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糖类抗原-199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巧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7年第12期2608-2610,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99(CA19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EMs患者92例(病例组),同时选取健康妇女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糖类抗原-199(CA199)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该院治疗的EMs患者92例(病例组),同时选取健康妇女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A125、HE4和CA199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CA125、HE4和CA199分别为(43.10±4.81)U/ml、(52.80±5.71)pmol/L和(45.10±4.90)U/ml,明显高于对照组[(12.31±3.22)U/ml、(52.80±5.71)pmol/L、(13.62±3.17)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67、20.806、37.611,P<0.05);随着r-AFS分期升高,患者血清CA125、HE4和CA199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506、47.097、52.118,P<0.05);血清CA125、HE4和CA199单独诊断的灵敏度为56.52%、61.96%和59.78%,特异度为60.00%、56.67%和61.11%;血清CA125、HE4和CA199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4.78%和76.67%。结论 EMs患者血清CA125、HE4和CA199明显升高,且不同r-AFS分期患者相关因子的表达存在明显差异;血清CA125、HE4和CA199对于EMs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糖类抗原-125 人附睾分泌蛋白4 糖类抗原-199
原文传递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2
作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完成剖宫产分娩的600例高危妊娠产妇临床资料,根据预防用药方案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 目的 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完成剖宫产分娩的600例高危妊娠产妇临床资料,根据预防用药方案差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产妇单纯使用缩宫素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比较2组用药后30 min、2 h及24 h出血量,比较2组用药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炎性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产妇各时点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用药后,2组PT、TT、APTT较治疗前均出现波动,但观察组增加的程度小于对照组(P均<0.01);2组IL-2、IL-10指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102,P=0.749)。结论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单一用药更为显著,对产妇凝血功能影响较小,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 剖宫产 产后出血 马来酸麦角新碱 缩宫素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2)的表达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林德熙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713-715,共3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09年9月-2011年9月于南京明基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组)病理组织86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29例,轻度子痫前期2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09年9月-2011年9月于南京明基医院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组)病理组织86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29例,轻度子痫前期27例,重度子痫前期30例及8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胎盘中IGF-2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及新生儿体重的相关性。结果①IGF-2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和对照组孕妇胎盘中表达均为阳性,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在重度子痫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轻度子痫患者(P<0.05);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IGF-2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IGF-2=-0.301,P<0.05),且均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IGF-2=0.416,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IGF-2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下载PDF
不同时机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中外医疗》 2023年第6期105-108,113,共5页
目的 探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不同时机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分娩的初产妇2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镇痛方式差异分为观察Ⅰ组(宫口扩张<3 cm时实施分娩镇痛,58例)、... 目的 探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不同时机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市江宁医院分娩的初产妇2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镇痛方式差异分为观察Ⅰ组(宫口扩张<3 cm时实施分娩镇痛,58例)、观察Ⅱ组(宫口扩张≥3 cm时实施分娩镇痛,52例)与对照组(未行分娩镇痛,110例)。记录各组产妇产程用时情况,对比3组初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及新生儿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Ⅰ组、Ⅱ组初产妇第一、二产程用时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产妇第一产程用时长于观察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第二产程用时与观察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第三产程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Ⅰ组与Ⅱ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组与观察Ⅱ组自然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1、5 min评估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实施分娩镇痛能够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时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但实施分娩镇痛时间越早越会延长第一产程时间,因此临床尽量选择宫口扩张≥3 cm时实施分娩镇痛,从而减轻产妇痛感,且缩短第一产程时长,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口扩张 分娩镇痛 初产妇产程 分娩结局 新生儿评分
