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卒中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卒中的鉴别诊断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祖欣 徐文安 +5 位作者 刘锦绣 明武 郭琴 洪玉娥 朱求庚 崔绪安 《安徽医学》 2001年第4期4-5,共2页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在卒中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卒中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卒中伴高血糖患者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 ,判断这种血糖升高的原因是应激性高血糖还是糖尿病并发卒中。...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在卒中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卒中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测定卒中伴高血糖患者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 ,判断这种血糖升高的原因是应激性高血糖还是糖尿病并发卒中。结果 :2 4例脑出血伴高血糖的患者中 ,应激性高血糖 11例 ,糖尿病并发卒中 13例 ;38例脑梗死伴高血糖的患者中 ,应激性高血糖 8例 ,糖尿病伴发卒中 30例。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鉴别应激性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卒中方法可靠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糖化血清蛋白 鉴别诊断 并发症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显著低信号血管征在急性脑梗死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2
作者 倪晓星 曹树刚 +3 位作者 王建 冯园 徐文安 明武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1,共8页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血氧水平依赖性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常被应用于血液去氧血红蛋白水平异常的疾病诊疗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受累区域的去氧血红蛋白水平升高... 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是一种血氧水平依赖性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常被应用于血液去氧血红蛋白水平异常的疾病诊疗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受累区域的去氧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因此缺血区域可在SWI图像上表现出异常的静脉显像。这些异常静脉显像能够反映脑组织灌注不足、识别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半暗带,进而指导卒中治疗、评价预后。现就SWI显著低信号血管征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急性脑梗死诊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卒中 脑缺血 预后
原文传递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明武 贺军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32-834,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f观察组),与同期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对照组)进行生化指标的对比分析,其中...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f观察组),与同期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对照组)进行生化指标的对比分析,其中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C反应蛋白、高同型半胱氨酸、三酰甘油等,胆固醇氧化酶法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免疫比浊法测纤维蛋白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C反应蛋白、高同型半胱氨酸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型斑块检出率(54.5%)明显高于对照组(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2型糖尿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原文传递
孤立性脑桥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预测因素: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昊 曹树刚 +4 位作者 吴倩 张文婷 汪凯 徐文安 明武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脑桥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rogressive motor deficits, PMD)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纳入发病48 h内入院的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根据临床病程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 目的:探讨孤立性脑桥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rogressive motor deficits, PMD)的预测因素。方法连续纳入发病48 h内入院的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根据临床病程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运动项目评分变化分为 PMD 组(7 d内增加≥1分)与非 PMD 组;根据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将脑桥梗死模式分为基底表面梗死与深部梗死,侧别分为左侧与右侧,梗死灶层面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基线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孤立性脑桥梗死后 PMD 的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发病48 h内入院的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101例,其中 PMD 组16例,非 PMD 组85例。 PMD 组患者梗死灶累及脑桥基底表面(87.5%对47.1%;χ2=8.851,P =0.003)、梗死灶层面位于中部(56.2%对24.7%;χ2=4.851, P =0.028)和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62.5%对27.1%;χ2=7.689,P =0.006)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非 PMD 组,而梗死灶侧别位于左侧(18.8%对56.5%;χ2=7.664,P =0.006)和梗死灶层面位于上部(37.5%对72.9%;χ2=7.689,P =0.006)的构成比显著低于非 PMD 组。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累及脑桥基底表面梗死(优势比5.650,95%可信区间1.011~31.580;P =0.049)和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优势比4.075,95%可信区间1.127~14.741;P =0.032)是孤立性脑桥梗死后 PMD 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累及基底表面的梗死和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可能是孤立性脑桥梗死后 PMD 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梗死 脑桥 基底动脉 运动活动 疾病恶化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0
