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缘起、超越及价值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姜慧博
-
机构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
-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5,共6页
-
文摘
人的生命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领域,却是鲜少被探及和讨论的领域。文章从缘起、历史超越性和价值等三个方面,对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进行简要的回望和梳理。沿着西方传统哲学的脉络,爬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中人的生命的讨论对马克思生命哲学的启发和影响。以此为源头,马克思形成了以“实践性”为基底的生命哲学架构,实现了对人的生命的现实性考量,从而从三个方面打开了人的生命的“双重维度”。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启发人们提高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重视生命教育,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关键词
马克思生命哲学
理论缘起
历史超越性
价值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中英道歉言语及文化差异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姜慧博
郑春楠
-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
哈尔滨阿城区第一中学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9期110-111,共2页
-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道歉言语行为的跨文化研究(12542088)
-
文摘
道歉是最常用的一种行为,是承认不适当或有危害的言行的主要方式,承认言行对人无礼或使人委屈,同时表示遗憾,做出礼节性的行动和反映,以征得对方的理解和原谅。中国人和英国或美国人一样十分注重道歉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行为,就需要致歉的事情来说,中国人与英美人的理解几乎是一致的,然而英汉文化不同、交际方式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因此道歉策略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本文将从文化的特点,认知上的差异,道歉的频率及道歉形式的选择等方面来阐述汉语与英语道歉语言的差别及文化的差异。
-
关键词
高语境文化
低语境文化
道歉频率
文化差异
意会
-
Keywords
high - context culture
low - context culture
apology rate
culture differences
sense
-
分类号
H313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生命美学视域下的余秀华诗歌创作评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姜慧博
李琦
-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
-
出处
《理论观察》
2019年第6期129-131,共3页
-
基金
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女太监》的女权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女性文学(WY2017103—C)
-
文摘
诗歌届轰轰烈烈的“余秀华热”早已悄然退却,此刻,能让围观者记住的除了余秀华摇摇晃晃的步态,恐怕还有那句著名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纵然余秀华的作品中出现过类似这样略带“身体写作”色彩的诗句,然而当我们透过她的作品对她进行再认识时,我们会发现,与其给她贴上“身体写作”的标签,毋宁说她的作品里蕴藏着异常丰富而坚定的生命意识,力透纸背。由此可见,余秀华是在用生命写作,她用生活演绎了一曲节奏跌宕、情韵深厚的生命之歌。
-
关键词
生命美学
余秀华
诗歌创作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齐齐哈尔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形象文化初探
- 4
-
-
作者
姜慧博
何强
田志峰
-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宣传部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53-155,共3页
-
基金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高水平大学文化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GZ201201294)
齐齐哈尔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专项项目:黑龙省西部区域文化视阀下高校外宣的历史轨迹与发展策略(2012ZSY005)
-
文摘
高校形象直接关系到高校在社会中的美誉度、知名度,形象文化建设对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水平大学的文化挖掘和建设意义重大。文章从高校形象文化的内涵、价值、建构途径等方面对高校形象文化建设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并且以齐齐哈尔大学为例,重点从地域文化借鉴、自身内涵挖掘、文化载体完善等三方面厘清了高校形象文化建设的路径,以期对高校的形象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齐齐哈尔大学
形象文化
构成
-
Keywords
image culture
composition
approach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传通天籁 开启心门——评美国影片《通天塔》
- 5
-
-
作者
宋桂珍
姜慧博
-
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76-78,共3页
-
基金
黑龙江省文化厅人文社科项目:省艺科学<西方后现代艺术理论与中国影视文化>编号:艺科立字[2008]9号
-
文摘
《通天塔》凸显出当代社会中人们的孤独与困惑,映现出人们心中的障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影片的创作意图在于呼唤交流、沟通和理解,希望人类能真正建起一座心灵的通天塔,把握血脉,抚平创伤,传通天籁,开启心门。
-
关键词
孤独
困惑
沟通
理解
-
Keywords
loneliness
confusion
communication
comprehension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迟子建散文中的灵性之美
- 6
-
-
作者
姜慧博
-
机构
黑龙江大学哲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文艺评论》
2020年第2期19-25,共7页
-
文摘
“灵性是一种心神能力、智慧能力和感觉能力融合而生的感知与创造的能力。”①也就是说,灵性是一种综合性的感知能力,是对于这个世界的一种超越性的感知能力,同时,它也伴生着创造能力,就是相对于输入性的感知能力,具有一种输出性的创造力。这种输入性的感知能力和输出性的创造能力结合在一起,体现在文学作品中,就具有了一种文学灵性。
-
关键词
输入性
感知能力
文学作品
灵性
创造力
输出性
能力融合
超越性
-
分类号
I207.6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