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预防宫颈癌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莲芝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66-469,共4页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HPV通过机体的细微损伤入侵,HPV E6和E7癌蛋白中的1种或2种持续表达是高危型HPV感染致瘤的关键所在,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及病毒癌蛋白仍不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研... 宫颈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HPV通过机体的细微损伤入侵,HPV E6和E7癌蛋白中的1种或2种持续表达是高危型HPV感染致瘤的关键所在,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及病毒癌蛋白仍不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研究者们正着手研制针对HPV的病毒疫苗,从源头预防HPV感染,以期实现宫颈癌的一级预防。目前已有针对HPV16/18型的二价疫苗Cervarix和针对HPV16/18/11/6型的四价疫苗Gardasil的认证上市,预防性HPV疫苗已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并取得显著效果。新一代预防性HPV疫苗在解决疫苗的成本、持久性和广谱免疫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宫颈癌有望成为人类抗肿瘤史上第一个可以预防的癌症。综述近年HPV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及预防性HPV疫苗的应用研究与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疫苗 宫颈肿瘤 一级预防
下载PDF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21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牛多山 徐美林 +2 位作者 杨杰 姚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GLM,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49岁,中位年龄31岁,均以单侧乳腺肿块就诊,可伴疼痛、...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GLM,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49岁,中位年龄31岁,均以单侧乳腺肿块就诊,可伴疼痛、皮肤红肿、破溃等。大体上肿块无包膜,切面呈实性或囊实性,实性区灰白或灰黄色,质地较硬韧,囊性区呈腐烂状,内含灰黄灰褐色脓样分泌物。光镜下见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肉芽肿性炎,伴有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及脂质吸收空泡形成,小叶结构通常存在。术后随访3~36个月,2例复发。结论:GLM是一种少见的特发性乳腺炎性疾病,有一定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临床及病理医师应予以重视,避免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临床病理 诊断
下载PDF
宫颈微腺体增生3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牛多山 +2 位作者 崔鹏丽 杨杰 姚丰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48-550,共3页
宫颈微腺体增生(microglandular hyperplaia,MGH)是一种良性的子宫颈腺体增生性疾病,常常在子宫颈活检、宫颈锥切或子宫切除标本中偶然发现。由于其组织结构复杂,腺体排列紧密,可见筛状和实性结构,甚至出现细胞非典型性和假浸润现象,容... 宫颈微腺体增生(microglandular hyperplaia,MGH)是一种良性的子宫颈腺体增生性疾病,常常在子宫颈活检、宫颈锥切或子宫切除标本中偶然发现。由于其组织结构复杂,腺体排列紧密,可见筛状和实性结构,甚至出现细胞非典型性和假浸润现象,容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本文报道3例MGH并复习相关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腺体增生 子宫颈病变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子宫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2例报道 被引量:5
4
作者 牛多山 姚丰 +2 位作者 杨杰 徐美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5期398-401,共4页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s tumor,PEComa)是一组在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上显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特征的间叶性肿瘤,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肺透明细胞糖瘤(clear cell "sugar"tu...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s tumor,PEComa)是一组在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上显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特征的间叶性肿瘤,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肺透明细胞糖瘤(clear cell "sugar"tumor,CCST)、淋巴管肌瘤和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 and lymphangiomyomatosis,LAM and L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下载PDF
PD-L1和PD-1在合并血吸虫肠病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牛多山 徐美林 +2 位作者 杨杰 姚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合并血吸虫肠病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宣城市人民医院2014—2021年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134例,其中合并血吸虫肠病74例为病例组,非合并血吸虫肠病60...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合并血吸虫肠病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宣城市人民医院2014—2021年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134例,其中合并血吸虫肠病74例为病例组,非合并血吸虫肠病6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和PD-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组间表达差异及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癌细胞PD-L1、癌间质淋巴细胞P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4%、60.8%,对照组癌细胞PD-L1、癌间质淋巴细胞P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0%、40.0%,病例组PD-L1、PD-1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5、5.74,均 P < 0.05);病例组PD-L1、PD-1表达与癌淋巴结转移及高TNM分期相关( P < 0.05)。 结论:PD-L1和PD-1在合并血吸虫肠病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其侵袭性行为有相关性,PD-1/PD-L1信号途径可能参与合并血吸虫肠病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分子学机制,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有望成为合并血吸虫肠病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曼森血吸虫病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程序性死亡分子1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甲状腺髓样癌-乳头状癌碰撞瘤1例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牛多山 +2 位作者 崔鹏丽 许盛 徐美林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9期884-885,888,共3页
碰撞瘤是共存于同一肿块和器官内具有不同的细胞学谱系和遗传学来源的两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恶性肿瘤,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过渡区,偶尔有病例报道在结肠、肺、卵巢、肝、胃和肾脏^([1])。甲状腺肿瘤是报道最多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但目前关... 碰撞瘤是共存于同一肿块和器官内具有不同的细胞学谱系和遗传学来源的两种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恶性肿瘤,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过渡区,偶尔有病例报道在结肠、肺、卵巢、肝、胃和肾脏^([1])。甲状腺肿瘤是报道最多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但目前关于甲状腺碰撞瘤的文献报道数量有限。现报道1例甲状腺髓样-乳头状碰撞瘤,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分子遗传学,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髓样癌 乳头状癌 碰撞瘤
