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续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1
作者 杨志慧 李海滨 +1 位作者 志安 刘向东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6期2537-2539,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冠心病介入(PCI)治疗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冠心病诊断及介入治疗标准,选取220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冠心病介入(PCI)治疗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冠心病诊断及介入治疗标准,选取220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在能否控制饮食、是否按时服药、能否坚持血压监测和日常运动及定期复查等方面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与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性;并观察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方面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显著改善PCI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 冠心病 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靶血管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现象的预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45
2
作者 齐琪 陈涛 +1 位作者 牛竞辉 志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832-2837,2847,共7页
目的观察无复流现象(NRP)发生前冠状动脉靶血管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NR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需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 目的观察无复流现象(NRP)发生前冠状动脉靶血管内注射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NR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需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10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尼可地尔组、硝普钠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尼可地尔组采用球囊扩张及加压泵于靶血管向靶病变远端2 mm处预先注射尼可地尔2 mg、硝普钠组注射硝普钠200μg、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PCI术前及结束时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血流帧数(c 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中NRP发生率及术后90 min ST段回落率(STR),PCI术前及术后1周时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PCI术前及术后每4 h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 Tn I),记录其峰值水平。PCI术前及术后1周时采用心脏彩超计算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PCI术中低血压发生情况及术后预后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前TIMI血流分级、达到TMPG 3级的比例、NT-pro BNP、CK-MB、c Tn I、WMSI及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普钠组和尼可地尔组患者术后c TFC及NRP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术后达到TMPG 3级的比例及STR≥50%的比例较对照组升高(P<0.05);硝普钠组和尼可地尔组患者术后NT-pro BNP、CK-MB峰值、c Tn I峰值、WMSI较对照组降低,术后LVEF较对照组升高(P<0.05)。硝普钠组与尼可地尔组患者c TFC、术后达到TMPG 3级的比例、NRP发生率、STR≥50%的比例、术后NT-pro BNP、CK-MB峰值、c Tn I峰值、WMSI及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硝普钠组及尼可地尔组术中分别有3例(9.1%)、8例(24.2%)及0例发生低血压,需多巴胺处理,3组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6,P=0.006);其中硝普钠组低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无复流现象 尼可地尔
下载PDF
8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3
作者 李海滨 志安 +1 位作者 刘向东 杨志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156-515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89例,术后均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嘱患者术后1年来院复诊,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依据是否在支架内发生再狭窄,将患者分为A组(狭窄组)和B组(未狭...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行PCI术89例,术后均对患者随访6~12个月。嘱患者术后1年来院复诊,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依据是否在支架内发生再狭窄,将患者分为A组(狭窄组)和B组(未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植入支架直径,结合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和生活习惯差异,探讨引发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成功行PCI术患者89例,平均年龄(69.6±7.8)岁。术后1年复诊86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组情况为:A组52例,B组34例。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血压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但在吸烟、运动与否,既往糖尿病史,植入支架直径、生化指标(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总胆红素)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可能影响PCI术后再狭窄的因素中,吸烟,既往糖尿病史和高的脂蛋白a、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危险因素,运动、植入支架直径及血清总胆红素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临床需对高危患者加强生化指标监测和饮食控制和降脂药物治疗,并在行PCI术时根据患者个体病情选择合理的支架,则有望预防和减少PCI术后的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绞痛——走过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探讨 被引量:15
4
作者 志安 张永健 付向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绞痛——走过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制。方法连续观察和记录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34例,所有患者均仔细询问心绞痛发作病史及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其中17例患者符合走过心绞痛的诊断,总结其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一种特殊类型的心绞痛——走过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制。方法连续观察和记录住院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34例,所有患者均仔细询问心绞痛发作病史及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其中17例患者符合走过心绞痛的诊断,总结其临床特征、记录心电图变化、并根据CAG结果选择进一步治疗方案。结果与临床一般心绞痛相比,走过心绞痛很容易被误诊和漏诊,本次住院前误诊和漏诊率为100%;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8例,2支病变7例,3支病变2例;所有病例均有明显的侧支循环形成;全部17例患者中13例(76%)需要进一步血运重建,其中9例采取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例采取了冠状动脉搭桥术;另4例采取了单纯药物保守治疗。结论走过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症状极不典型,即活动开始时出现心绞痛的症状,但随着活动的继续,心绞痛症状非但不加重反而逐渐消失,加之心电图未出现典型缺血性变化,因此在临床上极容易被误诊和漏诊;另一方面,此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明显,大部分患者需要进一步血运重建。侧支循环与缺血预适应均参与了走过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冠状动脉硬化 侧支循环
