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保障研究——以青海省地方民族立法为例
1
作者 多杰昂 任林清 《青藏高原论坛》 2023年第1期25-31,共7页
地方民族立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包括了完善各类地方民族立法的新要求。青海省作为西部多民族省份,在地方民族立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重... 地方民族立法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包括了完善各类地方民族立法的新要求。青海省作为西部多民族省份,在地方民族立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重点领域依然存在立法空白、法规创新立法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新时代推进我国地方民族立法不断创新发展,应当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地方民族立法工作,在“国家整体利益首位”前提下保障各民族多样性发展,充分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立法原则与要求,做到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依法立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法律法规体系趋于成熟和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法治 地方民族立法
下载PDF
民间习惯司法适用的经验省思——基于青海省的实践
2
作者 多杰昂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9,共14页
民间习惯的司法适用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基于青海省的实践表明,民间习惯的司法适用在司法事实认定、司法调解以及司法判决等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同时在“制度层面”和“人的因素”上面临一定的问... 民间习惯的司法适用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基于青海省的实践表明,民间习惯的司法适用在司法事实认定、司法调解以及司法判决等工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同时在“制度层面”和“人的因素”上面临一定的问题。在“制度层面”上,民间习惯的司法适用缺乏健全的配套措施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在“人的因素”上,基层司法人员缺乏主动适用民间习惯的意识与能力。为更好完善民间习惯的司法适用条件,应从“制度层面”强化以司法解释、指导意见和指导性案例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供给,同时从地方层面积极拓宽司法制度的建设路径;而在“人的因素”上要切实提高司法人员适用民间习惯的意识与能力,包括强化司法为民理念和重视民族地区基层司法专门队伍建设。对于多民族地区特殊的司法环境而言,还应当赋予民间习惯的司法适用以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习惯 司法适用 基层法治 民族地区
下载PDF
藏汉双语法治人才培养与“依法治藏”:甘肃省法官学院的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多杰昂 《青藏高原论坛》 2019年第2期75-83,共9页
加快藏汉双语法治人才培养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依法治国'目标在法治人才建设方面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将国家力量介入藏区社会,进而深度推动新时代国家建构的重要途径。当然,将民族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满足当地公民对于公正获... 加快藏汉双语法治人才培养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依法治国'目标在法治人才建设方面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将国家力量介入藏区社会,进而深度推动新时代国家建构的重要途径。当然,将民族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满足当地公民对于公正获得感的过程作为一个横切面来观察,同样可以为'依法治藏'目标在司法领域如何形塑藏区社会的现代性提供一个有益的观察视角。甘肃省法官学院的经验对于理解和诠释以上问题意识提供了生动的和值得借鉴的范例,尤其是在'依法治藏'理念方面贡献了独具特色的经验启示。基于甘肃省法官学院的经验总结和对依法治藏目标的法理阐释,民族自治地方应当立足地方社会实际以便充分挖掘相关制度的利好优势,从而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不断引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藏 藏汉双语法治人才 《民族区域自治法》 甘肃省法官学院
下载PDF
青海省“双语”教育改革及其法制建设问题刍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多杰昂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11-113,115,共4页
教育与法制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保障。教育有利于法制的促成,法制推动教育进一步的发展。教育为法制建设提供条件,法制理念为教育指向目标。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忽视其中任何一方的存在。青海省"双语&qu... 教育与法制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保障。教育有利于法制的促成,法制推动教育进一步的发展。教育为法制建设提供条件,法制理念为教育指向目标。两者缺一不可,不可忽视其中任何一方的存在。青海省"双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决策无疑将会促进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尤其对积极转变民族地区人民法制观念和国家法制统一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双语”教育改革 民族地区 法制建设
下载PDF
原生的法——青海果洛藏族地区“偿债宴”调研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多杰昂 《青藏高原论坛》 2016年第1期35-43,共9页
本文对青海果洛藏族地区的"偿债宴"现象作了法律人类学的考察,并通过一个新近的个案揭示了"偿债宴"的法律程式及其异化。藏族"偿债宴"之所以独特,在于它作为一种原生的法,呈现的是前市场经济时期的社会结... 本文对青海果洛藏族地区的"偿债宴"现象作了法律人类学的考察,并通过一个新近的个案揭示了"偿债宴"的法律程式及其异化。藏族"偿债宴"之所以独特,在于它作为一种原生的法,呈现的是前市场经济时期的社会结构,体现"夸富宴"的本质。青海果洛藏族地区的"偿债宴"习俗,对建构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具有反思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果洛 藏族“偿债宴” 个人破产制度
