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B.t.基因棉抗棉铃虫性的鉴定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雪梅 王武刚 +1 位作者 郭予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共3页
根据近年对我国培育出的转基因棉抗虫性鉴定实践,总结制定出转基因棉抗虫性鉴定技术和标准。应用该技术鉴定出36号等转B.t.基因棉高抗棉铃虫的株系。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棉铃虫 抗虫性 棉花
下载PDF
棉蚜在不同棉花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及相对取食量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郭予元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7,共7页
应用电动穿刺记录技术(EPG)对棉蚜在不同棉花品种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测定,结果记录到棉蚜的6种取食行为基本波型。棉花的多毛、红叶性状及抗、感水平对棉蚜的取食都有显著的影响。与CK非洲E40相比,多毛可以显著降低棉蚜的取食周期E2,并... 应用电动穿刺记录技术(EPG)对棉蚜在不同棉花品种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测定,结果记录到棉蚜的6种取食行为基本波型。棉花的多毛、红叶性状及抗、感水平对棉蚜的取食都有显著的影响。与CK非洲E40相比,多毛可以显著降低棉蚜的取食周期E2,并可显著延长第1非取食周期和增加蚜虫口针的刺探频率。棉蚜在多毛品种上的取食周期占总时间的6.0%,仅为CK品种的1/2。棉蚜在红叶棉上取食周期E2占总时间的百分率(10%)要显著低于黄叶棉品种(15%)(P<0.01)。而棉蚜在抗、感品种间的取食周期E2及取食前期波型C的周期差异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用同位素液闪技术测定了棉蚜在抗、感品种上的相对取食量,结果显示棉蚜在抗蚜品种上相对取食量也明显低于感蚜品种,并且随着取食周期的增长,抗、感品种之间比值差异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电动穿刺记录 取食行为 相对取食量 棉花
原文传递
不同棉花品种对棉蚜羧酸酯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予元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15-218,共4页
对取食不同棉花品种后棉蚜羧酸酯酶比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对棉蚜羧酸酯酶活性影响较大,并且能影响棉蚜羧酸酯酶对底物的活性。棉蚜取食高抗品种后,总的羧酸酯酶活力提高,并且酶活力与单宁的含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r=0... 对取食不同棉花品种后棉蚜羧酸酯酶比活力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对棉蚜羧酸酯酶活性影响较大,并且能影响棉蚜羧酸酯酶对底物的活性。棉蚜取食高抗品种后,总的羧酸酯酶活力提高,并且酶活力与单宁的含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r=0.787)。这种相关性表明棉花中的单宁的含量可能是影响棉蚜外源解毒酶活性提高的一个因素,同时棉蚜羧酯酯酶的活性也是衡量棉花抗性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棉花 羧酸酯酶 品种
下载PDF
EPG技术在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郭予元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3-35,共3页
EPG技术在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研究中的应用姜永幸,郭予元(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昆虫取食行为研究技术简称EPG,是近年来昆虫电生理学发展的新技术之一,主要用于研究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性,取... EPG技术在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研究中的应用姜永幸,郭予元(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北京100094)昆虫取食行为研究技术简称EPG,是近年来昆虫电生理学发展的新技术之一,主要用于研究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对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性,取食部位虫传病毒的机制和作物的抗虫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G 刺吸式 昆虫 取食行为
下载PDF
棉花的抗虫机理 被引量:7
5
作者 戴小枫 郭予元 +2 位作者 王武刚 杨雪梅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34-36,共3页
棉花的抗虫机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戴小枫,郭予元,王武刚,杨雪梅,姜永幸棉铃虫、棉蚜等害虫是中国棉花生产的重要致灾害虫,常年造成棉花产量损失在15%-20%间,产值损失达8亿美元,全国每年用于棉花害虫防治的杀虫剂量占... 棉花的抗虫机理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戴小枫,郭予元,王武刚,杨雪梅,姜永幸棉铃虫、棉蚜等害虫是中国棉花生产的重要致灾害虫,常年造成棉花产量损失在15%-20%间,产值损失达8亿美元,全国每年用于棉花害虫防治的杀虫剂量占杀虫剂使用总量的2/3。由于一些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虫性 育种
下载PDF
几种抗虫棉花材料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分析初报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雪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4-26,共3页
萜烯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棉花植株内,是一些具抗虫活性的次生代谢物质。已经发现并经鉴定的有15种,有的已被证明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虫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棉酚(G)、杀实夜蛾素H(H_1—H_4)及半棉酚酮(HGQ)。
关键词 棉花 萜烯类化合物 抗虫性
下载PDF
棉花中萜烯类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郭予元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8-73,共6页
以纸色谱(PC)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对棉花中萜烯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纸色谱的流动相由己烷和乙酸乙酯组成,流动相的最佳分离比例为己烷:乙酸乙酯=1∶1。利用纸色谱对棉花的提取液定性分析发现:提取... 以纸色谱(PC)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对棉花中萜烯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纸色谱的流动相由己烷和乙酸乙酯组成,流动相的最佳分离比例为己烷:乙酸乙酯=1∶1。利用纸色谱对棉花的提取液定性分析发现:提取液被分离为5个斑点,由下向上各个点的Rf值依次为0.46,0.65,0.76,0.82和0.96。提取液双向纸色谱发现,单向色谱中的第3个点(中间点)又被分离成3个斑点。高压液相色谱对棉花中萜烯类化合物进行分离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并可准确的测定各种成份的含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半棉酚酮(HGQ)、棉酚(G)和杀实夜蛾素H1~H4的保留时间分别是3.90min,10.44min,12.99min,15.0min,14.0min和11.4min。此外,还利用HPLC法对棉花四个品种中萜烯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萜烯类化合物 纸色谱 高压液相色谱
下载PDF
微红绒茧蜂对菜青虫寄生作用的模糊综合评判
8
作者 魏德忠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对微红绒茧峰在田间不同代别菜青虫在时间和数量上的控制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粉红绒茧蜂(以下简称微蜂)对菜青虫的控制作用时间为菜青虫幼虫1~4龄,微蜂可以在菜青虫幼虫5龄暴食期之前将其致死并减轻危害。微峰对不... 对微红绒茧峰在田间不同代别菜青虫在时间和数量上的控制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粉红绒茧蜂(以下简称微蜂)对菜青虫的控制作用时间为菜青虫幼虫1~4龄,微蜂可以在菜青虫幼虫5龄暴食期之前将其致死并减轻危害。微峰对不同代别菜青虫种群作用的量也不同,对2~4代菜青虫控制能力的顺序为3代>2代>4代。其综合控制指数分别为0.340、0.228、0.163。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能较好地揭示微蜂对菜青虫的控制时期及作用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判 微红绒茧蜂 菜青虫 寄生
下载PDF
微红绒茧蜂对甘兰生态系统稳定性作用的生态系数法评价
9
作者 魏德忠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4年第A06期42-47,共6页
关键词 微红绒茧蜂 生态系统 生态系数法 甘兰 天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