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酸染色与即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在辅助诊断结核病中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小燕 吴丹 +4 位作者 邱小文 郑宇辉 康德勇 杨映红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在我国结核病被列为重大传染病之一,是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我国结核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2位,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结核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防控工作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法 辅助诊断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抗酸染色 世界卫生组织 检测 呼吸道传染病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ROS1基因突变及突变共存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丹 李静 +3 位作者 郑宇辉 冯昌银 杨映红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及ROS1基因融合突变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驱动基因共突变的病例。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50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荧...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及ROS1基因融合突变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驱动基因共突变的病例。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50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荧光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及ALK、ROS1基因融合突变情况,统计分析驱动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50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ALK、ROS1基因突变率分别为52.9%(797/1508)、6.2%(93/1508)、2.7%(40/1508);EGFR基因突变类型以外显子19 del与外显子21 L858R为主(90.6%,722/797),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女性、无吸烟史、腺癌患者(P<0.05);ALK及ROS1基因融合多见于年龄<60岁、晚期患者(P<0.05)。其中携带共突变基因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6例(1.1%,16/1508),包括EGFR/ALK基因共突变7例、EGFR/ROS1基因共突变8例、ALK/ROS1基因共突变1例,驱动基因共突变患者多为女性、腺癌患者。16例驱动基因共突变患者中,8例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疗效为3例部分缓解、2例疾病稳定、3例疾病进展。结论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可出现突变共存的状态,多基因联合检测可为临床靶向药物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非小细胞肺癌 突变情况 驱动基因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疾病进展 临床病理学
原文传递
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4-547,共4页
抗原修复是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重要因素,现已广泛应用于病理学和形态学研究领域。基于抗原修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有助于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蛋白质,为个性化医疗中相关分子生物标记物的应用建立实用而先进的平台。该... 抗原修复是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重要因素,现已广泛应用于病理学和形态学研究领域。基于抗原修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有助于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蛋白质,为个性化医疗中相关分子生物标记物的应用建立实用而先进的平台。该文现对抗原修复的机制与其在细胞或组织样品的制备、免疫组化的标准化以及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修复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病理学 细胞病理学 蛋白质组学 文献综述
下载PDF
不同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郑宇辉 杨映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92-1394,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 fixed and paraffin embedded,FFPE)组织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核酸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40例经临床确诊结核病患者的FFPE组织标本,运用凯...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 fixed and paraffin embedded,FFPE)组织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核酸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40例经临床确诊结核病患者的FFPE组织标本,运用凯杰MTB核酸PCR检测试剂盒、晶芯分枝杆菌核酸PCR检测试剂盒及抗酸染色法进行检测,分析不同方法的MTB检出率。结果凯杰PCR法、晶芯PCR法及抗酸染色法的MTB检出率分别为80%(32/40)、37. 5%(15/40)、50%(20/40),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凯杰PCR法的MTB检出率明显高于晶芯PCR法和抗酸染色法(P <0. 01)。结论凯杰PCR试剂盒检测FFPE组织中MTB的灵敏度高于晶芯PCR试剂盒,但晶芯PCR试剂盒能够同时检测并区分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分枝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抗酸染色
下载PDF
PASM-Masson染色法在肾穿刺活检特殊染色中的应用与体会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敏 +1 位作者 曾玲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3-694,共2页
