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2018年中国老年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水平与变化趋势 被引量:23
1
作者 姜莹莹 +3 位作者 董文兰 毛凡 张珊 董建群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9-507,共9页
目的分析2004-2018年中国≥65岁老年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预测2019-2023年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率。方法利用2004-2018年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中老年居民死亡数据,分析不同性别、城乡、地区的慢性病粗死亡率、... 目的分析2004-2018年中国≥65岁老年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预测2019-2023年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率。方法利用2004-2018年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中老年居民死亡数据,分析不同性别、城乡、地区的慢性病粗死亡率、年龄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及变化趋势。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构成计算年龄标化死亡率;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全时间段内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及95%可信区间;采用对数线性模型预测年龄标化死亡率。结果2004-2018年我国老年居民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率从4697.05/10万降至3555.35/10万,平均每年下降2.0%(95%CI:-2.7%~-1.3%)。不同性别、城乡、地区间年龄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AAPC=-2.1%,95%CI:-2.8%~-1.3%)、中部地区(AAPC=-2.8%,95%CI:-3.4%~-2.1%)下降速度均快于西部地区(AAPC=-0.8%,95%CI:-1.8%~0.2%)。慢性病死亡构成比从89.82%上升至91.41%,平均每年上升0.1%(95%CI:0.1%~0.2%)。预计至2023年,男性年龄标化死亡率(3906.23/10万)仍高于女性(2708.43/10万);农村年龄标化死亡率(3283.20/10万)与城市(3250.01/10万)相接近;西部地区(3782.48/10万)与东部地区(3037.01/10万)、中部地区(3249.24/10万)的年龄标化死亡率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结论2004-2018年我国老年居民慢性病年龄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死亡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建议以老年人群中男性居民和西部地区居民作为今后慢病防控关注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趋势 预测 慢性病 老年人群 死因监测
原文传递
中国六省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随访生存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姜莹莹 +3 位作者 毛凡 董文兰 张伟伟 董建群 《中国公共卫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了解中国六省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随访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服务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8-10月在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江苏省、广东省和浙江省的84个社区招募1653例糖尿病患... 目的了解中国六省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随访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服务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8-10月在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江苏省、广东省和浙江省的84个社区招募1653例糖尿病患者开展为期2个月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于2015年9-12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分析自我管理前后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3年中国六省市招募的1653例患者中,完成基线调查者1603例,应答率为96.98%;2015年随访糖尿病患者1299例,失访者304例,失访率为18.96%。中国六省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随访的生理健康得分为76.50(23.75)分,较患者自我管理前得分的75.00(25.00)分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3,P=0.011);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随访的心理健康得分为78.44(25.03)分,与患者自我管理前得分的78.44(23.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5年和有吸烟行为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生理健康得分未提高,自我效能提高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生理健康得分提高;女性、医疗费用支出方式为职工医保、合并其他慢性病、有吸烟行为、掌握和无需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心理健康得分未提高。结论中国六省市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2年后生存质量有所改善,性别、医疗费用支出方式、病程、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自我效能是否提高、掌握胰岛素注射情况和有无吸烟行为是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我管理 生存质量 变化情况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社区自我管理小组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情况的长期和短期效果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毛凡 +2 位作者 姜莹莹 董文兰 董建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57-1263,共7页
背景糖尿病自我管理是降低疾病影响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目前,糖尿病自我管理研究多以干预后短期效果评价为主,对长期效果的追踪报告较少。目的评价社区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情况的长期和短期效果。方法于2014年3... 背景糖尿病自我管理是降低疾病影响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目前,糖尿病自我管理研究多以干预后短期效果评价为主,对长期效果的追踪报告较少。目的评价社区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情况的长期和短期效果。方法于2014年3月,在北京市房山区招募500例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n=241)和干预组(n=259)。