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艺术的视角出发
1
作者 奥恰 《中国收藏》 2016年第4期158-161,共4页
巨大的箭筒和小巧的茶盏,独特的“管锥编”和迷幻的瓷板画,一同出现在陶瓷艺术家白磊和白明兄弟在上海瑕通艺坊举办的双个展“瓷语新承”中。展览人气颇高,每天都是人来人往,高朋满座,上海文化界、艺术界、新闻界的不少名人前来。... 巨大的箭筒和小巧的茶盏,独特的“管锥编”和迷幻的瓷板画,一同出现在陶瓷艺术家白磊和白明兄弟在上海瑕通艺坊举办的双个展“瓷语新承”中。展览人气颇高,每天都是人来人往,高朋满座,上海文化界、艺术界、新闻界的不少名人前来。而吸引他们到场的正是这些“男类”的瓷器,白氏兄弟的作品不同于传统的工艺美术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艺术家 上海文化 工艺美术 瓷板画 艺术界 新闻界 兄弟
原文传递
两轮车曾有四轮待遇
2
作者 奥恰 《中国收藏》 2017年第3期98-103,共6页
自行车刚刚传入中国时是贵族的玩物、奢侈品的代表,这种观念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变。对于北京的老百姓来说,自行车从进入家庭的那一天起,就是家庭的主要财产之一,和手表、收音机、缝纫机并称“三转一响”。不仅是因为自行车的“... 自行车刚刚传入中国时是贵族的玩物、奢侈品的代表,这种观念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变。对于北京的老百姓来说,自行车从进入家庭的那一天起,就是家庭的主要财产之一,和手表、收音机、缝纫机并称“三转一响”。不仅是因为自行车的“身价”是好几个月工资的总和,还在于它深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个时期的“两轱辘”和现在的“四个轱辘”没啥两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轮车 待遇 自行车 80年代 日常生活 奢侈品 老百姓 收音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