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6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嵌入”到“悬浮”:国家与社会视角下我国乡村教育变迁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39,共13页
乡村教育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百年历程中,大致经历了从"文字不下乡"到"文字下乡"再到"文字上移"三个阶段。依据韦伯"理想类型"的概念工具以及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本文提出我国乡村教育总体上经... 乡村教育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百年历程中,大致经历了从"文字不下乡"到"文字下乡"再到"文字上移"三个阶段。依据韦伯"理想类型"的概念工具以及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本文提出我国乡村教育总体上经历了从"嵌入"到"悬浮"的历史变迁。根据乡村教育与乡土社会的关系,将乡村教育"嵌入"分为清末民初前的"内生型嵌入"与清末民初至20世纪90年代的"行政型嵌入"两种类型。与此相应,乡村教育的"悬浮"则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教育变迁的总体趋势。根据不同地区乡村教育"悬浮"的不同生成机制与影响因素,乡村教育的"悬浮"趋势可以分为政府外力驱动下引起的"外驱型悬浮"与乡土社会从"乡土中国"向"离土中国"变迁而引发的"内驱型悬浮"两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变迁历程 乡土社会 嵌入 悬浮
原文传递
中国本科高校转型如何走向制度化——基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 被引量:38
2
作者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0,共10页
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伴随着地方高校的"升格"、大学合并运动以及独立学院、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市场与产业结构的转型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都对... 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伴随着地方高校的"升格"、大学合并运动以及独立学院、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市场与产业结构的转型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都对高等教育结构重组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科高校转型议题开始进入公共政策议程。当务之急,需要促进本科高校转型从国家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安排走向制度性利益驱动下的高校自主变革,推动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制度的合法性建构。中国本科高校转型制度化的实现,归根到底需要通过规范性、规制性以及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整体性重构,以破除高等教育场域中各权力中心对"应用逻辑"的"系统性偏见",实现社会制度逻辑与产业逻辑两种制度逻辑的包容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高校转型 制度化 制度逻辑 合法性 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
原文传递
大学治理的“项目制”:成效、限度及其反思 被引量:34
3
作者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6,共5页
项目制的实施使得我国大学与政府关系从"单位制"时代的完全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项目制时代的资源依赖关系与策略互动关系。项目制与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存在内在紧张关系,反映了项目治理与学术治理的冲突。项目制衍... 项目制的实施使得我国大学与政府关系从"单位制"时代的完全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项目制时代的资源依赖关系与策略互动关系。项目制与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存在内在紧张关系,反映了项目治理与学术治理的冲突。项目制衍生了新的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格局,规训了高校与教师群体的行动逻辑,产生了"项目异化"、大学组织体系扩张、教师群体内部分化、学术腐败、学术工厂化、大学发展同质化等"意外后果"。教育行政的平衡论认为,推进政府干预与学术自由的平衡是教育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向。推进政府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构建利益相关者多元利益诉求机制。通过重构项目制,赋予学术共同体更多的权利,避免政府对于大学治理的过度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制 大学与政府关系 大学治理 “质量工程”政策 平衡论
下载PDF
行政管控与自主变革:我国本科高校转型的制度逻辑 被引量:33
4
作者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34,共6页
有别于美国社区学院以制度性利益与市场机制驱动的自主变革的转型逻辑,我国本科高校的转型则受到行政管控制度逻辑的支配。以计划、指标、项目乃至指令的方式调整高等教育结构,能够实现高校转型的"运动式治理",彰显"国... 有别于美国社区学院以制度性利益与市场机制驱动的自主变革的转型逻辑,我国本科高校的转型则受到行政管控制度逻辑的支配。以计划、指标、项目乃至指令的方式调整高等教育结构,能够实现高校转型的"运动式治理",彰显"国家视角"的超强合法性及其资源配置与动员能力。然而,行政管控的制度逻辑往往忽视高校的自主性与差异性以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全局性。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现代化,建构以国家制度能力培育为前提,以制度性利益为核心,以复合共治的网络治理为权力结构,以高等教育与经济松散耦合关系为理想状态,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方法论的本科高校自主变革的制度逻辑,是我国本科高校转型的应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高校转型 制度性利益 行政管控 自主变革 制度逻辑
原文传递
深井煤矿巷道隔热材料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郭文兵 涂兴子 +1 位作者 李文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3-27,共5页
分析了国内外高温热害矿井的研究现状及热害治理措施 ,提出了采用巷道隔热材料隔断热源降低井下温度的方法。通过大量实验研制出了适合于煤矿井下的巷道隔热材料 ,该材料适合于在煤矿井下高温热源地段的进风巷内 ,对高温矿井热害治理、... 分析了国内外高温热害矿井的研究现状及热害治理措施 ,提出了采用巷道隔热材料隔断热源降低井下温度的方法。通过大量实验研制出了适合于煤矿井下的巷道隔热材料 ,该材料适合于在煤矿井下高温热源地段的进风巷内 ,对高温矿井热害治理、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热害 降温技术 巷道隔热材料 深井煤矿 治理措施 热源
下载PDF
甘石青黛膏治疗神经性皮炎66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6
作者 孙占学 李元文 +2 位作者 李曰庆 张丰川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49-1851,共3页