下载PDF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1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杰 陈海玲 +2 位作者 姚丰 牛多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3-315,共3页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angiofibroma of soft tissue,AFST)是2012年由MARINO-ENRíQUES A和FLETCHER CD[1]首次命名并报道的良性纤维血管源性软组织肿瘤。该肿瘤与一些富含血管的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及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的组成成分十分...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angiofibroma of soft tissue,AFST)是2012年由MARINO-ENRíQUES A和FLETCHER CD[1]首次命名并报道的良性纤维血管源性软组织肿瘤。该肿瘤与一些富含血管的纤维母细胞性肿瘤及富于细胞性血管纤维瘤的组成成分十分相似,但在形态学上却不太相同,按照2013年版WHO软组织和骨组织肿瘤分类,难以收录于某一种类型的肿瘤或某一亚型中,属于一种新型软组织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血管纤维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分子病理
下载PDF
5511例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何莲芝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了解门诊就诊的高危人群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情况及分型特点,为该区宫颈癌的防治和HPV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5511例女性宫颈细胞学标本的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结果:①5... 目的:了解门诊就诊的高危人群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情况及分型特点,为该区宫颈癌的防治和HPV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妇科门诊5511例女性宫颈细胞学标本的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结果:①5511例受检者中HPV总感染率为17.13%,高危亚型组优势型别依次为16、58、52、33、18、31,低危亚型组依次为11、6、44。②单一、多重感染率分别为13.06%、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012,P=0.000)。③高危型、低危型、混合感染率分别为16.64%、0.96%、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737,P=0.000)。④~44岁组、45~59岁组、60~岁组的感染率依次为17.98%、13.32%、32.93%,不同年龄段HPV感染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02,P=0.000)。结论:门诊高危人群HPV感染率为17.13%,常见型别为16、58、52;60~岁组为感染的高峰人群,应加强此类人群的检测,及早发现宫颈病变及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感染 宫颈癌
下载PDF
HPV相关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海玲 +2 位作者 杨杰 姚丰 牛多山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7期1001-1005,共5页
随着吸烟、饮酒危险因素的相应控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是一部分由高危型HPV16/18感染引起的头颈部鳞癌的发病率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HPV相关的头颈部鳞癌因特殊的致病因素而表现出独特的基因表达谱和生物学特性,且对... 随着吸烟、饮酒危险因素的相应控制,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是一部分由高危型HPV16/18感染引起的头颈部鳞癌的发病率却呈明显的上升趋势。HPV相关的头颈部鳞癌因特殊的致病因素而表现出独特的基因表达谱和生物学特性,且对放化疗敏感、预后良好以及有更高的生存率,因此治疗方式也有区别于其他头颈部鳞癌。本文就近些年来关于HPV相关的头颈部鳞癌流行病学特点、致癌机制以及诊断与防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相关 头颈部 口咽 鳞状细胞癌 感染
下载PDF
1例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牛多山 杨杰 +2 位作者 姚丰 徐美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3125-3127,共3页
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thyroid-like low-grade nasopharyngeal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TL-LGNPPA)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该肿瘤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十分相似,易与异位发生或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 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thyroid-like low-grade nasopharyngeal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TL-LGNPPA)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该肿瘤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十分相似,易与异位发生或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混淆,给临床治疗带来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LGNPPA 鉴别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单用及联用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价值研究
11
作者 杨杰 姚丰 +3 位作者 徐美林 牛多山 钱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63-464,46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单用及联用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宣城市人民医院自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68例PTC患者纳入B组,将同期收治的16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纳入A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单用及联用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宣城市人民医院自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68例PTC患者纳入B组,将同期收治的164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纳入A组。比较两组患者TPO、CD56的阳性表达率及两者单用、联用诊断PTC的效能。结果A组的TPO阳性率、CD56阳性率分别为89.02%(146/164)、92.68%(152/164),均显著高于B组的15.48%(26/168)、13.10%(22/1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患者TPO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PTC患者CD56阳性率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与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TPO与CD56联用诊断PT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4,诊断价值最高。结论TPO与CD56联用鉴别诊断PTC的临床价值优于两者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下载PDF
阴茎Paget病伴浸润性大汗腺癌1例
12
作者 牛多山 陈海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75-876,共2页
患者男性,71岁,于2018年3月发现阴茎冠状沟处突起新生物伴红肿、疼痛,未予重视,后出现破溃且逐渐增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2018年4月9日于我院皮肤科就诊,予以病变处皮肤活检。病理检查示:阴茎低分化... 患者男性,71岁,于2018年3月发现阴茎冠状沟处突起新生物伴红肿、疼痛,未予重视,后出现破溃且逐渐增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2018年4月9日于我院皮肤科就诊,予以病变处皮肤活检。病理检查示:阴茎低分化癌,建议免疫组化检查进一步确定类型。为进一步治疗,门诊拟“阴茎恶性肿瘤”于2018年4月16日收住入院,行阴茎部分切除+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腺肿瘤 PAGET病 阴茎 病例报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