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游鲢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被引量:9
1
作者 翟东东 蔡金 +6 位作者 王莹 刘红艳 熊飞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4-282,共9页
为了解三峡大坝、向家坝等水电工程建设后长江上游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分析了长江上游向家坝库区(邵女坪)、三峡库区干流(巴南、丰都、万州、太平溪)及支流(箭滩河、嘉陵江、小江)等8个鲢群体... 为了解三峡大坝、向家坝等水电工程建设后长江上游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分析了长江上游向家坝库区(邵女坪)、三峡库区干流(巴南、丰都、万州、太平溪)及支流(箭滩河、嘉陵江、小江)等8个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历史动态及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结果表明:长江上游鲢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高,单倍型多样性为0.770~0.876,核苷酸多样性为0.687%~1.967%;8个群体的错配分析图都呈双峰分布,中性检验Tajima’s D和Fu’s Fs值均为正值或统计上不显著的负值,表明长江上游鲢群体在历史上较为稳定;分子方差变异分析(AMOVA)显示,长江上游鲢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95.87%),仅有4.13%的变异来自群体之间;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显示,箭滩河群体与太平溪、小江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其他群体之间遗传分化不显著;Mantel检验显示,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远近无相关性;单倍型网络图显示,长江上游鲢群体没有形成明显的系统地理格局.建议加强长江上游鲢遗传资源保护,将产生分化的群体作为不同的管理单元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遗传多样性 群体动态 遗传分化
下载PDF
白洋淀流域府河夏季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对水质的指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仲伟 陈思宝 +2 位作者 汪家鑫 熊飞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探究白洋淀入淀河流府河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现状,于2020年夏季对府河5个采样断面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定量调查,并基于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密度、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对府河夏季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府河夏季共鉴定出浮游植... 为探究白洋淀入淀河流府河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现状,于2020年夏季对府河5个采样断面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定量调查,并基于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密度、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对府河夏季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府河夏季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111种属,群落组成以绿藻门、硅藻门为主,其次是蓝藻门,优势种包括微囊藻(Microcystis sp.)、小环藻(Cyclotella sp.)、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冠盘藻(Stephanodiscus sp.)和集星藻(Actinastrum hantzschii).各采样断面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均值分别为13.51×10^(6)ind/L、5748.8×10^(-3)mg/L,各采样断面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均值分别为2.36、3.25和0.59,显示夏季府河浮游植物的多样性较高.根据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密度和生物量,夏季府河整体水质状况为中-富营养;根据H、D值,夏季府河整体水质状况为β-中污染;根据J值,夏季府河整体水质状况为轻度污染,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夏季府河水质状况为轻-中度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质 生物学评价 府河 白洋淀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碳、氮稳定同位素周转与分馏特征研究
3
作者 陈晓龙 胡乐 +4 位作者 熊飞 翟东东 刘红艳 陈元元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9,共8页
为了解稳定同位素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体内的周转与分馏特征,通过室内控制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规格(虾种、成虾)克氏原螯虾在不同投饲条件下(饲料、鱼糜)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周转半衰期和肌肉组织判别系数。结果表明,饲料... 为了解稳定同位素在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体内的周转与分馏特征,通过室内控制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规格(虾种、成虾)克氏原螯虾在不同投饲条件下(饲料、鱼糜)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周转半衰期和肌肉组织判别系数。