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花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榴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利娜 牛娟 +9 位作者 刘贝贝 敬丹 骆翔 李好先 杨选文 张富红 曹达 王企 曹尚银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4-253,共10页
【目的】结合石榴头花、二花开花特性,探索高效提高石榴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方法,为生产中提高石榴坐果率及果实品质提供依据。【方法】2017-2018年连续2 a(年),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验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不同时期喷施... 【目的】结合石榴头花、二花开花特性,探索高效提高石榴坐果率及果实品质的方法,为生产中提高石榴坐果率及果实品质提供依据。【方法】2017-2018年连续2 a(年),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验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GA3、NAA、CPPU、2,4-D,花柄涂抹不同浓度GA3+2,4-D。调查坐果率,并测定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2017年结果表明:头花始花期至盛花期(5月5日)单次喷施GA330.0 mg·L^-1较对照坐果率提高48.3%,显著提高了石榴坐果率(p <0.01);GA310.0 mg·L^-1和20.0 mg·L^-1在二花盛花期(5月18日)单次喷施较对照分别提高坐果率20.8%、31.5%,显著性提高石榴坐果率(p <0.05),但会导致大量功能性雄花不脱落;不同时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NAA、CPPU均不能显著性提高石榴坐果率;叶面喷施2,4-D导致果实畸形,果皮极厚。2018年试验结果表明头花始花期至盛花期(5月5日)单次喷施GA330.0 mg·L^-1显著性提高石榴坐果率(p <0.05),与2017年试验结果一致,且不影响石榴果实品质;涂抹GA3(10.0 mg·L^-1、20.0 mg·L^-1、30.0 mg·L^-1)+2,4-D(10.0 mg·L^-1)于石榴花柄可显著性提高石榴坐果率,但可导致石榴籽粒硬度较对照增加。【结论】头花始花期至盛花期(5月5日)叶面喷施GA3(30.0mg·L^-1)可有效提高石榴坐果率,且不影响石榴品质;二花盛花期不适合通过叶面喷施激素类物质提高坐果率;花柄涂抹GA3(10.0 mg·L^-1、20.0 mg·L^-1、30.0 mg·L^-1)+2,4-D(10.0 mg·L^-1)能显著性提高石榴坐果率,但会导致石榴籽粒硬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叶面喷施 植物生长调节剂 坐果率 果实品质
下载PDF
石榴花发育相关基因PgAGL11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利娜 张杰 +7 位作者 牛娟 李好先 薛辉 刘贝贝 张富红 赵弟广 曹尚银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89-2098,共10页
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对雌蕊败育的原因及关键时期、PgAGL11序列特征及功能进行研究。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雌蕊败育的原因为胚珠内珠被原基形成后停止发育,胚珠败育的关键时期为花蕾纵径8.1~15.0 mm时;采用TA克隆得到PgAGL11全... 以‘突尼斯软籽’石榴为试材,对雌蕊败育的原因及关键时期、PgAGL11序列特征及功能进行研究。石蜡切片观察结果表明,雌蕊败育的原因为胚珠内珠被原基形成后停止发育,胚珠败育的关键时期为花蕾纵径8.1~15.0 mm时;采用TA克隆得到PgAGL11全长CDS序列696 bp,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其与拟南芥的AGL11序列相似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gAGL11在雌蕊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花器官,且在胚珠败育关键时期(花蕾纵径8.1~15.0 mm),可育花雌蕊中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败育花雌蕊;构建PgAGL11过量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侵染野生型拟南芥,转基因拟南芥花表现为雄蕊变短,花瓣变小,花柱变长,柱头表面乳突状物质变长。本研究确定了石榴雌蕊败育的关键原因及时期,并初步证明了PgAGL11可能在石榴雌蕊败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雌蕊 败育 胚珠 表达分析 转基因
原文传递
核桃FRUITFULL(JrFUL)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企 陈利娜 +4 位作者 敬丹 李好先 骆翔 曹尚银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92-1004,共13页
【目的】研究核桃JrFUL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在核桃雌雄异熟开花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核桃雌先型品种‘极早丰’及雄先型品种‘新早丰’的雌雄花芽为材料,外部形态测量确定不同品种核桃雌雄花芽形态分化差异。通过qRTPCR技术,分析核桃Jr... 【目的】研究核桃JrFUL基因的序列特征及在核桃雌雄异熟开花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核桃雌先型品种‘极早丰’及雄先型品种‘新早丰’的雌雄花芽为材料,外部形态测量确定不同品种核桃雌雄花芽形态分化差异。通过qRTPCR技术,分析核桃JrFUL、JrAP1、JrLFY及JrSOC1基因在两个核桃品种不同发育时期的雌、雄花芽中的表达模式。克隆核桃JrFUL基因CDS序列,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春季萌芽期后,2月26日雌、雄花芽的横、纵径逐渐开始出现显著差异。不同核桃品种同一时期的雌、雄花芽的几个基因表达量有所差异。克隆得到的核桃JrFUL基因CDS编码区的全长序列长度为747 bp,命名为JrFUL,编码248个氨基酸。NCBI数据库Blast比对表明核桃JrFUL基因与其他植物物种FUL同源基因的相似性较高。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核桃JrFUL与连香树及葡萄的FUL亲缘关系最近。【结论】JrFUL基因可能在核桃开花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可能对雄花的开放有促进作用。JrLFY与JrSOC1基因可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核桃开花,JrAP1基因可能一定程度上抑制核桃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FUL基因 QRT-PCR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超软籽石榴新品种‘中石榴8号’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好先 曹尚银 +9 位作者 姚方 骆翔 辛长永 赵弟广 张淑英 刘军 陈利娜 姚海雷 敬丹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2772-2773,共2页