5
作者 洪玉娥 明武 +4 位作者 陈清军 吴倩 张持 赵昊 徐文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4-496,共3页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MVCI)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SIVD患者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的认知功能程度的不同,分为MVCI组(56例)和非MVCI组(64例),检测Hcy、叶酸、Vi...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MVCI)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SIVD患者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的认知功能程度的不同,分为MVCI组(56例)和非MVCI组(64例),检测Hcy、叶酸、VitB_(12)水平,MVCI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再进行MOCA评分及上述指标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 MVCI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非MVCI组;血清叶酸、VitB_(12)水平显著低于非MVCI组(P<0.01)。Hcy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Hcy可能是SIVD患者发生MVCI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VitB_(12)缺乏,间接引起Hcy增高,是导致MVCI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高半胱氨酸 痴呆 血管性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胱抑素C与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总负荷的相关性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文婷 吴倩 +3 位作者 王建 颜艳 明武 张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5-322,共8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PAD型脑梗死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完成头部MR检查及血清Cys...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穿支动脉疾病(PAD)型脑梗死患者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PAD型脑梗死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完成头部MR检查及血清CysC测定。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以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尿酸、尿素氮、肌酐、C反应蛋白、CysC等生化指标的水平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根据头部MRI的表现,评估患者的CSVD总负荷评分(包括脑微出血、白质高信号、腔隙、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并依据该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CSVD 0分组、CSVD 1分组、CSVD 2分组、CSVD 3分组、CSVD 4分组和CSVD总负荷轻度组(总负荷评分0分和1分)、中度组(总负荷评分2分)、重度组(总负荷评分3分和4分),比较各组之间的相关资料。采用Spearman线性相关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ysC与CSVD总负荷的关系。结果(1)基本资料:103例PAD型脑梗死患者中,男性66例(64.1%),平均年龄(66±12)岁;CSVD总负荷0分组11例(10.7%),1分组26例(25.2%),2分组22例(21.4%),3分组31例(30.1%),4分组13例(12.6%)。5组之间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血清CysC水平:CSVD总负荷5组之间血清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1.475,P<0.01),CSVD总负荷4分组CysC水平为2.9(2.3,3.4)mg/L,明显高于1分组[1.0(0.9,1.5)mg/L]和2分组[1.9(1.8,2.0)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血清CysC水平与CSVD总负荷的关系: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C水平与PAD型脑梗死患者CSVD总负荷呈正相关(r=0.763,P<0.01)。CSVD总负荷轻度组37例,中度组22例,重度组44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校正年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脑小血管疾病 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总负荷
下载PDF
脑桥心型梗死二例临床及MRI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7
作者 曹树刚 吴倩 +4 位作者 张文婷 王建 明武 赵昊 徐文安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8-1091,共4页
双侧脑桥梗死非常少见,1934年Lhermitte与Trelles首次报道了1例双侧脑桥梗死[1].脑桥心型梗死是一种罕见的双侧脑桥梗死类型,由脑桥特定的血管解剖学基础决定,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迄今为止,国外明确报道的仅有3例[2-4],而国内鲜见报道... 双侧脑桥梗死非常少见,1934年Lhermitte与Trelles首次报道了1例双侧脑桥梗死[1].脑桥心型梗死是一种罕见的双侧脑桥梗死类型,由脑桥特定的血管解剖学基础决定,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迄今为止,国外明确报道的仅有3例[2-4],而国内鲜见报道.现将我科曾诊治的2例脑桥心型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如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病因学、MRI表现及临床预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桥梗死 文献复习 临床特点 MRI特点 心型 Lhermitte 解剖学基础 影像学特征