结果表明,饲料组和鱼糜组虾种的生长系数分别为(0.0085±0.0007)d^(-1)、(0.0079±0.0012)d^(-1),成虾的生长系数分别为(0.0013±0.0001)d^(-1)、(0.0009±0.0004)d^(-1),不同投饲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生长系数差异不显著。虾种的相对增长率(1.60、1.57)大于成虾(1.08、1.05),不同投饲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相对增长率差异不大。相对于饲料组,鱼糜组虾种碳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 C)在第7天出现显著差异,在28 d至56 d趋于稳定;成虾组δ^(13) C值在第14 d出现显著差异,在28 d至56 d趋于稳定;虾种和成虾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5) N)均在第14 d出现显著差异,在28 d至56 d趋于稳定。虾种碳稳定同位素周转速率(0.0208±0.0040)d^(-1)大于成虾(0.0184±0.0020)d^(-1)。虾种和成虾的碳同位素判别系数分别为0.89‰±0.15‰、1.06‰±0.16‰,氮同位素判别系数分别为3.42‰±0.08‰、3.63‰±0.13‰,虾种的碳同位素判别系数、氮同位素判别系数均小于成虾。研究结果可为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开展克氏原螯虾食性研究提供基础参数,提高食源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 碳周转速率 稳定同位素判别系数 碳稳定同位素比值 氮稳定同位素比值
下载PDF
长江上游5个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
4
作者 翟东东 蔡金 +6 位作者 刘红艳 陈元元 熊飞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87,共7页
为了了解三峡大坝、向家坝等水电工程建设后长江上游草鱼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利用线粒体Cyt b基因分析了长江上游邵女坪、巴南、万州、太平溪、合川等5个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历史动态及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结果显示,长江上... 为了了解三峡大坝、向家坝等水电工程建设后长江上游草鱼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利用线粒体Cyt b基因分析了长江上游邵女坪、巴南、万州、太平溪、合川等5个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历史动态及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结果显示,长江上游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5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为0.618~0.800,核苷酸多样性为0.088%~0.112%。5个群体的错配分析图呈单峰分布,表明长江上游草鱼在历史上发生过瓶颈效应和种群扩张。分子方差变异分析(AMOVA)显示草鱼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96.96%),仅有3.04%的变异来自群体之间。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显示邵女坪群体和合川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其余群体之间遗传分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种群历史动态
下载PDF
贵州草海水质时空变化和水体营养状况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灿 袁婷 +3 位作者 张建利 徐萌 刘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了解和改善草海水质现状,于2017年分季度监测了12个样点的11项水质指标,并分别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和ArcGIS软件对全湖水体进行了营养状况评价和分区,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水质进行了类别划分。研究表... 为了解和改善草海水质现状,于2017年分季度监测了12个样点的11项水质指标,并分别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和ArcGIS软件对全湖水体进行了营养状况评价和分区,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水质进行了类别划分。研究表明:①除pH值和溶氧(DO)外,其他指标季节差异显著,悬浮物(SPM)在秋季最高,TN,TP浓度在春季最高,CODMn,NH4^+-N和Chl.a浓度在夏季最高;TN,TP,NH4^+-N和SPM浓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②草海水体呈中营养-轻度富营养化(45.3≤TLI(∑)≤57.7);根据TLI(∑)值将全湖分为入水口(轻度富营养化)、近县城和入水口(主要为轻度富营养化)、湖中部(中营养-轻度富营养化)、中下游至近出水口(中营养水平)4个区;③草海水质主要为Ⅱ—Ⅳ类,TN和CODMn是影响水质类别的主要指标。因此,草海水质保护的关键是周边污水排放治理,重点区域是湖区上游和入湖河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保护 草海 时空变化 营养状况分区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
下载PDF
基于TLI和PCA的贵州草海水质状况评价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丽华 +2 位作者 李丽 吕文强 张建利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0-45,50,共7页