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是当今肾脏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肾脏疾病诊断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主要包括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PAS染色、PASM染色、Masson染色和刚果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或免疫荧光染色以及电镜... 经皮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是当今肾脏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肾脏疾病诊断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主要包括常规HE染色、特殊染色(PAS染色、PASM染色、Masson染色和刚果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或免疫荧光染色以及电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SM-Masson染色 特殊染色 肾穿刺活检
下载PDF
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IMP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映红 +2 位作者 黄建平 郑宇辉 连渊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IMP3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与免疫组化法检测IMP3 mRNA及蛋白在71例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不同甲状腺病... 目的探讨IMP3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与免疫组化法检测IMP3 mRNA及蛋白在71例不同病理类型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不同甲状腺病变组织中IMP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由高到低依次为甲状腺滤泡亚型乳头状癌(follicular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FVPTC)(10.13倍)、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8.81倍)、甲状腺非滤泡型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8.52倍)、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NG)(2.46倍)、甲状腺滤泡性腺瘤(follicular adenoma,FA)(1.49倍);IMP3蛋白阳性率也显著升高,由高到低依次为FTC(100%)、PTC(96.77%)、FVPTC(90%)、FA(20%)、NG(0);IMP3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1)。甲状腺恶性肿瘤组的IMP3 mRNA表达水平(8.82倍)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1.94倍)(P<0.01);恶性滤泡性病变组的IMP3表达水平(9.36倍)也显著高于良性滤泡性病变组(1.49倍)(P<0.01)。结论 IMP3是甲状腺良恶性肿瘤诊断的有效分子标志物,也是甲状腺良恶性滤泡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荧光定量PCR IMP3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二代测序技术检测4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
7
作者 施栋梁 +4 位作者 吴丹 黄达妮 陈醉 郑宇辉 杨映红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基因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442例PTC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1)442例PTC患者中,423例患者检出基因突变,其中BRAF(385例)、RET(24例)、KRAS(...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基因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442例PTC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1)442例PTC患者中,423例患者检出基因突变,其中BRAF(385例)、RET(24例)、KRAS(5例)、NTRK3(3例)、NTRK1(3例);(2)BRAF基因突变仅与肿瘤最大径相关(P=0.006);(3)V600E突变丰度与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单/双侧、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亚型(P均<0.05)相关;(4)V600E不同突变丰度与肿瘤最大径、癌灶分布、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亚型(P均<0.05)相关。结论应用NGS技术可以明确PTC各驱动基因变异的独特特征,此外BRAF基因V600E突变与多项高危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二代测序 基因突变 BRAF
下载PDF
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病发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慧 +4 位作者 王明月 曾德华 李敏 曾玲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分析由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病(steroid-resistant minimal change disease,SR-MCD)发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临床病理特点,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演变过程中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目的分析由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病(steroid-resistant minimal change disease,SR-MCD)发展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临床病理特点,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演变过程中的形态学特点。方法分别利用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检查分析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具有激素抵抗的临床特点,初次活检镜下均表现为足细胞弥漫性肿胀,局灶可见增生(≥3个连续排列或叠层),且初次肾活检均可见C4d节段不均匀系膜区较强表达,6例均由SR-MCD发展为FSGS。结论当发现MCD足细胞病变显著或有较强C4d表达时应提示临床医师该患者有向FSGS发展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微小病变病 重复肾穿 C4D 足细胞
下载PDF