原文传递
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PCI无复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5
作者 齐琪 牛竞辉 +1 位作者 陈涛 志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750-755,共6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靶血管内注射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中无复流现象(no-...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靶血管内注射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术中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NRP)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急性STE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T组)、尼可地尔组(N组)与联合用药组(T+N组),每组40例。于术中NRP发生即刻,T组、N组及T+N组经微导管冠状动脉靶血管内分别注射替罗非班25μg/kg、尼可地尔4mg及替罗非班25μg/kg+尼可地尔4mg,术后3组分别静脉泵注替罗非班0.15μg·kg^(-1)·min^(-1)、尼可地尔8mg/h、替罗非班0.15μg·kg^(-1)·min^(-1)+尼可地尔8mg/h至24h。观察PPCI术前及结束时梗死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校正帧幅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TMPG)、术后90min ST段回落率(ST-segment resolution,STR),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MB,CK-MB)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I,cTnI)术前值及其术后峰值,术后1周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all motion score index,WMSI)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术中恶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出血情况及术后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events,MACEs)发生率。结果与N组和T组比,T+N组PPCI术后cTFC帧数、术后CK-MB和cTnI峰值及术后1周NTproBNP、WMSI均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达到TIMI 3级和TMPG 3级的比例、术后90min完全STR及术后1周LVEF显著升高(P<0.05);N组与T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及T+N组术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T组低(P<0.05)。结论冠状动脉靶血管内注射尼可地尔联合替罗非班可安全、有效地治疗急性STEMI患者PPCI术中NRP,改善心肌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无复流现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心肺复苏成功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6
6
作者 赵维江 肖文良 +6 位作者 志安 张晓光 董士民 刘芳 陈亚丽 崔艳茹 穆长鸣 《海南医学》 CAS 1999年第6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以便提高复苏的成功率。方法选择52例近年来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分析探讨对其采取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复苏的程序.肾上腺素的用量,应用碳酸氢钠的时机等。结果52例患者经过上述综合处理.心肺复苏取得...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以便提高复苏的成功率。方法选择52例近年来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分析探讨对其采取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复苏的程序.肾上腺素的用量,应用碳酸氢钠的时机等。结果52例患者经过上述综合处理.心肺复苏取得了成功。结论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采取上述综合治疗,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von Willebrand因子和纤维结合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肖文良 戴华 +3 位作者 志安 张晓光 赵书健 耿小勇 《疑难病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69-70,共2页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von Willebrand 因子(vWF)和纤维结合蛋白(Fn)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通心络组,前者给予常规扩冠、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者在常规治...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von Willebrand 因子(vWF)和纤维结合蛋白(Fn)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通心络组,前者给予常规扩冠、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每日3次,并于服药前后分别抽血测定血中vWF和Fn水平变化。结果 通心络组患者治疗后血中vWF和Fn水平明显回落,且通心络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O.05)。结论 通心络胶囊具有一定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内皮细胞 von WILLEBRAND因子 纤维结合蛋白 通心络
下载PDF
不同糖耐量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谦 薛艳梅 +2 位作者 刘宽芝 志安 张晓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850-185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糖耐量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等各方面的特征,探讨血糖及相关危险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43例,按照血糖水平分为单纯冠心病... 目的研究不同糖耐量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实验室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等各方面的特征,探讨血糖及相关危险因素对冠心病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心内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43例,按照血糖水平分为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组)56例、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受损组(糖调节受损组)3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糖尿病组)55例。比较其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差异,并进行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单支、两支、三支病变的构成比分别为46.4%、35.7%和17.9%,糖调节受损组分别为18.7%、37.5%和43.8%,糖尿病组分别为18.2%、25.4%和56.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的构成比分别为41.1%、51.8%和7.1%,糖调节受损组分别为53.1%、46.9%和0,糖尿病组分别为7.3%、74.5%和18.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弥漫性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7.9%、43.8%和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总胆固醇(TC)是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FPG、2 hPG是弥漫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TC是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均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FPG、2 hPG是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与弥漫性病变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调节受损 糖尿病 心血管造影术 预后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海滨 志安 +1 位作者 杨志慧 刘向东 《河北医药》 CAS 2016年第13期2007-2009,共3页
