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中医肿瘤临床辨治体系探讨 被引量:129
1
作者 程海波 周仲瑛 +4 位作者 李柳 沈卫星 沈政洁 吴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989-1992,共4页
癌毒病机理论是近年来中医肿瘤病机理论的重要创新之一。基于癌毒病机理论初步构建的中医肿瘤临床辨治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因为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正气亏虚,酿生癌毒;核心病机为痰瘀郁毒;辨证要点为辨癌毒的致病特... 癌毒病机理论是近年来中医肿瘤病机理论的重要创新之一。基于癌毒病机理论初步构建的中医肿瘤临床辨治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病因为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正气亏虚,酿生癌毒;核心病机为痰瘀郁毒;辨证要点为辨癌毒的致病特性、病理属性、所在病位、兼挟病邪、邪正消长;基本治疗原则为抗癌祛毒、扶正祛邪,临床常用抗癌祛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理气解郁、扶正培本等治法。该体系可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癌毒病机理论防治肿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癌毒 病机理论 辨治体系
原文传递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试验研究 被引量:105
2
作者 杨校辉 黄雪峰 +2 位作者 朱彦鹏 张世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63-1074,共12页
为解决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等难题,在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36.5 m的场地进行以下浸水试验:不同深度的挤密桩处理地基深层浸水载荷试验,不同深度的孔内深层强夯处理地基载荷浸水试验,不打注水孔、埋设TD... 为解决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深度和湿陷性评价等难题,在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36.5 m的场地进行以下浸水试验:不同深度的挤密桩处理地基深层浸水载荷试验,不同深度的孔内深层强夯处理地基载荷浸水试验,不打注水孔、埋设TDR水分计的原位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6~12 m、深层浸水时,发生显著地基下沉;15~20 m时,地基沉降较小;处理深度大于20 m时,地基沉降基本可忽略。(2)浸水试坑22.5~25.0 m 以上土体含水率增加较快,甚至达到饱和,以下土体含水率增加缓慢,基本没有发生湿陷。建议22.5~25.0 m 作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和湿陷性评价的临界深度。(3)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在采取有效的综合处理措施之后,甲类建筑可以不全部消除湿陷量,乙、丙类建筑可以根据控制建议适当放宽对剩余湿陷量的要求。(4)不同地区、不同微结构类型土的湿陷性应当采用不同的湿陷系数 sδ来判定,即“湿陷系数 sδ=0.015”在自基础底面至基底下15 m的范围内可继续使用;15 m以下适当放宽,按不同深度对δzs进行修正,可使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性评价趋于合理,有效节约大量地基处理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深度 浸水试验 剩余湿陷量 湿陷变形规律 湿陷系数
原文传递
膨胀土和黄土的细观结构及其演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77
3
作者 陈正汉 方祥位 +3 位作者 朱元青 秦冰 魏学温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共11页
应用CT-三轴仪,系统地研究了河南南阳靳岗村和陶岔渠坡的膨胀土、宁夏扬黄扶贫工程11号泵站Q3黄土和陕西蒲城电厂Q2黄土在多种应力路径、湿干循环、浸水膨胀、浸水湿陷过程中的细观结构演化特性,取得了大量CT图片和数据资料。研究结果表... 应用CT-三轴仪,系统地研究了河南南阳靳岗村和陶岔渠坡的膨胀土、宁夏扬黄扶贫工程11号泵站Q3黄土和陕西蒲城电厂Q2黄土在多种应力路径、湿干循环、浸水膨胀、浸水湿陷过程中的细观结构演化特性,取得了大量CT图片和数据资料。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和黄土的各种宏观力学反应与它们的细观结构变化及其CT数据是密切相关的;原状膨胀土在加载和侧向卸荷过程中以及重塑膨胀土在无载湿干循环过程中裂隙萌生扩展,结构损伤;而具有初始裂隙的重塑膨胀土在加荷过程和三轴浸水过程中裂隙均趋于闭合,细观结构得到修复;原状黄土在加载过程中细观结构的变化趋向与吸力和围压水平有关;在一定应力状态下浸水,原状黄土中的空洞和裂隙逐渐减小以至消失,并可能形成新的均质结构;较高应力单独作用或低应力下浸水都不能使大孔隙破坏。依据CT数据,定义了描述膨胀土和黄土细观结构的定量指标,提出了这两种土在多种工况下的细观结构演化方程,建议了一种确定土的结构屈服应力的新方法。CT技术使土的细观结构研究达到了定量阶段,建立土的结构演化方程和结构性本构模型有了实在的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黄土 细观结构 演化规律 CT-三轴仪 应力路径 加载 侧向卸载 湿干循环 浸水
下载PDF
兰州地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浸水试验综合观测研究 被引量:75
4
作者 黄雪峰 +1 位作者 陈正汉 张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74,共10页
