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 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报告》概要 被引量:142
1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胡盛寿 +43 位作者 郑哲 樊静 马文君 马涵萍 王运红 王建 王虹剑 王首正 王清 王璐 方坤 白京京 白雪珂 冯佳禹 宁小晖 任心爽 刘刚 安云强 苏小婷 李希 李萍 张小艳 张丹薇 陈伯望 陈斯鹏 林娜 罗明尧 罗勤 金泽健 郑珊珊 郑黎晖 赵明霞 胡志成 胡爽 郜言 饶辰飞 郭清芳 温乃杰 谢勇泉 翟玫 薛云飞 尹畅 杨娜 史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1-1064,共24页
近年来,我国在心血管疾病防控,治疗,科研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仍面临挑战:(1)心血管病医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配置不均的情况依然存在;(2)先进诊疗技术快速推广,但机构... 近年来,我国在心血管疾病防控,治疗,科研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安全仍面临挑战:(1)心血管病医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已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配置不均的情况依然存在;(2)先进诊疗技术快速推广,但机构间应用规模和患者预后差异明显,对质量监管提出新要求;(3)部分疾病的诊疗流程持续改善,但距离质量改进目标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明显差距,且有待应用到其他领域和基层医院;(4)院内死亡率等处于较低水平,但异质性依然突出,且需要引入非医嘱离院和再住院等全面评价。总的来说,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从工作组织体系,监测评价机制,改进干预行动等方面扎实推进,以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医疗资源 医疗服务能力 医疗质量 质控指标
下载PDF
2020 中国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报告 被引量:155
2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 张健 张宇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21-238,共18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心衰规范化诊治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心衰医疗质量评价和改进,提高心衰诊治的规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从2018年3月成立...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心衰规范化诊治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心衰医疗质量评价和改进,提高心衰诊治的规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从2018年3月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HFMU-NCCD),加入医院已超过1000家。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NCCQI-HF)纳入2017~2020年期间在医联体单位住院的心衰患者,开展全国心衰医疗质量评价,包括心衰的诊断与评估、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及器械治疗、临床结局等,并依据该研究结果和我们的思考,撰写成本报告。此外,通过与China-HF注册研究(2012~2015年)结果及美国心脏学会(AHA)的“跟着指南走——心力衰竭(GWTG-HF)”项目结果做比较,发现当前我国在心衰诊疗规范化方面较以前有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诊疗不足、治疗不当及治疗过度等现象,不同等级医院之间也存在差异,而且与美国比较仍有一定差距,也体现出心衰患者特点以及国情的不同。未来需要提高数据填报数量和质量,持续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以便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心衰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医联体 医疗质量 质量评价 质量改进 报告
下载PDF
2019年中国成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疗质量控制报告 被引量:94
3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冠心专家工作组 韩雅玲 +2 位作者 杨跃进 窦克非 王虹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3-325,共13页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急危重症,致残、致死率高。近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持续增长,迫切需要提高医疗质量,从而改善临床结局。自从建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及推行相关医疗质量改善策略以来,急性STEMI患...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急危重症,致残、致死率高。近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数量持续增长,迫切需要提高医疗质量,从而改善临床结局。自从建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体系及推行相关医疗质量改善策略以来,急性STEMI患者循证药物应用的情况明显改善,再灌注治疗的比例增高,到院90 min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达标率增加,同时临床结局也逐步改善。尤其二级医院在循证药物应用、再灌注治疗比例与及时性、急性STEMI相关检查的及时性这几方面表现突出,提示STEMI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对于不同级别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医疗质量改善的同时,仍然存在再灌注时间延迟、临床结局改善不明显、不同级别医院之间临床结局仍有差异等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全国急性STEMI诊疗质量,需要提高数据填报质量及数量,提高基层医院参与度,形成准确、有效的医疗质量控制报告,同时形成定期反馈沟通改进机制,并加强基层医院诊疗规范化培训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质量评价
