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剧民间性的社会价值论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昭明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5-48,共4页
"民间性"一直以来都是吉剧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灵魂,它除了使吉剧保持自身特色向前发展,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内涵。本文从吉剧民间性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等角度入手,通过分析吉剧民间性发展中这三方面的发... "民间性"一直以来都是吉剧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灵魂,它除了使吉剧保持自身特色向前发展,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价值内涵。本文从吉剧民间性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等角度入手,通过分析吉剧民间性发展中这三方面的发展内因和要求,明晰吉剧民间性的社会价值,进而明确吉剧民间性的社会价值意义,使吉剧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实现其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性 社会价值 政治价值 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原文传递
孟京辉先锋戏剧释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80,共5页
在90年代以来先锋戏剧发展的历史谱系中,孟京辉是无法规避的客观存在。无论是戏剧形式与内容,抑或戏剧呈现的舞台与语言艺术,孟京辉的执着探索和大胆实验都使得他成为先锋戏剧的中坚力量。孟京辉既接受西方荒诞派戏剧和后现代主义的精... 在90年代以来先锋戏剧发展的历史谱系中,孟京辉是无法规避的客观存在。无论是戏剧形式与内容,抑或戏剧呈现的舞台与语言艺术,孟京辉的执着探索和大胆实验都使得他成为先锋戏剧的中坚力量。孟京辉既接受西方荒诞派戏剧和后现代主义的精神洗礼,同时又忠实地传承着传统戏剧的美学范式,他透过戏剧的表达方式,完成对现实的批判和人的存在意义的深度探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 先锋戏剧 后现代主义 实验
原文传递
吉剧民间性本色刍议 被引量:2
3
作者 林红 李昭明 《北方音乐》 2016年第21期79-80,共2页
吉剧是在二人转基础上吸收了东北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新剧种,它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内涵和民间地方特色,深受东北地区人们的喜爱。吉剧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人物性格塑造、价值取向及音乐表现形式等各方面都表现出突出的地域特... 吉剧是在二人转基础上吸收了东北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新剧种,它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内涵和民间地方特色,深受东北地区人们的喜爱。吉剧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人物性格塑造、价值取向及音乐表现形式等各方面都表现出突出的地域特性和民间风格。在新时期文化环境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吉剧的民间性,对吉剧艺术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剧 民间性 民间音乐 民俗审美 民俗价值
下载PDF
对外汉语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74-75,共2页
针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及特定教学对象,本文分析了对外汉语专业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教学理念误区,并着重围绕课堂教学、课后训练、考查方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并设计出较合理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对外汉语专业 现当代文学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民族心灵的风景——满族神话中女性形象的文化人类学考察
5
作者 《长春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107-110,共4页
在满族神话传说中,女性通常是以爱与美,善与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萨满教中的女神崇拜、生殖崇拜以及满族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三方面对满族神话中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诠释,从而在某一方面揭示... 在满族神话传说中,女性通常是以爱与美,善与真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萨满教中的女神崇拜、生殖崇拜以及满族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三方面对满族神话中这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诠释,从而在某一方面揭示出满族文化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神话 女性形象 文化人类学 萨满教 生殖崇拜 妇女地位
下载PDF
明清讽刺喜剧的精品--以《金印记》和《黄金印》为例
6
作者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111,共4页
以苏秦生平事迹为题材的文人作品《金印记》和民间作品《黄金印》之所以能成为明清时期讽刺喜剧的精品,主要原因一是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讽刺喜剧的批判功能:《金印记》主要讽刺了丑恶现实,《黄金印》主要讽刺了封建道德;二是都展示了中... 以苏秦生平事迹为题材的文人作品《金印记》和民间作品《黄金印》之所以能成为明清时期讽刺喜剧的精品,主要原因一是都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讽刺喜剧的批判功能:《金印记》主要讽刺了丑恶现实,《黄金印》主要讽刺了封建道德;二是都展示了中国封建制度解体过程中的真实情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刺喜剧 批判 展示
原文传递
回归执著的精神坚守——评话剧《平凡的世界》 被引量:1
7
作者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3-86,共4页
由陕西人艺打造的剧作《平凡的世界》今年上演后引起强烈反响,本文以原著为基调,分析了浓缩后的话剧版本主要展现的中心思想,通过现实主义手法更好地体现了基层百姓的生活状态,特别是在城乡变革中文明的变迁和思想意识的更迭,同时用鲜... 由陕西人艺打造的剧作《平凡的世界》今年上演后引起强烈反响,本文以原著为基调,分析了浓缩后的话剧版本主要展现的中心思想,通过现实主义手法更好地体现了基层百姓的生活状态,特别是在城乡变革中文明的变迁和思想意识的更迭,同时用鲜明的人物塑造为当今社会凝聚起强大的奋斗精神力量,从根本上更好地讴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为时代发展提供前行的思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奋斗 坚忍不拔 城乡文明
原文传递
基于SOP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长春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100-104,共5页
