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宝顶远眺
1
作者 椿 《新湘评论》 2024年第19期62-63,共2页
东方天空的浓黑渐渐地被抹淡,不一会儿,淡淡的红光从云层缝隙里射出来。那些光很快就连成一片,霞光浸染,亮色的平台尚未搭建完成,一个火球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我还没来得及细细观看火球的模样,双眼便被万道金光糊住了。我快速启动大脑... 东方天空的浓黑渐渐地被抹淡,不一会儿,淡淡的红光从云层缝隙里射出来。那些光很快就连成一片,霞光浸染,亮色的平台尚未搭建完成,一个火球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我还没来得及细细观看火球的模样,双眼便被万道金光糊住了。我快速启动大脑里往事的储存器,搜索高处观日出的画面。没有,一点记忆都没有。眼前这雪峰山最高处的苏宝顶日出,就是里面唯一的图片,今后也可能是独有的收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启动 储存器 火球 雪峰山 苏宝顶 亮色 日出
下载PDF
耳畔的夜声(外四篇)
2
作者 椿 《创作与评论》 2015年第7期20-28,共9页
辛苦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在夜色降临前,从高山田坝收工归寨。挑着担子的,扁担扇动如翅,一闪一闪,咯吱咯吱地响起。耕作田土的,肩扛犁耙,跟在粗粗壮壮的黄牛水牛后面,迈着有点疲累的步履,在寨口不慌不忙地归来。牧归的少年儿童,... 辛苦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在夜色降临前,从高山田坝收工归寨。挑着担子的,扁担扇动如翅,一闪一闪,咯吱咯吱地响起。耕作田土的,肩扛犁耙,跟在粗粗壮壮的黄牛水牛后面,迈着有点疲累的步履,在寨口不慌不忙地归来。牧归的少年儿童,打闹着驱赶牛羊,呼牛唤羊的声音细嫩、时快时慢。有的使劲地拉扯拴在牛鼻子上和套在羊脖子上的棕索,牛羊的腰部都饱胀着,很有成就感。妇女们行色匆匆,大多手挎大大小小的竹篮,里面装满了人吃的菜和煮猪潲的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年儿童 牛羊 水牛 成就感 耕作 黄牛
下载PDF
夜郎谷游记
3
作者 椿 《湖南烟草》 2015年第5期64-65,共2页
夜郎谷是家乡一条有名的山谷。它近年成名,得益于随谷而行的一溪好水,靠的是水上漂流的有趣刺激。当我想去现场感受时,这条人们曾趋之若鹜的山谷,却闲了下来,沉寂了。一个周末回乡,有半天闲暇,我邀文友同去看看。他说好啊,就四处联系起... 夜郎谷是家乡一条有名的山谷。它近年成名,得益于随谷而行的一溪好水,靠的是水上漂流的有趣刺激。当我想去现场感受时,这条人们曾趋之若鹜的山谷,却闲了下来,沉寂了。一个周末回乡,有半天闲暇,我邀文友同去看看。他说好啊,就四处联系起来。一会短信来了,文友说,走全程要四五个小时,时间来不赢。我们从两河口进去看一段,返回坐车,再到贵州万山特区的高楼坪,下夜郎谷那头看看?我说,好。人员一集中,竟有五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郎谷 现场感受 楼坪 万山特区 一溪 跳岩 两河口 蔬菜基地 舞水 高速路
原文传递
湖湘的细浪
4
作者 椿 《创作与评论》 2014年第3期112-114,共3页
推开家门,一条小溪从几里外的龙塘流来,没有片刻的迟疑,就匆忙地向大江大河奔去。千百年来,它带去了故乡多少人的梦想。我幸运,家门口有伟岸的大山,有几公里长的洒溪,它一年四季蜿蜒着来,又逶迤着去,与来得更远的却距我家不远... 推开家门,一条小溪从几里外的龙塘流来,没有片刻的迟疑,就匆忙地向大江大河奔去。千百年来,它带去了故乡多少人的梦想。我幸运,家门口有伟岸的大山,有几公里长的洒溪,它一年四季蜿蜒着来,又逶迤着去,与来得更远的却距我家不远的平溪交汇。我从童年、少年到青春焕发,在两溪默契的交融中得到了启迪。有梦的人生,从默望着洒溪、平溪的汇聚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下载PDF
我的胞衣地(组诗)
5
作者 椿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2年第9期79-81,共3页
寨口的树 蹑手蹑脚 人们将一堆高兴 掖在 你浓密的枝腋里 竹篮撮箕 装着牛儿
关键词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我的胞衣地》
