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外科教学查房中互动式结合提问式教学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傅祥炜 徐亮 +2 位作者 安龙 王石坚 曾祥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4期1806-1808,共3页
目的针对普外科教学查房过程中,互动式与提问式教学结合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7月在本院外科实习的本科实习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名。观察组学生实施互动式与提问式教学... 目的针对普外科教学查房过程中,互动式与提问式教学结合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7月在本院外科实习的本科实习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0名。观察组学生实施互动式与提问式教学相结合模式开展普外科教学查房教学;对照组学生实施传统普外科查房教学,针对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两组学生教学效果对比发现,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测试、总成绩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在相关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观察组学生普遍认为通过改良后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力,并有效增强了学习兴趣。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与提问模式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普外科教学查房中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实习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此外,通过改良后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实习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值得在普外科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教学查房 互动式 提问式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建国以来贵州民族语文的发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安龙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6-141,共6页
建国以来,贵州民族语文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五十年代民族语言的调查和文字的创制及民族文字的试行工作的蓬勃开展,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语文工作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各个历史阶段的限制,贵州民族语文研究取了优异的成绩,但... 建国以来,贵州民族语文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五十年代民族语言的调查和文字的创制及民族文字的试行工作的蓬勃开展,二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语文工作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各个历史阶段的限制,贵州民族语文研究取了优异的成绩,但也有许多不足,今后应该加强民族语文工作的法制建设,加强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加强对外联系与合作,走一条有地方特色的学科建设与研究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民族语文 民族语言 民族文字 民族语文法制
原文传递
台江苗族支系及其文化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安龙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9-97,共9页
从狭义上看,台江苗族共有9个支系,各支系文化在具有同一性的同时,也有相异性和交叉性。之所以存在相异性其原因在于各支系历史不尽相同和支系间婚姻的限制。支系也因迁徙而导致文化的转用。在诸多传统文化因素中,语言和服饰是区别支系... 从狭义上看,台江苗族共有9个支系,各支系文化在具有同一性的同时,也有相异性和交叉性。之所以存在相异性其原因在于各支系历史不尽相同和支系间婚姻的限制。支系也因迁徙而导致文化的转用。在诸多传统文化因素中,语言和服饰是区别支系最首要的两项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江 苗族 支系 文化 特征
原文传递
略谈苗族的语言与文化 被引量:4
4
作者 曹翠云 安龙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9-165,共7页
一、从苗语词汇看苗族的历史文化痕迹 (一) 苗族先民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包括原始游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公社到部落联盟的发展阶段。这段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苗族历史没有文字记载,现在我们只能根据苗族民间流传的... 一、从苗语词汇看苗族的历史文化痕迹 (一) 苗族先民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包括原始游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公社到部落联盟的发展阶段。这段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苗族历史没有文字记载,现在我们只能根据苗族民间流传的古歌、传说、语言以及汉史中有关的追述来进行探索。有人说,一部语言史就是一部民族史,这就肯定了语言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通过语言材料来证实的史实应该说是可靠的。从语言看,有些词语能反映苗族原始社会历史文化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先民 黔东苗语 湘西苗语 方言 语言与文化 “门” 原始社会 拟音 汉语借词 纺织业
原文传递
通关藤对胃癌小鼠Src/FAK信号通路及Th1/Th2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安龙 曾祥勇 +1 位作者 刘彦合 傅祥炜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9期1760-1765,共6页
目的探讨通关藤对胃癌小鼠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Src)/黏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 kinase,FAK)信号通路及Th1/Th2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成年雌雄各半C57BL/6小鼠6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 目的探讨通关藤对胃癌小鼠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Src)/黏着斑激酶(Focaladhesion kinase,FAK)信号通路及Th1/Th2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PF级成年雌雄各半C57BL/6小鼠60只,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环磷酰胺组(注射环磷酰胺)、通关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注射0.1 ml、0.2 ml、0.4 ml通关藤注射液),每组各10只。干预1次/2 d,于干预第21天时处死所有小鼠,颈部取血。测量小鼠体质量以及胸腺、脾、肿瘤质量。