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方法联合检测在菌阴肺结核临床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秀峰 王嘉祺 +1 位作者 董惠芳 蔡曦光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8,共5页
目的 探讨痰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技术 (PCR ELISA)、抗脂阿拉伯甘露糖(LAM IgG)抗体、结核菌素 (PPD) 1TU皮试以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 ,4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初治菌阴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以上... 目的 探讨痰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技术 (PCR ELISA)、抗脂阿拉伯甘露糖(LAM IgG)抗体、结核菌素 (PPD) 1TU皮试以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 ,4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初治菌阴肺结核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以上述 4种方法检测初治菌阳肺结核57例 ,初治菌阴肺结核 58例 ,非结核肺疾病 41例 ,健康对照 36例。分别进行单项与联合检测 ,观察初治菌阴肺结核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 PCR ELISA、LAM IgG、TB PPD及sIL 2R单项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依次分别为 43 .1 % ,37.9% ,31 .0 % ,50 .0 %。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 2联、3联及 4联依次分别为 56 .9% ,70 .7% ,84.5 % ,与单项检测的最高阳性检出率相比由50 .0 %提高到 84.5 % ;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分别为 92 .2 % ,88.3 %和 84.4%。结论 通过 4种方法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 ,同时也保持了相对高的特异性。联合检测对于菌阴肺结核的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检测 肺结核 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微孔板杂交 结核菌素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下载PDF
“营改增”对施工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秀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82-83,共2页
文章分析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建筑企业实际税负、财务指标的不确定性等的影响,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和完善建筑业"营改增"的举措。
关键词 营改增 进项税额 税负
下载PDF
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虞萍 秀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607-610,共4页
目的:探究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锻炼,观察组给予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对比两组呼吸困难严... 目的:探究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锻炼,观察组给予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对比两组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运动耐力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轻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运动耐力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应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中,可减轻其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提高其运动耐力,并有效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 运动耐力
下载PDF
如何提高标准化病人的模拟水平 被引量:19
4
作者 陆清声 王志农 +6 位作者 景在平 薛春雨 汪滋民 王颢 秀峰 胡晓燕 彭泳涵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年第12期5-6,18,共3页
采用医学生扮演标准化病人(SP),模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就医场景、人文素质等。通过临床观察,背景设计,模拟脚本编写,培训及考核来提高模拟水平。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SP的模拟逼真度满意率为96.1%。培训医学生作... 采用医学生扮演标准化病人(SP),模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就医场景、人文素质等。通过临床观察,背景设计,模拟脚本编写,培训及考核来提高模拟水平。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中,SP的模拟逼真度满意率为96.1%。培训医学生作为SP是完成基于SP的OSCE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客观机构化临床考试 模拟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新才 孙兆良 +1 位作者 秀峰 冯东福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281-283,共3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钻孔引流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近年来术式亦有各种创新,多种药物治疗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本文就CSDH发病机制、诊疗方法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发病机制 药物疗法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高年级医学生作为外科标准化病人的培训 被引量:18
6
作者 秀峰 王志农 +3 位作者 刘建民 卓冬兰 徐逸萍 胡小吾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 高年级医学生 临床技能测试 培训 外科 执照考试 模拟病人 医学院校
下载PDF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周晓平 胡小吾 +3 位作者 秀峰 王来兴 曹依群 郝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总结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行脑内核团毁损和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1999~2004年期间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510例和DBS治疗帕金森病62例,其中脑核团毁损术组中行单侧苍白球腹后部... 目的:总结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行脑内核团毁损和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1999~2004年期间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毁损手术治疗帕金森病510例和DBS治疗帕金森病62例,其中脑核团毁损术组中行单侧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385例,丘脑腹中间核(Vim)毁损术91例,行同期同侧PVP和Vim毁损术12例,进行同期双侧PVP 8例,分期双侧PVP 10例,分期双侧PVP+Vim术4例.DBS组中,刺激靶点为丘脑底核(STN)61例和Vim 1例,其中单侧31例,双侧31例.结果:脑核团毁损组于术后进行UPDRS运动评分,在'关'状态下症状改善率为47.3%;在'开'状态下症状改善率为23.4%.开-关症状和异动症均消失.220例平均随访11.6个月,其中显效130例(59.9%),改善75例(34%),无效15例(6.8%).DBS组术后UPDRS运动评分,在'关'状态下改善率为45.2%,在'开'状态下改善率为25.7%,平均随访11.8个月,其中40例于1个月内调整参数后再无调整,12例术后需再次调整参数.结论:根据患者的症状合理选择不同的脑核团毁损靶点,可明显控制患者症状.DBS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可调节参数,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重要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微电极记录 苍白球毁损术 脑深部电刺激
