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形象到模式——论杜夫海纳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力
- 1
-
-
作者
姜旻玥
-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
出处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3-16,42,共5页
-
基金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二十世纪法国现象学美学中的想象问题研究”(YJSCX2022-142HLJU)。
-
文摘
杜夫海纳从现象学美学角度出发,对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其区分了一般知觉中的想象力和审美知觉中的想象力。一般知觉中的想象力不仅有先验想象发挥作用,开辟了对象得以诞生的时空场,还存在着经验想象将对象具体化为可见的静态形象,由此实现认识层面的超越。审美知觉中仅存在着先验想象发挥作用,产生出具有动态生成性的感性模式,由此实现审美层面的跨越。从静态形象到动态模式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想象力在知觉运作过程中实现的审美维度的跨越,这一跨越也走向了人与自然的本源和谐,由此实现了深层自我的审美化自由存在。
-
关键词
杜夫海纳
先验想象
经验想象
审美知觉
-
Keywords
Dufrenne
transcendental imagination
empirical imagination
aesthetic perception
-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
-
题名论海德格尔存在论诗学观中的音乐性
- 2
-
-
作者
姜旻玥
韩伟
-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101-106,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8VXK010)
-
文摘
海德格尔在其存在论哲学之思的背景下,尤为重视语言的音乐性特点。在他看来,语言的原初形态便是诗歌。对诗歌节奏、音调、旋律等音乐性因素的重视与其“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方法论密不可分。带有音乐性的语言作为“形式显示”的引导词,并非具有实际性内容含义,而旨在将人们引入实际生活经验本身,引向存在之思。此外,吟唱性的语言还具有肉身性的特点,这与深藏在语言背后的“大地”密切相关。诗歌中的音乐性元素往往被赋予有关存在真理的本源之思的意义,诗人的职责在于歌唱有关存在的消息,由此形成了海氏独特的存在论音乐诗学观。
-
关键词
形式显示
肉身性
节奏
音调
歌者
-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风”“乐”关系阐释
- 3
-
-
作者
姜旻玥
-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40-44,69,共6页
-
文摘
“风”“乐”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衍变,生发出了不同的含义,由这些含义出发,可对“风”“乐”进行宇宙论、审美、政教等方面的阐释,这些不同角度的解读往往统一于“和”这个审美范畴。在“和”这种基本文化精神的追求下,人们通过“风”“乐”间的紧密联系,或是通过“乐以调风”,或是“省风作乐”,来使天地宇宙、人类社会保持一个和谐的状态。在“和”这个审美范畴的指导下所达成的天地和、政教和、人和,往往能窥见中国古人的以和谐为目标的精神范式。
-
关键词
风
乐
风乐关系
宇宙论
和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I20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