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褪黑素对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抗感染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敏 +3 位作者 熊安秀 张光环 王群兴 罗春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影响及抗感染作用。方法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哮喘组:造模第1、7天,大鼠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混悬液体,第14天,用10g/L的OVA溶液对大鼠进...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影响及抗感染作用。方法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哮喘组:造模第1、7天,大鼠腹腔注射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混悬液体,第14天,用10g/L的OVA溶液对大鼠进行雾化激发,1次/d,20min/次,连续7d;MT组:致敏、诱导哮喘方法同哮喘组,在每次激发前30min,腹腔注射MT0.1mg/kg;地塞米松组:致敏、诱导哮喘方法同哮喘组,在每次激发前30min,腹腔无菌注射地塞米松0.5mg/kg;对照组:注射、雾化方法同哮喘组,以9g/L盐水替代OVA和氢氧化铝致敏液及雾化液。各组于最后1次雾化激发后取其外周血涂片染色,计数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收集其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其炎性细胞总数;制作肺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计数其呼吸道周围EOS数目;用免疫增强浊度法检测其血清IgE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4+CD25+Tr水平。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哮喘组外周血CD4+CD25+Tr/CD4+T细胞值与呼吸道周围EOS细胞数呈高度负相关(r=-0.73 P<0.05),与BALF细胞总数亦呈高度负相关(r=-0.78 P<0.05),与血清IgE水平未见显著相关。CD4+CD25+Tr/CD4+T细胞值哮喘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a<0.01),其他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MT组呼吸道周围EOS计数、外周血EOS比例、BALF细胞总数及IgE水平显著低于哮喘组(Pa<0.01)。结论CD4+CD25+Tr参与哮喘的发病。MT能显著降低哮喘大鼠CD4+CD25+Tr的数目,对哮喘大鼠CD4+CD25+Tr的调节作用与地塞米松相当,可有效减轻哮喘大鼠呼吸道炎性反应和血清IgE上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哮喘 调节性T细胞 炎性反应 大鼠
下载PDF
儿童肺吸虫病1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春宝 王敏 +1 位作者 鞠薇薇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9年第11期2121-2122,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住院治疗的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10例儿童肺吸虫病大多起病隐匿,以发热、咳嗽为最常见症状,分别占78.2%及83.6%,其次为肝肿大和腹痛,皮疹、皮下结节、多浆膜腔积液偶见。7... 目的分析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住院治疗的儿童肺吸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110例儿童肺吸虫病大多起病隐匿,以发热、咳嗽为最常见症状,分别占78.2%及83.6%,其次为肝肿大和腹痛,皮疹、皮下结节、多浆膜腔积液偶见。77.3%胸片有异常改变。外周白细胞增高占86.4%,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91.8%,游走性皮下包块为其特征,易侵犯多浆膜腔,吡喹酮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治愈率较高。结论儿童不同类型肺吸虫病临床表现虽然复杂,但结合流行病学,经临床及肺吸虫抗原皮试,就能及时确诊,吡喹酮治疗肺吸虫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吸虫病 儿童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IL-18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哮喘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谢利波 王敏 +2 位作者 刘敏 熊安秀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5期485-487,共3页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IL-18 生物学作用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INF-Γ 气道高反应性 嗜酸性粒细胞 IL-12
下载PDF
褪黑素在哮喘防治中的作用
4
作者 王敏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8-540,共3页
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节律调节、应激反应和清除自由基等生物学功能。近年研究发现,在哮喘患者体内存在褪黑素分泌及代谢功能紊乱,褪黑素干预研究显现其在哮喘的抗炎、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褪黑素 哮喘 神经免疫调节 昼夜节律 抗氧化剂
下载PDF
褪黑激素对哮喘大鼠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敏 +1 位作者 张光环 熊安秀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褪黑激素(MT)对哮喘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56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用卵清蛋白建立哮喘大鼠模型。MT大剂量组(T1组)、MT中剂量组(T2组)、MT小剂量组(T3组)和地塞米松(DXM)组(D组)分别于雾化前0.5 h腹... 目的探讨褪黑激素(MT)对哮喘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56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用卵清蛋白建立哮喘大鼠模型。MT大剂量组(T1组)、MT中剂量组(T2组)、MT小剂量组(T3组)和地塞米松(DXM)组(D组)分别于雾化前0.5 h腹腔注射MT水溶液0.1、1、10 mg·k^(-1),DXM水溶液0.5 mg·kg^(-1);哮喘模型组(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A1组)和正常用药组(A2组)在造模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替代,A2组于每次雾化前0.5 h腹腔注射MT水溶液0.1 mg·kg^(-1)。计数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每高倍镜视野下气道周围EOS数目,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数目变化。结果(1)与A1组相比,A2组外周血EOS百分比、BALF炎症细胞总数及每高倍镜视野下气道周围EOS数目无差异(均P>0.05)。与B组相比,T1、T2、T3和D组气道上述指标呈不同程度降低或降至正常。(2)与A1组相比,A2、B、T1和T2组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Tr/CD4^+T百分比均升高,而各治疗组与B组相比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MT对CD4^+CD25^+Tr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性的机制之一,其对CD4^+CD25^+Tr的影响与MT的使用剂量和大鼠机体的免疫状态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哮喘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炎症 大鼠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春宝 宋自强 +2 位作者 王敏 方裕冀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29期3558-3560,共3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5例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科治疗方法,予以休息、营养心肌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4周内观察症状、体征、心...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5例确诊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科治疗方法,予以休息、营养心肌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4周内观察症状、体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彩超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症状、心律失常、ST—T改变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参附注射液具有参与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氧耗,有益于缺血心肌功能恢复,对心律失常还具有双向调节等作用,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其疗效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下载PDF
