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性眩晕发病机制中交感神经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孙胜(综述) 姚猛(审校)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9期1817-1819,共3页
颈性眩晕是指因颈源性因素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主要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早在1926年Barre和Lieou首先报道了颈部病变刺激颈交感神经引起眩晕、视力模糊、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命名为Barre—Lieou综合征。
关键词 眩晕 病因学 颈椎 交感神经系统 综述文献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脊髓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徐银良(综述) 姚猛(审校) 周昌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0期2021-2024,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发展有两个阶段:首先是外伤导致神经自身组织的直接损害,其次是原发性损伤级联的一系列继发性损害,是所有早期原发病灶的放大[1],包括体液及电解质失衡、局部血流改变、钙介导的细胞损伤、自由...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发展有两个阶段:首先是外伤导致神经自身组织的直接损害,其次是原发性损伤级联的一系列继发性损害,是所有早期原发病灶的放大[1],包括体液及电解质失衡、局部血流改变、钙介导的细胞损伤、自由基的产生、谷氨酸诱导的兴奋毒性、线粒体功能紊乱、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细胞凋亡等变化,因而促进SCI后功能恢复的策略是减少二级损伤[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药物疗法 红细胞生成素 治疗应用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亮言(综述) 姚猛(审校)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6期904-907,共4页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减压被压迫的神经根和硬膜囊。内镜手术最主要的优势是在不融合颈椎的情况下可解除症状,有效保证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度;此外在保证切口最小的同时还能在镜下选择性减压。该文对前路和后路经皮内...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减压被压迫的神经根和硬膜囊。内镜手术最主要的优势是在不融合颈椎的情况下可解除症状,有效保证术后患者颈椎活动度;此外在保证切口最小的同时还能在镜下选择性减压。该文对前路和后路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 前路 后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