为了评价贵州草海水质状况,分别于2016年1,4,7,10月对草海阳关山和草海中部各3个样点的11项水体理化指标进行了监测,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并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监测区水质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主成分分... 为了评价贵州草海水质状况,分别于2016年1,4,7,10月对草海阳关山和草海中部各3个样点的11项水体理化指标进行了监测,运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并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监测区水质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了水质的污染程度和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1)11项参数在2个区域均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其中透明度(SD)和溶氧(DO)为冬季最优,悬浮物(SPM)在秋季最高,p H几乎均呈弱碱性(除秋季);TN,TP,NH_4^+-N,CODMn全年的水平分别为0.58~2.27,0.032~0.072,0.059~0.364,4.28~6.79mg/L,Chl.a水平为5.62~9.95 mg/m^3,其中TN在秋季最高,TP在秋冬季较高,CODMn和Chl.a在夏秋季较高。(2)TLI评价结果表明,阳关山和中部水体TLI值在秋季略超过50,为轻度污染状态,其他季节TLI值均为30~50,为中营养状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评价结果表明阳关山全年主要为Ⅱ—Ⅲ类水质,而中部较差,全年主要为Ⅱ—Ⅳ类水质,影响水质类别的主要因子是TN和CODMn,TP和NH_4^+-N全年为Ⅱ类水平。(3)PCA结果显示阳关山水质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包括离子、氮素、有机质、DO和Chl.a,而中部则包括Chl.a,NH_4^+-N,SD,EC,TP,DO,WT,SPM。总之,氮素和有机质是影响草海阳关山和中部水质的最主要因子和根本原因,控制外源性的氮和有机质输入是管理和改善草海水质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草海 季节变化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 主成分分析(PCA)
下载PDF
鳅科鱼类DNA条形码鉴定及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红艳 蔡金 +7 位作者 谢仲桂 熊飞 王莹 王沁 翟东东 夏明 陈元元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6-777,共12页
【目的】为了探讨线粒体CO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鳅科鱼类物种鉴定中的有效性及在系统进化关系分析中的适用性,对鳅科鱼类3亚科18属61种共358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61种鳅科鱼类的种内和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10... 【目的】为了探讨线粒体CO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鳅科鱼类物种鉴定中的有效性及在系统进化关系分析中的适用性,对鳅科鱼类3亚科18属61种共358条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61种鳅科鱼类的种内和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10和0.162,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16.2倍。鳅科鱼类遗传距离在种内、种间重叠较少,能形成一定的DNA条形码间隙。ABGD分类把61个物种划分为66个OTUs,OTUs的划分与距离法基本一致。系统聚类中,有6组鱼类物种个体间相互混杂,不能按各自的物种聚类,有4个物种分化成明显的两支,46个物种能按各自的形态学分类分别聚成单支。南鳅属、花鳅属、似鳞头鳅属、瘦身鳅属和泥鳅属中部分物种没有按其形态学分类的属聚在一起。沙鳅亚科能形成单系,但条鳅亚科和花鳅亚科不能形成单系。在研究中,COI条形码可以鉴定鳅科鱼类75.41%的物种,另外,COI条形码也能够明确大多鳅科鱼类属和亚科的分类地位,研究结果可为鳅科鱼类的物种鉴定和系统分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鳅科 COI基因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下载PDF
虾稻综合种养系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向贤芬 +3 位作者 李为 苑晶 刘家寿 张堂林 《生物资源》 CAS 2020年第3期279-286,共8页
为探究虾稻综合种养(integrated crayfish-rice co-culture,ICRC)系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潜江市典型ICRC稻田渔沟和田面水体的浮游动物进行了季度研究,并分析了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水体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为探究虾稻综合种养(integrated crayfish-rice co-culture,ICRC)系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潜江市典型ICRC稻田渔沟和田面水体的浮游动物进行了季度研究,并分析了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水体理化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共采集浮游动物60种,分别包含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12、28、10、10种(属),其中,优势类群为剑水蚤目无节幼体、桡足幼体以及蚤状溞(Daphnia pulex);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和Pielou指数的年均值分别为1. 48、3. 42和0. 55;(2)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 65~1309. 50 ind./L、0. 08~50. 04 mg/L,年均值分别为360. 0 ind./L、17. 45 mg/L,桡足类和枝角类在密度和生物量上均占有绝对优势;(3)浮游动物物种数、多样性指数(田面除外)、密度和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其中密度和生物量在春季显著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动物物种数和资源量主要受总磷、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的影响;(4)浮游动物的物种数、多样性、密度和生物量在渔沟和田面两种生境间无明显差异。本研究表明ICRC系统中有丰富的大型浮游动物资源未得到利用,同时鉴于浮游动物可作为小龙虾早期生活史阶段的食物来源,需进一步研究秋冬季浮游动物变化,以及如何培育和合理利用此阶段的浮游动物以促进幼虾生长、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稻综合种养 浮游动物 现存量 生物多样性 时空差异
原文传递