原文传递
同侧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相关性 被引量:9
8
作者 郭茜 曹树刚 +4 位作者 葛婷婷 贺军 王嵘峰 明武 徐文安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 :探讨同侧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laterality,PCAL)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MCA... 目的 :探讨同侧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laterality,PCAL)与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MCA供血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评估PCAL,在发病后3个月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转归评价,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11例MCA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47例(42.3%)存在PCAL,30例(27.0%)转归不良.PCAL组基线NIHSS评分显著低于非PCAL组[(5.13±3.29)分对(7.03±5.676)分;t=2.058;P=0.042].转归良好组糖尿病(29.6% 对10.0%;χ2=4.583,P=0.032)、PCAL(51.9% 对16.7%;χ2=11.101,P=0.001)和吸烟(25.9% 对13.3%;χ2=4.943,P=0.026)患者的构成比以及年龄[(63.9±11.8)岁对(71.0±6.7)岁;t=2.688,P=0.007]、基线舒张压[(89±13)mmHg对(82±10)mmHg;t=-2.249,P=0.025;1 mmHg=0.133 kPa]和基线NIHSS评分[(5.02±3.67)分对(9.47±6.20)分;t=3.883,P〈0.001]与转归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AL与转归良好独立相关[优势比(odds ratio,OR)0.272,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083~0.888;P=0.031],而高龄(OR 1.088,95%CI 1.022~1.157;P=0.008)和高基线NIHSS评分(OR 1.224,95%CI 1.077~1.391;P=0.002)与转归不良独立相关.结论 PCAL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良好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梗死 大脑中动脉 大脑后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侧支循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与缺血性卒中 被引量:10
9
作者 曹树刚 徐文安 明武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期44-49,共6页
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少见的后循环血管变异性疾病。研究显示,VBD对缺血性卒中的转归存在影响。文章就VBD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基底动脉 椎动脉 脑血管循环
原文传递
醒后卒中的预测因素和早期转归: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翟明锋 徐文安 +3 位作者 明武 王嵘峰 曹树刚 葛婷婷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醒后卒中患者的预测因素和早期临床转归。方法连续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醒后卒中组与非醒后卒中组,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分析醒后卒中的预测因素。根据出院时的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 目的:探讨醒后卒中患者的预测因素和早期临床转归。方法连续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醒后卒中组与非醒后卒中组,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分析醒后卒中的预测因素。根据出院时的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分将患者分为转归不良组(≥2分)与转归良好组(0~1分),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分析早期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0例,其中醒后卒中组103例(24.5%),非醒后卒中组317例(75.5%)。单变量分析显示,醒后卒中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构成比(23.3%对34.7%;χ^2=4.650, P =0.031)显著低于非醒后卒中组,而收缩压[(155.1±19.6)mmHg 对(150.4±20.9)mmHg,1 mmHg =0.133 kPa;t =2.013,P =0.04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10.0(5.0~14.0)分对7.0(4.5~10.0)分; Z =-2.648, P =0.008]以及小血管闭塞性卒中(21.4%对11.0%;χ^2=7.056,P =0.008)和心房颤动(25.2%对11.8%;χ^2=5.874,P =0.015)的患者构成比显著高于非醒后卒中组。多变量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基线 NIHSS 评分高[优势比(odds ratio, OR)1.07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23~1.130;P =0.004]是醒后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OR 0.562,95% CI 0.327~0.969;P =0.038)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OR 0.557,95% CI 0.321~0.966;P =0.037)与非醒后卒中独立相关。在4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28例(54.3%)转归良好,192例(45.7%)转归不良。单变量分析显示,转归不良组醒后卒中(31.2%对18.9%;χ^2=8.645,P =0.003)和心房颤动(24.0%对11.8%;χ^2=10.655, P =0.001)的患者构成比以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觉醒状态 危险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多排螺旋CT三低扫描模式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瑞祥 赵子健 +3 位作者 盛茂 程庆红 明武 李若梅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8期55-59,共5页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MSCT)三低扫描模式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60例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扫描模式不同的常规扫描...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MSCT)三低扫描模式在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CT血管成像(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60例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扫描模式不同的常规扫描组和三低扫描组,每组30例。