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流行文化与波普艺术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劳伦斯·阿洛维
夏天(译)
-
机构
不详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世界美术》
2020年第4期103-109,共7页
-
文摘
在描述流行文化与波普艺术关联的可能性之前,我们需要分别定义它们;否则,任何对两个对象之间关系的假设都会无定形地溶解。最近,波普艺术这一术语被应用到漫画和从漫画而来的绘画上;应用到商业和地下电影;应用到建筑和时尚上。正如我将要论证的那样,波普艺术不只是一种时尚,不只是一场出现在欧普艺术(Op Art)之前,并将欧普一网打尽的一次性运动,很有必要重新夯实我们的定义。
-
关键词
波普艺术
欧普艺术
地下电影
无定形
一次性运动
漫画
时尚
流行
-
分类号
J05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劳申伯格与物质化的图像(1974)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夏天(译)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当代美术家》
2021年第5期36-41,共6页
-
文摘
在《劳申伯格与物质化的图像》的开篇,克劳斯写下了与一位朋友的谈话轶事。她的同事认为主流审美效果的变革必须予以杰作的明证,而劳申伯格却并有产生这种东西。但克劳斯却赞同列奥·施坦伯格的观点,认为“混合物”(the Combines)代表了艺术实践中的一个彻底转变。克劳斯认为,“物质化的图像”是劳申伯格艺术中出现的完全独创性的东西,这种独创性将他区别于先前所出现的任何平面性图像。劳申伯格的图像不只是物体的转译,它还是对物体的重置。劳申伯格赋予图像一种真实的物理抗性,它是我们在日常经验中从物体或行动那里才能得到的感受,他给图像一种必须在时间内被人接受的感觉。通过这个方法,图像回到了一种完全持续的经验,一种事关记忆、反思、叙事、命题那样的经验。最后,克劳斯认为劳申伯格的作品是一种将物体从商品的命运中救赎而出的创造。
-
关键词
物质化的图像
劳申伯格
绵延
救赎
-
Keywords
the materialized image
Rauschenberg
durée
redemption
-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
-
题名我的乡村生活
- 3
-
-
作者
阿摩司·奥兹
夏天(译)
舒程(校)
-
机构
不详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
出处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3,共3页
-
文摘
整个晚上,绿色沼泽地里散发出的有害气体的味道不断飘进来,令人作恶的腐臭气味蔓延在茅舍四周。一夜之间,铁器锈迹斑斑,篱笆和墙壁被霉菌腐蚀,渐渐碎裂,干草和麦秆因为潮湿而变黑,像被火烧过一样。到处都是蚊子,房间里满是飞虫和爬虫,就连灰尘也在腐烂。木驻虫、飞蛾还有蚜虫啃噬着家具和栏杆,甚至腐臭的木瓦。
-
关键词
乡村生活
有害气体
沼泽地
-
分类号
I207.42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