HE染色观察小鼠瘤体病理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CD4^(+)、CD8^(+)以及CD4^(+)/CD8^(+)水平,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rc、磷酸化Src(p-Src)、FAK、磷酸化FAK(p-FA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通关藤各干预组脾指数、胸腺指数水平升高,且随通关藤剂量增加,脾指数、胸腺指数水平、抑瘤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明显低于各通关藤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组和通关藤高剂量组抑瘤率明显高于通关藤低、中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肿瘤细胞排列整齐且密集,而环磷酰胺组和通关藤各剂量组肿瘤细胞密度有所减少,且分布不均,并呈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坏死灶。与模型组比较,通关藤各干预组IL-2、INF-γ水平升高,IL-4、IL-10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环磷酰胺组,通关藤低、中、高剂量组IL-2、INF-γ水平升高,IL-4、IL-10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通关藤干预剂量越高,IL-2、INF-γ水平升高越明显,IL-4、IL-10水平降低越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环磷酰胺组和通关藤各干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关藤 胃癌 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 黏着斑激酶 Th1/Th2
下载PDF
加速康复联合肠内支架在梗阻性结直肠癌手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彦合 安龙 +1 位作者 傅祥炜 曾祥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联合肠内支架在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两组均行内镜下支架植入手术,... 目的探究加速康复联合肠内支架在梗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两组均行内镜下支架植入手术,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围手术期处理,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应激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4 h、3 d的血糖、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内镜下肠内支架植入手术的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疗效,改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 肠内支架植入 围手术期 梗阻性 结直肠癌
下载PDF
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结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彦合 安龙 +1 位作者 傅祥炜 曾祥勇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443-447,共5页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结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1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间入路组(n=99)和侧方入路组(n=81),中... 目的探讨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结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18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间入路组(n=99)和侧方入路组(n=81),中间入路组行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侧方入路组行侧方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相关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免疫功能、营养状况、术后康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中间入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侧方入路组(P<0.05);术后7 d时中间入路组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侧方入路组(P<0.05);术后7 d时中间入路组IgA、IgM、IgG水平,CD3^(+)、CD4^(+)、CD8^(+)T淋巴细胞高于侧方入路组(P<0.05);中间入路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均短于侧方入路组(P<0.05);中间入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8%,低于侧方入路组的18.51%(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并结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快速恢复肠道功能,促进术后康复,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 结直肠癌 中间入路 侧方入路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下载PDF
苗语台江话的语音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3
8
作者 安龙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6-62,共7页
本文简要介绍苗语黔东方言北部土语台江话的声韵调情况。说明几个不同音点的特点及其近代语音的演变趋势。
关键词 语音差别 送气声母 韵母 苗语 台江 汉语借词 发展趋势 台拱 鼻音声母 鼻音韵尾
原文传递
胃肠外科术后PICC相关性感染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及mTOR信号通路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傅祥炜 曾祥勇 +4 位作者 刘彦合 安龙 赵丁民 芮选铖 叶晓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292-3296,共5页
目的分析胃肠外科术后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外科术后PICC相关性感染患... 目的分析胃肠外科术后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变化。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外科术后PICC相关性感染患者98例为感染组,同期术后PICC未感染患者50例为未感染组。收集末端导管进行病原菌鉴定,并检测CD_(16)^(+)、CD_(56)^(+)和CD_(59)^(+)和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D_(16)^(+)、CD_(56)^(+)、CD_(59)^(+)和mTOR通路对于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影响胃肠外科术后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革兰阴性菌是胃肠外科术后PICC相关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感染组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与未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患者外周血p-mTOR、p-S6K1和p-4EBP1的表达上调(P<0.05)。当CD_(16)^(+)、CD_(56)^(+)和CD_(59)^(+)水平低于0.837%、5.172%和1.625%以及p-mTOR、p-S6K1和p-4EBP1表达高于2.435、1.955和2.074时诊断PICC相关性感染的价值最高(P<0.05)。高水平p-mTOR、p-S6K1和p-4EBP1、盲穿法穿刺方式、夏季置管和PICC脱落均是导致感染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感染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水平降低,mTOR通路激活,二者或可用于预测和诊断胃肠外科术后PICC相关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自然杀伤细胞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山地民族文化记忆——下寨苗族文化变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安龙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4,共6页
