物种,是该群落的建群种;草本层有56种,占70.9%,其中披针叶苔草(Carex lanceolata)重要值为15.05%,是草本层的主要优势种;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大于灌木层,说明灌木层物种对草本层物种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阴坡大于阳坡。随着海拔的升高,物种多样性均呈现减小趋势。群落内重要值较大物种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布在0.68~0.95,秦岭箭竹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95;凤毛菊(Saussurea japonica)在草本层中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86。【结论】秦岭箭竹群落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优于灌木层;阴坡有利于群落内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演替;海拔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影响,且对灌木层的影响大于草本层。群落内各种植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因子都是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山地 秦岭箭竹 物种多样性 生态位宽度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若尔盖泥炭地溶解有机碳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3
作者 翟生强 +1 位作者 康冰 胡理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7-163,共7页
DOC(溶解有机碳)是泥炭地碳循环中最活跃、最敏感的指标. 以若尔盖木里苔草(Carex muliensis)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2年该泥炭地DOC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揭示泥炭地碳循环特征及其对全球变化的潜在响应. 结果表明:... DOC(溶解有机碳)是泥炭地碳循环中最活跃、最敏感的指标. 以若尔盖木里苔草(Carex muliensis)泥炭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12年该泥炭地DOC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揭示泥炭地碳循环特征及其对全球变化的潜在响应. 结果表明:若尔盖木里苔草泥炭地孔隙水中ρ(DOC)季节变化显著(P〈0.001, n=12),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8月和5月分别出现最高值(42.77mg/L)和最低值(26.27mg/L). DOC复合物组成结构季节变化明显,主要表现在:在整个生长季节,DOC复合物芳香组分〔A254/ρ(DOC),其中A254为波长254nm处的吸光度,余同〕及有色组分相对含量〔A400/ρ(DOC)〕逐渐增加,变化范围分别为0.02-0.05和0.002-0.007;5—7月DOC复合物腐殖化程度(E4/E6,即A450/A650)迅速降低,8—10月又逐渐增强. 此外,土壤层温度、地表温度及相对湿度是泥炭地孔隙水ρ(DOC)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三者的R2分别为0.522、0.486和0.369,降水量则对有色组分含量和腐殖化程度的季节动态有很大贡献(R分别为0.748、-0.604),同时腐殖化程度还受到土壤层和地表温度的影响(R分别为0.744、0.722). 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从DOC复合物的组成结构方面进一步了解DOC季节特征及其变化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 DOC 紫外吸收 季节动态
下载PDF
秦岭西部地区近41年来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康冰 胡理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7期7609-7613,7648,共6页
[目的]研究秦岭西部地区近4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方法]根据秦岭西部17个气象站1967~2007年间观测数据,分析了秦岭西部近4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过去41年间,秦岭西部的平均气温增幅为0.30℃/10a(P<0.000 1);四季平均气温均呈... [目的]研究秦岭西部地区近4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方法]根据秦岭西部17个气象站1967~2007年间观测数据,分析了秦岭西部近41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过去41年间,秦岭西部的平均气温增幅为0.30℃/10a(P<0.000 1);四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冬季增温速率最大(0.42℃/10a)。年平均月极端最高气温上升趋势显著(0.31℃/10a,P<0.05),冬季平均月极端最高气温上升最快(0.54℃/10a,P<0.05);年平均月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显著(0.36℃/10a,P<0.05),夏季平均月极端最低气温上升最快(0.45℃/10a,P<0.005)。41年间平均年降水量为802 mm,变化趋势不显著,但春季降水量显著下降(-13.68 mm/10a,P<0.05);年日照时数和年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 864 h;年蒸发量呈增加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从地域差异上看,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相对湿度都呈现由南部向北部地区递减的趋势,年日照时数和年蒸发量则呈现由南部向北部地区递增的趋势。[结论]该研究可为秦岭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西部 温度 降水 日照时数 相对湿度 蒸发量
下载PDF
广西两种能源植物种植对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理乐 +2 位作者 刘文慧 康冰 李俊生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90-2096,共7页
在广西武鸣地区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平地为参照,于2012年7月从能源植物种类筛选(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与木薯)、种植模式(套作与单作)和地形选择(坡地与平地)等方面,对主要能源植物甘蔗和木薯种植地进行了土壤动物和土壤... 在广西武鸣地区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平地为参照,于2012年7月从能源植物种类筛选(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与木薯)、种植模式(套作与单作)和地形选择(坡地与平地)等方面,对主要能源植物甘蔗和木薯种植地进行了土壤动物和土壤环境质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在甘蔗种植地,土壤动物的数量、多样性、生物学质量均出现了显著下降,特别是生物学质量下降幅度达53%(P=0.032);在木薯平地上套种花生(Arachishy-pogaea)对土壤动物的数量、群落组成及生物学质量无明显影响,但生物多样性显著上升;地形选择对土壤动物的效果明显,坡地的土壤动物数量、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学质量均出现普遍下降。这些结果表明,木薯比甘蔗更适合长期种植,且通过优化种植模式,选择适当地形还可以缓冲木薯种植过程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质量的负面影响,因此可初步断定在广西可以优先选择木薯作为一种长期发展的能源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甘蔗 生物质能源 土壤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