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糖尿病随访服务,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为期3个月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在干预前、3个月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后2年和5年分别进行调查,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疾病信息、糖尿病综合控制指标[体质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主效应,以及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干预后时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调整协变量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在BMI、收缩压、舒张压、FPG、HbA1c、HDL-C、TG、LDL-C上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各项指标上的主效应显著(P<0.05),相较于基线,患者BMI、收缩压、舒张压、FPG、HbA1c、HDL-C、LDL-C升高,TG降低。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与干预后时间对BMI[β(95%CI)=-0.33(-0.62,-0.05)]、FPG[β(95%CI)=-1.03(-1.71,-0.35)]、TG[β(95%CI)=-0.54(-0.93,-0.14)]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干预前干预组BMI比对照组低0.31 kg/m2,干预3个月后比对照组低0.64 kg/m2;干预前干预组FPG比对照组高0.19 mmol/L,干预后2年比对照组低0.84 mmol/L;干预前干预组TG比对照组高0.03 mmol/L,干预后5年比对照组低0.51 mmol/L。结论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BMI控制有短期效果,对FPG、TG控制可能有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自我管理 长期效果 随访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 广义估计方程
下载PDF
社区自我管理小组干预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毛凡 姜莹莹 +6 位作者 何莹 董文兰 张伟伟 刘晓芬 张惺惺 董建群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32-939,共8页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小组干预后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4年8—11月,在北京市房山区开展了一项为期3个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通过张贴海报、入户询问和电话通知等方式共招募510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小组干预后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4年8—11月,在北京市房山区开展了一项为期3个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通过张贴海报、入户询问和电话通知等方式共招募510名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单纯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260名)和对照组(250名)。最终500名患者完成了研究,其中干预组259名,对照组241名。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后2年、干预后5年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测量其糖尿病自我效能水平,建立两水平随机系数模型分析自我效能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其与小组干预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的文化程度、病程和治疗方式与其自我效能呈正相关而性别和年龄则不影响其自我效能。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其自我效能相对小学文化程度的患者分别高4.66分(P<0.05)、6.40分(P<0.05)和11.02分(P<0.05);糖尿病患者的病程每增加1年,其自我效能升高0.23分(P<0.05)。治疗方式对自我效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遵医嘱用药或注射胰岛素和血糖监测自我效能方面。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治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后,经过自我管理小组干预,两组自我效能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所升高,干预组比对照组高7.95分(P<0.05)。干预结束后,两组自我效能得分均逐年下降,干预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快,干预后2年较对照组降幅高5.41分(P<0.05),干预后5年较对照组降幅高8.94分(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干预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其自我效能,但在无后续干预的情况下自我效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 干预效果 随访研究 多水平模型
原文传递
深圳市25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名属性的思考 被引量:9
5
作者 童光东 +4 位作者 王宇新 陈生 吴泽铭 曾仲意 邓欣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661-1665,共5页
基于深圳市25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温疫论》等中医文献对瘟疫的认识,从疫病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及临床特征等角度,提出新冠肺炎属"瘟疫",并认为"寒疫""寒湿... 基于深圳市25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温疫论》等中医文献对瘟疫的认识,从疫病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及临床特征等角度,提出新冠肺炎属"瘟疫",并认为"寒疫""寒湿疫"难以解释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非其时而有其气"、温疫多夹湿、温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湿热疫的特点与演变及患者临床特征均可为新冠肺炎为"湿热疫"提供证据。同时辨析新冠肺炎为"湿热疫"还需要注意湿热疫是寒温之辨的结合,恶寒、身痛可为湿热疫初起症状,白苔或白滑腻苔是湿热疫初起舌苔特征,使用西药后出现的变证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瘟疫 湿热疫 寒疫 寒湿疫
原文传递
2017-2019年236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质量评估 被引量:10
6
作者 董文兰 毛凡 +6 位作者 姜莹莹 张伟伟 董建群 刘世炜 周脉耕 吴静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413-1419,共7页
目的评估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的建设质量。方法利用2017-2019年期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现场调研评估结果,统计各指标的得分,比较不同指标间、不同区域间得分的差异。采用x±s描述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得分值的95%C... 目的评估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区)的建设质量。方法利用2017-2019年期间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现场调研评估结果,统计各指标的得分,比较不同指标间、不同区域间得分的差异。采用x±s描述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得分值的95%CI检验不同区域示范区得分的统计学差异。为了比较不同指标间的得分情况,将各指标得分换算成百分制得分。结果236个示范区现场评估的百分制总得分83.5分;一级指标层面,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体系整合(92.8)、政策完善(90.3)、环境支持(88.4)、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87.4)、慢性病全程管理(78.1)、创新引领(76.5)、监测与评估(75.1)。东部示范区总得分(259.2±18.8),高于中部(243.2±15.2)和西部(245.4±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示范区建设质量在东部、中部和西部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时应予以充分考虑;慢性病全程管理、监测与评估和创新引领维度是示范区建设的薄弱环节,应在下一步示范区建设中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示范区 现场调研 评估
