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65
1
作者 陈云苏 陈峥嵘 +1 位作者 张弛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 探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新方法。 方法 分析自 2 0 0 0年7月至 2 0 0 1年 5月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侧端骨折共 12例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 ,患者的肩关节在术后 ... 目的 探讨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新方法。 方法 分析自 2 0 0 0年7月至 2 0 0 1年 5月用锁骨钩钢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外侧端骨折共 12例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 ,患者的肩关节在术后 2周平均屈曲 90° ,外展 90°。有 1例因钢板预弯不佳发生肩关节撞击 ,但在内固定取出后关节功能未受影响。术后X线评估复位率达10 0 %。内固定取出后 ,无再脱位的病例 ,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率 10 0 %。 结论 锁骨钩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的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远端骨折 锁骨钩钢板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三头肌劈开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6
2
作者 张弛 陈峥嵘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目的 评估采用三头肌劈开和尺骨鹰嘴截骨两种不同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86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其中 43例采用三头肌劈开入路, 43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 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 36... 目的 评估采用三头肌劈开和尺骨鹰嘴截骨两种不同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86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均接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其中 43例采用三头肌劈开入路, 43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 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 36. 6个月。Mayo肘关节评分、上肢、肩、手功能障碍(disabilitiesofthearm, shoulderandhand, DASH)评分和Knirk等评分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放射学检查 77例患者临床效果均良好。并发症包括 6例延迟愈合, 1例严重的肘关节僵硬, 2例神经麻痹。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安全有效。三头肌劈开入路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均可获得相同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头肌劈开 尺骨鹰嘴截骨入路 治疗 肱骨髁间骨折 疗效比较
原文传递
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加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顾宇彤 张键 +4 位作者 姜晓幸 董健 费琴明 张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椎体高度压缩率、恢复率和后凸角、后凸矫正率的观察和比较来评价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新鲜骨折且无神经症状的患者共10... [目的]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椎体高度压缩率、恢复率和后凸角、后凸矫正率的观察和比较来评价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1年1月间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新鲜骨折且无神经症状的患者共103例,分为3组,第1组:行经皮穿刺后凸成形术,37例;第2组:行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成形术,35例;第3组: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3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术后平均随访16.9个月,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术后1、2、3个月、半年及末次随访的腰背痛评分,计算并比较各时点的椎体高度压缩率、恢复率和后凸角、后凸矫正率。[结果]术后各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01),末次随访时第3组明显低于第2组(P<0.05)。术后各时点2、3组的高度恢复率、后凸矫形率均明显大于第1组(P<0.001);术后即刻三组高度压缩率、后凸角均显著减小(P<0.001),而术后1个月时第1组高度恢复率(P<0.001)、后凸矫形率(P<0.05)明显下降,随后逐渐平稳,其他两组术后变化不大。[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时尽量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固定与经皮椎体成形相结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椎体成形术 椎弓根钉内固定 微创脊柱外科
原文传递
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弛 陈峥嵘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5月-2004年6月,对28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患者进行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平均随访2.1年,并应用美国肩肘外科(ASES)评分进行评估,包括术后疼痛、主动活动范围和日常... 目的探讨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5月-2004年6月,对28例肱骨近端粉碎骨折的患者进行半肩关节置换治疗。平均随访2.1年,并应用美国肩肘外科(ASES)评分进行评估,包括术后疼痛、主动活动范围和日常行动功能。结果28例患者ASES评分平均87.9(67~96)分,其中肩关节活动度平均为:主动前屈上举132°,外旋40°,内旋T10水平,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平均2.6分。术后6个月,23例患者患侧肌力和功能达到正常的80%,术后1年基本达到正常的90%水平。82%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只有重建肱骨正常长度、确切固定大小结节和持之以恒的康复锻炼才能使半肩关节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骨折 肩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原文传递