对兰州地区Q3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不设注水孔,埋设水分计和热传导吸力探头的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厚度黄土场地的不同深度土层均会出现多次湿陷,湿陷次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将减少;体积含水率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呈现不同... 对兰州地区Q3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不设注水孔,埋设水分计和热传导吸力探头的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大厚度黄土场地的不同深度土层均会出现多次湿陷,湿陷次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将减少;体积含水率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10 m以上基本由6段组成,10~22.5 m由5段组成,而22.5 m以下则由3段组成;25 m以上范围内水分入渗较为容易,该深度以下土层,由于上部土体发生湿陷压密以及空隙中的气体压力增大导致了水分入渗缓慢;离试坑周边较远的裂缝的产生由于试坑较近裂缝剧烈活动引起;水分运移基本呈现椭圆状形态入渗(长轴位于水平向),后期整个椭圆状湿润区的离心率越来越小,椭圆更扁;浸润角随着外部水源不断供给逐渐扩大,本次试验其变化范围在0°~55°;场地中水分入渗率基本呈现出幂函数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浸水试验 体积含水率 吸力 渗透 浸润角
下载PDF
中药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60
5
作者 张明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503-505,共3页
中药治疗恶性肿瘤以其独特的优势正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焦点。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抗肿瘤中药的化学及药理研究的文献,对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类型和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中药 肿瘤 机制
下载PDF
非饱和原状和重塑Q3黄土渗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陈正汉 +2 位作者 黄雪峰 张世径 杨校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0-1027,共8页
为研究非饱和Q3黄土渗水特性,设计一套原状黄土取样设备,取得大尺寸原状竖直和水平土柱各2个;并制备5个干密度不同的重塑土样。对9个试样进行水平土柱试验,用TDR水分计和热传导吸力探头分别检测土样不同断面处的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 为研究非饱和Q3黄土渗水特性,设计一套原状黄土取样设备,取得大尺寸原状竖直和水平土柱各2个;并制备5个干密度不同的重塑土样。对9个试样进行水平土柱试验,用TDR水分计和热传导吸力探头分别检测土样不同断面处的体积含水率和基质吸力。试验结果表明:土中裂隙的走向和干密度对入渗率均有影响。对于原状试样,浸水前期竖直试样入渗率要大于水平试样,湿润锋超过50 cm后,竖直和水平试样入渗率几乎接近一致。竖直与水平原状试样的非饱和扩散率主要差别在饱和度低于0.6的区域,饱和度高于0.6两者扩散率差别不大;对于重塑试样,低饱和度区域干密度对扩散率影响要大于高饱和度区域。同等干密度和含水率条件下,低饱和度区域重塑试样非饱和渗透系数大于原状试样;而高饱和度区域原状试样非饱和渗透系数大于重塑试样。取样方法和研究成果对同类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Q3黄土 竖向和水平试样 入渗率 扩散率 非饱和渗透系数
下载PDF
膨胀土在湿干循环和三轴浸水过程中细观结构变化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陈正汉 +1 位作者 朱元青 汪时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6,共9页
为研究膨胀土裂隙的产生及闭合规律,对重塑膨胀土进行了无约束条件下的3次湿干循环试验;再对湿干循环后的裂隙膨胀土进行了控制围压和偏应力为常数的CT–三轴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约束条件下的膨胀土试样增湿和干燥都能引发裂隙的... 为研究膨胀土裂隙的产生及闭合规律,对重塑膨胀土进行了无约束条件下的3次湿干循环试验;再对湿干循环后的裂隙膨胀土进行了控制围压和偏应力为常数的CT–三轴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约束条件下的膨胀土试样增湿和干燥都能引发裂隙的产生和闭合;在三轴浸水试验中,裂隙均趋于闭合,而闭合程度与应力状态有关;浸水过程中,试样体积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体积首先减小,接着因湿胀作用逐渐增大,尔后又因膨胀力释放和模量降低而减小;定义了结构修复参数,提出了三轴浸水过程中的土样结构修复演化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膨胀土 湿干循环 CT-三轴浸水试验 结构修复演化方程
下载PDF
干密度和基质吸力对重塑非饱和黄土变形与强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8
作者 高登辉 陈正汉 +3 位作者 郭楠 朱彦鹏 扈胜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6-744,共9页