下载PDF
丘脑底核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晓平 胡小吾 +2 位作者 王来兴 秀峰 曹依群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的程控调节。方法行STN DBS治疗PD61例,其中单侧30例,双侧31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的程控调节。方法行STN DBS治疗PD61例,其中单侧30例,双侧31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1.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5.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STN DBS能有效控制PD症状,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可调节参数,已成为治疗PD的重要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丘脑底核
下载PDF
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小吾 周晓平 +4 位作者 王来兴 秀峰 曹依群 徐波涛 金爱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7-409,共3页
目的 总结帕金森病(PD)脑深部刺激术(DBS)治疗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5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丘脑底核DBS治疗,其中单侧17例,双侧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 25例P... 目的 总结帕金森病(PD)脑深部刺激术(DBS)治疗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25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了丘脑底核DBS治疗,其中单侧17例,双侧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 25例PD患者术后随访5~34个月,平均8.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50.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丘脑底核DBS是改善PD患者运动功能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底核 脑深部刺激术 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 手术方法 随访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阶梯的CO_2气腹压力对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彤 秀峰 +1 位作者 周雄 赵翼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中不同阶梯的CO2气腹压力对呼吸的影响,评价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压力的合理使用范围。方法将240例无症状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患者分为开腹组(OC组)、低气腹组(LP组,1.33 kPa)、中气腹组(MP组,1.60 kPa)、...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中不同阶梯的CO2气腹压力对呼吸的影响,评价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压力的合理使用范围。方法将240例无症状胆囊结石与胆囊息肉患者分为开腹组(OC组)、低气腹组(LP组,1.33 kPa)、中气腹组(MP组,1.60 kPa)、高气腹组(HP组,1.9 kPa)。于手术前后选择不同时段监测呼吸系统各项指标及血气分析,观察比较4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LC手术患者呼吸道压力(Paw)、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于气腹后均较OC手术患者显著升高(P<0.01),HP组明显高于LP组与MP(P<0.01);LC手术患者pH于气腹后均较OC手术患者显著下降(P<0.01),HP组显著低于LP组与MP组(P<0.05)。术后24 h OC组的用力肺活量(FVC)、肺功能残气量(FRC)、1 s用力呼气容量(FEV1)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均较术前及LC组显著下降(P<0.01),48 h后下降明显(P<0.05);LC组24 h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48 h后与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24 h和48 h VAS评分LC组显著小于OC组(P<0.01)。结论LC手术中CO2气腹压在1.33~1.60 kPa,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术后肺功能的恢复也明显快于OC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气腹压力 呼吸功能
下载PDF
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晓平 胡小吾 +5 位作者 王来兴 秀峰 徐波涛 侯炯 刘建民 王文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52-754,共3页
目的 :总结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 :自 1 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2月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 3 50例。其中行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 ( PVP) 2 78例 ,丘脑腹中间核 ( Vim)毁损术 3 ... 目的 :总结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 :自 1 999年 4月至 2 0 0 1年 2月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 3 50例。其中行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 ( PVP) 2 78例 ,丘脑腹中间核 ( Vim)毁损术 3 5例 ,行同期同侧 PVP和 Vim毁损术 1 5例 ,行同期双侧 PVP1 1例 ,分期双侧 PVP8例 ,分期一侧 PVP、另一侧 Vim毁损术 3例。对手术前后的“关”状态和“开”状态进行日常生活量表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 ( UPDRS)评分 ,并进行门诊随访或家访。 结果 :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关”状态提高 2 9.8% ,“开”状态提高 2 5.9%。UPDRS评分在“关”、“开”状态下 ,总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 57.3 %和 3 3 .4 % ,其中精神行为情绪改善率为 50 .8%和 2 8.9% ,日常活动改善率为 59.1 %和 3 5.9% ,运动功能改善率为 58.2 %和 3 4.7%。 结论 :PVP对大多数症状均有效 ,但对震颤的效果不如 Vim毁损术 ;对震颤明显、无明显僵直的患者可选择 Vim毁损术 ;对震颤僵直型患者可行同期双侧 PVP或同期 PVP加 Vim毁损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微电极导向 立体定位技术 苍白球毁损术
下载PDF