Osteoset人工骨修复四肢骨缺损及在脊柱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董健 李熙雷 +6 位作者 方涛林 程飚 郭常安 阎作勤 陈峥嵘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1334-1335,共2页
关键词 OSTEOSET 人工骨替代物 四肢骨缺损 脊柱融合 骨修复 治疗过程 骨折不愈合 脊柱稳定性 医用硫酸钙 肿瘤切除
原文传递
双钢板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志刚 张弛 +2 位作者 周建平 杨轶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1-605,共5页
目的 探讨采用双钢板内固定加自体植骨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11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全部采用LCP+重建钢板+自体植骨治疗,术后不用外固定,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手... 目的 探讨采用双钢板内固定加自体植骨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11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全部采用LCP+重建钢板+自体植骨治疗,术后不用外固定,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4个月,无内固定失败病例。依据ConstantMurley评分,11例患者术前肩关节评分 22.6±4.7,术后6个月评分72.5±6.8。结论 采用LCP+重建钢板+自体植骨技术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失败后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肱骨 骨折内固定术 植骨
下载PDF
微创椎弓根钉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顾宇彤 张键 +5 位作者 姜晓幸 董健 费琴明 阎作勤 张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869-874,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钉对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后再骨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8月68例单节段胸腰椎新鲜骨折且无神经症状分为2组:单纯PVP组( n=37),只行双侧PVP;PVP联合内固...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钉对经皮椎体成形术(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后再骨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8月68例单节段胸腰椎新鲜骨折且无神经症状分为2组:单纯PVP组( n=37),只行双侧PVP;PVP联合内固定组(( n=31),行双侧PVP+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后腰背痛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后凸角及术后各时点椎体高度恢复率和后凸矫正率。结果单纯PVP组骨水泥注入量(5.7±1.1)ml,手术时间(43.4±5.0) min,出血量(5.5±1.5)ml,住院时间(3.2±0.4) d。 PVP联合内固定组骨水泥注射量(6.1±1.4)ml,手术时间(74.7±8.6)min,出血量(70.2±4.7)ml,无一例需要输血,住院时间(5.3±1.0)d。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24~30个月)。 PVP联合内固定组术后1、2、3个月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单纯PVP组( P<0.05)。单纯PVP组术后各时点椎体高度压缩率显著高于PVP联合内固定组( P<0.05);2组内椎体高度压缩率术前与术后各时点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纯PVP组术后各时点椎体高度恢复率显著低于PVP联合内固定组(P<0.05);单纯PVP组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即刻与术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VP联合内固定组术后各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PVP组术后各时点椎体后凸角显著高于PVP联合内固定组(P<0.05);2组椎体后凸角术后即刻与术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PVP组术后各时点椎体后凸矫正率显著低于PVP联合内固定组(P<0.05);单纯PVP组椎体后凸矫正率术后即刻与术后其他时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VP联合内固定组术后各时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纯PVP组5例(13.5%)出现再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胸腰椎骨折 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 椎弓根钉内固定
下载PDF
利用股骨头结构性植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 Ⅱ型和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及非 阎作勤 +3 位作者 陈云苏 张弛 张光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Crowe Ⅱ、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时采用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治23例29髋DDH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Crowe Ⅱ、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时采用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治23例29髋DDH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男3例3髋,女20例26髋;年龄43~65岁,平均52岁。单髋17例,双髋6例。Crowe分型:Ⅱ型17例20髋,Ⅲ型6例9髋。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为(2.9±0.8)cm,术前Harris评分为(43.6±13.8)分。术中3例4髋采用标准THA,其余患者在关节置换同时采用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旋转中心。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7年,平均5.6年。术后12个月X线片示植骨块均已愈合。末次随访时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为(0.9±0.2)cm,Harris评分为(86.3±6.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示髋臼和股骨假体无移位,未见植骨块有明显移位和吸收塌陷征象。结论CroweⅡ、Ⅲ型DDH行THA时采用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有利于恢复髋臼旋转中心,提供良好髋臼固定,并增加骨盆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结构性植骨
原文传递
经伤椎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13
9
作者 顾宇彤 姜晓幸 +5 位作者 董健 张键 费琴明 阎作勤 张峰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年第5期408-411,407,共5页
