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哌卡因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缓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免疫紊乱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 被引量:3
1
作者 肖旭 李光才 +1 位作者 小青 况小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0-164,170,共6页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免疫紊乱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CI/R组、CI/R+ROP 0.5 mg/kg组、CI/R+ROP 1 mg/kg组和CI/R+ROP2 mg/kg组进行后... 目的:探究罗哌卡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免疫紊乱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CI/R组、CI/R+ROP 0.5 mg/kg组、CI/R+ROP 1 mg/kg组和CI/R+ROP2 mg/kg组进行后续实验。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跳台实验和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流式分选检测外周血中M1、M2含量;ELISA检测IL-6、IL-10含量;试剂盒检测SOD、GSH、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脑组织中Arg-1、iNOS、Bax、Bcl-2、Caspase-3、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CI/R组呈现明显脑缺血再灌注病理损伤,跳台实验犯错次数增加,新异臂进入次数减少,M1、IL-6、MDA含量和iNOS、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M2、IL-10、SOD、GSH含量和Arg-1、c-Myc蛋白水平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I/R组相比,CI/R+ROP 1、2 mg/kg组病理损伤程度明显改善,跳台实验犯错次数减少,新异臂进入次数增加,M1、IL-6、MDA含量和iNOS、cleaved Caspase-3/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M2、IL-10、SOD、GSH含量和Arg-1、c-Myc蛋白水平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通过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引起的免疫紊乱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罗哌卡因 免疫紊乱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肖旭 李光才 +2 位作者 段玉屏 小青 甘奇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9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试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目的探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试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指标、Bromag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最高阻滞平面、Bromage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比较,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 剖宫产手术 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小青 李光才 +3 位作者 肖旭 段玉屏 王敏 何帆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9期25-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给予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的镇静镇痛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老年TKA患者60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麻醉方法分为联合组...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给予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的镇静镇痛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老年TKA患者60例,根据患者自愿选择麻醉方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联合组给予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喉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镇静镇痛效果,观察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联合组Ramasy镇静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后15 min的NE、Cor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后15 min的NE、C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两组麻醉后24 h的CRP、IL-1β、IL-6、TNF-α水平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后24 h的CRP、IL-1β、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喉罩全身麻醉用于老年TKA患者能明显提高镇静镇痛效果,减轻应激反应,改善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阻滞麻醉 喉罩全身麻醉 全膝关节置换 镇静镇痛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旭 李光才 +2 位作者 段玉屏 小青 甘奇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第3期22-23,26,共3页
目的:针对不同麻醉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伴关节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展开探讨。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伴关节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连续硬膜外麻醉)与对照组(静-吸复合全... 目的:针对不同麻醉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伴关节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展开探讨。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伴关节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按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连续硬膜外麻醉)与对照组(静-吸复合全麻),对各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指标高于对照组,心率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2例麻醉不良反应(6.67%),对照组患者中出现8例麻醉不良反应(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关节炎伴关节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相较于全身麻醉,减少了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在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上具有一定成效,方案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类风湿关节炎 关节畸形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勇 李光才 +2 位作者 小青 陈骅骝 龚淑娟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10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92例进行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患者46例,分别对其进行传统触摸法桡动脉穿刺置管...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方式及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92例进行本次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患者46例,分别对其进行传统触摸法桡动脉穿刺置管和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观察并统计2组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总成功率、穿刺时间以及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等穿刺情况,将2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96%)、穿刺总成功率(100%)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52±7)s更短,与对照组(80±8)s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刺过程中的并发症方面,观察组(2%)低于对照组(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在麻醉的过程中采用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穿刺成功率更高,并且所用的穿刺时间更短,引发的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动脉穿刺置管 麻醉 穿刺成功率 并发症