下载PDF
2020中国心力衰竭医疗质量控制报告 被引量:32
4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 张健 张宇辉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4期237-249,共13页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心衰规范化诊治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心衰医疗质量评价和改进,提高心衰诊治的规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从2018年3月成立... 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心衰规范化诊治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心衰医疗质量评价和改进,提高心衰诊治的规范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自从2018年3月成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力衰竭专病医联体(HFMU-NCCD),加入医院已超过1000家。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NCCQI-HF)纳入2017~2020年期间在医联体单位住院的心衰患者,开展全国心衰医疗质量评价,包括心衰的诊断与评估、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及器械治疗、临床结局等,并依据该研究结果和我们的思考,撰写成本报告。此外,还与美国心脏学会(AHA)的“跟着指南走——心力衰竭”(GWTG-HF)项目结果作比较,发现当前我国在心衰诊疗规范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未来质量改进的目标和方法,以便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心衰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医联体 医疗质量 质量评价 质量改进 报告
原文传递
2022年中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概述 被引量:11
5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 胡盛寿 +1 位作者 郑哲 樊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2-495,共14页
近年来,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技术能力与质量水平实现双提升,但供给侧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区域配置不均衡,基层能力薄弱等问题仍然突出,具体表现在:(1)心血管病诊疗规模持续扩大,新技术推广迅速,其中主动脉介入治疗... 近年来,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医疗技术能力与质量水平实现双提升,但供给侧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区域配置不均衡,基层能力薄弱等问题仍然突出,具体表现在:(1)心血管病诊疗规模持续扩大,新技术推广迅速,其中主动脉介入治疗等发展最为迅速;(2)医疗过程质量改进初见成效,诊疗日趋规范,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动脉桥选择、围术期输血控制指标持续改善;(3)医疗结果质量区域间异质性依然突出,不同地区间风险标化的院内死亡率、院内死亡或非医嘱离院率异质性依然显著;(4)跨省异地就医比例保持稳定,外科更为突出,流入流出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对集中,异地就医的院内结局总体优于本地就医。总的来说,我国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坚持推进目标导向的质量改进工作,加强质量控制信息监测与反馈,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医疗资源 医疗服务能力 医疗质量 改进
下载PDF
2021年中国体外生命支持医疗质量控制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体外循环与体外生命支持专家工作组 吉冰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95-1201,共7页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一种,近几年在国内取得较大发展,但面临问题较多。针对目前我国ECMO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ECMO支持医疗质量评价和改进,提高ECMO支持的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体外生命支持技术的一种,近几年在国内取得较大发展,但面临问题较多。针对目前我国ECMO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ECMO支持医疗质量评价和改进,提高ECMO支持的规范性,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体外循环与体外生命支持专家工作组纳入2020年医院质量监测系统和全国医疗质量数据抽样调查系统的ECMO支持患者,开展ECMO支持医疗质量评价,包括ECMO支持资源配置情况、院内结局、住院时长、诊疗费用等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数据情况,并结合该研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我国在ECMO支持规范化方面较以前有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不同等级医院、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未来需要提高数据填报数量和质量,持续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以便从整体上提高我国ECMO支持的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医疗质量 质量评价 质量改进 报告