为解决填方工程沉降和边坡稳定性问题,采用非饱和土三轴仪,对延安新区填方的重塑Q_3黄土,进行3种初始干密度下一系列控制基质吸力的三轴剪切试验,研究重塑黄土的变形和强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干密度和吸力对重塑黄土的破坏形... 为解决填方工程沉降和边坡稳定性问题,采用非饱和土三轴仪,对延安新区填方的重塑Q_3黄土,进行3种初始干密度下一系列控制基质吸力的三轴剪切试验,研究重塑黄土的变形和强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干密度和吸力对重塑黄土的破坏形态、变形特性和强度特性影响较大;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大,试样的偏应力–轴向应变曲线逐渐由应变硬化型向理想弹塑性再向应变软化型转变;初始干密度和吸力越大,试样的剪胀性越显著,强度越高;有效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吸力摩擦角均随初始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内摩擦角随吸力几乎不变,而黏聚力随吸力呈线性增加;初始切线杨氏模量和切线体积变形模量均随初始干密度与吸力的增加而提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考虑初始干密度和吸力影响的重塑黄土的抗剪强度参数与非线性模型参数的表达式,可用于预估不同初始干密度、不同吸力下重塑黄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为工程应用和数值模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重塑黄土 基质吸力 非线性模型参数
原文传递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及地基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黄雪峰 张广平 +1 位作者 张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100-108,共9页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以及地基处理合理方法等问题,选择典型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布置沉降观测点和埋设水分计的浸水试验以及挤密桩、DDC(孔内深层强夯)桩地基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 为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水分入渗规律以及地基处理合理方法等问题,选择典型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了布置沉降观测点和埋设水分计的浸水试验以及挤密桩、DDC(孔内深层强夯)桩地基处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分入渗过程中,深度22.5~25.0 m以上土体易发生湿陷,该深度以下土体则含水率增加缓慢,达不到湿陷起始含水率,不易发生湿陷,因此该深度考虑可作为现场湿陷性评价的临界深度,也可作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进行地基处理时可参考的地基处理下限深度。DDC桩间距为1.0~1.4 m时,无论从挤密系数还是湿陷系数都能满足规范要求;挤密桩15 m试验区域沉降量较小,但其剩余湿陷量任未满足要求,这也佐证了关于22.5~25.0 m深度难于发生湿陷的结论。试验成果可作为今后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建设以及黄土规范进一步修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浸水试验 地基处理 湿陷变形 入渗 剩余湿陷量
下载PDF
关于黄土湿陷性评价和剩余湿陷量的新认识 被引量:38
10
作者 黄雪峰 +3 位作者 陈正汉 方祥位 苗强强 张江水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8-1006,共9页
在总结诸多大型浸水现场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湿陷性评价方法和剩余湿陷量合理控制等问题的新认识,目的是为了修正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与其实测值之间的差异,并减小地基处理深度。在获取自重湿陷量的计... 在总结诸多大型浸水现场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湿陷性评价方法和剩余湿陷量合理控制等问题的新认识,目的是为了修正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与其实测值之间的差异,并减小地基处理深度。在获取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时,引进了一个深度修正系数ξ,使自重湿陷量和湿陷量的计算值接近实测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较深部位黄土的剩余湿陷量。在获取湿陷量计算值时,提出了扩大湿陷系数阈值(0.015)的方案,并与深度修正系数ξ联合使用,达到了扩大湿陷量的计算值和降低较深土层的剩余湿陷量的目的。提出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临界深度的概念,通过若干资料将其初步确定为20-25m之间,结合深度修正系数和扩大湿陷系数阈值方法,使用湿陷临界深度概念,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较深土层的剩余湿陷量。新的研究思路可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类似工程和黄土规范的修订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 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 湿陷量的计算值 剩余湿陷量 深度修正系数 湿陷系数阈值
下载PDF
非饱和含黏土砂毛细上升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苗强强 陈正汉 +2 位作者 田卿燕 钱尼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27-333,共7页
采用MP406水分传感器、WM-1负压计和DT80数据记录仪等设备,开发了一套毛细上升试验系统,对非饱和含黏土砂做了3个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毛细上升试验,得到了试样各个断面的含水率和吸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初始含水率对毛细上升高度... 采用MP406水分传感器、WM-1负压计和DT80数据记录仪等设备,开发了一套毛细上升试验系统,对非饱和含黏土砂做了3个不同初始含水率的毛细上升试验,得到了试样各个断面的含水率和吸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初始含水率对毛细上升高度和上升速度有显著影响,本套系统可测定毛细上升的实际高度,在土样渗透系数未知的情况下可对不同土样测定其毛细上升的最大高度;可根据湿润锋运动速度、土样含水率变化和吸力变化数值,确定非饱和土渗水系数,从而避免了渗透系数确定费时、费力的困难;可由吸力预测试样的渗水系数,只需测定该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或进行吸力量测即可确定出该土在这一吸力下的渗水系数;并拟合出不同初始含水率试样的湿润锋随时间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含水率 渗透系数 毛细上升
