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翘散解热机理研究 Ⅲ、银翘散对大鼠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杜力军 凌一揆 +2 位作者 沈映君 冯甲棣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1992年第5期6-9,共4页
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以2%2,4-二硝基酚(ih,10mg/kg)为致热原,以2.5g/ml银翘散注射液(ip,12.5g/kg)为解热剂,对其进行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单个温度敏感神经元自身对照实验。结果显示:银翘散能够解除致热原对温度敏感神经元的作用。从... 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以2%2,4-二硝基酚(ih,10mg/kg)为致热原,以2.5g/ml银翘散注射液(ip,12.5g/kg)为解热剂,对其进行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单个温度敏感神经元自身对照实验。结果显示:银翘散能够解除致热原对温度敏感神经元的作用。从而证明该药为中枢性解热药,且其作用原理不全同于解热镇痛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散 解热 电生理
下载PDF
α-促黑激素对大鼠下丘脑前部-视前区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姜锡然 冯甲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5期326-330,共5页
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单位放电方法,研究腹腔注射α-促黑激素(α-MSH)对正常及发热大鼠下丘脑前部-视前区(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α-MSH对记录到的9例正常大鼠,9例发热大鼠的热敏神经元均表现出增频作用,而对4例... 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单位放电方法,研究腹腔注射α-促黑激素(α-MSH)对正常及发热大鼠下丘脑前部-视前区(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α-MSH对记录到的9例正常大鼠,9例发热大鼠的热敏神经元均表现出增频作用,而对4例正常大鼠,1例发热大鼠的冷敏神经元表现出抑频效应。经t检验,α-MSH对热敏神经元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α-MSH是经调控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活动来参与体温调节及发热反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黑激素 下丘脑 神经元 体温调节
下载PDF
猫下丘脑前部-视前区温度敏感神经元对电刺激中缝背核的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6期406-409,共4页
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引导单位神经元放电的方法,观察电刺激猫中缝背核时,下丘脑前部-视前区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及温度敏感系数的变化。结果提示,中缝背核可能参与体温调节的中枢调控过程。
关键词 温度敏感神经元 温度敏感系数 下丘脑前部-视前区 中缝背核 体温调节
下载PDF
辣椒素对猫下丘脑前部-视前区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悦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93-97,共5页
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单位放电的方法,研究侧脑室微量注射辣椒素(capsaicin,cars)对猫下丘脑前部-视前区(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cars对记录到的10例热敏神经元均有升高放电频率的作用,经t检验,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 应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神经元单位放电的方法,研究侧脑室微量注射辣椒素(capsaicin,cars)对猫下丘脑前部-视前区(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活动的影响。cars对记录到的10例热敏神经元均有升高放电频率的作用,经t检验,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5例冷敏神经元均有减低放电频率的作用,经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例温度不敏感神经元中的1例是兴奋作用,2例未引起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提示,cars是经调控神经元的活动而调节体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 下丘脑 温度 神经元
下载PDF
甲状腺素与甲巯咪唑对大鼠视前区与下丘脑前部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洪琦 冯甲棣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33-240,共8页
本文观察了皮下注射甲状腺素和胃饲甲巯咪唑对大鼠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影响。PO/AH 存在温度敏感神经元(TSN)和温度不敏感神经元(TIN),在 TSN 中又可分为热敏神经元(WSN)和冷敏神经元(CSN)。在正常大鼠,TSN∶TIN=1... 本文观察了皮下注射甲状腺素和胃饲甲巯咪唑对大鼠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影响。PO/AH 存在温度敏感神经元(TSN)和温度不敏感神经元(TIN),在 TSN 中又可分为热敏神经元(WSN)和冷敏神经元(CSN)。在正常大鼠,TSN∶TIN=1.43∶1;WSN∶CSN=1.86∶1。以上比例可被甲状腺素和甲巯咪唑所改变:前者使之分别下降为1∶2.36和1.20∶1;后者使 TSN∶TIN 下降为1∶1.29,WSN∶CSN 上升为2.40∶1。各组神经元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X_2=9.64,P<0.05)。正常大鼠中所记录到的高频神经元(>15H_z)占32%(11/34),甲状腺素组仅有8%(3/37),甲巯咪唑组为9%(3/32)。实验中还发现甲状腺素组和甲巯咪唑组中 TSN 对热刺激的耐受性显著低于正常组。以上结果提示:甲状腺素或甲巯咪唑所致体温上升或下降可能与 PO/AH 神经元兴奋性及比例等改变有关;甲状腺素合成、释放和代谢的紊乱可以在下丘脑水平干扰体温调节过程;但这一作用的具体途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AH TSN 甲状腺素 甲巯咪唑
下载PDF
电刺激猫前乙状回皮层对吻侧下丘脑温度敏感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6
作者 李亘松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95-200,共6页
本实验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单个神经元放电的方法,观察了电刺激猫前乙状回皮层(运动区)对吻侧下丘脑中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温度敏感性的影响。73例神经元(热敏神经元20例,冷敏神经元13例,温度不敏感神经元31例,以及E、F型神经元9例)中,有44... 本实验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单个神经元放电的方法,观察了电刺激猫前乙状回皮层(运动区)对吻侧下丘脑中神经元放电频率和温度敏感性的影响。73例神经元(热敏神经元20例,冷敏神经元13例,温度不敏感神经元31例,以及E、F型神经元9例)中,有44例神经元观察了刺激时放电频率和刺激后温度敏感性的改变。有18例神经元表现出即时的或延迟的频率反应,X^2检验显示各类神经元频率反应之间的差异无意义。刺激前的两次温度敏感性检测之间的差异,各类神经元均无意义。刺激后,9例热敏神经元中有8例,10例冷敏神经元中有9例,温度敏感性有明显改变(P<0.05)。热敏神经元在刺激后,温度敏感性呈下降趋势(P<0.05),而冷敏神经元的温度敏感性则既有增强亦有减弱。温度不敏感神经元的敏感性无明显改变。实验结果提示,运动区皮层可影响吻侧下丘脑中温度敏感神经元的敏感性,主要是对热敏神经元起着阻抑性调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敏感神经元 温度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