下载PDF
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及不良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许云 +1 位作者 孔木飞 张文琴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3-467,共5页
目的研究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病原学特点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400例于本院就诊并携带GBS孕晚期孕妇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400例健康孕晚期孕妇对照组。收集标本并采用触媒试验和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纸片... 目的研究孕晚期孕妇B族链球菌(GBS)病原学特点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400例于本院就诊并携带GBS孕晚期孕妇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400例健康孕晚期孕妇对照组。收集标本并采用触媒试验和微生物鉴定仪进行菌株鉴定。采用K-B纸片法测试GBS耐药情况。回顾性分析孕晚期孕妇GBS易感因素和不良妊娠结局。结果GBS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84.95%、78.76%、71.24%、82.53%、58.06%和51.88%。GBS感染组年龄27.12±3.61岁,对照组27.37±3.93岁。GBS感染组BMI 27.67±2.51 kg/m^(2),对照组26.91±2.18 kg/m^(2)。GBS感染组有患有贫血、高血压和糖尿病,以及职业不稳定人员和有流产史构成比分别为17.75%、4.50%、15.50%、49.25%和9.00%;对照组分别为12.50%、4.00%、10.75%、42.25%和2.50%。GBS感染组阴道pH值<4.4,患有滴虫、真菌、线索细胞感染和阴道与宫颈炎症构成比分别为24.00%、2.75%、14.50%、12.75%和11.50%;对照组分别为54.25%、0.75%、8.75%、8.00%和3.00%。GBS感染组和对照组年龄和是否患有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BMI、患有贫血、糖尿病、滴虫、真菌、线索细胞感染和阴道与宫颈炎症,以及职业不稳定人员和有流产史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感染组的胎膜早破、羊膜炎、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和产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75%、9.25%、10.50%、8.75%和16.00%,对照组分别为2.75%、1.25%、4.00%、2.25%和0.75%。两组患者胎膜早破、羊膜炎、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和产后感染发生率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S感染组的新生儿肺炎、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脓血症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20.75%、9.25%、10.50%、8.75%和16.00%,对照组分别为3.75%、0.00%、0.00%和0.00%。两组患者新生儿肺炎、病理性黄疸和新生儿脓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B族链球菌 耐药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宫内缺氧参数与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安红 +1 位作者 张文琴 熊凌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2628-2632,2636,共6页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宫内缺氧胎儿脐动脉血流相关参数,探讨其与体内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分娩的新生儿300例临床资料,包括无宫内缺氧新生儿(正常组)220例、宫内缺氧新生儿(缺氧组)80例。分别于孕2...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宫内缺氧胎儿脐动脉血流相关参数,探讨其与体内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分娩的新生儿300例临床资料,包括无宫内缺氧新生儿(正常组)220例、宫内缺氧新生儿(缺氧组)80例。分别于孕28~31周、32~36周、37~41周多普勒超声检测孕妇脐血流,分娩后立刻取材检测脐带血和胎盘组织中氧化应激产物和细胞凋亡分子含量,分析与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缺氧组产妇在孕晚期不同孕周脐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比舒张末期血液流速(S/D)均高于正常组(P<0.05);以脐动脉S/D>3.27,诊断孕28~31周胎儿宫内缺氧的约登指数为0.75;与正常组相比,缺氧组脐带血和胎盘组织中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8-异前列腺素(8-iso)、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丙二醛(MDA),胎盘组织中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肪酸合成酶配体(FasL)、相关X蛋白(Bax)增加,胎盘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降低(P<0.05)。RI、PI、S/D分别与ox-LDL、8-ios、HSP-70、MDA、Fas、FasL和Bax正相关,与Bcl-2、XIAP负相关(均P<0.05)。结论:宫内缺氧胎儿在孕晚期时脐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生改变,且存在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缺氧胎儿 孕晚期 多普勒超声 脐动脉 血流指数 氧化应激 相关性
下载PDF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22q11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月华 胡娅莉 +8 位作者 朱湘玉 莫绪明 王东进 盛敏 朱海燕 李洁 茹彤 王志群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92-896,共5页
目的染色体22q11区域基因拷贝数异常是先天性心脏病(CHD)的遗传病因之一,由其引起的CHD预后不良。该研究主要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用于CHD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遗传病因诊断的实用性,并了解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在CHD中的发生情况。... 目的染色体22q11区域基因拷贝数异常是先天性心脏病(CHD)的遗传病因之一,由其引起的CHD预后不良。该研究主要探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用于CHD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遗传病因诊断的实用性,并了解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在CHD中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5个位于染色体22q11低重复拷贝序列A-H区域内、7个位于其周围(CES、22q13)和16个位于4、8、10、1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共计48个探针组成多重连接探针,对181例外科手术前的CHD儿童和14例严重CHD或包括CHD的多发性畸形胎儿进行了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的检测,并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95例患儿中,共检出22q11微缺失者7例(LCRA-D区6例,LCRA-C区1例),22q11微重复1例(LCRB-D区),涉及的CHD类型包括室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和法洛四联征。