从人口及户数、家族、家支与酒堂、风俗、服饰等几个方面对下寨苗族文化的变迁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分析了下寨苗族文化变迁的原因与规律。下寨苗族文化变迁主要属于主动变迁的类型。从文化内部因素来看,文化的接触和传播、新的发明... 从人口及户数、家族、家支与酒堂、风俗、服饰等几个方面对下寨苗族文化的变迁情况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分析了下寨苗族文化变迁的原因与规律。下寨苗族文化变迁主要属于主动变迁的类型。从文化内部因素来看,文化的接触和传播、新的发明和发现、价值观的冲突等是变迁的主要原因;从文化的外部条件来看,社会关系和结构的变动、人口的变化等是变迁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寨 苗族 文化 变迁
原文传递
摆省苗语音系及其语音特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安龙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49-152,共4页
摆省地处龙里、贵阳、惠水三县市交界,其苗语既有川黔滇方言的语音特征,又具有黔东方言的某些特征,从语音对应关系上看,其属于川黔滇方言,但与该方言的次方言、土语比较,在语音上又有较独特之处。
关键词 摆省 苗语 语音
原文传递
浅谈苗语借词的规范问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龙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4-117,135,共5页
民族大团结,使各族人民的交往日益频繁,这反映在语言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很多形式的借词。苗族这个古老的民族自古以来就与其他兄弟民族杂居相处,共同生活在祖国士地上。因此,语言上互相借用是难免的,尤其是汉语借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 民族大团结,使各族人民的交往日益频繁,这反映在语言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很多形式的借词。苗族这个古老的民族自古以来就与其他兄弟民族杂居相处,共同生活在祖国士地上。因此,语言上互相借用是难免的,尤其是汉语借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苗语的词汇,但是,在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和试验推行的今天,如果对借词(本文谈的是新借词)处理不当,那将会影响民族语文的正常发展。因此,如何规范借词,使之符合语言发展的客观需要,这是发展和推行民族语文的一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语 民族语文 汉语借词 规范问题 声韵母 苗文 标准音 民族文字 声母 语言结构
原文传递
汉苗语颜色词语义对应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安龙 《南开语言学刊》 CSSCI 2011年第2期149-155,189,共8页
汉苗语颜色词存在语义基本对应、语义不对应和语义空缺等不同层次的关系,它决定于词汇的基本含义和引申含义,同时又与两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语义本身的性质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汉语 苗语 颜色词 比较
原文传递
腹腔镜微创术治疗5~8 cm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及可行性分析
14
作者 傅祥炜 徐亮 +3 位作者 王石坚 芮选铖 安龙 曾祥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8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腹腔镜微创治疗5~8 cm胃肠间质瘤(GIST)的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及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的直径为5~8 cm GIST患者各48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 目的腹腔镜微创治疗5~8 cm胃肠间质瘤(GIST)的经验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及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的直径为5~8 cm GIST患者各48例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复发、转移、死亡情况及体力状况(东部肿瘤协作组织评分,ECOG)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时,两组术后复发、转移及死亡情况及体力状况(ECOG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直径5~8 cm GIST治疗中均有明显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而腹腔镜手术具有良好的微创优势,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肿瘤直径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可行性
下载PDF
汉藏语系研究理论和方法问题研讨会综述
15
作者 安龙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181,共2页
由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和南开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的“汉藏语系研究理论和方法” 专题研讨会,于1995年12月3—6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 由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和南开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的“汉藏语系研究理论和方法” 专题研讨会,于1995年12月3—6日在天津南开大学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藏学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西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暨南大学、上海外语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全国各地16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国内外的著名语言学家马学良、刑公畹、喻世长、孙宏开、戴庆厦、胡坦、徐通锵、唐作藩、何九盈、王均、瞿霭堂等参加了讨论会。 这次会议不仅对我国汉藏语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论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介绍,也对我国汉藏语系研究领域出现的重大理论争论、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难点展开了讨论,同时对历史比较法、谱系分类法和语言构拟法等诸多方法在汉藏语系研究中的价值也进行评估。这次会议提交的主要论文有邢公畹的《汉藏语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罗美珍的《谈谈建立汉藏语系的一些认识问题》、盖兴之的《汉藏谱系语言学研究中的五大问题》、陈其光的《汉语语源设想》、石林的《汉藏语的全方位角度研究论》、宋金兰的《汉藏语研究中的系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语系 研讨会综述 研究理论 方法问题 历史比较法 民族研究 侗台语 南开大学 理论和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原文传递
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的民族语言调查
16
作者 安龙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0-164,共5页
在贵州“六山六水”民族调查中 ,民族语言的调查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乃是就这 2 0年来的民族语言调查进行总结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贵州民族调查 民族语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