下载PDF
SOX方案与FOLFOX4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2
12
作者 王海英 郑瑞鹏 +5 位作者 汤虹 赵燕 书娜 刘艳艳 李佳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25-1527,共3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奥沙利铂(SOX)方案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该院2005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SOX化疗... 目的探讨替吉奥+奥沙利铂(SOX)方案与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FOLFOX4)方案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该院2005年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7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SOX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比较两组的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进展时间(TTP)和总生存期(OS)。结果治疗组RR为32.5%,DCR为72.5%,TTP为5.6个月,中位OS为8.0个月;对照组RR为41.7%,DCR为75%,TTP为5.49个月,OS为8.1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均可耐受,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恶心呕吐,其中中性粒胞减少,贫血及恶心呕吐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没有治疗相关死亡。结论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可从EOX化疗中获益,毒副反应更低。SOX对老年晚期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化疗 奥沙利铂 替吉奥
下载PDF
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癌痛平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程海波 吴勉 +7 位作者 沈卫星 孙东东 周红光 李柳 李博 许惠琴 周仲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371-4374,共4页
癌毒病机理论是本课题组在继承创新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提出的"癌毒"学说的基础上创建的中医肿瘤病机理论体系,癌痛平胶囊是在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下,针对癌性疼痛"癌毒内郁、痰瘀互结、经络雍塞"的核心病机病证创制的... 癌毒病机理论是本课题组在继承创新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提出的"癌毒"学说的基础上创建的中医肿瘤病机理论体系,癌痛平胶囊是在癌毒病机理论指导下,针对癌性疼痛"癌毒内郁、痰瘀互结、经络雍塞"的核心病机病证创制的治疗癌性疼痛的中药复方制剂。临床研究表明,癌痛平胶囊能够减轻癌痛的疼痛强度、减少疼痛次数、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延长止痛作用维持时间,并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实验研究证实癌痛平胶囊具有镇痛、减轻瘤重、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下丘脑、垂体、腰髓NO含量,提高外周血中β-EP及降低血清5-HT、PGE2的含量、抑制COX活性、抑制脊髓TNF-α、IL-1表达,减少c-fos、SP的释放等有关。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癌痛平胶囊治疗癌性疼痛临床疗效确切、作用机制明确、使用安全,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开发应用将取得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病机理论 癌痛平胶囊 癌性疼痛 综述
原文传递
中医肿瘤“带瘤生存”学术思想探讨 被引量:25
14
作者 程海波 +2 位作者 李柳 沈政洁 沈卫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36-1437,共2页
"带瘤生存"是中医肿瘤重要的学术思想,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之一。探讨中医肿瘤"带瘤生存"学术思想的源流、内涵及其临床应用,阐明"带瘤生存"学术思想的重要意义,积极倡导推广"带瘤生存&qu... "带瘤生存"是中医肿瘤重要的学术思想,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和优势之一。探讨中医肿瘤"带瘤生存"学术思想的源流、内涵及其临床应用,阐明"带瘤生存"学术思想的重要意义,积极倡导推广"带瘤生存"学术思想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肿瘤 带瘤生存 学术思想
原文传递
Q_3黄土侧向卸荷时的细观结构演化及强度特性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加贵 陈正汉 +2 位作者 黄雪峰 张力邈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84-1091,共8页