目的探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因素,为预防再狭窄、提高介入治疗的预后疗效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成功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68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是否在支架内发生再狭窄(比原位血管直径狭窄〉50%),... 目的探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因素,为预防再狭窄、提高介入治疗的预后疗效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成功进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68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是否在支架内发生再狭窄(比原位血管直径狭窄〉50%),分为狭窄组52例和未狭窄组116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植入支架、生化指标、生活习惯差异,分析引起支架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狭窄组的糖尿病和急性心梗患病率、脂蛋白a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未狭窄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运动率低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血脂和高血压患病率、支架长度、饮酒吸烟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支架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医生和患者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提高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再狭窄 影响因素 脂蛋白A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尿激酶原不同给药方式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亚丽 志安 +4 位作者 陈涛 张晓光 赵淑健 殷洪山 王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冠状动脉内分次注射与一次性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两种给药方式对术后心... 目的比较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冠状动脉内分次注射与一次性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两种给药方式对术后心肌灌注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08~2017-10本院连续入选的102例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A组49例于导丝通过冠状动脉病变后、球囊扩张后、支架置入后分别于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4、3、3mL(共20mg),B组53例于导丝通过冠状动脉病变后一次性向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10mL(共20mg)。联合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TMPG)、术后90min ST段回落率(ST-segment resolution,STR)及术后第1天和第7天左室射血分数(1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评估心肌灌注水平,比较术后第7天出血事件及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术前TIMI血流分级、TMPG及术后第1天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artery,IRA)PCI术后,与B组比较,A组TIMI血流分级(P=0.038)、TMPG(P=0.015)改善明显,术后90min ST段回落明显(P=0.032),术后第7天LVEF也有所改善(P=0.001)。两组术后第7天出血事件及术后3个月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PCI术中分次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较一次性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能更好地改善心肌灌注,且不增加出血及MACE的发生率,最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原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 无复流 微循环
下载PDF
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白文楼 志安 +1 位作者 王涛 殷洪山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a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例发...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a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例发病12 h内的急性ST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rhBNP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所有患者于入院即刻,急诊PCI术后24、48、72 h分别留取静脉血2 mL,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和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水平;急诊PCI术后24、48、72 h根据Killip分级法评价患者心功能。患者出院时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评价其结果。观察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随访期中发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events,MACE),包括恶性心律失常、再次心肌梗死以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rhBNP组NT-proBNP、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hBNP组PCI术后24、48、72 h Killip心功能分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rhBNP组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优于对照组(P<0.05);rhBNP明显降低AMI患者1个月内MACE(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加用rhBNP可进一步减轻心肌损伤,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减少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利钠肽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老年人冠状动脉慢血流干预效果和内皮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涛 李远 +6 位作者 肖文良 志安 张晓光 殷洪山 赵淑健 张松 杨增芯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76-478,共3页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老年冠状动脉慢血流(CSFP)的干预效果及其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老年患者76例,随机抽签分为尼可地尔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尼可地尔)与常规治疗组38例.