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国语言微博与“和尚博客”——龙泉寺的网络弘法生活 被引量:1
1
作者 《佛教文化》 2012年第3期20-31,共12页
人类早已迈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体,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当下,越来越多的佛教界人士将网络作为弘法的重要载体,以此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用一种现代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弘扬和传播正信的佛教,... 人类早已迈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体,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当下,越来越多的佛教界人士将网络作为弘法的重要载体,以此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用一种现代人乐于接受的方式,弘扬和传播正信的佛教,由此也催生了众多网络弘法的网站、博客和微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生活 博客 龙泉寺 和尚 语言 社会发展需要 传播媒体
原文传递
数字敦煌——再造一个“影像莫高窟”
2
作者 《佛教文化》 2012年第4期20-29,共10页
“数字工程不是摄影创作,它是一项严肃的科学。我们采集记录的图像,是要留给后人看的。”“假设千百年之后,终于因为时间的关系,莫高窟不存在了,那么我们这些记录还在,后人可以通过我们的成果感知敦煌艺术的壮美。”
关键词 敦煌艺术 莫高窟 影像 摄影创作
原文传递
琼英·卓玛:用音声造福大众的心灵歌者
3
作者 华程 成卫国 《佛教文化》 2015年第6期54-58,共5页
2015年10月24日,江苏无锡灵山梵宫圣坛内,赞叹如潮。 这是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开幕式现场。现场观众们发自内心的赞叹致意,出自于对一位尼泊尔歌唱家的空灵妙音。琼英·卓玛,这位来自佛陀故乡的藏族歌者,用一首《释迦牟尼心... 2015年10月24日,江苏无锡灵山梵宫圣坛内,赞叹如潮。 这是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开幕式现场。现场观众们发自内心的赞叹致意,出自于对一位尼泊尔歌唱家的空灵妙音。琼英·卓玛,这位来自佛陀故乡的藏族歌者,用一首《释迦牟尼心咒》供养着与会的僧俗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者 心灵 大众 音声 世界佛教论坛 现场观众 释迦牟尼 开幕式
原文传递
对话延参法师:我是一个快乐说人生的幸福和尚
4
作者 《佛教文化》 2013年第1期44-55,共12页
盘点2012年网络热词,延参法师的“绳命体”绝对可以毫无争议地入围。半年前,延参法师还只是一位比较善于运用微博弘法的僧人。他在接受《佛教文化》杂志采访时说:“大家都说我是微博达人。其实我不是微博控。”彼时,他的微博粉丝数... 盘点2012年网络热词,延参法师的“绳命体”绝对可以毫无争议地入围。半年前,延参法师还只是一位比较善于运用微博弘法的僧人。他在接受《佛教文化》杂志采访时说:“大家都说我是微博达人。其实我不是微博控。”彼时,他的微博粉丝数量是100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师 和尚 幸福 人生 快乐 对话 《佛教文化》 僧人
原文传递
一位琉璃匠人眼中的茶世界
5
作者 华程 《佛教文化》 2016年第3期34-41,共8页
茶席就是茶在说话,在布施,将自己的色、香、味毫无分别心地奉献给所有的宾客。
关键词 世界 人眼 琉璃 宾客
原文传递
不意鹫峰飞到此,天花烂漫散吾家 无锡灵山胜境:妙应无穷的佛教文化
6
作者 《佛教文化》 2012年第3期72-77,共6页
1994年4月,山花烂漫的江南小灵山之麓,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穿过山野间的藤蔓,来到此处仅存半壁古寺残垣的山坳,亲自为灵山胜境选定了地址,并留下了“小灵山中建禅场”的诗句。
关键词 灵山 佛教文化 无锡 中国佛教协会 赵朴初 古寺 自为
原文传递
八叶之峰的莲境圣地——高野山
7
作者 《佛教文化》 2012年第4期68-77,共10页
从大阪出发,不过一小时的路程,便将喧嚣和繁华都抛在身后。群山巍峨、云雾缭绕的前方,就是高野山。
关键词 宗教 佛教 佛经 信仰
原文传递
从塔尔寺到雷音寺
8
作者 《佛教文化》 2013年第4期96-107,共12页
夏天来临的时候,青海湖畔和祁连山山蔍的油菜花都开了,青藏高原北缘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数以万亩计的油菜花、五彩的经幡、寺院的金顶和远处雪山洁白的山尖,组合成壮阔的地地太美。
关键词 塔尔寺 青藏高原 油菜花 祁连山 青海湖
原文传递
融入当下的现代僧人——佛教生活的新尝试——大山深处拉提琴的僧人们——一场礼乐“教化”与“修行”
9
作者 《佛教文化》 2012年第5期18-27,共10页
佛教是出世的信仰,要求佛弟子、特别是出家人有一颗出离心和超脱心。
关键词 佛教生活 僧人 修行 教化 礼乐 提琴 大山 现代
原文传递
海归博士僧伽的生活方式——一位大学“僧人教师”的“衣、食、住、行”
10
作者 《佛教文化》 2012年第5期36-39,共4页
你穿上了僧服,就要时刻注意自己出家人的身份和威仪。我们可以为了适应环境进行一些变化,但不能改变的是道心……
关键词 生活方式 教师 僧人 大学 僧伽 博士 适应环境
原文传递
横看成岭侧成峰——武夷山两代茶人的制茶体悟
11
作者 华程 《佛教文化》 2016年第3期42-47,共6页
“茶本质是解渴的饮料,优劣与否,嘴巴说了算,纠结于品种,即是着相。好茶入喉要舒服,口水水要出来,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舌生津’。”“品种都不重要,到嘴里舒服就是好茶。如果你觉得不舒服,就当是土特产就行了。”
关键词 制茶 武夷山 体悟 茶人 土特产 品种 饮料
原文传递
愿我的每件作品都能使观者与佛结缘——梁明毓的琉璃故事
12
作者 成和 《佛教文化》 2015年第2期28-35,共8页
“所有佛像价格合理,且所得利润,全部用于再造佛像上,一分不去利养自身。如此所有请我佛像的人,他的钱融入这个‘大海’里,跟我一起造像。之后我所有造像的功德都有他的一份。”
关键词 故事 琉璃 结缘 作品 佛像 造像
原文传递
摄化众生,传灯不辍 乘信法师:二十三年如一日“苦行”弘法