目的:观察甘石青黛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阳性药物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29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外涂甘石青黛膏,对照组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 目的:观察甘石青黛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阳性药物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29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外涂甘石青黛膏,对照组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9.7%,对照组有效率为74.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止痒效果和复发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甘石青黛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石青黛膏 神经性皮炎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从政策思维走向法治思维: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被引量:28
7
作者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49-60,共1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始终将扩大与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作为核心议题。然而,在政策思维的宰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始终受到"文件治教"与"项目治教"两种治理机制的影响,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相对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始终将扩大与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作为核心议题。然而,在政策思维的宰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始终受到"文件治教"与"项目治教"两种治理机制的影响,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相对较低。受政策思维的支配,高等教育治理在外部和内部分别产生了"混合型规制体制"以及师生个体的"权利危机"与高等学校的制度能力弱化等规制效应。与我国不同,法治发达国家与地区的高等教育治理实践,受到法治思维的全面影响。在大陆法系,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国家监督对象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成为大学法研究与实务的内在旨趣。在英美法系,高等教育机构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外部法律关系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内部法律关系调整,构成高等教育法律研究与实务关注的基本议题。据此,两大法系都将规范与保障大学自治、构建高等教育治理(包括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法治秩序作为其价值诉求与理想图景。从长远来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法治思维取代政策思维,进而推动高等教育治理范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 政策思维 法治思维 治理范式转型 混合型规制体制
下载PDF
绿色生态港口简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晓峰 张娜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29,38,共3页
港口是一个典型的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有着直接冲突的场所。港口发生的一切活动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港口中船舶的操作及污水排放 ,港口的营运 ,疏浚弃土等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同时 ,环境、气候的变化也会对港... 港口是一个典型的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有着直接冲突的场所。港口发生的一切活动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港口中船舶的操作及污水排放 ,港口的营运 ,疏浚弃土等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同时 ,环境、气候的变化也会对港口产生影响。绿色生态港口就是环境影响和经济利益之间获得一个良好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港口。如果在港口建设的早期阶段就考虑到环境因素 ,设计出的港口对环境的影响肯定会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态港口 环境影响评估 经济效益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应用逻辑的制度化: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被引量:25
9
作者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52,82,共7页
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发展中国家,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之间存在阶段性关联。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也先后经历了1952年院系调整、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21世纪现代大学体系建设三次重大历史性变革。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 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发展中国家,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之间存在阶段性关联。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也先后经历了1952年院系调整、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21世纪现代大学体系建设三次重大历史性变革。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包括计划经济体制、集权管理模式与社会本位的文化模式。国家工业化驱动下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表现出强劲的"政经关联逻辑"。"国家的视角"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往往在短期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意外后果",甚至滋生了高等教育的系统性风险。亟待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及公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等举措,重构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建构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相对平衡与包容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促进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的松散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工业化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学科逻辑 应用逻辑 制度逻辑 网络治理
原文传递
府际关系视角下我国基层政府环境政策的执行异化——基于江苏省S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经济体制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65,共5页