采用校正的...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老年冠状动脉慢血流(CSFP)的干预效果及其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状动脉慢血流老年患者76例,随机抽签分为尼可地尔治疗组38例(常规治疗+尼可地尔)与常规治疗组38例.采用校正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帧数法(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基线、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时血浆中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相应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3个月后,尼可地尔组一氧化氮水平较常规治疗组高,内皮素-1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低.尼可地尔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时一氧化氮水平为(34.6±6.0)μmol/L,较治疗前(25.8±7.9) μmol/L升高(P<0.01);尼可地尔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时内皮素-1水平(18.6±6.5)ng/L较治疗前(21.5±6.7)ng/L降低(P<0.01). 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对老年CSFP患者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内皮 血管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基质交感分子1和骨保护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海滨 志安 +1 位作者 张晓光 王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680-2683,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和骨保护素(OP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ACS合并T... 目的探讨基质交感分子1(STIM1)和骨保护素(OP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ACS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成功行PCI术。于术后8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是否存在ISR,分为ISR组35例和对照组65例。记录10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吸烟等一般资料;在PCI术前,测定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在PCI术后,测定患者的STIM1和OPG水平。结果两组的年龄、性别、吸烟率、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STIM1、OP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STIM1、OPG对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IM1、OPG是ACS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发生IS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基质交感分子1 骨保护素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心肺复苏电除颤前抢救措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志安 张晓光 +5 位作者 肖文良 戴华 陈亚丽 赵淑健 王士昌 赵维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3期158-159,共2页
目的 探讨住院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电除颤前的更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住院心脏骤停患者113例,根据心肺复苏电除颇前采取的不同措施分为两组,一组为电除颤前给予人工通气,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气管插管加胸外心脏按压,称常规组,共44例,... 目的 探讨住院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电除颤前的更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住院心脏骤停患者113例,根据心肺复苏电除颇前采取的不同措施分为两组,一组为电除颤前给予人工通气,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气管插管加胸外心脏按压,称常规组,共44例,男36例,女8例,年龄35-67岁,平均54±11岁;另一组为电除颤前给予单纯胸外心脏按压,称观察组,共69例,男性56例,女性13例,年龄34-77岁,平均56±12岁。结果 常规组复苏成功21例,成功率为47.7%,出院存活15例,出院存活率为34.1%;观察组复苏成功48例,成功率为69.6%,出院存活33例,出院存活率为55.1%;两组复苏成功率和出院率分别进行相比,P值均<O.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住院患者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电除颤前的更有效措施为单纯胸外心脏按压,而非常规的人工通气加胸外心脏按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电除颤
下载PDF
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婷婷 陈涛 +3 位作者 薛剑 齐琪 赵磊 志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68-472,共5页
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1日—2018年6月1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的104例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给予改善... 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治疗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1日—2018年6月1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的104例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给予改善心功能、稳定心率在内的规范化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养心定悸胶囊,6粒/次,2次/d。观察2组患者治疗12周后症状、心率、RR间期、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窦性心率RR间期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窦性相邻RR间期之差>50 ms的计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8.5%(46/52)和75.0%(39/52),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24 h总心搏次数、心率及长RR间歇次数均显著少于治疗前,最长间歇时间均显著短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最长间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长RR间歇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的LVEF及均心率变异性各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LVEDD、LAD及NT-proBN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变化都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辅助治疗可明显改善伴长RR间期的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有效稳定心率,缩短长间歇,改善心功能,调节心率变异性,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养心定悸胶囊 RR间期
下载PDF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付娥 王涛 志安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754-757,762,共5页
