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不同睡眠期脑电能量密度分布及变化规律 被引量:5
1
作者 邓园 田心 +5 位作者 陈宝元 周宁 夏蜜 白文文 窦萌萌 刘学一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分析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OSA)不同睡眠时期的脑电能量密度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前瞻性纳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度OSA患者15例为OSA组,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7-60岁,平均(45±15)岁... 目的分析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OSA)不同睡眠时期的脑电能量密度分布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前瞻性纳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度OSA患者15例为OSA组,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27-60岁,平均(45±15)岁;同期健康体检者12名为对照组,其中男7名,女5名,年龄26-61岁,平均(44±16)岁。计算和比较两组在清醒期、睡眠一期、睡眠二期、睡眠三期和快速眼动期16通道脑电网δ, θ, α, σ, β 及 γ频段的能量密度,观察差异显著的特征睡眠期、特征频段和特征脑区,并与睡眠监测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清醒期脑电能量密度分别为(0.82±0.13)和(0.66±0.02)μV^2/Hz,睡眠一期分别为(1.28±0.07)和(0.92±0.04)μV^2/Hz,睡眠三期分别为(2.74±0.22)和(2.04±0.07)μV^2/Hz,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09,-3.369,-2.669,均P〈0.05)。OSA组δ频段能量密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强,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组δ频段的脑电能量密度差异主要集中在清醒期的额区[(0.90±0.02),(0.66±0.02)μV^2/Hz,t=8.539,P〈0.01]和中央区[(1.15±0.06),(0.72±0.02)μV^2/Hz,t=6.669,P〈0.01],睡眠一期的额区[(1.23±0.03),(0.99±0.03)μV^2/Hz,t=5.983,P〈0.01]和中央区[(1.52±0.05),(1.14±0.04)μV^2/Hz,t=5.714,P〈0.01]以及睡眠三期的中央区[(3.2±0.17),(2.71±0.08)μV^2/Hz,t=2.707,P〈0.05]。脑电能量密度分布与主要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重度OSA患者在睡眠一期和三期8频段中央区的脑电能量密度与微觉醒指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7、0.656),提示OSA患者的睡眠片段化与其夜间睡眠脑电的能量变化密切相关。结论重度OSA患者的睡眠特征期为清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 脑电能量密度 睡眠周期
原文传递
术前表观扩散系数图纹理分析对初治Ⅱ型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龙树林 周晓宇 +2 位作者 陈利平 夏蜜 杨丹丹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1-565,共5页
目的:分析术前表观扩散系数图纹理分析对初治Ⅱ型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岳池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85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盆腔淋巴转移分为转移组(62例)和未转... 目的:分析术前表观扩散系数图纹理分析对初治Ⅱ型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岳池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85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出现盆腔淋巴转移分为转移组(62例)和未转移组(1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纹理参数。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盆腔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纹理参数单独及联合对患者盆腔淋巴转移的预测价值。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和准确度。采用Bootstrap重采样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宫颈间质浸润、脉管浸润、ADCmin、峰值、熵值、偏度均为患者盆腔淋巴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DCmin、峰值、熵值、偏度对患者盆腔淋巴转移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且四者联合诊断预测价值更高(AUC=0.833)。ROC曲线和校准曲线结果均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论:术前表观扩散系数图纹理分析对初治Ⅱ型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可作为评估患者盆腔淋巴转移的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图 纹理分析 Ⅱ型子宫内膜癌 盆腔淋巴转移
下载PDF
空间工作记忆海马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特征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夏蜜 白文文 +2 位作者 郑旭媛 田心 刘迢迢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5-649,共5页
目的以大鼠在Y迷宫中的空间工作记忆为研究对象,研究空间工作记忆过程中海马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的特征模式,为研究空间工作记忆的信息处理机制提供支持。方法实验数据来自成年SD大鼠94次正确、22次错误执行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和60次静息... 目的以大鼠在Y迷宫中的空间工作记忆为研究对象,研究空间工作记忆过程中海马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的特征模式,为研究空间工作记忆的信息处理机制提供支持。方法实验数据来自成年SD大鼠94次正确、22次错误执行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和60次静息状态的海马CA1腹侧(ventral hippocampus,vHPC)的动作电位时空序列。计算海马神经元的平均频率编码,统计比较正确与错误执行工作记忆任务、以及正确执行工作记忆任务与静息的编码结果。结果SWM神经元集群平均频率编码发生在工作记忆行为学以前。正确执行SWM时的神经元集群频率编码显著大于错误执行SWM和静息状态时(P<0.05)。结论海马是空间工作记忆的信息编码脑区,海马空间信息的编码先于空间工作记忆行为学。海马空间信息编码对正确执行空间工作记忆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工作记忆 海马 神经元集群 动作电位 频率编码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