‘中石榴8号’是从‘突尼斯软籽’ב中石榴1号’后代中选育出的超软籽石榴新品种。果面红色,平均单果质量454 g,纵径87.62 mm,横径94.68 mm。籽粒红色,硬度1.55 kg·cm^-2,嚼后残渣少,风味甘甜可口,百粒质量58 g,可溶性固形... ‘中石榴8号’是从‘突尼斯软籽’ב中石榴1号’后代中选育出的超软籽石榴新品种。果面红色,平均单果质量454 g,纵径87.62 mm,横径94.68 mm。籽粒红色,硬度1.55 kg·cm^-2,嚼后残渣少,风味甘甜可口,百粒质量5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5%,可滴定酸0.22%,氨基酸7.52 g·kg^-1,维生素C 12.9 mg·kg^-1。在河南郑州9月下旬成熟。早期丰产性好,3年生树平均株产12.2 kg,4年生树平均株产24.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软籽 品种
原文传递
核桃油酸脱氢酶基因JrFAD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敬丹 骆翔 +5 位作者 陈利娜 杨选文 李好先 王企 曹尚银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75-1486,共12页
【目的】测定并分析不同核桃品种核仁脂肪酸成分,克隆核桃FAD2基因,探究其在核桃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20份核桃种质资源核仁的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并对各组分间的相对含量进行计算及分析;基... 【目的】测定并分析不同核桃品种核仁脂肪酸成分,克隆核桃FAD2基因,探究其在核桃不饱和脂肪酸合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20份核桃种质资源核仁的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并对各组分间的相对含量进行计算及分析;基于核桃全基因组注释信息,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核桃油酸脱氢酶FAD2基因在高、低亚油酸品种间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通过RT-PCR技术扩增JrFAD2基因的CDS序列,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系统选用带有GFP标签的pBI121载体构建35S::JrFAD2重组表达载体,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核桃FAD2在本氏烟草叶表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20份核桃资源核仁脂肪酸主要组分为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高亚油酸品种及低亚油酸品种的油酸脱氢酶FAD2基因的表达模式具有差异。其中WALNUT_00011902-RA在3个高亚油酸品种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低亚油酸品种。选择WALNUT_00011902-RA作为目标基因进行克隆,得到长度为1 152 bp的JrFAD2基因的CDS序列,编码383个氨基酸,含有ω-6脂肪酸去饱和酶的功能结构域,属于Membrane-FADS-like超家族。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核桃FAD2与大豆、油桐FAD2的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核桃FAD2定位于细胞质。【结论】JrFAD2基因可能在核桃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过程中对亚油酸的合成及油酸和亚油酸的比例具有促进和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脂肪酸 FAD2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下载PDF
核桃FLOWERING LOCUS T(JrFT)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6
作者 王企 陈利娜 +4 位作者 敬丹 李好先 骆翔 曹尚银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3-20,共8页
为了了解核桃FLOWERING LOCUS T(JrFT)基因在核桃雌雄异熟开花机制中的作用,以核桃雌先型品种‘极早丰’与雄先型品种‘新早丰’在3个时期(2月6日、3月21日及4月7日)的雌、雄花芽为试验材料,结合荧光定量PCR(qRT-PCR)、RT-PCR扩增、生... 为了了解核桃FLOWERING LOCUS T(JrFT)基因在核桃雌雄异熟开花机制中的作用,以核桃雌先型品种‘极早丰’与雄先型品种‘新早丰’在3个时期(2月6日、3月21日及4月7日)的雌、雄花芽为试验材料,结合荧光定量PCR(qRT-PCR)、RT-PCR扩增、生物信息技术,分析了核桃JrFT基因的结构与表达,预测了JrFT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核桃JrFT基因在‘极早丰’与‘新早丰’3个时期的雌、雄花芽中均有表达;在不同时期同一花芽JrFT基因的表达量有所差异;在同一时期,JrFT基因在雌花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雄花,在‘新早丰’雄花中的表达量高于在‘极早丰’雄花中的表达量。克隆获得了JrFT基因的CDS序列,其长度为525 bp,编码174个氨基酸,含有高度保守的PEBP蛋白结构域。在NCBI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显示:核桃JrFT基因与其他木本植物FT同源基因的相似性较高,可达到80%以上;JrFT蛋白与其他植物FT蛋白的相似性也很高。系统进化分析也同样说明JrFT基因属于PEBP家族基因。因此推测JrFT基因可能在核桃开花进程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FLOWERING LOCUS T(FT)基因 克隆 功能分析 表达载体构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