两组均行MSCT检查,比较两组图像客观评价参数,头颅CTA强化的平均值(SI4)、最佳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图像背景噪声(BN),以及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两组患者于2周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评价三低扫描组与DSA诊断一致性以及对中度及以上动脉血管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三低扫描组SI4、SNR及CNR均高于常规扫描组(t=11.932,t=8.575,t=9.226;P<0.05);两组图像B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7,P>0.05)。三低扫描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辐射剂量(ED)低于常规扫描组,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常规扫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54,t=22.699,t=7.581;P<0.05)。三低扫描组与DSA诊断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93),符合率为93.55%;三低扫描组诊断中度及以上动脉血管狭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8,最佳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8.46%、97.22%和93.55%。结论:采用MSCT三低扫描模式对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患者进行扫描,能够显著提高扫描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且在诊断中度及以上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动脉血管病变 多排螺旋CT(MSCT) CT血管成像(CT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三低扫描模式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并发症及预后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明武 群森 洪玉娥 《安徽医学》 2009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86例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37例,其中肺部感染17例,泌尿道感染8例,消化道感染6例,皮肤感染6例。心功能不全7例;肝肾功能不全12例;...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86例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37例,其中肺部感染17例,泌尿道感染8例,消化道感染6例,皮肤感染6例。心功能不全7例;肝肾功能不全12例;消化道出血13例;高血糖与水盐平衡失调14例;癫8例。部分病例有两个或以上并发症。结论对于自发性脑出血病人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采取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是提高病人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治疗费用的有效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并发症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病灶模式与病因学机制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昊 曹树刚 +3 位作者 葛婷婷 王建 明武 徐文安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病灶模式与病因学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确定病灶分布模式,分析病灶模式与病因学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探讨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病灶模式与病因学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确定病灶分布模式,分析病灶模式与病因学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总共纳入146例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单侧梗死138例,双侧梗死8例。DWI病灶模式分析显示,旁正中梗死98例,前外侧梗死11例,被盖部梗死18例,多发性梗死19例;在各病因学分型中,基底动脉分支病变(basilar artery branch disease,BABD)所占比例最高(72例,49.3%),其次是大动脉闭塞性疾病(32例,21.9%)、小动脉闭塞性疾病(25例,17.1%)和其他病因/病因不明(12例,8,2%),心源性栓塞最少(5例,3.4%)。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的DWI病灶分布模式与病因学分型存在显著相关性(C=0.516,P〈0.001)。其中,60例旁正中梗死(χ2=16.915,P〈0.001)、1例前外侧梗死(χ2=7.701,P=0.006)、1例被盖部梗死(χ2=17.401,P〈0.001)与BABD显著相关;9例旁正中梗死(,=12.534,P〈0.001)、6例前外侧梗死(χ2=24.365,P〈0.001)、10例被盖部梗死(χ2=18.312,P〈0.001)与小动脉闭塞性疾病有关。结论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病灶模式与其病因学机制存在显著相关性,早期可通过DWI显示的梗死灶分布特征来预测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干梗死 脑桥 磁共振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基底动脉
原文传递
弥散加权成像阴性临床证实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树刚 吴倩 +3 位作者 葛婷婷 贺军 明武 徐文安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9期792-799,共8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阴性临床证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首次DWI阴性临床证实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DwI复查结果分为DWI持续阴性组和DWI...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阴性临床证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首次DWI阴性临床证实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根据DwI复查结果分为DWI持续阴性组和DWI假阴性组,对2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首次DWI阴性的原因。结果共纳入DwI阴性临床证实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例,其中DWI持续阴性组9例(9/15,60.0%),DWI假阴性组6例(6/15,40.0%);8例(8/15,53.3%)为小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3分)。15例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48h,发病至首次DWI检查时间为5~65h,发病至复查DWI时间为38~190h。2组患者人口统计学、基线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6例DWI假阴性患者中,5例(5/6,83.3%)为后循环卒中,1例(1/6,16.7%)为前循环卒中;5例(5/6,83.3%)为小卒中;1例考虑可能发生二次梗死,1例可能与检查时间较短(发病后5h)有关,1例可能与症状加重前未达到弥散受限阈值和MRI伪影影响有关,其余3例可能与病灶较小且位于后循环有关。9例DWI持续阴性患者的原因不明。结论DWI持续阴性与DWI假阴性患者基线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无显著差异。DWI假阴性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主要见于后循环卒中和小卒中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弥散磁共振成像 时间因素