下载PDF
论民间规范在国家立法中的空间展开及实现机制——基于青海省地方立法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多杰昂 《青藏高原论坛》 2020年第4期57-66,共10页
我国"统一、分层次"的立法体系为民间规范介入国家立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结构,但民间规范在国家立法中的表现形式各有特点。中央层面的立法主要是为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和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事项提供规范供给。因此,就民间... 我国"统一、分层次"的立法体系为民间规范介入国家立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结构,但民间规范在国家立法中的表现形式各有特点。中央层面的立法主要是为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和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事项提供规范供给。因此,就民间规范之于中央立法而言,其被直接认受的空间几近于零;地方层面的立法从省级到县级存在着立法类型与现实需求上的显著区别,这又决定了民间规范在地方立法中的表现形式具有"因地制宜"的特征。从青海省地方立法的实践考察来看,民间规范对于地方立法的品质塑造与效果彰显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进一步指明,民间规范介入地方立法虽然有其现实必要性与合理性,但其实现仍有依赖于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的路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民间规范 民主立法 科学立法 多元善治
下载PDF
法律与仪式——法人类学视角下对《藏族盟誓研究》一书的解读 被引量:1
7
作者 多杰昂 胡勇 孟德望 《民间法》 CSSCI 2015年第1期398-407,共10页
《藏族盟誓研究》是系统研究藏族盟誓制度的良作,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本文试图从法人类学视角对盟誓作出新的解读。盟誓作为藏族古代社会法的形式,主要是一种仪式。它是超常态的行为,发挥社会的功能,由象征符号组成,并且演变... 《藏族盟誓研究》是系统研究藏族盟誓制度的良作,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的理论知识。本文试图从法人类学视角对盟誓作出新的解读。盟誓作为藏族古代社会法的形式,主要是一种仪式。它是超常态的行为,发挥社会的功能,由象征符号组成,并且演变为权力的文化展演。从盟誓仪式得到的启示是,当前法治建设需要重视法律仪式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盟誓研究》 法律 仪式
原文传递
第十一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暨第六届青藏高原法治论坛综述
8
作者 多杰昂 《青藏高原论坛》 2021年第3期2-2,129,共2页
由中国社会学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青海民族大学主办,青海省法学会、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青海省法学研究所、青海延辉律师事务所承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类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资源法学研究基地协办... 由中国社会学学会法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青海民族大学主办,青海省法学会、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青海省法学研究所、青海延辉律师事务所承办,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人类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资源法学研究基地协办的第十一届"法律与社会"高端论坛暨第六届青藏高原法治论坛于2021年10月9-10日在青海民族大学举办。本届论坛以"法律与社会"为主题,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2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近400余人参加了论坛,围绕"法律与治理""法律与秩序"论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交流与探讨。论坛开幕式由青海民族大学副校长马成俊教授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政法大学 律师事务所 法学研究所 法律与社会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社会学专业
下载PDF
读《萨摩亚人的成年》——法人类学读书会札记
9
作者 朱未 多杰昂 《民间法》 CSSCI 2016年第1期432-441,共10页
[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到第十九期法人类学读书会,今天到场的嘉宾有法学院淡乐蓉教授与杨田甜老师,还有各年级的研究生代表。我们的读书会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主报告,第二环节是评议,第三环节是自由评议和发言。按照读书会的安排,... [主持人]:欢迎大家来到第十九期法人类学读书会,今天到场的嘉宾有法学院淡乐蓉教授与杨田甜老师,还有各年级的研究生代表。我们的读书会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主报告,第二环节是评议,第三环节是自由评议和发言。按照读书会的安排,今天我们要来探讨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所著的《萨摩亚人的成年》这本书。首先有请张弛同学做主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摩亚人 法人类学 米德 文化决定论 美国人类学家 玛格丽特 博厄斯 教育方式 张弛 个人思想
原文传递
贫瘠的突围——《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读后
10
作者 多杰昂 赵康仪 《民间法》 CSSCI 2016年第1期420-431,共12页
'赔命价'习惯法的研究缘起于作为一种民间法律现象的特殊性,在依附于学界对法的认识问题上提出的多对概念范型的背景之下,其探讨展开了法理学和刑法学等领域的'公共空间'。《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一书从谱... '赔命价'习惯法的研究缘起于作为一种民间法律现象的特殊性,在依附于学界对法的认识问题上提出的多对概念范型的背景之下,其探讨展开了法理学和刑法学等领域的'公共空间'。《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一书从谱系学意义上考察了'赔命价'习惯法的起源脉络,也现实分析了其所存在的合法性以及合理性,并落脚于民间法与国家法的沟通与互动当中。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将揭示其流变过程、与同质性规则的对比等问题的重要性。在分析'赔命价'习惯法的研究和相关背景后,将作者的研究归纳为'贫瘠的突围',即'赔命价'习惯法的自身缺陷、与第三法域必然紧密联系而发展的未来进路,这亦是进一步研究'赔命价'习惯法的必然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赔命价 第三法域