下载PDF
鱼与蝴蝶
6
作者 椿 《湖南教育(中旬)(B)》 2011年第10期60-61,共2页
19岁那年,我从高校毕业分回深山的母校中学教书。在这里,我曾读过两年初中、两年高中。就像刚跨入大江大河的鱼,此时在作毅然的回归,校园旁的平溪便是最好的见证。
关键词 《鱼与蝴蝶》 散文 文学 姚茂椿
下载PDF
乡田小记
7
作者 椿 《创作与评论》 2017年第15期94-102,共9页
路边田回到小时候摔过爬过奔跑过的老家,我几乎每次都留意当年最热闹的地方。一条公路、一条大路在那里交会,一条小溪从旁边经过。我眼前又晃过了那一丘路边田,又出现了田边的木楼和木楼的主人。这是一丘位于大路边的肥沃的收成好的一... 路边田回到小时候摔过爬过奔跑过的老家,我几乎每次都留意当年最热闹的地方。一条公路、一条大路在那里交会,一条小溪从旁边经过。我眼前又晃过了那一丘路边田,又出现了田边的木楼和木楼的主人。这是一丘位于大路边的肥沃的收成好的一丘田。没有想到,它却像田边的木楼和木楼里的主人一样,成为故乡风物消失得最早的一些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下载PDF
甜蜜的月亮菜(外一篇)
8
作者 椿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91,共5页
遥望升高的月亮,家乡那片小小的夜空,今天应是特别的澄澈吧?又一个节日不能回乡。给老家打过电话,走在洒满月光的路上,几段甜蜜的回忆也随之走来。
关键词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青春的T台
9
作者 椿 《湖南烟草》 2013年第2期54-55,共2页
坳会是青春的T台,是侗乡年轻人的节日。记忆中,我总共赶过三次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亲情最浓的赶坳是在鸭塘界。鸭塘界是我的祖居地。几座大坡肩背相连,一个山口擎着古树数棵。透过山口的古树,正对着的,是千米外全是姚姓... 坳会是青春的T台,是侗乡年轻人的节日。记忆中,我总共赶过三次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亲情最浓的赶坳是在鸭塘界。鸭塘界是我的祖居地。几座大坡肩背相连,一个山口擎着古树数棵。透过山口的古树,正对着的,是千米外全是姚姓的鸭塘上寨、中寨、下寨。我的祖上是在上寨。这是在当地较有名气的山寨。一条泥土公路从寨后缓缓而上,转了几道弯后,朝鸭塘界坳上执着奔来。山口、古树、公路,成为坳上难得的风景。坳上的公路和两边的山峰,便是赶坳人的聚集之地。我儿时去过鸭塘数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塘 赶坳 转了 下寨 祖居地 游来游去 侗乡 文学梦 太远 不知道
原文传递
侗族情垒的表現艺术与社会价值
10
作者 椿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4-79,共6页
侗族情垒在侗族垒词中,数量多,影响大,有着比较突出的艺术成就与社会价值。“垒”是侗语记音,意为条理话,情垒就是谈情说爱的条理话的意思。如说侗族情歌是侗族歌唱的情诗,那么侗族情垒就是侗族朗诵的情诗。在侗族北部方言区的新晃、天... 侗族情垒在侗族垒词中,数量多,影响大,有着比较突出的艺术成就与社会价值。“垒”是侗语记音,意为条理话,情垒就是谈情说爱的条理话的意思。如说侗族情歌是侗族歌唱的情诗,那么侗族情垒就是侗族朗诵的情诗。在侗族北部方言区的新晃、天柱、三穗、玉屏、芷江等地流行情垒,其内容可分为初会,请坐、夸赞、借带、结朋友、分离、初恋、相思、热恋、盟誓等。讲诵时,有的用侗语,有的用汉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语 讲诵 方言区 三穗 社会价值 飞歌 社会作用 赶坳 事象 玉屏
下载PDF
父亲的奖品
11
作者 椿 《湖南烟草》 2017年第3期62-63,共2页
父亲在得过脑梗和高血糖、痛风病后,说话缓慢,行动相当不便。我每次回家与他说话,他语速很慢,好在大脑清醒。他特别高兴与我聊他工作时候的事。说起那些往事,他一脸的笑容。父亲一直在乡间的供销社工作,站过柜台,当过负责人,但退休前一... 父亲在得过脑梗和高血糖、痛风病后,说话缓慢,行动相当不便。我每次回家与他说话,他语速很慢,好在大脑清醒。他特别高兴与我聊他工作时候的事。说起那些往事,他一脸的笑容。父亲一直在乡间的供销社工作,站过柜台,当过负责人,但退休前一二十年全是在乡下做培植工作。我曾经在假期跟他下乡,对漫山浓绿的随风起舞的烟叶,对村寨周边醒目的烤烟房,有着浓厚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亲 烤烟房 笑容