冠状动脉微循环由微小冠状动脉构成,调节冠状动脉血流阻力,维持心肌细胞正常功能,其结构或功能异常可引起临床疾病,称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目前检测微循环的方式有多种,但尚无一种检测手段可使冠状动脉微循环直接可视化,多是通过评估... 冠状动脉微循环由微小冠状动脉构成,调节冠状动脉血流阻力,维持心肌细胞正常功能,其结构或功能异常可引起临床疾病,称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目前检测微循环的方式有多种,但尚无一种检测手段可使冠状动脉微循环直接可视化,多是通过评估冠状动脉循环阻力或心肌灌注间接评价微血管功能。该病在临床上有多种类型,包括无冠状动脉大血管狭窄的心脏X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或心肌病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冠状动脉介入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无再流现象。根据其发病机制,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药物主要通过抗血小板聚集、解痉、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等措施改善微循环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评估方法 临床类型 治疗
下载PDF
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对冠心病Warm-up现象及HRR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梅 李立卓 +3 位作者 志安 李丽宏 梁芸 刘金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对冠心病Warm-up现象及患者反复运动后心率恢复(HRR)的影响。方法选择运动试验阳性以及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单支冠脉狭窄程度在70%~90%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5例。根据干预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 目的观察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对冠心病Warm-up现象及患者反复运动后心率恢复(HRR)的影响。方法选择运动试验阳性以及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单支冠脉狭窄程度在70%~90%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5例。根据干预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尼可地尔组(常规治疗+尼可地尔口服5 mg,3次/d)及单硝酸异山梨酯组(常规治疗+单硝酸异山梨酯口服20 mg,2次/d),各25例。各组均服药6个月以上。通过间隔15 min的连续两次运动试验(EX1与EX2)来观察各组缺血阈值(ST段压低0.1 m V时心率血压乘积即RPP值)、出现ST段压低0.1 m V时间(T-STD)、ST段压低的最大值(STDmax)、ST段恢复压低0.05 m V时间、总运动时间(ED)等反映心电图缺血情况的指标以及HRR的变化。结果 3组前后两次运动相比,EX2各指标均较EX1有明显改善(P均〈0.05);单硝酸异山梨酯组仅STDmax高于对照组(P〈0.05);尼可地尔组在RPP、T-STD、ST段恢复压低0.05m V时间、STDmax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组(P〈0.05或〈0.01);尼可地尔组EX1后与EX2后HRR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尼可地尔可促进冠心病Warm-up现象的发生,钾通道可能作为重要机制参与其中;同时尼可地尔有利于H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尼可地尔 Warm-up现象 钾通道 运动试验 心率恢复
下载PDF
生脉散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志安 王士昌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年第4期598-599,共2页
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是中医学“保肺复脉”名方之一。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充气复脉之功效,对气阴衰微、脉细欲绝等危重病症有起死回生作用,故称“生脉散”。近年来,对生脉散及其静脉制剂生脉注射液进行了深入研究,发... 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是中医学“保肺复脉”名方之一。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充气复脉之功效,对气阴衰微、脉细欲绝等危重病症有起死回生作用,故称“生脉散”。近年来,对生脉散及其静脉制剂生脉注射液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下面仅就其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散 中医药疗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涛 李远 +6 位作者 肖文良 志安 张晓光 殷洪山 赵淑健 张松 杨增芯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浆中的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探讨CSF的发病机制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无管腔狭窄及无慢血流者85例(对照组),CAG示CSF者85例(慢血流组),以... 目的通过测定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浆中的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变化,探讨CSF的发病机制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无管腔狭窄及无慢血流者85例(对照组),CAG示CSF者85例(慢血流组),以及CAG示冠状动脉有意义狭窄者85例(狭窄组)。采用校正的TIMI血流分级(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分别测定3组患者血浆中NO、ET-1的水平。结果慢血流组和狭窄组血浆ET-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流组血浆ET-1低于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1)。慢血流组和狭窄组血浆NO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血流组血浆NO高于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血流组和狭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水平和吸烟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慢血流组和狭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T-1升高、NO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尿酸升高以及吸烟为CS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尿酸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以及吸烟可能参与CSF的病理生理发生过程,内皮功能损伤与CSF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丽杰 志安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7期828-830,共3页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又称高半胱氨酸,是人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Hcy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合成,同时也不能从食物中直接获得,它是蛋氨酸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其所含有的巯基可参与机体内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引起...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又称高半胱氨酸,是人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Hcy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合成,同时也不能从食物中直接获得,它是蛋氨酸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其所含有的巯基可参与机体内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引起氧化应激,进而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近年来,经过国内外众多学者的一致努力,在基础以及临床研究中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Hey已经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新热点,现就Hcy在临床研究中的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高半胱氨酸 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