国家环境治理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政府的环境政策执行状况。本文通过对江苏省S镇有关"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政策执行状况的实地调查发现,基层政府在环境政策执行中呈现出"合谋"、"诉苦"、"做作业&... 国家环境治理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政府的环境政策执行状况。本文通过对江苏省S镇有关"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政策执行状况的实地调查发现,基层政府在环境政策执行中呈现出"合谋"、"诉苦"、"做作业"等行动逻辑,基层政府环境政策执行异化现象普遍存在。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主义、官员晋升的政治锦标赛模式、压力型体制、环境政策的"可度量性"较低等诸多因素透过府际关系,影响基层政府的环境政策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多方力量的复杂博弈,府际关系是理解我国基层政府环境政策的执行异化的关键。破解基层政府的环境政策执行异化的困局,必须推进地方政府由发展型政府向监管型政府转变,实现政府环境监管的多中心治理;构筑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环境监管模式;改革环境监管体制,推动基层政府环境政策执行的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际关系 基层政府 环境政策执行 执行异化 监管型政府
原文传递
高等教育治理范式演进的理想类型及其互动关系考察——基于公共领域中国家角色的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23,共11页
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治理作为公共治理范式的理想类型,分别对应于高等教育治理的"国家控制"逻辑、"民主回应"逻辑、"绩效责任"逻辑、"法权平衡"逻辑。作为核心行动... 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治理作为公共治理范式的理想类型,分别对应于高等教育治理的"国家控制"逻辑、"民主回应"逻辑、"绩效责任"逻辑、"法权平衡"逻辑。作为核心行动者的国家在四种理想类型的高等教育治理范式中分别扮演行政指令的发布者、行政法治的守护者、质量的监管者、合作伙伴关系的促进者等角色。实践表明,不同理想类型的高等教育治理范式通常以"混合"模式同时出现,等级、法治、市场以及网络等不同类型的治理话语与隐喻相互交叠,因应了高等教育治理中多元且冲突的利益与价值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范式 公共领域 国家角色
原文传递
制度性利益的重构:高等教育机构“漂移”、趋同与多元的动力机制——基于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变革的经验 被引量:21
12
作者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8-25,共8页
由于传统大学的广泛声誉及其学科逻辑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支配地位与合法性垄断,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等非大学类高等教育机构将"学科逻辑"奉为圭臬并形成"学术漂移"。为打破由漂移产生的趋同困境,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开始... 由于传统大学的广泛声誉及其学科逻辑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支配地位与合法性垄断,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等非大学类高等教育机构将"学科逻辑"奉为圭臬并形成"学术漂移"。为打破由漂移产生的趋同困境,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开始从"二元制"走向"一元制","一元体制下的多元特征"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特征。从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的资源依赖与竞争属性而言,高等教育机构的"漂移"、趋同与多元,是具有内在规律性与合理性的组织变革历程。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历史演进,也存在类似的因"身份歧视"与"学科逻辑"崇拜而衍生的大学趋同化困局。因此,亟待建构高等教育系统网络治理的制度环境,重塑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促进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的包容性发展与制度化,培育高等教育机构自主变革与转型的制度性利益,从而形塑高等教育系统多元化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机构 学术漂移 职业漂移 趋同与多元 新制度主义
原文传递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唐德善 张娜 《水电能源科学》 2004年第1期16-18,47,共4页
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并对浙江省三门县水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简便、合理、可靠且信息量大等特点。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 水资源 评价模型
下载PDF
论我国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的公法规制 被引量:20
14
作者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57,共11页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化的宏观政策引导下,政府对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审批式管理"开始被"质量导向"的"监管式治理"取代。据此,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的行政规制,正在由&...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化的宏观政策引导下,政府对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审批式管理"开始被"质量导向"的"监管式治理"取代。据此,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的行政规制,正在由"显性"转向"隐性"。然而,这并未改变公立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审权作为行政权的现实窘境,政府依旧将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视为国家"委办事项"。要破解我国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规范与保障的一系列难题,必须走出将其界定为"内部管理权"抑或"行政权"的误区。从理想的状态而言,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应回归作为学术自治权的本质并被纳入公法规制的视野,进而形塑"国家法"与"大学法"良性互动的"合作规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高校 教师职称评审权 “放管服”改革 学术自治权 公法规制 合作规制
下载PDF
“一带一路”战略的环境风险分析与应对策略 被引量:19
15
作者 徐鹤 齐曼古丽·依里哈木 +1 位作者 吴婧 《中国环境管理》 2016年第2期36-41,共6页
"一带一路"战略的目的在于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往来联系,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从而达到各国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 "一带一路"战略的目的在于促进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往来联系,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从而达到各国共赢的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然而,由于东道国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等环境因素的不同以及限制性,在为企业带来一定的投资机遇的同时,使得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针对企业"走出去"时可能面临的环境风险,本研究建立了影响企业对外投资的环境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的环境风险状况。根据研究分析,得出"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环境风险指数,相关的资源限制和生态限制因素。最后,结合环境风险状况及以往的合作内容,总结了适宜沿线国家发展的投资类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风险评估,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规避环境和投资风险提供依据,推动绿色化"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分享可持续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环境风险 环境机遇 对策