原文传递
奥司他韦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国良 李秀惠 +6 位作者 刘映霞 谭行华 田一梅 梁连春 聂广 周伯平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11-213,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系统评价奥司他韦(达菲)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5-8月国内三家传染病医院的308例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年龄分布特征及主要临床特征,之后剔除不...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系统评价奥司他韦(达菲)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轻症病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5-8月国内三家传染病医院的308例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甲型H1N1流感的年龄分布特征及主要临床特征,之后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将289例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达菲组,了解两组病例在发热持续时间以及病毒持续时间的差异。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0~29岁。发热是甲型H1N1流感的最主要症状,以低、中度发热(〈39℃)为主,咽喉疼痛、咳嗽、头痛、流涕也是常见症状,但呕吐及腹泻患者比例较少,分别为1.3%和3.9%。最后对照组和达菲组在发病一病毒转阴时间和治疗一病毒转阴时间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2,0.93)。结论甲型H1Nl流感发病以青少年为主,多数患者病情较轻,预后良好。对于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而言,达菲并不能有效缩短发热持续时间及病毒持续时间,流感病毒可以迅速被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清除,对轻症患者使用达菲抗病毒治疗并无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A型 奥司他韦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17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秀惠 +1 位作者 田一梅 胡建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09年11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确诊的17例甲流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17例患者既往没有流感疫苗接种史,... 目的探讨新型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09年11月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确诊的17例甲流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17例患者既往没有流感疫苗接种史,有流感患者接触史者有4例,占23.5%,既往健康者有14例,占82.35%。甲型H1N1流感重症年龄多发生于2岁到12岁少年儿童,占本组病例64.71%。临床症状高热有16例,占94.11%,首发症状高热为主体温39℃以上10例,占本组病例58.82%,其中高热和咳嗽同时出现5例(29.4%),其次咳嗽有7例(49.4%)。合并症主要是肺炎,有15例(88.2%),多脏器功能不全4例(23.5%),有基础性疾病4例(23.5%)。动态血生化检测及其他检查中肝功能异常者9例(52.9%),心肌酶谱异常者7例(41.2%),心电图异常者9例(52.9%)。在出现症状到病毒阴转时间上,多数在2到7天,平均(4.2±1.67)天;在给予治疗到病毒阴转时间上,多数在1到4天,平均(1.88±1.78)天。治疗方面使用中药加奥司他韦7例(49.4%),中药治疗5例(29.4%),未用中药或奥司他韦3例,奥司他韦治疗2例(11.8%)。治疗痊愈出院16例(94.1%),死亡1例。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发病年龄少年儿童多见,首发症状高热、咳嗽,肺炎是主要合并症。及时给予治疗,绝大多数均能获得痊愈,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流感重症患者 临床病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证候学调查与分期辨证模式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红 +3 位作者 曹廷智 袁虹 吴其恺 聂广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学特点,以期总结出该病临床辨证的"分期辨证"模式。方法按诊断标准,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0例,并分为四组:抗病毒治疗前(A组)、核苷类似物治疗(B组)、干扰素治疗(C组)、抗病毒治疗结束(D组);每组...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学特点,以期总结出该病临床辨证的"分期辨证"模式。方法按诊断标准,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0例,并分为四组:抗病毒治疗前(A组)、核苷类似物治疗(B组)、干扰素治疗(C组)、抗病毒治疗结束(D组);每组各100例,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证素和辨证分型调查,并统计相应的表达频数以及聚类分析。结果 (1)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表达频数明显高于核苷类似物治疗组(B组)以及抗病毒治疗后组(D组),而比较相近甚至高于抗病毒治疗前组(A组),可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不同的时期其证候学表现不同;(2)活动期相对高频的证素有:湿热(68%~92%),气郁(72%~76%),气虚(53%~65%),尤其以干扰素的副反应为甚;(3)所有病例主要集中在肝郁脾虚和湿热中阻两型,疾病活动期(A组、C组)以湿热中阻较多,病情稳定期(B组、D组)以肝郁脾虚为主。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学研究支持其"分期辨证"模式,它具有符合传统、逻辑一致、临床实用和操作简便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证候学 证素 辨证分型 分期辨证
下载PDF
中国六省市社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症状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艳芝 姜莹莹 +4 位作者 毛凡 董文兰 罗雪纯 董建群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0-176,共7页