二代测序技术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RET基因融合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施栋梁 +3 位作者 吴丹 陈醉 黄达妮 杨映红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184-188,193,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RET基因融合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二代测序(NGS)技术对442例PTC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同时收集患者资料,探讨RET融合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442例中,RET融合24例,其中RET-CCDC6融合16例,RET-NC...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RET基因融合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二代测序(NGS)技术对442例PTC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同时收集患者资料,探讨RET融合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442例中,RET融合24例,其中RET-CCDC6融合16例,RET-NCOA4融合6例,RET-ERC1融合2例。(2)RET融合患者24例中,男性4例,女性20例;年龄9~75岁;肿瘤最大径0.2~3.6 cm;单灶11例,多灶13例;单侧16例,双侧8例;侵犯被膜5例,未侵犯被膜19例;甲状腺外侵犯10例,无腺外侵犯14例;淋巴结转移20例,无淋巴结转移4例。(3)RET融合与肿瘤最大径(P<0.001)、肿瘤单/双侧(P=0.020)、淋巴结转移(P=0.005)相关,与年龄、性别、癌灶分布、侵犯被膜、腺外侵犯、组织学亚型无关。(4)不同突变丰度的RET融合与肿瘤最大径(P<0.001)、肿瘤单/双侧(P=0.049)、淋巴结转移(P=0.018)相关,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5)RET-CCDC6融合仅与肿瘤最大径(P=0.001)相关,RET-NCOA4融合仅与肿瘤单/双侧(P=0.005)相关。结论RET基因融合与PTC患者多项不良预后因素相关,通过NGS检测RET基因融合能够辅助临床分层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 甲状腺乳头状癌 二代测序技术 病理特征
下载PDF
伴EGFR突变与ROS1融合的肺腺癌4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10
作者 杨映红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5-617,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ROS1基因融合共存型(简称"ER双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ER双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探讨其临床治疗及预后。结果(1)158...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ROS1基因融合共存型(简称"ER双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ER双突变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探讨其临床治疗及预后。结果(1)15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为51.5%(816/1586),ROS1融合突变率为2.4%(38/1586),ROS1融合与患者的年龄、吸烟史、病灶部位有关。(2)38例ROS1融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4例为ER双突变,占比10.5%(4/38)。4例均为女性、肺腺癌患者,中位年龄62岁,均无吸烟史,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各1例。EGFR以第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多见,ROS1融合以R2型多见。(3)4例ER双突变患者中位随访8.5个月,其中Ⅰ期患者右上肺叶切除术后随访22个月疾病无进展;Ⅱ期患者左下肺叶切除术后辅助化疗,随访6个月疾病无进展;Ⅲ期患者右中肺癌根治术后随访6个月疾病无进展;Ⅳ期患者伴肺、肝、骨转移,第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8个月后出现脑转移,血液EGFR检测示T790M突变,二线接受第三代EGFR-TKI治疗,3个月后复查脑转移灶略缩小,疾病稳定。结论ER双突变肺癌在临床上较少见,多见于女性、不吸烟、肺腺癌患者,其可能从EGFR-TKI靶向治疗中获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靶向治疗之前进行驱动基因联合检测,有助于靶向药物的选择以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突变 临床病理学特征 术后辅助化疗 左下肺叶 脑转移 靶向治疗 肺腺癌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微小病变病肾病积分与激素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慧 +4 位作者 王明月 曾德华 曾也婷 李敏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观察肾脏激素敏感型微小病变病(steroid-sensitive minimal change disease,SS-MCD)、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病(steroid-resistant minimal change disease,SR-MCD)及早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early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 目的观察肾脏激素敏感型微小病变病(steroid-sensitive minimal change disease,SS-MCD)、激素抵抗型微小病变病(steroid-resistant minimal change disease,SR-MCD)及早期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early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EFSGS)的临床特征、C4d表达及足细胞形态特点,分析各组间C4d表达及足细胞病变的差异性,为识别SR-MCD提供新的病理学指标。方法收集SS-MCD、SR-MCD及E-FSG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肾脏活检标本分别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查;观察并分析三组临床特征、足细胞形态学变化及C4d表达特点。结果 SR-MCD组足细胞病变平均分高于SS-MCD组,低于E-FSG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S-MCD组的C4d阳性平均分低于SR-MCD组和E-FSG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SR-MCD和E-FSG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SS-MCD组的足细胞病变平均分+C4d阳性平均分,低于SR-MCD组和E-FSG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SR-MCD和E-FSG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各组间Ig M、C3d及C1q的阳性平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C4d评分、足细胞评分及C4d评分+足细胞评分三条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753、0. 658及0. 803,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分、1. 5分、4. 5分。结论MCD的C4d积分、足细胞积分及MCD肾病积分(足细胞病变积分+C4d阳性积分),均可作为预测激素疗效的有效指标,其中MCD肾病积分价值相对较高;三者的临界值分别为3分、1. 5分、4. 5分;超过临界值时应提醒临床医师注意随访,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微小病变病 C4D 病理 激素疗效
下载PDF