下载PDF
2021年体外循环手术与全国灌注师现况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体外循环与体外生命支持专家工作组 吉冰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来源于国家级数据库的相关数据,了解全国体外循环手术与灌注师工作情况。方法数据来源于全国医疗质量数据抽样调查系统(NCIS),纳入2021年抽样调查的1639家三级医院和2649家二级医院。NCIS数据库提取数据包括:心外科临床医... 目的通过分析来源于国家级数据库的相关数据,了解全国体外循环手术与灌注师工作情况。方法数据来源于全国医疗质量数据抽样调查系统(NCIS),纳入2021年抽样调查的1639家三级医院和2649家二级医院。NCIS数据库提取数据包括:心外科临床医师人数、心外科手术总例数、体外循环手术例数、体外循环手术间数量、灌注师人数、体外膜氧合(ECMO)设备数及2021年应用ECMO救治的病例数。根据年体外循环手术量将全国各中心分为四组,比较不同规模中心的体外循环手术及灌注师情况。结果不同规模中心存在以下特点:(1)不同规模中心的体外循环占比无明显差异;(2)大规模中心的心外科临床医师与体外循环灌注师比例高于小规模中心;(3)体外循环年手术量100~299例的中小规模的中心体外循环手术间灌注师配比人数最多;(4)规模越大的中心,体外循环灌注师每年转机手术总例数越多;(5)规模越大的中心,ECMO例数越多,但不同中心的异质性较大。结论通过对来源于全国数据库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了解全国体外循环手术与灌注师工作情况,为各中心体外循环质控工作的开展及体外循环专职人员的合理配比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肺转流 灌注师 全国调查
下载PDF
国家心肌病中心认证标准 被引量:2
8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 张健 张宇辉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4期250-255,共6页
心肌病是心力衰竭(心衰)的重要病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发展很快,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热点之一。目前,我国医务人员对于心肌病的认识存在欠缺,漏诊率及误诊率高,治疗和管理不规范;而且,我国尚缺乏关于心肌病中心建设的... 心肌病是心力衰竭(心衰)的重要病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发展很快,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热点之一。目前,我国医务人员对于心肌病的认识存在欠缺,漏诊率及误诊率高,治疗和管理不规范;而且,我国尚缺乏关于心肌病中心建设的经验。因此,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NCCQI⁃HF)制定了国家心肌病中心(NCMC)认证标准,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中心建设的基本条件,心肌病和心肌炎的诊治,患者的随访,患者和家庭成员的教育,专业人员的培训,心肌病及心肌炎医疗质量评价、控制与改进。拟在此基础上开展NCMC建设及认证工作,并采集和分析病例资料,旨在提高我国心肌病的诊治和研究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心肌炎 心肌病中心 认证 标准 医疗质量控制 医疗质量改进
原文传递
国家心肌病中心认证标准评分细则
9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 张健 张宇辉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1期17-24,共8页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NCCQI-HF)于2020年12月发布了国家心肌病中心(NCMC)认证标准,包含了以下六个方面:心肌病中心建设的基本条件,心肌病及心肌炎患者的诊治,心肌病及心肌炎患者的随访,心肌病及...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NCCQI-HF)于2020年12月发布了国家心肌病中心(NCMC)认证标准,包含了以下六个方面:心肌病中心建设的基本条件,心肌病及心肌炎患者的诊治,心肌病及心肌炎患者的随访,心肌病及心肌炎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教育,心肌病及心肌炎专业医务人员的培训,心肌病及心肌炎医疗质量评价、控制与改进。为了促进该认证标准的顺利实施,现制定NCMC认证标准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中心 认证标准 评分细则
原文传递
成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34
10
作者 国家心血管病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冠心专家工作组 韩雅玲 +2 位作者 杨跃进 王虹剑(执笔) 窦克非(执笔)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49-856,共8页
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长[1]。针对不断增长的已患病人群和即将发病人群,必须提高现有医疗水平,但仅凭此不足以保证患者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一项有全国代表性的研究发... 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长[1]。针对不断增长的已患病人群和即将发病人群,必须提高现有医疗水平,但仅凭此不足以保证患者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一项有全国代表性的研究发现,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诊疗水平提高的同时,中国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从2001至2011年并无显著改善[2]。究其原因,可能与STEMI急性期及其后的二级预防中存在治疗不足、治疗延误及医疗措施的不当应用等有关,也与缺乏系统评价和有效的改进机制密切相关。如何评价和改善医疗质量,提高国家医疗卫生投入的产出效率,取得最佳的医疗结局,是国家卫生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医疗水平 中国患者 院内死亡率 专家 成人 医疗卫生投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