目的了解中国六省市社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症状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和开展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中国糖尿病肾病... 目的了解中国六省市社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症状的流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策略和开展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中国糖尿病肾病现状及需求评估项目。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天津市、黑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重庆市和甘肃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中登记的社区18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采用SAS 9.4软件进行χ^(2)检验,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伴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不同程度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6713份,回收有效问卷6230份,问卷有效率为92.81%。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的患者1930例(30.98%),主要以轻度抑郁(867例,13.92%)和中度抑郁(972例,15.60%)为主。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14,95%CI:1.00~1.29)、小学及以下(OR=1.55,95%CI:1.17~2.05)和初中文化程度(OR=1.42,95%CI:1.08~1.86)、离异或丧偶(OR=1.24,95%CI:1.04~1.48)、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OR=1.21,95%CI:1.05~1.39)、乡镇地区(OR=1.10,95%CI:1.06~1.14)、共病数≥2个(OR=1.52,95%CI:1.30~1.77)与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高风险相关;吸烟(OR=0.83,95%CI:0.69~1.00)和离退休人员(OR=0.60,95%CI:0.51~0.70)与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低风险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小学及以下(OR=2.32,95%CI:1.58~3.40)和初中文化程度(OR=1.82,95%CI:1.25~2.66)、共病数为1个(OR=1.31,95%CI:1.11~1.54)和≥2个(OR=1.61,95%CI:1.31~1.98)与轻度抑郁症状高风险相关;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OR=1.52,95%CI:1.08~2.14)、离异或丧偶(OR=1.47,95%CI:1.19~1.83)、糖尿病病程1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抑郁症状 社区 流行现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常见抗肿瘤药物所致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庆贤 罗芳 +2 位作者 陈志杰 龚丝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439-444,共6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HBVr)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在肿瘤领域,由于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PIs)等的广泛应用,抗肿瘤药物所致HBVr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抗肿瘤药物所致... 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HBVr)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在肿瘤领域,由于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PIs)等的广泛应用,抗肿瘤药物所致HBVr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抗肿瘤药物所致HBVr的现状分析、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并探讨抗肿瘤治疗中HBVr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靶向药物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B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涛 何小琴 +2 位作者 蔡雄茂 叶涛生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6期812-814,共3页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本院11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规则抗结核治疗,住院+门诊随访观察至疗程24周的临床资料。结果:11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24周期间有39例出现...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本院11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规则抗结核治疗,住院+门诊随访观察至疗程24周的临床资料。结果:11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24周期间有39例出现药物性肝炎,发生率为32.8%,其中32例发生在强化期(16周内),经加强护肝、调整抗结核方案等个体化治疗,药物性肝炎治愈率94.9%,结核性脑膜炎治疗有效率90.3%。结论:重视结核性脑膜炎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物性肝损害,早期制定个体化用药对策,即能使肝功能恢复正常,又使抗结核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抗结核治疗 药物性肝炎
下载PDF
44例甲胎蛋白低水平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
13
作者 邓欣 苟继周 +1 位作者 李卓家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512-513,524,共3页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低水平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为防治肝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收治CHB住院患者44例。44例患者血清AFP均大于正常值上限小于10倍正常上限(8.7...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低水平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特点,为防治肝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收治CHB住院患者44例。44例患者血清AFP均大于正常值上限小于10倍正常上限(8.78~87.8 ng/ml),其中肝功能正常15例,轻度CHB 19例,中度CHB 5例,重度CHB 5例。彩超提示12例患者弥漫性肝损害,脾大;32例患者肝实质回声增粗或稍增粗,脾不大。所有患者均检测肝功能、HBV DNA定量、乙型肝炎标志物、AFP(化学发光法),行肝胆脾彩超。常规行肝穿刺,取肝组织行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病理检查,观察肝组织炎症活动(G)分级和肝纤维化(S)分期情况。分析AFP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纤维化程度及HBV的关系。结果:44例患者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炎症活动。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在G_(2)~G_(4)占70.4%,提示这类人群均有较明显的肝脏炎症损伤。肝组织炎症分级G_(2)~G_(4)组患者AFP值显著高于G 1组(P<0.05),AFP水平与肝组织炎症分级成正比。44例患者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纤维化。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_(2)~S_(4)占84.1%,其中S_(4)(肝硬化)占38.6%,提示这类人群有较严重的肝纤维化。AFP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分期成正比,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_(2)~S_(4)组AFP值显著高于S 1组AFP值(P<0.05)。