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与社会和谐 被引量:6
1
作者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3-225,共3页
宋代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是指在宋代三百余年间,生活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及个体共同拥有的先验的文化生活的价值观念和共同对市民文化功能认可的一致性。在社会生活的层面形成对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是宋代社... 宋代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是指在宋代三百余年间,生活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及个体共同拥有的先验的文化生活的价值观念和共同对市民文化功能认可的一致性。在社会生活的层面形成对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是宋代社会的社会共同体开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成功举措。市民文化社会共识形成,极大地推动了宋代社会,特别是下层社会思想的解放,推动了宋代社会综合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宋代上层封建统治阶级与下层社会被统治阶级的妥协和融通,在社会的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中相对的克服了,或减弱了封建统治阶级狭隘的个人主义意识与行为,也相对的克服了下层劳动者阶级"无欲净植,静虚无争"的封闭状态。在宋代社会,统治者利用市民文化的社会共识作用协调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使处于转型时期的宋代社会300余年,上下信而多仁恩,保持着社会运行相对稳定与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市民文化 社会共识 社会和谐
原文传递
宋代市民文化本体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在两宋社会文化史研究中,以往关注的是宋代士大夫创作的官方“雅”文化,而对宋代市民文化及其在宋代社会生活中的潜在作用往往视而不见。这也就无从谈及对宋代市民文化口语与形体技能的组合特征、大众化特征、变通特征、传承特征这四个... 在两宋社会文化史研究中,以往关注的是宋代士大夫创作的官方“雅”文化,而对宋代市民文化及其在宋代社会生活中的潜在作用往往视而不见。这也就无从谈及对宋代市民文化口语与形体技能的组合特征、大众化特征、变通特征、传承特征这四个基本特征的认识。本文用“表演模式理论”和“口语、形体动态程式理论”,对宋代市民文化的本体特征进行了分析,以获取认识的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市民文化 市民群体 口头与形体技艺
下载PDF
熵理论与教学系统运行发展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88-89,共2页
在说明熵理论与概念体系的同时,运用它分析了教学系统运行并提出教学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应走外延扩大、内涵扩大和组织化3种系统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 熵理论 教学系统 运行 发展模式 组织化
下载PDF
论宋代话语共同体与市民文化的形成 被引量:2
4
作者 《船山学刊》 2007年第4期101-103,共3页
宋代市民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标志。历来被史学研究者特别是宋史研究者所忽视的"话语共同体",是宋代市民文化形成的知识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重要支撑。此对于了解宋代市民文化的形成及揭开宋代的社会生活画卷具有重... 宋代市民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标志。历来被史学研究者特别是宋史研究者所忽视的"话语共同体",是宋代市民文化形成的知识资源与人力资源的重要支撑。此对于了解宋代市民文化的形成及揭开宋代的社会生活画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教育下移 话语共同体 市民文化形成
下载PDF
论宋代市民文化消费主体及其文化消费基础 被引量:2
5
作者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宋代市民文化消费主体是宋代社会构成的不同的社会成员,他们钟情于市民文化,是由于他们内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市民文化的消费主体在市民文化消费方面不仅纳入商业运行的轨道,而且进入人们的文化价值认知思维领域,并以此规定市民文化消... 宋代市民文化消费主体是宋代社会构成的不同的社会成员,他们钟情于市民文化,是由于他们内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市民文化的消费主体在市民文化消费方面不仅纳入商业运行的轨道,而且进入人们的文化价值认知思维领域,并以此规定市民文化消费主体的消费基础。市民文化消费主体的消费基础的构成涉及市民文化消费的物质基础、市民文化价值意识的定向性基础、市民文化价值解悟的心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市民文化 消费主体 文化消费基础
下载PDF
社会系统观--宋代社会调控的思维模式和平衡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9-221,共3页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文明高度繁荣的阶段,而宋代社会因其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及人的观念、思维方式产生了新的发展与变化。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同时也背负了许多社会风险,这些新的...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文明高度繁荣的阶段,而宋代社会因其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及人的观念、思维方式产生了新的发展与变化。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同时也背负了许多社会风险,这些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紧迫感,向宋代统治者的社会控制的智慧提出了严峻挑战。为在实践中应对这种挑战,社会系统观作为社会控制的一种整体思维模式和平衡机制,在宋代统治者内已逐步形成,并把它作为驾驭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控制社会达到有序运行的一种基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系统观 人文精神 商品经济
原文传递
试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信息化战略
7