下载PDF
非插管七氟烷全麻联合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6
作者 杨银燕 陈伟 +2 位作者 杜庆菊 王勇 小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9期27-28,共2页
观察七氟烷全凭吸入非插管联合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实施上肢短小手术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非插管七氟烷全凭吸入麻醉组(S组)和七氟烷吸入非插管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组(S+NB组),n=40。S组行8%七氟烷诱导,3%-4%体... 观察七氟烷全凭吸入非插管联合神经阻滞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实施上肢短小手术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非插管七氟烷全凭吸入麻醉组(S组)和七氟烷吸入非插管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组(S+NB组),n=40。S组行8%七氟烷诱导,3%-4%体积分数的七氟烷维持;S+NB组行8%七氟烷诱导并行神经阻滞麻醉,2%-3%七氟烷维持。记录患儿麻醉前、诱导时、手术中、麻醉苏醒时的MAP、HR,SPO2;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诱导时、术中、苏醒期患儿憋气、喉痉挛,术中肢体运动,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并对患儿躁动评分。结果 MAP、HR在苏醒期S+NB组中较S组显著降低(P < 0.05);苏醒期S+NB组间较S组明显缩短(P < 0.05)。术中肢体运动在S+NB组中发生率稍低,苏醒期躁动、憋气发生率及躁动分值在S+NB组明显降低(P < 0.05)。结论 非插管七氟烷全麻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可较好的应用于小儿上肢短小手术,尤其具有减少吸入麻醉药的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和减少苏醒期躁动和憋气的发生率及降低躁动分值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神经阻滞麻醉 小儿 临床麻醉
下载PDF
不同比重罗哌卡因在产科手术中的效果对比
7
作者 小青 李光才 +2 位作者 肖旭 陈骅骝 胡倩男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29期4189-4190,共2页
目的对比在产科手术中使用不同比重罗哌卡因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贵州航天医院产科2020年8月—11月收治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78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依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S组(重比重罗哌卡因)与D组(等比重罗哌卡因)。对比2组产... 目的对比在产科手术中使用不同比重罗哌卡因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贵州航天医院产科2020年8月—11月收治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78例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依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S组(重比重罗哌卡因)与D组(等比重罗哌卡因)。对比2组产妇麻醉效果。结果D组产妇不良反应率更低、镇痛优良率更高、感觉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与运动阻滞起效及恢复时间更短,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科手术采用等比重罗哌卡因麻醉,可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同时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提高镇痛效果、降低产妇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手术 罗哌卡因 不同比重 麻醉效果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在椎间孔手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付志权 赵光 +1 位作者 甘奇 小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25期80-81,共2页
目的:比较低浓度局麻药的硬膜外麻醉(EA)与局麻(GA)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症(PTED)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PTED患者30例,平分为EA组和GA组,比较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疼痛程度和阿片类药的用量。结果:GA组术中患者疼痛剧烈... 目的:比较低浓度局麻药的硬膜外麻醉(EA)与局麻(GA)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症(PTED)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PTED患者30例,平分为EA组和GA组,比较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疼痛程度和阿片类药的用量。结果:GA组术中患者疼痛剧烈常需静脉注射阿片类药减轻痛苦,因术中不能耐受疼痛而改全身麻醉下行开放手术1例,EA组选择低浓度小剂量局麻药,镇痛完善,术中疼痛不适程度轻,阿片类药用量少,两组病例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术中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疼痛程度和阿片类药的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低浓度局麻药的硬膜外麻醉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局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微创手术 硬膜外麻醉 低浓度局麻药
下载PDF
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导致右侧乳糜胸1例
9
作者 王勇 杜庆菊 +1 位作者 杨银燕 小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24期120-120,123,共2页
深静脉穿刺损伤较小,但是也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右锁骨下静脉穿刺造成的淋巴管损伤以左侧多见。本文分析淋巴管损伤引起的罕见右侧乳糜胸1例,探讨其形成原因及治疗体会。
关键词 右侧锁骨下静脉穿刺 右侧 乳糜胸
下载PDF
浅析硬膜外麻醉连续给药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小青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416-416,共1页
目的分析给予产妇硬膜外连续麻醉给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初产妇为例进行分析。依据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导乐式,不适用止痛药物)与观察组(自愿选择镇痛且对麻醉药不过敏),各60例。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等指标。... 目的分析给予产妇硬膜外连续麻醉给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初产妇为例进行分析。依据产妇意愿分为对照组(导乐式,不适用止痛药物)与观察组(自愿选择镇痛且对麻醉药不过敏),各60例。观察两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研究组产妇镇痛效果更好、产程更短(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麻醉连续给药方式给予产妇镇痛药物,可降低产妇疼痛感、缩短产妇产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连续给药 分娩镇痛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