原文传递
临床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的胼胝体梗死八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树刚 徐文安 +4 位作者 明武 赵昊 吴倩 王建 葛婷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探讨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经头颅MRI证实为胼胝体梗死患者23例,8例患者符合进展性脑卒中病程经过,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发生进展性脑卒中的胼胝体梗死患者占所有胼胝体梗死患者... 目的探讨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经头颅MRI证实为胼胝体梗死患者23例,8例患者符合进展性脑卒中病程经过,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发生进展性脑卒中的胼胝体梗死患者占所有胼胝体梗死患者的34.8%。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8例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56h内出现进展,其中24h内进展4例,发病后56h进展1例,其余3例于发病后24~48h内进展,病情恶化突出的表现为偏侧肢体瘫痪加重,以下肢为主。8例患者均合并相邻部位梗死,累及扣带回6例,额叶及顶叶各4例,枕叶1例,侧脑室旁1例。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大脑前动脉狭窄6例,大脑前动脉闭塞2例,大脑后动脉狭窄2例,其中6例合并其他部位的血管病变。结论临床表现为进展性脑卒中的胼胝体梗死患者病情恶化多出现于发病后24h内,主要为偏侧肢体瘫痪加重,头颅MRI检查能及时明确梗死部位及相应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胼胝体 磁共振成像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脂血症 偏瘫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急性皮质下脑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预测因素和发生机制: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翟明锋 曹树刚 +6 位作者 徐文安 张继 吴倩 贺军 明武 赵昊 张文婷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皮质下脑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rogressive motor deficits,PMD)的预测因素和发生机制。方法连续纳入发病24h内的急性皮质下脑梗死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运动项目评分变化分为PMD组(5d内增加I〉2... 目的探讨急性皮质下脑梗死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rogressive motor deficits,PMD)的预测因素和发生机制。方法连续纳入发病24h内的急性皮质下脑梗死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运动项目评分变化分为PMD组(5d内增加I〉2分)和非PMD组,比较两组间人口统计学、影像学资料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筛选PMD的早期预测因素。对PMD组和部分非PMD组患者进行弥散加权成像复查,从影像学角度分析PMD的发生机制。结果共纳入117例发病24h内的急性皮质下脑梗死患者,其中PMD组26例,非PMD组91例。单变量分析显示,PMD组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的患者构成比显著性低于非PMD组(11.5%对31.9%;X2=4.206,P=0.040),糖基化血红蛋白(6.7%±2.0%对5.9%±1.7%;t=-2.206,P=0.029)和梗死层面数(3.7±1.4对3.0±1.6;t=-2.147,P=0.034)显著性高于非PMD组,放射冠部位梗死(73.1%对25.3%;X^2=20.081,P〈0.001)以及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或闭塞(76.9%对51.6%,X^2=5.279,P=0.022)的患者构成比显著性高于非PMD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放射冠梗死[优势比(oddsratio,OR)10.45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3.091~35.396;P〈0.001]与MCA狭窄或闭塞(OR4.036,95%CI 1.057~15.417;P=0.041)是急性皮质下脑梗死后PMD的独立预测因素。PMD组梗死灶扩大(50.0%对6.5%;X^2=13.830,P〈0.001)和梗死复发(38.5%对3.2%;X^2=11.273,P=0.001)的患者构成比显著性高于非PMD组,无任何改变(23.1%对90.3%扰。=26.566,P〈0.001)的患者构成比显著性低于非PMD组。结论放射冠部位梗死以及MCA狭窄或闭塞是急性皮质下脑梗死后PMD的重要独立预测因素,梗死灶扩大和梗死复发可能是PMD的主要发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疾病恶化 运动活动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脑白质高信号与近期皮质下小梗死患者远期卒中复发的相关性
17
作者 木晓慧 王菲 +3 位作者 刘婷婷 曹树刚 明武 王嵘峰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与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ecent 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s,RSSIs)患者远期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神经内科住... 目的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s)与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ecent 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s,RSSIs)患者远期卒中复发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RSSIs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特征、基线临床资料和MRI特征。