作者 《怀化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43-45,共3页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系统的缺乏与信息的匮乏。少数民族地区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出经济、文化发展的低谷 ,必须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 。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区域经济 文化发展 信息化战略 经济发展
下载PDF
略论大学新生学习方式适应问题及对策
8
作者 弦翚 《商情》 2014年第48期213-213,178,共2页
步入大学的新生,抱着中学的学习方式满怀信心的坐进大学教室时,理想的阈值还是很高的,但经历二至三周的体验,感到大学里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师生的交流和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与中学完全不同,特别是由中学的被动学习迅速转变成大... 步入大学的新生,抱着中学的学习方式满怀信心的坐进大学教室时,理想的阈值还是很高的,但经历二至三周的体验,感到大学里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师生的交流和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与中学完全不同,特别是由中学的被动学习迅速转变成大学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很难适应此等学习环境,一个学期结束,大部分学生到大学如何读书学习仍然不知所以。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心理和思想准备、中学阶段没有获得大学学习方式的信息体验,到大二、很多学生连到大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指向是什么都不清楚,导致出思想迷茫,混时间,行为变异等现象,即犯学习“环境不适症”。本文从如下方面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一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学习方式 适应性教育
下载PDF
略论大学新生学习方式适应问题及对策
9
作者 弦翚 《商情》 2014年第52期208-208,179,共2页
步入大学的新生,抱着中学的学习方式满怀信心的坐进大学教室时,理想的阈值还是很高的,但经历二至三周的体验,感到大学里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师生的交流和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与中学完全不同,特别是由中学的被动学习迅速转变成大... 步入大学的新生,抱着中学的学习方式满怀信心的坐进大学教室时,理想的阈值还是很高的,但经历二至三周的体验,感到大学里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师生的交流和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与中学完全不同,特别是由中学的被动学习迅速转变成大学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很难适应此等学习环境,一个学期结束,大部分学生到大学如何读书学习仍然不知所以。由于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心理和思想准备、中学阶段没有获得大学学习方式的信息体验,到大二、很多学生连到大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指向是什么都不清楚,导致出思想迷茫,混时间,行为变异等现象,即犯学习“环境不适症”。本文从如下方面分析这一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一些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学习方式 适应性教育
下载PDF
社会系统运行模式与豫北农村经济现代化之路
10
作者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4期20-22,共3页
在分析社会系统运行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系统运行的特点,阐述了外延扩大、内涵扩大与组织化三种系统发展的基本模式,并论证了豫北农村经济实现现代化所运用的发展模式,据此提出了豫北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词 社会系统 豫北农村经济 经济现代化 运行模式 中国
下载PDF
近年来宋代货币研究综述
11
作者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1993年第4期12-17,共6页
宋代货币史的研究是宋史、特别是宋代经济史研究领域里一个极其重要的,而又有待进一步开辟的新的领地。近年来(1978-1991年),经广大史学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如:宋代货币的演变、发展和货币的流通管理,货币铸造、... 宋代货币史的研究是宋史、特别是宋代经济史研究领域里一个极其重要的,而又有待进一步开辟的新的领地。近年来(1978-1991年),经广大史学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如:宋代货币的演变、发展和货币的流通管理,货币铸造、货币地租、货币比值考证、区域货币研究、高利贷资本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将有关成果作一个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研究 宋代 综述 经济史研究 史学工作者 高利贷资本 流通管理 货币铸造
原文传递
1840-1894年中国民主思想起源及运行逻辑论
12
作者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8-71,共4页
中国近代社会初,民族危机日益加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民主救国的主张,希望仿照西方的议院制民主政治体制,在中国建立这种民主政体来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这种民主思想的路径与西方的民主思想演变的路径相比较,... 中国近代社会初,民族危机日益加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民主救国的主张,希望仿照西方的议院制民主政治体制,在中国建立这种民主政体来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的这种民主思想的路径与西方的民主思想演变的路径相比较,表现出一种逆向运行的特殊逻辑。这种逆向运行的特殊逻辑,是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幼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所持的特有的政治理论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社会 民主思想 运行逻辑 民族危亡 1840-1894年 中国 起源 政治理论 民族资产阶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