原文传递
粟裕大将故里行
12
作者 椿 《湖南教育(下旬)(C)》 2013年第9期62-63,共2页
湖南怀化的会同县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里。从长沙出发,向西南驱车而行需数小时。窗外的景物在眼前掠过。山水,稻田,熟悉的侗乡木楼,不断勾起我的思绪。大将粟裕在这里诞生,刚过100余年。他少小离家,由求学走上革命道路,一... 湖南怀化的会同县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里。从长沙出发,向西南驱车而行需数小时。窗外的景物在眼前掠过。山水,稻田,熟悉的侗乡木楼,不断勾起我的思绪。大将粟裕在这里诞生,刚过100余年。他少小离家,由求学走上革命道路,一生再没有回来。当年有家难回,解放后,他曾考虑路途遥远、开支不少,主动放弃返乡的念头。最终,他77岁生命化成的骨灰,除了洒向战斗过的地方,也洒在生养他的会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将 粟裕 故里 革命道路 共和国 会同县 解放后 生命化
下载PDF
溪边的校园
13
作者 椿 《湖南教育(中旬)(B)》 2014年第8期59-60,共2页
平溪河从西而来,经过它流域最大的田坝,绕了一个大大的弯,再穿东边的田坝缓缓流去。一湾碧水,四季清洌,将扶罗寨紧紧环绕。碧水弯弯的两头,有两个名声在外的校园,是我难忘的母校。我的小学在水湾的下游。河水在学校的小山包下幽深地流... 平溪河从西而来,经过它流域最大的田坝,绕了一个大大的弯,再穿东边的田坝缓缓流去。一湾碧水,四季清洌,将扶罗寨紧紧环绕。碧水弯弯的两头,有两个名声在外的校园,是我难忘的母校。我的小学在水湾的下游。河水在学校的小山包下幽深地流过。三四年级的暑假,我与同学学习游泳,站上深水边的石阶上,学大人捧几捧水拍响自己的胸脯:"一拍拍,二拍拍,保佑我们不着骇。"会游的,像一条白鱼轻轻钻入水里;胆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四年级 母校 小学 学校 学习 同学
下载PDF
向往山外
14
作者 椿 《湖南教育(下旬)(C)》 2012年第6期60-61,共2页
曾经,世居深山老林的孩子,向往山外,是一个只能埋藏在心底的奢求。开门见山,贫苦艰辛,祖祖辈辈无可逃避。不遇土匪恶霸,没有旱灾水患,能有粗粮裹腹,便是生存的幸福。时间的年轮走到了20世纪中后期,山里孩子通过一些媒介,得知... 曾经,世居深山老林的孩子,向往山外,是一个只能埋藏在心底的奢求。开门见山,贫苦艰辛,祖祖辈辈无可逃避。不遇土匪恶霸,没有旱灾水患,能有粗粮裹腹,便是生存的幸福。时间的年轮走到了20世纪中后期,山里孩子通过一些媒介,得知山外还有另一个天高地阔的世界。向往山外,使得这些孩子心生幻想,树立了理想。我,便是其中的一个。小时候,听家里长辈说起在外做事多年极少回家的亲戚,我也心生羡慕。后来知道,有的亲戚关系转的弯比山谷里的溪流弯道还多,心中便打消了去开眼界的念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往 20世纪中后期 亲戚关系 孩子 理想
下载PDF
姚茂椿散文两篇
15
作者 椿 《湖南教育(中旬)(B)》 2017年第3期61-62,共2页
架在心里的风雨桥 家乡深山的学校里,不少孩子曾因家贫,在村寨的风雨桥旁迷茫流泪。一个春节回家,乡党委书记在小街上遇到我,开口即对长沙爱心人士的助学事迹赞不绝口。几年前一位挂职的省报记者牵线搭桥,落实了学校的爱心午餐,让侗乡... 架在心里的风雨桥 家乡深山的学校里,不少孩子曾因家贫,在村寨的风雨桥旁迷茫流泪。一个春节回家,乡党委书记在小街上遇到我,开口即对长沙爱心人士的助学事迹赞不绝口。几年前一位挂职的省报记者牵线搭桥,落实了学校的爱心午餐,让侗乡孩子解决了在校没有午饭吃的问题。又找到省里一家医院,工作人员积极捐款捐物,有的千里迢迢数次去乡间的学校,帮助了不少孩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乡党委书记 工作人员 风雨桥 学校 孩子 爱心 迷茫
下载PDF
地方人大工作法理与实践解读之五 人大经济监督的湖南实践
16
作者 椿 《人民之友》 2016年第1期46-49,共4页
