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钱小莲 蔡宜家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1期2434-2436,共3页
目的: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更好的预防和指导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儿童肺炎患者共26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性别、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以... 目的: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更好的预防和指导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儿童肺炎患者共26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性别、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以总结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本组肺炎支原体阳性人数检出865例,阳性率为32.72%。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0.52%和35.31%,两组阳性率发生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P=0.032)。1~3岁和4~6岁是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群体,与其他年龄群体阳性率发生有统计学差异(χ2=17.325,P<0.05)。春季和冬季是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最高的季节,感染率分别为38.31%和后39.76%。各个季节的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6.248,P<0.05)。结论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儿童肺炎发生的主要病原体。年龄、性别和季节因素是导致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显著危险因素。有必要在冬春季对低龄儿童(<6岁)和女性儿童开展针对性的预防,降低支原体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 肺炎 儿童 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PDF
某县级医院2012—2014年不同临床标本分离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及其耐药性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学敏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27-329,333,共4页
目的分析某山区县级医院大肠埃希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为该区域临床合理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某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用微量稀释法初筛,... 目的分析某山区县级医院大肠埃希菌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性,为该区域临床合理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某院临床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用微量稀释法初筛,纸片扩散法做确证试验;采用WHONET5.6及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1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中段尿(占26.94%)。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49.82%,以痰标本检出率最高(56.52%),但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结果显示,对青霉素类耐药率最高(>90%),对头孢噻吩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75%,对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好(耐药率<10%),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株。结论分离大肠埃希菌的标本主要来自中段尿,产ESBLs菌株耐药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临床分布 抗药性 微生物 耐药性
下载PDF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钱小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141-1142,共2页
目的梅毒早期诊断中,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及评价。方法对该院2012年01月0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门诊体检、住院输血及进行术前检查者的共8 813例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进行梅毒螺旋体(TP)抗体(TP-Ab... 目的梅毒早期诊断中,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及评价。方法对该院2012年01月0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门诊体检、住院输血及进行术前检查者的共8 813例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进行梅毒螺旋体(TP)抗体(TP-Ab)检测。对TP-Ab为阳性的标本再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进行检测;247例梅毒高危人群应医生要求同时检测RPR及TP-Ab的ELISA检测(TP-ELISA)。结果共计9 060例患者中,TP-ELISA(+)RPR(+)的患者89例,其中84例为梅毒确诊患者,5例患者为梅毒潜伏感染;TP-ELISA(+)RPR(-)的患者202例,其中26例为梅毒治愈患者,9例患者为梅毒感染早期,167例患者原因不明;TP-ELISA(-)RPR(+)的患者3例,都是RPR的生物学假阳性。结论 ELISA方法应用于梅毒的初筛,RPR试验用于梅毒治疗期间的疗效观察,联合两种方法对梅毒进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对梅毒的诊断和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梅毒诊断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胀天然橡胶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宋琪 王贝贝 +3 位作者 王晓冰 李翔 邓晓清 《弹性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16,共8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通常作为溶剂应用于高分子材料领域。针对硫化天然橡胶在ScCO_(2)中的溶胀过程,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合适的溶胀速率方程,分析了不同温度下ScCO2在橡胶内的扩散系数,最后研究了发泡硫化橡胶的收缩过程。结果表... 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通常作为溶剂应用于高分子材料领域。针对硫化天然橡胶在ScCO_(2)中的溶胀过程,采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合适的溶胀速率方程,分析了不同温度下ScCO2在橡胶内的扩散系数,最后研究了发泡硫化橡胶的收缩过程。结果表明,溶胀温度为50℃时,溶胀过程符合二阶动力学;温度升高到120℃时,溶胀过程符合一阶动力学。50℃时,不同交联密度橡胶中二氧化碳的扩散系数为(1.1~1.3)×10_(9) m_(2)/s;随着温度上升到120℃,相应的扩散系数增大约1倍。本文中天然橡胶样品交联密度的不同,并未导致ScCO2中溶胀度的显著差别,但交联密度增大会导致更小的发泡膨胀率以及更大的收缩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硫化橡胶 溶胀 动力学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胀丁苯橡胶动力学 被引量:1
5
作者 邓晓清 +3 位作者 房志营 王贝贝 宋琪 李翔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9-97,共9页
高分子材料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胀及相平衡机制,是研究超临界发泡以及材料改性等问题的基础。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溶剂,采用可视窗反应釜研究丁苯橡胶的溶胀过程。通过析因设计方法,分析溶胀度、溶胀速率和二氧化碳在丁苯橡胶中的扩散系数... 高分子材料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胀及相平衡机制,是研究超临界发泡以及材料改性等问题的基础。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溶剂,采用可视窗反应釜研究丁苯橡胶的溶胀过程。通过析因设计方法,分析溶胀度、溶胀速率和二氧化碳在丁苯橡胶中的扩散系数,以及膨胀后丁苯橡胶的收缩过程。研究发现,二因子交互模型拟合较好,溶胀速率符合一阶动力学模型。温度和压力对3个目标函数均影响显著,时间对溶胀度影响显著,交联密度对目标函数无显著影响。在50~120℃,8~20 MPa的研究范围内,二氧化碳在丁苯橡胶中的扩散系数为(0.995~3.06)×10^(-9) m^(2)/s。丁苯橡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溶胀平衡后泄压膨胀,交联密度对橡胶的膨胀度和收缩速率有显著影响。在相同溶胀条件和泄压速率时,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大,丁苯橡胶的膨胀度显著减小,收缩速率显著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丁苯橡胶 溶胀 动力学 析因设计
下载PDF
干燥方法对石墨烯在氧还原反应中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张博稳 +2 位作者 韩卓洒 罗迎新 邓晓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5期26-29,33,共5页
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是已规模化的生产方法之一,制备过程中需通过干燥得到石墨烯,因此不同干燥方法对石墨烯在氧还原反应中活性的影响有所不同。以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得到氧化石墨烯(GO)溶液,再将GO溶液分别通过真空烘干... 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是已规模化的生产方法之一,制备过程中需通过干燥得到石墨烯,因此不同干燥方法对石墨烯在氧还原反应中活性的影响有所不同。以石墨为原料,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得到氧化石墨烯(GO)溶液,再将GO溶液分别通过真空烘干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后经高温还原制备石墨烯。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BET比表面积测试和三电极系统电化学性能测试,比较了两种干燥方法对石墨烯的形貌、物相结构、比表面积、电化学性能及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的影响,采用Koutecky-Levich法探讨了两种干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催化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于真空烘干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的石墨烯,石墨片层剥离效果优异,呈薄纱状结构,石墨化程度更高,比表面积更大。在氧还原反应中,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的石墨烯具有更正的起始电位、更大的极限电流密度和更高的氧还原反应催化活性,氧还原反应更接近四电子转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燃料电池 氧还原反应 非贵金属催化剂 石墨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