以卒中复发为终点事件,记录复发时间,使用Cox回归分析影响RSSIs患者卒中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202例患者,男性138例(68.3%),年龄(67.9±10.5)岁;轻度WMHs 77例(38.1%),中度WMHs 64例(31.7%),重度WMHs 61例(30.2%)。不同WMHs严重程度组年龄、既往卒中史、高血压、高脂血症、总胆固醇、梗死灶层厚和梗死灶分布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位随访时间40.5个月(四分位数间距:27.7~49.0个月),共55例(27.2%)患者出现卒中复发(缺血性卒中54例,枕叶出血1例)。轻度、中度和重度WMHs组卒中复发率分别为18.2%、31.3%和34.4%。Cox回归分析显示,WMHs是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风险比2.225,95%置信区间1.116~4.436;P=0.023)。结论RSSIs患者远期卒中复发风险与WMHs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疾病 脑梗死 白质 卒中 复发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醒后卒中与进展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建 翟明锋 +5 位作者 曹树刚 葛婷婷 贺军 郭茜 明武 徐文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8-401,共4页
目的探讨醒后卒中与进展性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12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是否出现卒中进展分为进展性卒中组(70例)和非进展性卒中组(242例),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临床特... 目的探讨醒后卒中与进展性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12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是否出现卒中进展分为进展性卒中组(70例)和非进展性卒中组(242例),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临床特征以及醒后卒中的发生率,分析醒后卒中与进展性卒中的关系。结果与非进展性卒中组比较.进展性卒中组醒后卒中发生率(40.0%vs.18.2%)、同型半胱氨酸[(17.486±16.835)μmol/L vs(14.321±7.251)μmol/L]、纤维蛋白原[(3.539±1.009)g/L vs(3.134±0.775)g/L]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醒后卒中(OR=2.978,95%CI:1.623~5.464,P=0.000)、同型半胱氨酸(OR=1.026,95%CI:1.002~1.052,P=0.035)、纤维蛋白原fOR=1.800,95%CI:1-310~2.472,P=0.000)是进展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醒后卒中是进展性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后卒中 进展性卒中 预测因素
原文传递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洪章烈 明武 徐文安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4期492-492,495,共2页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在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即发病3周)患者62例,随机分为注射液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在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即发病3周)患者62例,随机分为注射液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5 d;对照组予以胞磷胆碱0.7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5 d。同时于治疗前及治疗5、10、15 d采用CT扫描,计算水肿及血肿大小,并对两组患者进行Barthel Inclex评分,根据两组分值结果进行疗效评判。结果治疗5、10、15 d治疗组水肿及血肿少于对照组(P<0.05),Barthel Inclex评分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的疗效明显优于现有常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药物疗法 G(M1)神经节苷脂 治疗应用 己糖类 唾液酸类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头颈部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扫描的成像质量及对头颈部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陶磊 明武 李若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7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究头颈部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扫描的成像质量及对头颈部动脉斑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70例为研... 目的探究头颈部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扫描的成像质量及对头颈部动脉斑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头颈部CTA扫描(管电压120 kV,碘海醇350 mgI/ml);观察组患者接受头颈部低千伏(管电压100 kV)低浓度造影剂(碘克沙醇320 mgI/ml)CTA扫描,并于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平均CT值、对比度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平均基底动脉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平均噪声、碘摄入量、有效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患者头颈部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CTA扫描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析头颈部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CTA扫描对头颈部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图像质量评分、CNR、平均噪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CT值、平均基底动脉SNR、碘摄入量和有效辐射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CTA扫描对患者头颈部钙化斑块的检出率显著高于DSA(P<0.05)。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CTA扫描诊断血管狭窄与DSA检查具有一致性(Kappa=0.829,P<0.001)。结论头颈部低千伏低浓度造影剂CTA扫描可获得与高电压高浓度造影剂CTA扫描相当的成像质量,并能有效减少患者碘摄入量和有效辐射剂量,对头颈部动脉钙化斑块的检出率较高,对血管狭窄的诊断与DSA一致,有利于协助患者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千伏 低浓度造影剂 头颈部 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 成像质量 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