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首市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姚家 高绣纺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3期32-40,共9页
依据《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对石首市境内5条河流、9条渠道、27个湖泊和11座水库共布设59个监测断面(点)的地表水及域区和高陵镇的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分析了该市地表水和地下污染现状、湖泊水库... 依据《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对石首市境内5条河流、9条渠道、27个湖泊和11座水库共布设59个监测断面(点)的地表水及域区和高陵镇的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价,分析了该市地表水和地下污染现状、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及其成因。地表水主要超标项目是总磷、总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5日生化需氧量等,地下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含量较高;除天鹅湖和株树港水库为中营养外,其他湖泊水库均达到富营养化程度;主要是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生产、养殖业以及受污染的地表水入渗补给等因素造成了水环境污染。并提出了水生态修复对策,旨在为石首市境内的水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质现状 污染成因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长江荆州段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姚家 姚青梅 王俊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56,共7页
根据长江荆州段水质污染特性,运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2010-2014年长江荆州段的城南、柳林洲、虾子沟、北门口、三矶头、长江新堤共计6个监测站点的氨氮(NH+4-N)和总磷(TP)水质参数变化趋势,探究其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江... 根据长江荆州段水质污染特性,运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2010-2014年长江荆州段的城南、柳林洲、虾子沟、北门口、三矶头、长江新堤共计6个监测站点的氨氮(NH+4-N)和总磷(TP)水质参数变化趋势,探究其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江荆州段近5年的NH+4-N和TP在城南呈高度显著下降趋势,在长江新堤呈显著上升趋势,柳林洲的NH+4-N也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他监测站点的NH+4-和TP无明显升降趋势;呈下降、上升和无明显升降趋势的河长分别占总评价河长的2.8%、38.2%和59.0%,整体评价长江荆州段近5年水质无明显升降趋势;NH+4-N和TP的空间变化规律表现为城南至柳林洲呈下降趋势,柳林洲至虾子沟呈上升趋势,虾子沟至北门口呈下降趋势,从北门口向下至三矶头和长江新堤则又呈上升趋势,高值区出现在长江荆州段虾子沟水域;上游来水水质及本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业非点源是造成长江荆州段水质受到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荆州段 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 水质变化 趋势分析
下载PDF
荆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措施探讨
3
作者 姚青梅 姚家 《地下水》 2021年第1期162-164,共3页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也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本文以荆门市水资源开发为例,在对全市水资源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制度、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水功能监督及...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也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本文以荆门市水资源开发为例,在对全市水资源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制度、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水功能监督及水资源管理等方面采取保护措施,以期提高荆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市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门市 水资源 开发利用 保护措施
下载PDF
洪湖市农村安全饮水水质现状及对策研究
4
作者 姚家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7年第9期59-62,共4页
水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本要素。安全可靠的农村饮用水直接关系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洪湖市23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该市&q... 水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本要素。安全可靠的农村饮用水直接关系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洪湖市23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该市"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安全饮水 水质现状 原因分析 对策 洪湖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