同时染色体核型分析还发现了6例异常:1例21q部分缺失[46,XY,21q-],1例嵌合性8-三体[47,XY,+8/46,XY(1∶2)],4例21-三体。其中1例21-三体与22q11微重复同时存在。结论染色体22q11区域高密度多重连接探针检测技术能快速、灵敏、精确定位诊断染色体22q11区域基因拷贝数异常,适合于CHD的遗传学诊断;此外,22q11微缺失或微重复引起的CHD类型多种多样,建议所有CHD患者应常规进行遗传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Q11微缺失 22q11微重复 先天性心脏病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 儿童 胎儿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印迹状态及其启动子活性在巨大儿胎盘组织中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娅莉 +3 位作者 王志群 戴毅敏 凌静娴 叶晓东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9-314,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巨大儿的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_2)基因印迹状态及其mRNA 表达水平和不同启动子活性,探讨巨大儿的发生机理。方法根据 IGF_2基因第9外显子Apa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应用 RT-PCR 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83... 目的通过检测巨大儿的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_2)基因印迹状态及其mRNA 表达水平和不同启动子活性,探讨巨大儿的发生机理。方法根据 IGF_2基因第9外显子Apa 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应用 RT-PCR 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83例分娩巨大儿产妇的胎盘组织(巨大儿组)和同期分娩正常体重儿的85例产妇的胎盘组织(正常体重儿组)进行杂合子筛选,对筛选出的杂合子进行 IGF_2基因印迹状态分析,用 RT-PCR 半定量检测两组胎盘组织 IGF_2mRNA 表达水平及不同启动子的活性。结果两组胎盘组织中各有30例杂合子。在这些杂合子中,IGF_2基因均为单等位基因表达,呈维持印迹状态。巨大儿组胎盘组织中 IGF_2 mRNA 表达水平为2.2±1.2,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组的1.6±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_2 4个启动子(P1、P2、P3、P4)在两组胎盘组织中均表现为:P4活性最强,P3次之,P2较弱,P1最弱,仅在两例(巨大儿组和正常体重儿组各1例)中检测到 P1起始的转录本;两组胎盘组织 IGF_2不同启动子活性检测分别为:正常体重儿组P2:0.19±0.17、P3:0.98±0.80、P4:2.05±1.27;巨大儿组P2:0.20±0.20、P3:0.99±0.72、P4:2.06±1.26,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 IGF_2 mRNA 表达水平的增加可能与巨大儿的形成有关,而 IGF_2基因印迹状态和启动子活性与巨大儿的形成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胎儿 胎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基因组印迹 启动区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启动子特异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娅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6年第6期549-552,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是启动子特异性的印迹基因,它有4个组织特异性和发育阶段独立性的启动子,分别从E1、E4、E5、E6转录出不同的m RNA。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的组织以及在不同病理组织中,4个启动子的活性不同。该文综述了胰岛素样...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基因是启动子特异性的印迹基因,它有4个组织特异性和发育阶段独立性的启动子,分别从E1、E4、E5、E6转录出不同的m RNA。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的组织以及在不同病理组织中,4个启动子的活性不同。该文综述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启动子的结构特征,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组织中的活性,以及在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时启动子活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启动子 肿瘤 病理妊娠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和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雪银 范孝美 +2 位作者 张文琴 王进 《中外医疗》 2022年第28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和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南京市江宁医院建档并计划分娩的产妇120例,根据产妇个人意愿将其分为正常分娩组(未接受分娩镇痛)与镇痛分娩组(接受分娩镇痛,行硬...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和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南京市江宁医院建档并计划分娩的产妇120例,根据产妇个人意愿将其分为正常分娩组(未接受分娩镇痛)与镇痛分娩组(接受分娩镇痛,行硬膜外麻醉处理),各60名,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产程时间(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长)、疼痛程度、动脉和静脉血气分析值[包括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pH值和血氧饱和度(SO_(2))]。结果两组分娩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分娩组第一产程(421.36±50.37)min较正常分娩组(486.45±62.11)min明显缩短,第二产程(40.37±8.67)min较正常分娩组(35.15±8.54)min有所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05、3.323,P<0.05),镇痛分娩组产程活跃期、产时、胎儿娩出时VAS评分低于正常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后,正常分娩组和镇痛分娩组动静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可有效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症状,可加速第一产程进展(特别是活跃期),提升自然分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分娩 镇痛 妊娠结局 产程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体脂的影响
11