贵州喀斯特地貌区三种类型耕地土壤性状分析——以贵阳市乌当区新场镇杨梅村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群英 卢兰 《贵州科学》 2017年第5期53-58,共6页
以贵阳市乌当区新场镇杨梅村为例,初步探究了贵州喀斯特地貌区坡耕地(SF)、缓坡旱地(GF)、水稻田(RF)中耕作层(TS)和底层(SS)土壤的5种理化性状和5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三种类型耕地的理化性状和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均有明显差异。具体而... 以贵阳市乌当区新场镇杨梅村为例,初步探究了贵州喀斯特地貌区坡耕地(SF)、缓坡旱地(GF)、水稻田(RF)中耕作层(TS)和底层(SS)土壤的5种理化性状和5种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三种类型耕地的理化性状和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均有明显差异。具体而言:1)pH变化范围为5.01~5.96,RF和SS土壤pH明显较高;2)有机质(SOM)和总氮(TN)含量表现为SF>RF>GF,总磷(TP)含量为GF>SF>RF,总钾(TK)含量则为RF>SF>GF,且SOM、TN和TP在三种耕地中均为TS>SS;3)5种重金属在两个土层几乎均呈现出RF>SF>GF的显著差异,且总体上均在TS层更高;三种耕地的As、Hg、Cr和Pb均属土壤质量第二级标准,而Cd则均超过了第二级标准值,是该村土壤的重金属超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耕地类型 土壤 理化性状 重金属
下载PDF
贵州草海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和富营养化现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昌运 熊飞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6-112,共7页
为探究贵州草海的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和富营养化现状,于2018年1、4、7和10月对贵州草海的水体理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用层次聚类分析法(HCA)和ArcGIS探讨了水质的空间变化,用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了水质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并分别用综合营... 为探究贵州草海的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和富营养化现状,于2018年1、4、7和10月对贵州草海的水体理化指标进行了监测,用层次聚类分析法(HCA)和ArcGIS探讨了水质的空间变化,用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了水质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并分别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和ArcGIS分析了水体营养状态及其空间分布。结果显示:除CODCr和NO-3-N以外,水温、pH、溶氧、电导率、叶绿素a、CODMn、BOD5、NH+4-N、透明度、总氮和总磷均有显著的季节差异,氮、磷和有机物在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HCA和ArcGIS分析表明湖泊上游水质较差,从上游至下游逐渐好转。PCA分析表明,影响草海水质的主要因子为有机物、磷和氮,PCA综合得分表明水质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秋季、冬季和春季。各季节TLI的均值为50.15~52.90,显示草海为轻度富营养化,TLI值的季节变化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TLI值的空间分布为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 水质评价 时空变化 富营养化
下载PDF
养殖条件下克氏原螯虾亲虾的形态性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翟东东 +1 位作者 刘红艳 熊飞 《生物资源》 CAS 2020年第3期294-301,共8页
为了解人工养殖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亲虾的生长和形态性状,为人工放养亲本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测定了342尾体重大于20 g的克氏原螯虾的体重(W)、全长(TL)、头胸甲长(CL)、头胸甲宽(CW)、螯足长(ChL)和螯足宽(ChW),比较了... 为了解人工养殖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亲虾的生长和形态性状,为人工放养亲本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测定了342尾体重大于20 g的克氏原螯虾的体重(W)、全长(TL)、头胸甲长(CL)、头胸甲宽(CW)、螯足长(ChL)和螯足宽(ChW),比较了雌性和雄性生长和形态参数的差异性,模拟了各参数间的回归方程,并探讨了各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雌性个体体重、螯足长和螯足宽的均值显著低于雄性,而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的均值则显著高于雄性,全长和丰满度在雌雄之间差异不显著。雌性和雄性个体的优势全长范围均为90~119. 99 mm,优势体重范围分别为20. 0~39. 9 g和30. 0~44. 9 g。克氏原螯虾全长-体重的关系为W_♀=0. 000 01×TL^(3. 381 3)、W_♂=0. 000 01×TL^(3. 230 9),雌性和雄性均为正异速生长;头胸甲长-体重的关系为W_♀=0. 000 1×CL^(3. 215 5)、W_♂=0. 000 2×CL^(3. 179 8);头胸甲长-全长的关系为TL_♀=2. 928 6+2. 027×CL、TL_♂=-5. 036 9+2. 370 1×CL;头胸甲宽-头胸甲长的关系为CL_♀=5. 479 2+1. 942 3×CW、CL_♂=9. 646 8+1. 765 6×CW;螯足宽-螯足长的关系为ChL_♀=-13. 721+6. 679×ChW、ChL_♂=-4. 828+6. 148 7×CW。相关性分析表明,总体上6个参数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体重相关性较高的为全长和头胸甲长与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体重 形态性状 相关关系 亲本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