利用应力控制式CT-三轴仪,在控制吸力的条件下研究了原状Q3黄土的细观结构演化和强度特性。结果表明:侧向卸载时,非饱和Q3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硬化型,可用双曲线描述;利用CT数据与试验中所施加偏应力之间的关系可确定试样的屈服应力,... 利用应力控制式CT-三轴仪,在控制吸力的条件下研究了原状Q3黄土的细观结构演化和强度特性。结果表明:侧向卸载时,非饱和Q3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硬化型,可用双曲线描述;利用CT数据与试验中所施加偏应力之间的关系可确定试样的屈服应力,屈服应力随着吸力和固结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侧向卸荷剪切试验结果得到的强度参数低于常规三轴压缩剪切试验的结果;利用定义的非饱和Q3黄土的结构参数,建立了侧向卸载过程的细观结构演化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黄土 CT-三轴试验 侧向卸载 结构性
下载PDF
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消癌解毒方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程海波 沈卫星 +4 位作者 沈政洁 孙东东 徐长亮 谭佳妮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93-595,共3页
介绍了癌毒病机理论的相关内容,认为痰瘀郁毒是肿瘤的核心病机,并在癌毒病机理论的指导下,对消癌解毒方抗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消癌解毒方配合化疗具有较好的増效减毒、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降低T... 介绍了癌毒病机理论的相关内容,认为痰瘀郁毒是肿瘤的核心病机,并在癌毒病机理论的指导下,对消癌解毒方抗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消癌解毒方配合化疗具有较好的増效减毒、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降低TGF-β1表达水平、抑制VEGF的生成、降低MMP-2活性、影响TLRs/NF?κB信号转导通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毒病机理论 消癌解毒方 抗肿瘤 述评
下载PDF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反演各生育期玉米根域土壤含水率 被引量:23
17
作者 谭丞轩 张智韬 +4 位作者 许崇豪 马宇 魏广飞 李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3-74,共12页
为准确及时地获取植被覆盖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信息,该文以不同水分处理的大田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遥感平台对夏玉米进行多期遥感监测,并同步采集玉米根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Soil Water Content,SWC)。基于2018年夏玉米拔节期、抽... 为准确及时地获取植被覆盖条件下农田土壤水分信息,该文以不同水分处理的大田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遥感平台对夏玉米进行多期遥感监测,并同步采集玉米根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Soil Water Content,SWC)。基于2018年夏玉米拔节期、抽雄-吐丝期和乳熟-成熟期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影像数据集,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剔除土壤背景,提取玉米冠层光谱反射率并计算10种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ex,VI),然后利用全子集筛选(Full Subset Selection)法对不同波段和植被指数进行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敏感性分析,并分别采用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RR)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2种方法构建全子集筛选后0~20、20~45和45~60 cm不同深度下的土壤含水率定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的全子集筛选法可以有效筛选最优光谱子集,筛选变量基本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自变量个数较少;在同一生育期、同一深度条件下,ELM模型效果均优于RR模型;玉米在拔节期、抽雄-吐丝期的最佳监测深度为0~20 cm,在乳熟-成熟期的最佳监测深度为20~45 cm;乳熟-成熟期的20~45 cm深度下的ELM反演模型效果最优,其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c^2和Rv^2分别为0.825和0.750,均方根误差RMSEc和RMSEv分别为1.00%和1.32%,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c和NRMSEv分别为10.85%和13.55%。利用全子集筛选法与机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土壤含水率的反演精度和鲁棒性,本研究为快速、准确地监测农田土壤墒情、实施精准灌溉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遥感 模型 全子集 机器学习 反演
下载PDF
炎症细胞因子在骨性关节炎疼痛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裘敏蕾 樊天佑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74-377,共4页