作者 张安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23期5005-5007,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子代体脂重量及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母亲为GDM的新生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分娩的100例孕期血糖正常母亲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的身长、体重、胸围、头围、皮褶厚度,对比两组新生儿的脂...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子代体脂重量及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母亲为GDM的新生儿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分娩的100例孕期血糖正常母亲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的身长、体重、胸围、头围、皮褶厚度,对比两组新生儿的脂质重量、去脂质重量、体脂百分率等。结果研究组新生儿母亲的孕期体重、孕前BMI、分娩前体重、孕期增重、FPG、1hPG、2hPG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髂嵴上部、肩胛下角部、肱三头肌部的皮褶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体脂百分率、脂质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去脂质重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PG、孕期增重、孕前BMI是影响新生儿体脂百分率和脂质重量的主要因素(P<0.05),母亲身高、孕期增重是影响去脂质重量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GDM会引起子代体脂重量、体脂百分率升高,孕期高血糖及孕期增重是影响子代体脂含量及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妊娠期糖尿病 脂质
原文传递
TBX1与心脏发育
12
作者 胡娅莉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08年第2期50-54,共5页
哺乳动物的心脏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转录因子精确的时空调控。TBX1在胚胎发育中参与咽弓内胚层的发育、咽弓动脉的形成、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是胚心发育过程中关键性转录因子,多种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发生与其有关。本文就心脏的发... 哺乳动物的心脏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转录因子精确的时空调控。TBX1在胚胎发育中参与咽弓内胚层的发育、咽弓动脉的形成、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是胚心发育过程中关键性转录因子,多种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发生与其有关。本文就心脏的发育,TBX1的功能及可能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发育 TBX1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孕晚期脐带螺旋过密出现时间对羊水指数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白媛媛 +1 位作者 李玲 刘巧玲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1期2330-2334,共5页
目的探究孕晚期脐带螺旋过密出现的时间与羊水指数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检查发现的105例28~41周的脐带螺旋过密孕妇作为观察组,并分为观察1组35例(28~34周),观察2组35例(34+1... 目的探究孕晚期脐带螺旋过密出现的时间与羊水指数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将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检查发现的105例28~41周的脐带螺旋过密孕妇作为观察组,并分为观察1组35例(28~34周),观察2组35例(34+1~37组)、观察3组35例(37+1~41周);同期随机抽取的相应孕周下脐带螺旋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羊水过少、1 min Apgar≤7分、剖宫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临产前和产时胎心异常发生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观察1组、观察2组和观察3组的上述指标。结果观察组中的羊水过少、1 min Apgar评分≤7分、剖宫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临床前和产时胎心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65.71%、7.62%、59.05%、17.14%、15.24%、17.14%、22.8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9.05%、0.95%、23.81%、1.90%、0.95%、2.86%、3.81%),且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048.95±581.63)g,显著低于对照组[(3370.28±500.19)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的羊水过少、剖宫产、胎儿窘迫、临床前和产时胎心异常发生率分别为74.29%、80.00%、28.57%、31.43%、42.86%,均显著高于观察2组(57.14%、54.29%、17.14%、14.29%、17.14%)和观察3组(37.14%、42.86%、5.71%、5.71%、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1 min Apgar≤7分、胎儿生长受限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810.33±602.52)g,显著低于观察2组[(3025.14±536.24)g]和观察3组[(3265.10±497.25)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螺旋过密出现的孕周越早,羊水过少发生率、剖宫产发生率、临产前和产时胎心异常发生率越高,且胎儿窘迫发生率越高,但新生儿出生体重越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妊娠结局 不同孕周 脐带螺旋过密 羊水指数
下载PDF
澳洲矮牛的饲养与管理
14
作者 严佩卿 杨绪林 +2 位作者 罗永龙 吴忠勇 《中国畜禽种业》 2008年第11期30-31,共2页
澳洲矮牛引进及开发利用项目,是国家农业部"948"项目,在永顺县饲养近5年。几年的养殖实践,摸清了该品种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掌握了发情配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一系列技术,填补了永顺县中型肉牛种源体系建设空白,... 澳洲矮牛引进及开发利用项目,是国家农业部"948"项目,在永顺县饲养近5年。几年的养殖实践,摸清了该品种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掌握了发情配种、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一系列技术,填补了永顺县中型肉牛种源体系建设空白,确立了采用中型肉牛改良本地湘西黄牛技术,为全县肉牛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牛 养殖技术 疫病防治 生产性能 饲养管理
下载PDF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绿色”意识
15
作者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4年第9X期28-28,共1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物质,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或环境有害的物质,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有害物质,教师与学生将是直接受害者,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学生就会对实验产生畏惧心理,会把"化学"与"污染"联系在一起,与"绿色"化学就背道而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科学探究能力 吸收反应 气密性检查 有毒气体 燃烧法 节约能源 密闭系统 银镜反应 加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