半乳凝素-3与支气管哮喘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敏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3-555,共3页
半乳凝素-3(galectin-3)是一种半乳糖结合蛋白,在免疫应答和炎症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它参与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和发展。该文介绍半乳凝素-3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半乳凝素 支气管哮喘
下载PDF
褪黑素对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抗炎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敏 +3 位作者 熊安秀 张光环 王群兴 罗春华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2008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抗炎作用。方法:3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造模,哮喘组、MT组、地塞米松组、正常组,每组8只。各组于最后一次雾化激发后取外周血涂片染色,计数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O...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哮喘大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抗炎作用。方法:3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造模,哮喘组、MT组、地塞米松组、正常组,每组8只。各组于最后一次雾化激发后取外周血涂片染色,计数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收集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炎症细胞总数;制作肺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计数气道周围EOS数目;用免疫增强浊度法检测血清中IgE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Tr数目变化。结果:①哮喘组外周血中CD4^+CD25^+Tr/CD4^+T细胞比值与气道周围EOS细胞数呈现高度负相关(r=-0.73,P〈0.05),与BALF细胞总数亦高度负相关(r=-0.78,P〈0.05),与血清IgE水平未见显著相关;②CD4^+CD25^+Tr/CD4^+T细胞比值哮喘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为P〈0.01),其他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MT组气道周围EOS计数、外周血EOS比例、BALF细胞总数及IgE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均为P〈0.01)。结论:CD4^+CD25^+Tr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褪黑素能显著降低哮喘大鼠CD4^+CD25^+Tr的数目,有效减轻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血清IgE上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哮喘 调节性T细胞 炎症 大鼠
原文传递
半乳凝素-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9
作者 王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发病机制 GALECTIN-3 细胞内糖蛋白 细胞表面分子 细胞外基质 炎症性疾病 生物学特点
下载PDF
血清褪黑素水平与儿童哮喘关系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王敏 谢利波 +2 位作者 张光环 熊安秀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200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儿在不同病情时的血清褪黑素水平变化,探讨影响哮喘患儿血清褪黑素水平变化的因素。方法:收集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样品45例,其中轻度15例、中度15例、重度15例、临床缓解期患儿15例、健康对照组15例,应用E...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患儿在不同病情时的血清褪黑素水平变化,探讨影响哮喘患儿血清褪黑素水平变化的因素。方法:收集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样品45例,其中轻度15例、中度15例、重度15例、临床缓解期患儿15例、健康对照组15例,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样品的褪黑素水平。结果:血清褪黑素水平轻度发作组为(22.76±5.16pg/m1),中度发作组(16.79±3.35pg/m1),重度发作组(11.54±1.45pg/m1),缓解期组(22.06±3.36pg/m1),对照组(28.72±4.32pg/m1)。五组间进行多重比较,除缓解组与轻度发作组无显著差别外,其余各组间差别显著(P〈0.05),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褪黑素的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哮喘患儿血清褪黑素水平明显降低,它的降低可能与患儿睡眠紊乱,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哮喘 儿童
原文传递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1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春宝 宋自强 +1 位作者 王敏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64,共2页
目的:观察炎琥宁(沙多力卡)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2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0例)给予注射用炎琥宁8~10mg·kg-1·d-1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1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 目的:观察炎琥宁(沙多力卡)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21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0例)给予注射用炎琥宁8~10mg·kg-1·d-1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1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5d;对照组(100例)给予利巴韦林8~10mg·kg-1·d-1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1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3~5d。观察患儿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症状及体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好,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炎琥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利巴韦林注射液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