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在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有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钟小东 陈学清 +1 位作者 王晨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5期766-768,共3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在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临安市人民医院ICU内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9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在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临安市人民医院ICU内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92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对照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气分析、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镇静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分别为(52.41±6.18)s、(16.75±2.93)min,对照组的分别为(98.27±13.56)s、(98.27±13.56)min,2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起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抑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仅观察组心动过缓的药物干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首次脱机拔管率分别为(4.72±1.56)d、(6.27±2.14)d和78.26%,对照组的分别为(7.95±2.03)d、(10.03±3.65)d和58.70%,2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在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机械通气中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右美托咪啶 舒芬太尼
原文传递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及对血浆C反应蛋白和脑钠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钟小东 陈学清 +2 位作者 王晨 冯棋佳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964-966,970,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脑钠素(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和对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和脑钠素(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d后分别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患者血pH值、PaO_2、PaCO_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在治疗前后的改变,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浆CRP和BNP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3d后,两组患者的pH值、PaO_2、SaO_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_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动态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CRP和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CRP和BNP水平明显低干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能够有效改善血气指标,提高SaO_2和PaO_2,同时降低血浆CRP和BNP的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肺源性心脏病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补充浓氯化钠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俊华 钟玉祥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50-1551,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采用补充浓氯化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补充浓氯化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患者采...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采用补充浓氯化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颅脑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106例,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补充浓氯化钠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补充生理需要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钠水平恢复时间、血钠纠正率、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发生率、病死率及血钠恢复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血症纠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钠平均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SIADH发生率、病死率、纠正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损伤后出现低钠血症的患者给予浓氯化钠进行治疗,能够快速地纠正低钠血症,而且不会增加SIADH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钠血症 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下载PDF
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患者镇静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5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100例,给予药物镇静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镇静治疗,治疗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镇静起效时...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100例,给予药物镇静治疗,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异丙酚镇静治疗,治疗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镇静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苏醒时间及镇静前后与镇静期间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变化。结果治疗组镇静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苏醒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变化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患者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对心血管及呼吸循环抑制轻微,是重症监护患者理想的镇静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重症监护患者 镇静
下载PDF
血液灌流前再次洗胃在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辉 韩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 洗胃 血液灌流
下载PDF
压力调整容量控制通气在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民民 +1 位作者 伊越春 王晨 《临床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压力调整容量控制通气时对气道峰压及潮气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ICU2002年8月~2005年12月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致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压力调整容量控制通气模式,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气道峰压及潮气量在使用压力调整容量... 目的观察压力调整容量控制通气时对气道峰压及潮气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ICU2002年8月~2005年12月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致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压力调整容量控制通气模式,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气道峰压及潮气量在使用压力调整容量控制通气的前后变化。结果使用压力调整容量控制通气后气道峰压下降,潮气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压力调整容量控制通气对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机械通气可能发挥有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调整容量控制通气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呼吸衰竭
原文传递
呼气末正压通气对伴有低血容量趋势行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冯棋佳 陈学清 +3 位作者 王晨 马瑜菲 刘长文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8年第6期382-386,共5页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对低血容量趋势患者行机械通气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伴有低血容量趋势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基础呼吸模式上分别加用PEEP 0、5、10、15 cmH2O,每次持续约30 min。记录所有...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对低血容量趋势患者行机械通气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伴有低血容量趋势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基础呼吸模式上分别加用PEEP 0、5、10、15 cmH2O,每次持续约30 min。记录所有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嵌压(PAWP)、每搏指数(SVI)、心排血量(CO)、心指数及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VP)、髂总静脉压(CIVP)及ΔCVP等静脉回流梯度指标,吸气峰压(PIP)、气道阻力(RAW)、用吸气暂停键测出平台压(Pplat)、气道平均压力(Pmean)及肺循环血管阻力指数(PVRI)等呼吸力学指标。结果随着PEEP水平的增加,患者心率、PAWP及SVRI均显著增加,而MAP、CO、心指数及SVI则逐渐下降(F=20.311、15.100、32.915、15.100、198.635、435.100、17.000,P均<0.001),且CO于PEEP为5 cmH2O时与PEEP为0 cmH2O时比较,已经出现显著降低[(5.31±0.11)L/min vs.(5.46±0.24)L/min];患者的CVP、CIVP的水平逐渐升高,而ΔCVP逐渐下降(F=47.879、27.578、21.393,P均<0.001);患者的PIP、Pplat、Pmean、PVRI水平均逐渐升高,且PEEP为15 cmH2O时达最高(F=67.152、74.025、818.208、31.141,P均<0.001),而RAW在不同PEEP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82,P=0.131)。结论对有低容量趋势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当PEEP≥5 cmH2O即出现CO明显下降,因此对于有低容量趋势患者尽量使用最小PEEP来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压呼吸 通气机 机械 血流动力学
原文传递
胰岛素强化疗法在严重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冯琪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强化疗法(IIT)在严重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高血糖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在ICU住院治疗的严重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高血糖患者104例,其中胰岛素常规治疗者48例(对照组),IIT治疗者56... 目的 研究胰岛素强化疗法(IIT)在严重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高血糖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在ICU住院治疗的严重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高血糖患者104例,其中胰岛素常规治疗者48例(对照组),IIT治疗者56例(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各时间点血糖变化情况及抗生素使用时间、肺部感染控制情况、病死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糖分别为(15.8±4.3),(15.3±5.1) m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48、72 h和治疗后1周血糖分别为(8.3±2.1),(8.0±1.2),(7.9±1.3),(7.9±1.1) mmol/L,对照组分别为(12.5±3.2),(11.7±2.1),(11.3±1.5),(11.2±1.7) mmol/L,两组患者血糖均下降,而观察组各时间点血糖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为(14.3±2.5)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0.1±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68,P<0.01).观察组肺部感染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4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3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8,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8.9%(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3,P<0.05).结论 将IIT用于严重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高血糖患者的治疗中,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降低病死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肺部感染 高血糖
原文传递
复方丹参滴丸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亚极量运动水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莉 李彤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亚极量运动水平的指标,评估复方丹参滴丸配合常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消心痛+倍他乐克方案治疗,丹参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均采...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亚极量运动水平的指标,评估复方丹参滴丸配合常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消心痛+倍他乐克方案治疗,丹参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前及治疗后1、3个月均采用症状限制性增量运动方案,通过心肺运动仪检测治疗前后亚极量运动水平的摄氧量VO2、每分CO2排量VCO2、呼吸商RQ等指标,将其治疗前后进行比较,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在60Watts额定功率下,VO2及VCO2均高于健康组,且RQ也明显升高(P<0.01);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配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在治疗后1个月明显改善VO2、VCO2、RQ(与治疗前比较P<0.05)。结论亚极量运动水平指标能够反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心功能变化;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配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肺运动测试 复方丹参滴丸 稳定型心绞痛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监测30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民民 王晨 +1 位作者 金雪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第1期134-135,共2页
目的:对亚低温治疗中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方法:我院亚低温治疗患者30例,开始亚低温治疗前、亚低温治疗6小时、12小时、24小时,72小时标本采集,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以上病例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未... 目的:对亚低温治疗中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方法:我院亚低温治疗患者30例,开始亚低温治疗前、亚低温治疗6小时、12小时、24小时,72小时标本采集,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以上病例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未见亚低温治疗导致血液粘度增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外伤 亚低温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