地方人大对当地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督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渐进过程。今年经济工作总的基调依然是稳中求进,但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强持续增长动力,需要地方人大在进一步发挥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同时,继续发挥好财... 地方人大对当地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督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渐进过程。今年经济工作总的基调依然是稳中求进,但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强持续增长动力,需要地方人大在进一步发挥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同时,继续发挥好财经监督作用。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围绕中心、履行职责,积极为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尽心出力,加强促进规范保障,在支持与监督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由于思想认识、履职环境、人员编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各级人大 省人大财经委 财经工作 求进 党的领导 促进作用 执法检查 持续增长 经济运行 人员编制
原文传递
人大经济监督的湖南实践与思考
17
作者 椿 《人大研究》 2016年第3期24-27,共4页
地方人大对当地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督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渐进过程。2015年经济工作总的基调依然是稳中求进,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地方人大在进一步发挥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同时,需要继续发挥... 地方人大对当地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督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渐进过程。2015年经济工作总的基调依然是稳中求进,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地方人大在进一步发挥支持和促进作用的同时,需要继续发挥好财经监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监督 经济运行情况 实践 湖南 地方人大 渐进过程 稳中求进 经济工作
下载PDF
梦回龙溪口
18
作者 椿 《湖南教育(下旬)(C)》 2011年第7期60-61,共2页
龙溪口中学,这所给我幸运的学校,位于新晃县城舞水对岸的一个高地上。宽阔清幽的舞水从贵州过来,在龙溪口缓缓接受校园的检阅,给从三拱桥穿梭而来的苗条的龙溪一个非常热情的拥抱。
关键词 《梦回龙溪口》 散文 文学 姚茂椿
下载PDF
丁达的声音(外一篇)
19
作者 椿(侗族) 《民族文学》 2024年第3期130-134,共5页
心里一直有一个寨子,住着一个古老的歌师。他不知疲倦地教歌,教青少年唱,教牙牙学语的婴童发出音符,也让古树、花草、庄稼唱出声。活泼灵动的泉水、鸟儿,听过他的歌,唱得更好听。歌师的歌经过花园,经过小溪,经过鼓楼风雨桥吊脚木楼,木... 心里一直有一个寨子,住着一个古老的歌师。他不知疲倦地教歌,教青少年唱,教牙牙学语的婴童发出音符,也让古树、花草、庄稼唱出声。活泼灵动的泉水、鸟儿,听过他的歌,唱得更好听。歌师的歌经过花园,经过小溪,经过鼓楼风雨桥吊脚木楼,木柱木梁木枋和火塘窗户,都听得懂那些歌。生活在这个地方的人们,从出生开始就喜欢唱歌。泉水从丁达寨的后山上流出,清亮,洁净,瀑瀑有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雨桥 青少年 泉水
原文传递
茅头园村即景
20
作者 椿(侗族)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