背景: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增加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明显降低术后内固定失败、伤椎椎体高度矫正丢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传统开放手术需广泛剥离椎旁肌止点,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目的:评估经伤... 背景: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增加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明显降低术后内固定失败、伤椎椎体高度矫正丢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但传统开放手术需广泛剥离椎旁肌止点,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目的:评估经伤椎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微小切口非空心椎弓根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4月至2011年9月行经伤椎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20例单节段胸腰椎新鲜爆裂性骨折且无神经症状的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41~60岁,平均(50.3±5.5)岁,伤椎位于T11~L2,均属A3型骨折。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个3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2年的腰背痛VAS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后凸角及术后各时间点的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矫正率。结果:手术时间为80~110 min,平均(90±9)min;出血量为40~95 ml,平均(68±17)ml;住院时间5~8 d,平均(6.7±1.2)d。2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29个月,平均(26±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8.5±1.1)分明显下降至术后即刻(1.9±0.6)分(P〈0.001)及2年随访时(0.4±0.5)分(P〈0.001);椎体高度压缩率由术前(49.3±7.4)%显著下降至术后即刻(5.2±1.6)%(P〈0.001)及2年随访时(7.0±1.5)%(P〈0.001);后凸角由术前22.0°±1.9°下降至术后即刻3.1°±1.8°(P〈0.001)及2年随访时6.1°±1.4°(P〈0.001)。术后随访过程中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矫正率无明显减小。无一例出现螺钉松动、断钉及断棒。结论:经伤椎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并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 微创脊柱外科 后凸矫正率 椎体高度恢复率
下载PDF
内固定系统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俊 林建平 +1 位作者 陈峥嵘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第6期330-332,共3页
目的 评价内固定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1年到 2 0 0 3年采用侧前方手术病灶清除加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 16例 ,其中后路病灶外内固定 12例 (TSRH钉棒横桥系统 5例、TSRH钩棒横桥系统 7例 ) ,前路病... 目的 评价内固定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 0 1年到 2 0 0 3年采用侧前方手术病灶清除加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 16例 ,其中后路病灶外内固定 12例 (TSRH钉棒横桥系统 5例、TSRH钩棒横桥系统 7例 ) ,前路病灶野内Z -Plate钉板内固定系统 4例 ,椎体间皆采用自体植骨融合。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术后随访 18至 2 4个月 (平均 2 0个月 )。结果  16例患者切口均Ⅰ /甲愈合 ,1例并发单侧胸膜外后方脊旁积液(自愈 ) ,无结核病灶复发 ,椎体间植骨均获融合 ,无内固定失败。有脊髓压迫表现者 ,Frankel评分均获提升。结论 传统脊柱结核手术与内固定系统结合运用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固定坚强、矫正畸形、融合率高、减少卧床时间、安全的早期功能锻炼、总体医疗费用降低以及后期并发症低等优点 ,而复发率保持不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内固定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坐位和重体力工作人群腰背痛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2
11
作者 金克峙 Gary Sorock +3 位作者 Theodore Courtney 葛琳娜 梁友信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探讨坐位和重体力工作人群腰背痛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对 3类工作人群 (固定体姿、重体力和教师等工种 ,以轻体力自由体姿教师组作为参比组 )采用标准问卷和体检等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 ,共调查3 5 6人 (3组分别为... [目的 ]探讨坐位和重体力工作人群腰背痛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对 3类工作人群 (固定体姿、重体力和教师等工种 ,以轻体力自由体姿教师组作为参比组 )采用标准问卷和体检等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 ,共调查3 5 6人 (3组分别为 81,181和 94人 )。 [结果 ]坐位、重体力和参比组的累积患病率分别为 79 0 % ,60 2 % ,45 8% ,年患病率分别为 74 1% ,46 4% ,3 7 5 % ,周患病率分别为 3 3 3 % ,13 3 % ,2 1 9% ;对偏倚进行控制后 ,坐位工人累积患病率、年患病率和周患病率与参比组比较的OR值分别为 8 2 ,8 0 ,3 1,而重体力工人则为 4 8,3 7,3 8(P值均小于 0 0 5 )。 [结论 ]固定体姿和重体力劳动都是工作相关腰背痛的重要危险因素 ,健康工人效应在重体力工人组表现明显 ,工种和工作体力要求评分可影响腰背痛的患病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痛 患病率 LOGISTIC模型 流行病学
下载PDF
连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帕瑞昔布用于全膝置换术后镇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2
作者 戴文达 殷殿毅 +4 位作者 李渊 薛张纲 杨轶 张弛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1期17-20,共4页