结直肠息肉筛查与监测新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英豪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是癌症致死的常见病因。多数结直肠癌由原有的腺瘤进展或在炎性反应性肠病的基础上发生。结肠镜筛查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并消除这些癌前病变。为识别并消除这些癌前息肉,临床内镜医师需要在患者进行首...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是癌症致死的常见病因。多数结直肠癌由原有的腺瘤进展或在炎性反应性肠病的基础上发生。结肠镜筛查的主要目的在于识别并消除这些癌前病变。为识别并消除这些癌前息肉,临床内镜医师需要在患者进行首次结肠镜检查后作出结肠随访监测计划,为患者提供预后信息,并确定具有家族性肿瘤综合征特征的息肉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综合征 普查 结肠镜 多相筛查
下载PDF
伴有EGFR突变与ALK融合共存的肺腺癌六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宇辉 +2 位作者 杨映红 黄建平 吴丹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69-1371,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融合共存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EGFR突变与ALK融合共存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探讨其临床治疗及预后。结...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融合共存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EGFR突变与ALK融合共存的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探讨其临床治疗及预后。结果(1)2803例肺腺癌患者的基因检测(ARMS法)结果显示,EGFR突变率为52.98%(1485/2803),EML4-ALK突变率为5.82%(163/2803),其中6例患者EGFR与ALK双突变,占比0.21%。(2)6例EGFR与ALK双突变肺腺癌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55岁,仅1例有吸烟史,临床分期Ⅰ期1例,余5例均为Ⅳ期,EGFR以第19号外显子缺失和第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多见。(3)5例Ⅳ期患者接受第一代EGFR酪氨酸酶抑制剂(TKI)治疗,4例有效,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11.5个月,其中2例患者随访期间死亡,总生存期分别为9和12个月。(4)2例患者第一代EGFR-TKI治疗耐药后行二次基因检测示T790M突变,接受第三代EGFR-TKI治疗,分别继续随访16和15个月,疾病无进展。结论EGFR突变与ALK融合共存的肺腺癌在临床上较少见,多为年轻、女性、不吸烟、临床分期晚的患者,其可能从EGFR-TKI或ALK-TKI靶向治疗中获益,靶向治疗耐药后应行二次基因检测以指导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突变 临床病理学特征 后续治疗 肺腺癌 治疗及预后 基因检测 靶向治疗 酪氨酸酶抑制剂
原文传递
肺癌中IMP3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映红 +2 位作者 黄建平 冯昌银 连渊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07-1411,1417,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 mRNA-binding protein 3,IMP3)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78例肺癌组织中IMP3蛋白及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肺...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 mRNA-binding protein 3,IMP3)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78例肺癌组织中IMP3蛋白及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肺癌组织中IMP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IMP3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病理类型、病理学分期、血清CEA水平有关(P<0.05)。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IMP3表达、淋巴结转移、病理学分期与患者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有关,淋巴结转移、吸烟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IMP3表达、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病理学分期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IMP3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肺癌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IMP3 荧光定量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预后
下载PDF
电镜常规制样技术的多组织块集合包埋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丽芳 +2 位作者 刘庆 曾德华 曲利娟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18-719,共2页
电镜样本常规制样技术,因受固定液渗透速率慢、电镜放大倍数高、组织观察范围有限等条件制约,要求每个包埋块组织大小仅为1 mm3.在日常工作中,常需要增加包埋块数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我科通过近10年3万余例电镜标本制备总结出多组织... 电镜样本常规制样技术,因受固定液渗透速率慢、电镜放大倍数高、组织观察范围有限等条件制约,要求每个包埋块组织大小仅为1 mm3.在日常工作中,常需要增加包埋块数以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我科通过近10年3万余例电镜标本制备总结出多组织块集合包埋制片法,既能大大减少工作量及成本,又不影响电镜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埋 多组织块 透射电镜
下载PDF
ATF3、14-3-3ζ和beclin-1在替莫唑胺治疗敏感与耐药的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6
作者 李小燕 赵建祥 +5 位作者 任保刚 吴雪晶 吴丹 陈晓雯 杨映红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2771-2777,共7页
目的:探讨在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治疗敏感与耐药的胶质母细胞瘤中转录激活因子3 (activatingt ranscription factor3,ATF3)、14-3-3ζ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TMZ耐药产生的相关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目的:探讨在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治疗敏感与耐药的胶质母细胞瘤中转录激活因子3 (activatingt ranscription factor3,ATF3)、14-3-3ζ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其与TMZ耐药产生的相关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并比较同一患者TMZ治疗前及耐药时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内ATF3、14-3-3ζ和beclin-1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取30μg/m LTMZ培养的U87细胞为实验组,普通溶剂培养的U87细胞为对照组,培养72h,MTT及annexin V-别藻蓝素(allophycoc yanin,APC)单染法分别检测并比较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凋亡率,RT-PCR及蛋白质印迹检测并比较细胞内ATF3、14-3-3ζ和beclin-1基因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TMZ耐药时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ATF3、14-3-3ζ和beclin-1表达水平均高于TMZ治疗前(P<0.05);TMZ敏感的U87细胞培养72 h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均增加(P<0.05),细胞内ATF3、14-3-3ζ和beclin-1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三者呈同向表达。结论:在TMZ用药过程中,胶质母细胞瘤内ATF3激活可能上调14-3-3ζ的表达,进而启动并使自噬增强,导致TMZ耐药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替莫唑胺 自噬 转录激活因子3 14-3-3ζ