作为一种小型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是对MOOC的继承与发展,促进并改善了MOOC的教学效果,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与线上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以SPOC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为基础,结合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设计构建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 作为一种小型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是对MOOC的继承与发展,促进并改善了MOOC的教学效果,实现了传统教学模式与线上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以SPOC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为基础,结合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设计构建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期探寻到高效化、科学化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路径,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C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吉林地方戏剧独特的“东北风”
9
作者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132,共5页
本文主要从民俗学、文化学、社会学角度出发,从宏观角度整体上阐述目前吉林地方戏剧中独特的民俗现象,从而引起各界对吉林地方戏剧中民俗精髓的重视和保护,找出吉林地方戏剧改革与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吉林地方戏剧 地域文化 探讨 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西方文化与礼仪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探析
10
作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2期139-142,共4页
本文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构建了“西方文化与礼仪”课程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有效地利用网络平台,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互联网自主完成课程基本知识点的学习,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其... 本文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构建了“西方文化与礼仪”课程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有效地利用网络平台,将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互联网自主完成课程基本知识点的学习,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其创新、应用和团队协作等多种能力,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文化与礼仪” 混合式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浅谈历史剧的时代意义——以话剧《知己》为例
11
作者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话剧《知己》改变自著名词作《金缕曲》,取自清代文坛典故,文学家顾贞观与吴兆骞互为知己,吴兆骞被流放到东北宁古塔,顾贞观错过与知己相见的机会,他屈身相府,为营救知己,一等就是20年,将营救知己当作自己活着的理由,好友最终是救出来了... 话剧《知己》改变自著名词作《金缕曲》,取自清代文坛典故,文学家顾贞观与吴兆骞互为知己,吴兆骞被流放到东北宁古塔,顾贞观错过与知己相见的机会,他屈身相府,为营救知己,一等就是20年,将营救知己当作自己活着的理由,好友最终是救出来了,平反且冤申。历经千辛万苦,两人相见。却没承想,自己的知己好似变了一个人,两人分道扬镳。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的你我,在观看了这部历史剧之后,是否有些许的唏嘘和挣扎?是否可还记得曾为知己的我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缕曲》 话剧《知己》 友情时代意义
原文传递
“互联网+”背景下“西方文化”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12
作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87-90,共4页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课程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探讨并分析了"西方文化"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和特点,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教育中必须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改革评价方... "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课程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探讨并分析了"西方文化"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和特点,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在教育中必须改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改革评价方式,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西方文化课程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浅议吉林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13
作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70-173,共4页
吉林地方戏曲具有鲜明的东北地域性,东北民间的风俗习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吉林地方戏曲尤其是二人转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具有浓厚东北地域特点的新剧种吉剧的产生与发展同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极大地满足了东北民众的业... 吉林地方戏曲具有鲜明的东北地域性,东北民间的风俗习惯、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吉林地方戏曲尤其是二人转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具有浓厚东北地域特点的新剧种吉剧的产生与发展同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极大地满足了东北民众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本文结合吉林地方戏曲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通过借鉴剖析中国地方戏曲名剧的发展历程和表演特点,探讨了吉林地方戏曲的民间性特点,同时对吉林地方戏曲如何跻身于中国地方戏曲名剧的行列,如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壮大、传承发展,在逆境中砥砺前行,略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地方戏曲 民间性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