44例患者中乙型肝炎五项结果呈小三阳患者21例(47.7%),大三阳患者23例(52.3%),两组患者AFP值比较无显著差异。44例患者中HBV DNA<100 IU/ml有8例(18.2%),HBV DNA 100~2000 IU/ml有9例(20.4%),HBV DNA>2000 IU/ml有27例(61.4%),三组患者AFP值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AFP低水平升高CHB患者的肝组织均有显著的炎症和纤维化,AFP值与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成正相关。AFP低水平升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在积极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既要重视抗肝脏炎症,又要重视抗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甲胎蛋白 肝组织病理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谭行华 刘映霞 +11 位作者 李慧涓 孟娟 傅佳鹏 郑海鹏 张爱民 岑玉文 高倩 刘艳 杨大国 周伯平 聂广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比较中药、达菲及中药+达菲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29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9例)、达菲组(43例)、中药+达菲组(42例)及空白对照组(15例),以总住院天数、病毒转阴时间、发病到体温恢复... 【目的】比较中药、达菲及中药+达菲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29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9例)、达菲组(43例)、中药+达菲组(42例)及空白对照组(15例),以总住院天数、病毒转阴时间、发病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等作为主要观察指标,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在总住院天数、药物开始治疗到病毒转阴时间上,达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发病到病毒转阴时间上,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上,仅中药+达菲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达菲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在快速降低体温方面有明显优势,而在控制病毒转阴方面各组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中西医结合疗法 柴葛解肌汤/治疗应用 银黄冲剂/治疗应用 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17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慧涓 +10 位作者 谭行华 孟娟 傅佳鹏 郑海鹏 张爱民 岑玉文 高倩 刘艳 李秀惠 刘映霞 聂广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4月-2009年8月经确诊的172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随机分为西药达菲组和中药+达菲组两组,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总住院天数、病毒转阴时间、患者发病时的最...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4月-2009年8月经确诊的172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随机分为西药达菲组和中药+达菲组两组,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总住院天数、病毒转阴时间、患者发病时的最高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等项目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数值变量资料的实验数据以x±s表示,采用相关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住院天数、从发病到病毒转阴时间、从药物开始治疗到病毒转阴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病过程中两组患者最高体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给予药物治疗到体温下降方面,中药+达菲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达菲组快,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象方面,单纯西药达菲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达菲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为自限性疾病,患者在发病过程中最高体温,病毒转阴恢复时间以及有无中药干预等比较上,无明显差异、而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方面,中药+达菲组优于单纯西药达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甲型流感 H1N1 中药 达菲
下载PDF
奥司他韦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伟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第13期5-7,11,共4页
目的观察奥司他韦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5月—2021年5月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呼吸道病毒感染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42例,以平行信封抽签方式... 目的观察奥司他韦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5月—2021年5月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呼吸道病毒感染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42例,以平行信封抽签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观察组采用奥司他韦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2组均治疗5 d。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MPH)、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退热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气分析指标好转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0,P=0.004);治疗5 d后,2组ESR、WBC、LYMPH、IL-6、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退热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气分析指标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司他韦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指标,提升患者康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感染 呼吸衰竭 奥司他韦 机械通气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分期辨证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秀惠 +2 位作者 谭行华 杨大国 聂广 《湖北中医杂志》 2010年第8期31-33,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证候学特点,阐述其病因病机,总结出符合临床实际的分期辨证模式。方法以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标准,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308例,分别按照表证期、里证期和恢复期三个阶... 