背景:术后镇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处理的重要组成,直接影响术后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积极康复锻炼,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法是目前术后镇痛研究的热点。目的:评估TKA后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联合帕瑞昔... 背景:术后镇痛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处理的重要组成,直接影响术后功能恢复,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积极康复锻炼,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法是目前术后镇痛研究的热点。目的:评估TKA后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联合帕瑞昔布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9月至2011年12月行初次单侧TKA治疗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联合镇痛组,术后使用CFNB联合帕瑞昔布镇痛模式;连续硬膜外镇痛(CEA)组,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术后12、24、48 h采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分别对患膝静息和活动时进行疼痛评分,记录各组术后4、6、8、10 d的膝关节活动范围(ROM);监测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尿潴留、导管相关问题等。结果:80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两组术后12、24、48 h的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4、6、8、10 d 的患膝 ROM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 组术后尿潴留、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 B 组(P<0.05);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FNB联合帕瑞昔布镇痛能有效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镇痛效果与CEA相当,副作用少,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术后镇痛 连续股神经阻滞 连续性硬膜外镇痛 帕瑞昔布
下载PDF
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在胫骨近端侵袭性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弛 +1 位作者 蔡郑东 陈峥嵘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50-753,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胫骨近端原发侵袭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胫骨近端原发侵袭性骨肿瘤患者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2 8 5岁 ;其中骨肉瘤2 0例 ,软骨肉瘤 3例 ,Ⅱ~Ⅲ级骨巨细胞瘤 7例。对胫骨... 目的 探讨应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胫骨近端原发侵袭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胫骨近端原发侵袭性骨肿瘤患者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2 8 5岁 ;其中骨肉瘤2 0例 ,软骨肉瘤 3例 ,Ⅱ~Ⅲ级骨巨细胞瘤 7例。对胫骨近端肿瘤进行广泛切除或根治性切除后 ,采用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重建 ;对骨肉瘤同时采用新辅助化疗治疗。结果  30例患者平均随访4 2年。其中 2 2例患者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迹象 ,8例出现复发 ;术后 4年MSTS功能评分提示70 %的患者的各项评估在 3分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 胫骨近端侵袭性骨肿瘤 治疗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RudёiⅢ型Pilon骨折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弛 +1 位作者 周晓岗 陈峥嵘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61-763,共3页
目的 评估采用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Rudёi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1 997年 5月~ 2 0 0 3年 6月 ,对 38例RudёiⅢ型Pilon骨折患者急诊行跟骨牵引 ,同时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和甘露醇。 5~ 8d后予常规切开复位并用苜蓿叶钢... 目的 评估采用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Rudёi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1 997年 5月~ 2 0 0 3年 6月 ,对 38例RudёiⅢ型Pilon骨折患者急诊行跟骨牵引 ,同时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和甘露醇。 5~ 8d后予常规切开复位并用苜蓿叶钢板固定。术后 1周即行踝关节不负重活动。 结果 随访平均 1 8个月 ,所有患者均采用Teeny和Wiss系统进行主客观评估 ,优良率74 %,中 2 1 %,差 5 %。所有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为 5 .7个月。仅出现 2例伤口浅表感染和 1例浅层皮肤坏死。 结论 延迟切开复位内固定为治疗严重Pilon骨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切开复位内固定 Ⅲ型Pilon骨折 患者 皮肤坏死 钢板固定 愈合时间 结论 途径 活动
原文传递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38例报告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星华 +2 位作者 张庆华 陆治平 方建根 《中国临床医学》 2003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带瞄准器的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尤其是对开放性骨折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治疗胫骨骨折38例,其中开放骨折24例(Ⅰ型9例,Ⅱ型8例,Ⅲa型3例,Ⅲb型4例)。胫前小切口复位,瞄准器锁钉,开放骨折除清创原则外,小切口不...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带瞄准器的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尤其是对开放性骨折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治疗胫骨骨折38例,其中开放骨折24例(Ⅰ型9例,Ⅱ型8例,Ⅲa型3例,Ⅲb型4例)。胫前小切口复位,瞄准器锁钉,开放骨折除清创原则外,小切口不与清创伤口相连。结果:小切口复位不影响骨折愈合,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开放骨折只要掌握适应证,操作合理,带锁髓内钉不是感染的因素。