下载PDF
胃腺癌Her-2蛋白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分析
17
作者 李小燕 李雯 +3 位作者 郑宇辉 康德勇 杨映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64-67,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状态,探讨Her-2表达在胃腺癌患者中的病理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胃腺癌样本100例,应用Hercep-Test TM Kit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表He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 目的通过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在胃腺癌中的表达状态,探讨Her-2表达在胃腺癌患者中的病理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胃腺癌样本100例,应用Hercep-Test TM Kit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表He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r-2蛋白IHC3+总体阳性率8%,其在胃底-体部腺癌中阳性率高于胃窦部(P=0.046),在高-中分化胃腺癌中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癌(P=0.039);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蛋白检测可为靶向治疗提供用药指导;Her-2蛋白在胃腺癌中表达差异的临床意义仍存在争议,需建立统一规范的实验室控制体系,并扩大样本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免疫组织化学法
下载PDF
不同年龄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18
作者 陈琳琳 杨映红 +1 位作者 郑宇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39-84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的胰腺SPN,根据年龄分为青少年组(≤30岁)和中老年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neoplasm,SP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的胰腺SPN,根据年龄分为青少年组(≤30岁)和中老年组(>3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43例胰腺SPN中,青少年组24例,平均年龄(22.5±5.6)岁;中老年组19例,平均年龄(41.6±9.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肿瘤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老年组相比,青少年组患者肿瘤CA19-9水平高、肿瘤直径大,镜下表现为更多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胰腺SPN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青少年组更具侵袭性,术后需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实性假乳头状瘤 年龄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塌陷型与细胞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曾德华 +5 位作者 谢飞来 曲利娟 曾玲 李敏 刘庆 郑智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24-1329,共6页
目的分析塌陷型和细胞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临床病理指标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非特殊型和顶端型FSGS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塌陷型和细胞型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随访观察各组患... 目的分析塌陷型和细胞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的临床病理指标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以非特殊型和顶端型FSGS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塌陷型和细胞型FSG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随访观察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探讨FSGS患者肾存活的影响因素。结果 (1)与非特殊型相比,塌陷型、细胞型FSGS患者的病程短,血清白蛋白水平(serum albumin,ALB)低,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RI)的发生率高(P<0.05)。(2)塌陷型FSGS的活动性指数和慢性指数显著高于顶端型和非特殊型(P<0.05)。(3)顶端型、细胞型、非特殊型和塌陷型FSGS患者的治疗缓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90.6%、58.3%、50%、37.9%,治疗效果与病理亚型密切相关(P<0.05)。(4)顶端型、非特殊型、细胞型和塌陷型FSGS患者的5年肾存活率分别为100%、93.8%、75.0%、58.6%;肾活检时RI、活动性指数、慢性指数、病理亚型、治疗效果是FSGS患者肾存活的影响因素,其中慢性指数≥5分和病理亚型为塌陷型是影响FSGS患者肾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塌陷型和细胞型FSGS是具有明显临床病理特征、对治疗反应及预后较差的病理亚型。慢性指数≥5分和塌陷型是FSGS患者肾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塌陷型 细胞型 病理特点 临床预后
下载PDF
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染色铅污染的补救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丽芳 +1 位作者 曲利娟 曾德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6-816,共1页
超薄切片染色是透射电镜样本制备的关键步骤,铅污染在日常工作中并不少见,可直接影响电镜观察。本文现介绍一种有效消除铅污染的补救方法,报道如下。
关键词 超薄切片 稀硝酸 铅污染 透射电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