下载PDF
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缘何如此之难——基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 被引量:20
16
作者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共7页
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而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受制于制度环境与行动者的复杂互动。强制性政策规定的广泛存在和以"诱导式监督"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制的确立,使得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表现出&... 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而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推进受制于制度环境与行动者的复杂互动。强制性政策规定的广泛存在和以"诱导式监督"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制的确立,使得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表现出"身份依附"与"资源依赖"双重属性。由不同政府部门及其直属事业单位设定的"条块分割"的"、分殊"的"、碎片化"的控制权,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制约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除此之外,在政府管制逻辑的长期支配下,作为行动者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尚不具备承接和规范行使办学自主权的制度能力,甚至缺乏扩大办学自主权的意愿。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制度化,亟待通过规制性、规范性以及文化-认知等类型制度要素的重构,破除政府管制逻辑的束缚,促进高教法治逻辑的合法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高校办学自主权 高教法治逻辑 政府管制逻辑 制度逻辑
原文传递
“放管服”背景下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行政规制逻辑——基于政策工具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战国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5,共7页
当前,"放管服"新政开始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而政策工具则构成透视新型行政规制逻辑的"重要窗口"。基于教育部与省级政府颁行的关于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规范性文件的梳理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在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 当前,"放管服"新政开始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而政策工具则构成透视新型行政规制逻辑的"重要窗口"。基于教育部与省级政府颁行的关于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规范性文件的梳理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在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使用的政策工具涵盖三种基本类型。首先是,强制型政策工具,主要以《专业目录》管理体制下有限使用的行政审批为代表。其次是混合型政策工具,包括:省级教育统筹、信息服务、政策指导、资源配置、专业评估、同行评议机制以及专业准入、预警与退出机制等。最后是自愿型政策工具,包括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质量信息公开、学术自我规制与问责等。藉由"强制型"、"自愿型"、"混合型"等类型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与动态嵌套,新型行政规制逻辑作为一种更为"隐性"的监管式治理体制的治理功能正在凸显。与此相应的是,传统的全能型政府统治模式逐渐开始被现代监管型政府治理模式所取代。受此影响,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呈现出"松散耦合"的状态。随着我国大学自治与自律机制的健全完善,"自愿型"政策工具与"混合型"政策工具将发挥更大作用,而"强制型"政策工具则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新政 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 行政规制逻辑 监管式治理体制 政策工具
原文传递
迈向法权治理:德国公立高校法律地位的演进逻辑与启示 被引量:17
18
作者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102,共10页
德国公立高校经历了从国家机构与公法社团的双重法律地位向多种类型法律身份的转变,表现为国家调控介入与大学自主变革的复杂博弈与动态平衡,潜藏着官僚化与市场化的风险。以公法社团为主、复合多元的公法人形态是公立高校破解多元价值... 德国公立高校经历了从国家机构与公法社团的双重法律地位向多种类型法律身份的转变,表现为国家调控介入与大学自主变革的复杂博弈与动态平衡,潜藏着官僚化与市场化的风险。以公法社团为主、复合多元的公法人形态是公立高校破解多元价值冲突、实现公共利益目标的应然逻辑。中国公立高校法人化改革应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内,实现公权力运行的"契约化"与私法行为的"公法规制",建构各方权力动态制衡的"互动式"法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公立高校 法律地位 学术自由 资源依赖 法权治理
原文传递
桥梁施工监控技术中的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0-163,共4页
介绍了用于桥梁施工监控技术中的两种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和GM(2,1),对比分析了分别采用4个、6个样本数据的GM(1,1)模型和采用4个样本数据的GM(2,1)模型来预测实际工程中的立模标高值的结果,其结果表明:增加样本数据对提高精度作用... 介绍了用于桥梁施工监控技术中的两种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和GM(2,1),对比分析了分别采用4个、6个样本数据的GM(1,1)模型和采用4个样本数据的GM(2,1)模型来预测实际工程中的立模标高值的结果,其结果表明:增加样本数据对提高精度作用小,而增加模型阶数对精度提高较大;采用4个样本数据的二阶GM(2,1)模型与实际吻合程度较高;较好地避免了有限元软件计算的局限性,并给出了在工程实际中应用该模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GM模型 样本数据 桥梁施工监控 立模标高预测
下载PDF
公立高校教师聘用合同的法律性质重审--基于控权论的立场 被引量:17
20
作者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39,共7页
在高校人才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受行政管制与市场调节两种制度逻辑彼此嵌套的影响,高校教师聘约义务的约定日趋多元、复杂和严苛,由此产生的法律争议不断增多。当前,法院的司法裁判倾向于支持高校聘约义务设定的自主权,而缺乏对教师择业... 在高校人才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受行政管制与市场调节两种制度逻辑彼此嵌套的影响,高校教师聘约义务的约定日趋多元、复杂和严苛,由此产生的法律争议不断增多。当前,法院的司法裁判倾向于支持高校聘约义务设定的自主权,而缺乏对教师择业自由和职业安全等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公立高校教师人事争议案件中权利导向的缺失,源于劳动、人事关系“并轨”背景下法院对教师聘用合同法律性质的认知偏差。忽视学术职业的特殊性与公益性事业法人的公共属性,简单机械地适用劳动法领域的原理和法律技术,暗合了学术评价的“五唯”取向以及高校人事管理的“行政化”,不利于教师权利的法律救济。应以控权论为基本立场,增强高校聘用制改革的权利导向。通过高校内部治理的变革与司法审查立场的转变,进一步强化教师聘用合同作为特殊劳动合同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高校教师 聘用合同 法律性质 控权论 教师权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