站姿八段锦锻炼应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中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虞萍 秀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第3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站姿八段锦锻炼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站姿八段锦锻炼干预。对... 目的探讨站姿八段锦锻炼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行站姿八段锦锻炼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慢阻肺评估测试(CAT)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FEV1、FVC、FEV1/FV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6 min步行距离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咳痰、呼吸困难、家务活动、精力、CAT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活动能力、症状、生活影响、生活质量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站姿八段锦锻炼应用于COPD稳定期患者可改善其肺功能水平,减轻临床症状,提高行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姿八段锦锻炼 COPD 稳定期 肺功能 康复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周晓平 胡小吾 +4 位作者 王来兴 秀峰 曹依群 金爱国 倪宝英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187-190,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 (DBS)治疗帕金森病 (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 36例 ,其中丘脑底核 (STN) 35例和丘脑腹中间核 (Vim) 1例 ,单侧 1 8例 ,双侧 1 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 目的 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 (DBS)治疗帕金森病 (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 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 36例 ,其中丘脑底核 (STN) 35例和丘脑腹中间核 (Vim) 1例 ,单侧 1 8例 ,双侧 1 8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  36例PD患者术后随访 2~ 32个月 ,平均 6 .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 ,在“关”状态下 ,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 4 5 .2 % ;在“开”状态下 ,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 2 0 .7% ,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DBS能有效控制PD症状 ,手术并发症少 ,术后可调节参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临床应用 手术方法 脉冲发生器 磁共振扫描 微电极记录技术 靶点定位
下载PDF
丘脑底核电刺激对猴偏侧帕金森病纹状体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周晓平 刘汉华 +5 位作者 顾靖 曹依群 李葆明 胡小吾 秀峰 赵旭东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14-71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透析技术在慢性STN-DBS对纹状体细胞外液多巴胺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选择已经成功安装脑深部刺激电极的偏侧PD猕猴模型2只,分别在打开脉冲发生器前、后的不同时间点取样(开机后8h、1周、1个月、2个月)。应用高效液相电... 目的探讨应用微透析技术在慢性STN-DBS对纹状体细胞外液多巴胺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选择已经成功安装脑深部刺激电极的偏侧PD猕猴模型2只,分别在打开脉冲发生器前、后的不同时间点取样(开机后8h、1周、1个月、2个月)。应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方法检测开机前后的尾状核和壳核细胞外液的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电极侧壳核和尾状核的DA在开机后8h、1周、1个月、2个月相应地分别较各自开机前的DA含量增高了39%、91%、111%、114%和31%、91%、106%、102%(P<0.05)。电极侧壳核和尾状核HVA/DA在开机后8h分别较各自开机前增高了186%和91%(P<0.05),而开机后1周、1个月、2个月HVA/DA较开机前无明显变化(P>0.05)。电极侧的多巴胺周转率在开机后的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非电极侧(P<0.01)。结论STN- DBS可有效的改善猴偏侧PD模型的症状,应用微透析取样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发现在给予有效电刺激后可增加刺激侧纹状体细胞外液的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为STN-DBS治疗帕金森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微透析 多巴胺
原文传递
脑深部刺激术中丘脑底核靶点定位方法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小吾 周晓平 +5 位作者 王来兴 秀峰 曹依群 徐波涛 金爱国 郑浩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7-189,F003,共4页
目的 分析脑深部刺激术 (DBS)中丘脑底核 (STN)靶点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30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STNDBS治疗 ,其中单侧 19例 ,双侧 11例。MRI扫描后 ,采用图像和坐标相结合的方法计算STN靶点坐标 ,微电极记录细胞放电 ,植入电极刺... 目的 分析脑深部刺激术 (DBS)中丘脑底核 (STN)靶点的定位方法。方法 对 30例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STNDBS治疗 ,其中单侧 19例 ,双侧 11例。MRI扫描后 ,采用图像和坐标相结合的方法计算STN靶点坐标 ,微电极记录细胞放电 ,植入电极刺激 ,观察刺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MRI能显示STN ,微电极记录能明确STN边界 ,术中植入电极刺激能观察患者的刺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论 MRI图像直接定位STN较准确 ,微电极记录和植入电极刺激能对靶点定位作进一步验证和适当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深部刺激术 丘脑底核 靶点 定位方法 帕金森病
下载PDF
面肌肌电图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监护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晓平 岳志健 +4 位作者 卢旺盛 侯炯 胡小吾 王来兴 秀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 研究听神经瘤术中应用面肌肌电图(EMG)监护在面神经保留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听神经瘤术中采用NIM-Pulse型神经监护仪行面肌EMG记录监测,术中常用电流为O.1-0.6 mA。应用单极的刺激器进行面神经定位。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19例,次全... 目的 研究听神经瘤术中应用面肌肌电图(EMG)监护在面神经保留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听神经瘤术中采用NIM-Pulse型神经监护仪行面肌EMG记录监测,术中常用电流为O.1-0.6 mA。应用单极的刺激器进行面神经定位。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19例,次全切2例,无手术死亡,面神经全部解剖保留。本组术后1周内面神经功能观察,H-B评分Ⅰ-Ⅱ级病人中12例术中面神经刺激强度为O.1-O.2 mA,2例为0.3-0.4 mA。结论 听神经瘤术中应用面肌EMG监护,可显著提高面神经功能保留率,并提供客观指标提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 肌电图 听神经瘤 外科手术 监护
下载PDF