原文传递
民族地区牧民权益保护视角下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研究——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多杰昂 《青藏高原论坛》 2017年第3期100-106,共7页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生态法治建设的重要制度构成。然而,民族地区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具有特殊的涵义,其生态补偿制度探索至少需要凸显资源补偿、环境补偿、生存补偿和文化补偿等四个...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是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快生态法治建设的重要制度构成。然而,民族地区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具有特殊的涵义,其生态补偿制度探索至少需要凸显资源补偿、环境补偿、生存补偿和文化补偿等四个方面的价值维度。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例,民族地区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既需要优化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结构、拓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资金渠道,而且应当通过树立保护当地人利益的意识,汲取本土有益生态文明传统,推进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市场化运作。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应当立足于其条件充分、特色鲜明的区位优势,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立法自治权,在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方面积极作为和率先垂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 牧民权益 生态文明 立法自治权
下载PDF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发展中国民族关系——乌·额·宝力格《通向“外亚”的“内亚”之路》述评
12
作者 多杰昂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21-26,共6页
以往中国的民族关系深受二元对立思维和民族国家模式的双重羁绊,在民族治理及其关系改善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伴随中国的崛起,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个表征更加自信和外向型的中国,正在迎来其对于自身定位的转向... 以往中国的民族关系深受二元对立思维和民族国家模式的双重羁绊,在民族治理及其关系改善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伴随中国的崛起,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一个表征更加自信和外向型的中国,正在迎来其对于自身定位的转向,而这同时为发展中国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以宝力格教授之"三元结构"来重新审视中国与其内亚边疆的关系,"内亚"作为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将不再是一个"悲情之地",相反因其独特的异质性和多元性成为中国通向"外亚"的关键纽带,甚至是定义中国的主要锚点。但这首先需要中国对其内亚公民做出关系调整,共同组成国内的天下体系,同时为改进和发展国内民族关系,在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方面表现出足够的行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民族关系 天下体系 外亚
下载PDF
藏区现代化与藏传佛教世俗化——马克思·韦伯宗教社会学的启示
13
作者 多杰昂 普华 《青藏高原论坛》 2018年第1期37-45,共9页
藏区社会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却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这促使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现代性与宗教变迁之间的多元动态关系。与此同时,在重新把握藏区社会传统结构的基础之上,对"藏传佛教世俗化"这一命题作出符合文化本位... 藏区社会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却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挑战。这促使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现代性与宗教变迁之间的多元动态关系。与此同时,在重新把握藏区社会传统结构的基础之上,对"藏传佛教世俗化"这一命题作出符合文化本位的阐释。如果马克思·韦伯过去在定义资本主义精神及其现代性时,肯定新教伦理之重要性的结论是正确的,那么基于宗教社会学的一般理论,宗教文明秩序下的社会现代化路径,至少其内生性的改变也需要从宗教伦理观当中找寻答案。通过深刻揭示马克思·韦伯的宗教社会学遗产,旨在说明藏区现代化与藏传佛教世俗化之间的必然联系,如此亦可进一步运用"自我观照"的叙述模式,并就如何化解藏区现代化之困,阐明其神学变革的意义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区现代化 藏传佛教世俗化 宗教文明秩序 新教伦理 佛教神学
下载PDF
以“三促”致力 建设和美乡村
14
作者 多杰昂 《党的生活(青海)》 2023年第2期60-60,共1页
近年来,同仁市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抓手,以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为重点,形成了以“产”促力、以“绿”促生、以“和”促融的发展新态势。以“产”促力建设宜业乡村。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落实“三农”工... 近年来,同仁市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抓手,以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为重点,形成了以“产”促力、以“绿”促生、以“和”促融的发展新态势。以“产”促力建设宜业乡村。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落实“三农”工作中心任务的根本保障。优化机制促效能。不断完善结对帮扶机制,规范县级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定点联系关系,强化县级领导联乡指导村集体经济责任制度,全市2792名机关干部与3225户脱贫户、监测户形成帮扶关系,推动生产环节、生产要素向村聚集,形成上下联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 脱贫户 优化机制 结对帮扶 联乡 村集体经济 生态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