骨性关节炎 ( osteoarthritis,OA ) 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涉及到整个滑膜关节,包括软骨、滑膜和软骨下骨。OA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关节的疼痛,这不仅会导致功能受限和生活质量的降低,而且是老年人行动不利的主要原因[1]。有报道... 骨性关节炎 ( osteoarthritis,OA ) 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病,涉及到整个滑膜关节,包括软骨、滑膜和软骨下骨。OA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关节的疼痛,这不仅会导致功能受限和生活质量的降低,而且是老年人行动不利的主要原因[1]。有报道,60岁以上的人群中,50%在X线片上有骨性关节炎表现,80%有骨性关节炎症状,并且是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尽管目前对于OA疼痛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其与膝关节局部炎症相关,炎症细胞因子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诱导痛觉过敏是OA疼痛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炎症细胞因子 疼痛 退行性关节病 滑膜关节 软骨下骨 关节炎症状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某机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雪贵 +1 位作者 周立新 雷愿锋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3-217,共5页
为消除某机场迁建工程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性,达到减小高填方场地工后沉降的目的,选用灰(素)土挤密桩、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桩(DDC)及强夯法对6个场地进行试验,获得了诸多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不同方法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灰土和素土挤... 为消除某机场迁建工程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性,达到减小高填方场地工后沉降的目的,选用灰(素)土挤密桩、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桩(DDC)及强夯法对6个场地进行试验,获得了诸多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不同方法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灰土和素土挤密桩在消除黄土湿陷性上均能达到目标,从环保和经济角度考虑可以优先选用素土挤密桩;挤密桩和DDC桩的挤密系数基本呈现上部和下部较小,中间较大的趋势,而强夯法处理的压实系数随着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强夯法的压实系数基本上大于挤密桩和DDC桩的挤密系数;DDC处理区域,若干点的湿陷系数大于0.015,重要黄土地基处理工程应慎重采用该种方法;从经济和效率角度考虑,强夯法要优于挤密桩和DDC法,大面积施工中建议采用强夯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重湿陷性黄土 灰(素)土挤密桩 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桩 强夯法
下载PDF
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苏立海 +2 位作者 黄雪峰 李宁 屈耀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4328-4336,共9页
依托兰州和平镇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大型原位浸水试验,分析TDR水分计实时记录的体积含水率变化数据,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水分运移规律。结果表明: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浸润区和饱和区均呈现类似椭圆状的形态,可能与试... 依托兰州和平镇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的大型原位浸水试验,分析TDR水分计实时记录的体积含水率变化数据,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水分运移规律。结果表明: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浸润区和饱和区均呈现类似椭圆状的形态,可能与试坑未设注水孔等因素有关。水分的扩散并不是沿着某一固定的浸润角向下入渗,早期浸润线基本上是直线入渗,随后过渡为椭圆状入渗。场地中竖向渗透要快于径向渗透,这与黄土的竖向节理结构有着密切联系。当水分运移至埋深较大的土层时,此时径向渗透作用加大,竖向渗透会变缓。湿润锋的竖径比在浸水开始时较大,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加湿润锋竖径比会迅速下降,当入渗锋到达15 m之后,竖径比减小并趋于缓和。竖向扩散系数基本呈现出幂函数减小形态,而径向扩散系数呈现"小–大–小"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竖向和径向扩散系数随浸水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达式。研究结果为认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水分运移规律提供了坚实的试验基础,亦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变形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自重湿陷性黄土 原位浸水试验 水分运移 湿润锋 扩散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