目的观察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证候学特点,阐述其病因病机,总结出符合临床实际的分期辨证模式。方法以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标准,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回顾性分析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308例,分别按照表证期、里证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的各自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期相关证素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表证期相对高频的症状、体征有:发热90.25%,疲乏69.16%,咳嗽49.35%,恶寒43.83%,咽痒咽痛43.83%,头晕头痛33.12%,白痰32.14%,流涕29.87%等,咽充血72.08%,扁桃体肿大83.77%。(2)里证期的相对高频的症状、体征有:发热、咳嗽、小便黄、口渴等为100%,心烦、咽痛等为85.71%,纳差、脘痞、疲乏、扁桃体肿大等为71.43%。(3)恢复期相对高频的症状、体征有:疲乏30.52%,纳差、脘痞17.82%,小便黄17.53%,咳嗽10.39%,咽充血15.26%。(4)主要证素特点是,表证期以风热(100%)、气虚(69.16%)和痰湿(46.75%)为主,里证期以郁火(100%)、气虚(71.43%)和痰湿(71.43%)为主,恢复期以正气受损(气虚、阴虚、阳虚)、余邪未净为病机特点。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表证期以风热袭表、阳气郁滞为特点,里证期类似于"风温病"的"热郁胸膈证"和"邪热壅肺证"的组合,恢复期以正气受损(气虚、阴虚、阳虚)、余邪未净为病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甲型流感 H1N1 分期辨证 表里证辨证模式
下载PDF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分期辨证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虹 +5 位作者 曹廷智 吴其恺 邓欣 王东 李晓良 聂广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证候学特点,以期总结出临床辨证的"分期论治"模式。方法:按诊断标准,收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400例(暴发期、平台期、坏证期和恢复期患者各100例),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证素和辨证分型调查,并统计相应...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证候学特点,以期总结出临床辨证的"分期论治"模式。方法:按诊断标准,收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400例(暴发期、平台期、坏证期和恢复期患者各100例),进行临床症状体征、证素和辨证分型调查,并统计相应的表达频数和以及聚类分析。结果:①表达频数相对较高的症状体征有:尿黄96.25%,目黄95.25%,身黄94.00%,脘痞90.50%,口臭85.50%,神疲乏力80.75%,胸闷80.50%,是各期最为常见的表现。②血瘀(肝络瘀阻)证素高达98.00%-100%;湿热邪毒及其所导致的气机逆乱、脏腑功能失调比例很高;正气亏虚以气虚(73%-100%)和阴虚(18%-89%)、血虚(12%-86%)等为主。可见毒、瘀、虚贯穿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整个过程,是决定本病进展和证候特点的基本证素。③病例集中在热毒壅肝、邪陷正脱、肝郁脾虚3型,而瘀血内阻、阴虚血热、脾肾阳虚等分布较少。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证候学研究支持其"分期论治"模式,它具有符合传统、逻辑一致、临床实用和操作简便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证候 辨证分型 分期论治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发作乙型肝炎效果及对肝功能、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阴转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庆贤 +1 位作者 罗芳 李海凤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6期791-794,共4页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急性发作乙型肝炎效果及对肝功能、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因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分析干扰素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急性发作乙型肝炎效果及对肝功能、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因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独应用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阴转率以及用药安全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48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和HBeAg转阴/血清学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TBIL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联合应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HBV-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LB、AST、ALT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较好,在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状况的同时提高了HBV-DNA转阴率,但联合用药可能会增加患者临床治疗风险,因此实际用药过程中需对患者临床变化密切监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替诺福韦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FibroScan(R)实施受控衰减参数在慢性HBV感染者中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庆贤 罗芳 +2 位作者 吴其恺 陈凤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12期1693-1696,共4页
目的探讨FibroScan(R)实施受控衰减参数(CAP)在慢性HBV感染者中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191例,以肝活检为“金标准”评价肝脂肪含量;使用FibroScan(R)对研究对... 目的探讨FibroScan(R)实施受控衰减参数(CAP)在慢性HBV感染者中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本院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191例,以肝活检为“金标准”评价肝脂肪含量;使用FibroScan(R)对研究对象进行CAP值测定,确定CAP值的诊断和影响因素。结果经FibroScan(R)诊断,S0、S1、S2、S3的CAP值分别为(201.21±21.20)dB/m、(227.67±51.71)dB/m、(259.89±29.23)dB/m和(320.54±23.41)dB/m。与组织学诊断相比较,FibroScan(R)诊断存在一定的误诊率;CAP值与BMI(r=0.518,P=0.0001)、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r=0.661,P=0.001)呈显著正相关;CAP值诊断肝脏脂肪变S1、S2和S3的截断点分别为208 dB/m、257 dB/m和296 dB/m,其敏感度分别为92.5%、86.5%、72.7%,其特异度分别为83.7%、91.4%、96.4%。结论在慢性HBV感染者中,FibroScan(R)可有效而准确地诊断NAFLD和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受控衰减参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无创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