结论:国产带瞄准器的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操作方便,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 治疗 胫骨骨折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的疗效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轶 张弛 +2 位作者 邵云潮 夏庆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4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对合并帕金森病的股骨颈Garden Ⅲ或Ⅳ型骨折患者进行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患者29例,除2例70岁以下的Ⅱ期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以外,其余27例均采用人工双... 目的探讨对合并帕金森病的股骨颈Garden Ⅲ或Ⅳ型骨折患者进行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组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收治股骨颈骨折合并帕金森病患者29例,除2例70岁以下的Ⅱ期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以外,其余27例均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所有病例均采用后方入路进行手术,其中17例行内收肌切断术。结果 29例患者中2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和9个月死亡。17例帕金森病Ⅱ期和Ⅲ期患者术后站立时间平均为11d,而Ⅳ和Ⅴ期平均下地站立时间为术后21d。并发症中肺部炎症多见,有8例出现咳痰无力和肺炎等。发生脱位1例。术后Harris评分优5例,良13例,可7例,差4例。结论对于合并帕金森病的股骨颈Garden Ⅲ或Ⅳ型骨折患者来说,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但此类患者手术风险大,术后康复难以配合,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不良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关节成形术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
原文传递
改良Keller氏手术矫正坶外翻疗效随访 被引量:10
17
作者 马慎谨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708-710,T001,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治疗外翻畸形的改良Keller’s术。经过82例121足6个月~8年的随访,畸形矫正满意,疼痛症状消失明显,治愈率为91%。手术方法主要的改进之处在于内外切口不在同一水平面,保留囊外壁,防止皮肤与截骨面... 本文介绍了一种治疗外翻畸形的改良Keller’s术。经过82例121足6个月~8年的随访,畸形矫正满意,疼痛症状消失明显,治愈率为91%。手术方法主要的改进之处在于内外切口不在同一水平面,保留囊外壁,防止皮肤与截骨面直接粘连,趾骨截除1/3~1/2为直,并以石膏外固定代替克氏针内固定。作者提出,对外翻畸形前足尚未增宽者,畸形矫正效果最佳;对前足已增宽伴第二趾屈曲畸形严重者,应在矫正外翻的同时行第二趾或第五趾的畸形矫正,否则仍会出现术后行走疼痛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外翻 Keller氏手术 矫形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骨科微创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6
18
作者 阎作勤 《中国临床医学》 2004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骨科 微创技术 微创全髋置换术 全膝置换术 微创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常安 阎作勤 +2 位作者 霍建中 陈峥嵘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346,F002,共5页
目的 脂质体介导TGF β1目的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 ,研究对MSC成软骨分化的特异性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 以梯度离心结合换液法获得并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TGF β1转染... 目的 脂质体介导TGF β1目的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 ,研究对MSC成软骨分化的特异性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 以梯度离心结合换液法获得并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 ,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TGF β1转染MSCs,RT PCR和Westernblot鉴定后 ,对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Ⅱ型胶原 (ColⅡ )、纤维连接蛋白 (FN)的表达行RT 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 获得纯度较高的成年中国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 ;脂质体为介导将全长人TGF β1目的基因导入MSC ,经RT PCR和Westernblot鉴定转染成功 ,转染后的MSC较未转染MSC成软骨分化特异性细胞外基质ColⅡ、FN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以脂质体介导法可以将TGF β1目的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转染 细胞外基质 纤维连接蛋白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手术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弛 +1 位作者 阎作勤 陈峥嵘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 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手术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 52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 ,行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手术 ,对其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椎体高度的恢复、椎管减压的程度、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后神... 目的 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手术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 52例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 ,行侧前方减压内固定手术 ,对其脊柱后凸畸形的矫正、椎体高度的恢复、椎管减压的程度、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侧前方入路手术脊柱后凸畸形矫正度为 (91±8) % ,手术后没有矫正度的丢失与内固定的失败 ;术前椎体前缘压缩为 (36 .5± 1 4 .8) % ,术后平均压缩 (8.1±1 1 .4) % ,术前椎管前后径压缩为 (46 .2± 1 2 .4) % ,术后平均压缩 (3± 4) % ,术后Frankel评分 1~ 2级及以上的恢复率为 91 %。结论 侧前方减压一期植骨加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非常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椎体 爆裂性骨折 侧前方减压 内固定 植骨融合 神经损伤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