13
作者 《佛教文化》 2013年第5期18-29,共12页
“修寺院从来都不会缺钱,缺的是修行。”“我建这个寺院是让众生欢喜的,不能让众生烦恼。只要有一户不同意我就不能干,只要有一人烦恼我就不能奠基。”
关键词 法师 寺院 烦恼 修行
原文传递
福满人间九州春——四大名山的年味
14
作者 沈燕杰 +2 位作者 林佳 范因坦 叶莱 《佛教文化》 2011年第1期10-15,共6页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过大年”是一年中最值得期盼的日子。年俗,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生活风俗。不知道从何时起,人们过年的热情和丰富的年俗,无声无息地湮没在忙碌之中.年味也越来越淡。关于年味的美好印象,都留在童年的回忆之中了...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过大年”是一年中最值得期盼的日子。年俗,也是中国人最重视的生活风俗。不知道从何时起,人们过年的热情和丰富的年俗,无声无息地湮没在忙碌之中.年味也越来越淡。关于年味的美好印象,都留在童年的回忆之中了。在离传统最近的地方——佛教寺庙。一年一度的过年,这里还保留着传统的年俗,传续着过去的年节热闹。都市里的人们.许多都是在寺庙找到了过年的感觉。而在远离都市、寺庙云集的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这里年节历史更悠久,年昧更浓郁,年俗更质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味 名山 九州 满人 佛教寺庙 生活风俗 年俗 中国人
原文传递
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十月下旬在江苏无锡灵山牲境举办
15
作者 《佛教文化》 2015年第2期2-3,共2页
3月15日下午,《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工作备忘录》签字仪式暨第四届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在国家宗教事务局举行。备受海内外佛教界瞩目的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2015年10月下旬在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江苏省无锡市灵山胜境举办。
关键词 世界佛教论坛 无锡市 江苏省 灵山 新闻发布会 宗教事务 签字仪式 备忘录
原文传递
闽北民间佛乐的坚守者
16
作者 成和 《佛教文化》 2014年第6期54-59,共6页
在2013年会布的南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上,有一对爷孙辈的传承人组合格外引人瞩目,一位是82岁的老耋老人王以鑫,另一位则是80年代后出生的小伙杨礼周,这对年幻相差将近50岁的“80后”组合,既是南平佛教修士音乐的传... 在2013年会布的南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上,有一对爷孙辈的传承人组合格外引人瞩目,一位是82岁的老耋老人王以鑫,另一位则是80年代后出生的小伙杨礼周,这对年幻相差将近50岁的“80后”组合,既是南平佛教修士音乐的传承人,亦是迄今为止,闽北佛教文化艺术坚守者中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 非物质文化遗产 佛乐 民间 “80后” 传承人 80年代 文化艺术
原文传递
泽道法师:茶是一场修行和悟道的历程
17
作者 《佛教文化》 2014年第4期16-27,共12页
“留个空杯装明月,炼得禅意会天心。”这是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住持泽道法师最新著作《佛是自家人》的结尾语。作为闻名海内外的“大红袍祖庭”所在地——天心永乐禅寺的住持,泽道法师对武夷茶禅之解,自有一份独特的境界和见地。闻其... “留个空杯装明月,炼得禅意会天心。”这是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住持泽道法师最新著作《佛是自家人》的结尾语。作为闻名海内外的“大红袍祖庭”所在地——天心永乐禅寺的住持,泽道法师对武夷茶禅之解,自有一份独特的境界和见地。闻其说茶讲禅,就像喝着一泡纯正的大红袍,法雨缤纷伴随着岩骨花香汩汩而来,妙语解颐,绵延不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师 悟道 修行 武夷山 住持 意会 妙语
原文传递
僧家茶事与武夷大红袍的故事
18
作者 《佛教文化》 2014年第4期28-31,共4页
与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住持泽道法师谈“僧家茶事”,必须集中注意力,他学识渊博,旁征博引,谈古论今,让人受益良多,寓佛法于当下,阐禅意之宏远。“茶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很多名茶,都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 与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住持泽道法师谈“僧家茶事”,必须集中注意力,他学识渊博,旁征博引,谈古论今,让人受益良多,寓佛法于当下,阐禅意之宏远。“茶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很多名茶,都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武夷大红袍亦不例外。泽道法师还专门为此做过历史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事 故事 佛教文化 集中注意力 旁征博引 历史考证 武夷山 法师
原文传递
传播爱心的佛教慈善免费诊所——南粤大地的慈善新气象
19
作者 《佛教文化》 2012年第6期18-25,共8页
11月12日下午,55岁的陈福昌转了三趟公交车,来到佛协慈善中医诊所复诊。
关键词 中医诊所 慈善 气象 大地 南粤 免费 佛教 爱心
原文传递
周铁龙:一个烹饪大师的厨房修行
20
作者 华程 《佛教文化》 2016年第1期62-67,共6页
谈论起素食,周铁龙总是显得很谦虚. 这位头发花白的上海大厨是位在家居上,一直将佛法中的"六度"奉为自己行走社会的人生准则.
关键词 烹饪大师 修行 厨房 人生准则 谦虚 佛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