灯盏花素注射液与清脑灵胶囊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FDS评分及Barthel指数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丹 邱学荣 秀峰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3期428-430,共3页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与清脑灵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Barthe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降血压、降血糖、抗感染、降低颅内压等常...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与清脑灵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S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Barthe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降血压、降血糖、抗感染、降低颅内压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脑灵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治疗28 d后,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FD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58%,高于对照组的60.53%(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7、14和28 d的NF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与清脑灵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满意,可以有效地改善脑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注射液 清脑灵胶囊 急性脑梗死 NFDS评分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偏侧猴帕金森病模型的脑深部电刺激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曹依群 周晓平 +2 位作者 胡小吾 秀峰 张致峰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对纹状体多巴胺代谢的影响。方法2只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猴,在电极植入术前及电刺激后1、3个月分别行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测定脑内多巴胺转运体(DAT)及多巴胺D2受体(D2R)的含量;利用...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对纹状体多巴胺代谢的影响。方法2只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猴,在电极植入术前及电刺激后1、3个月分别行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测定脑内多巴胺转运体(DAT)及多巴胺D2受体(D2R)的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EECD)检测脑脊液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和变化。结果偏侧PD模型猴在深部脑刺激下症状明显缓解,SPECT显示在有效刺激后纹状体区DAT特异性摄取率增高,D2R特异性摄取率下降。脑脊液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STNDBS可有效改善偏侧PD模型猴的症状。SPECT提示有效电刺激STN提高了纹状体区多巴胺代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底核 脑深部电刺激 帕金森病 多巴胺 SPECT
下载PDF
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研究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慧 蔡培泉 +3 位作者 郁震 曹娟 糜祖煌 秀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4805-4808,共4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20株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PDR-KPN)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携带情况,并进行相关耐药机制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株PDR-KPN进行10类61种耐药相关基因的PCR法检测,包括A、B、C、D类β-内酰胺酶基因、16...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20株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PDR-KPN)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携带情况,并进行相关耐药机制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株PDR-KPN进行10类61种耐药相关基因的PCR法检测,包括A、B、C、D类β-内酰胺酶基因、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喹诺酮类作用靶位gyr基因,接合性质粒、整合子、转座子/插入序列遗传标记基因。结果 20株PDR-KPN均同时检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共检出8类20种耐药相关基因,分别为A类β-内酰胺酶基因blaTEM、blaSHV、blaCTX-M-1、blaLAP、blaKPC,C类β-内酰胺酶基因blaDHA,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rmtB,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aac(3)-Ⅱ、aac(6')-Ⅰb、ant(3')-Ⅰ、aph3'-Ⅰ,喹诺酮类作用靶位gyr第83位基因突变,接合性质粒标记基因traA、trbC,整合子标记基因intⅠ1,转座子/插入序列标记基因tnp513、ISEcp1、IS26、IS903、ISKpn6。结论 20株PDR-KPN均同时存在多种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导加速临床耐药及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泛耐药 耐药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样本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刺激术和毁损术在双侧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小吾 周晓平 +5 位作者 王来兴 秀峰 曹依群 徐波涛 金爱国 曾浩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比较脑深部刺激术和毁损术在双侧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优缺点。方法69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了双侧手术治疗,其中同期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刺激术(DBS)11例,同期一侧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另一侧STNDBS3例,分期一侧PVP... 目的比较脑深部刺激术和毁损术在双侧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优缺点。方法69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了双侧手术治疗,其中同期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刺激术(DBS)11例,同期一侧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另一侧STNDBS3例,分期一侧PVP或腹中间核(Vim)毁损术、另一侧STN或VimDBS9例;分期双侧PVP或Vim毁损术41例,同期双侧PVP5例。平均随访9.3个月。结果UPDRS评分显示刺激术和毁损术均能显著改善对侧肢体震颤、僵硬和运动迟缓症状,双侧刺激术还能改善步态和姿势症状,但双侧毁损术可加重语言、吞咽及流涎等症状,并发症较高。结论双侧DBS是具有双侧症状的帕金森病病人手术治疗的最佳术式,双侧毁损术并发症较高,应严格慎重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刺激术 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 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