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对核苷(酸)类似物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预测 被引量:28
1
作者 李国军 一奇 +7 位作者 范平 邵凌云 陈少隆 洪捷敏 修自力 林琪 李昌水 张文宏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目的观察长期核苷(酸)类似物(NUC)治疗未达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停药标准的HBeAg阳性CHB患者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NF)-α-2a联合治疗的疗效,并探讨HBeAg/HBsAg消失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接受NUC治疗≥... 目的观察长期核苷(酸)类似物(NUC)治疗未达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停药标准的HBeAg阳性CHB患者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NF)-α-2a联合治疗的疗效,并探讨HBeAg/HBsAg消失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接受NUC治疗≥1年未实现病毒学或血清学应答的HBeAg阳性CHB患者,加用(peg—INF)-α-2a联合治疗48周,记录治疗12周和24周时HBV血清学标志物等指标值,停药后随访24周。以加用peg—INF的时间点定义为基线,探讨基线HBsAg水平和治疗过程中HBsAg下降程度对HBeAg/HBsAg消失的预测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确定基线HBsAg水平对联合治疗后HBsAg消失的预测价值,Cox回归模型用于分析与联合治疗后HBeAg/HBsAg消失相关的因素;计算每个变量的风险比(HR),并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peg—INF-α-2a停药24周后,50例患者HBeAg消失,占60.2%;27例HBeAg血清学转换,占32.5%;23例HBsAg消失,占27.7%;12例HBsAg血清学转换,占14.5%。基线HBsAg%1000IU/mL的11例患者均HBeAg消失,与基线HBsAg1000-3000IU/mL(共12例,8例HBeAg消失;HR=0.215,95%CI:0.078~0.591;P=0.003)和〉3000IU/mL(共60例,31例HBeAg消失;HR=0.251,95% CI:0.120~0.526;P=0.000)的患者比较,更易实现HBeAg消失。结论对于长期NUC治疗未取得病毒学或血清学应答的患者,加用peg—INF-α-2a时的血清HBsAg水平对HBeAg和HBsAg消失具有预测价值。基线HBsAg%1000IU/mL者,联合治疗后可获得高HBeAg和HBsAg阴转率;而HBsAg〉1000IU/mL(包括HBsAg〉3000Iu/mL)者,联合治疗12周时的HBsAg较基线下降水平可预测HBeAg/HBsAg的阴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HBSAG定量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核苷(酸)类似物
原文传递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度与病理分级分期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
作者 马苏亚 李国军 +7 位作者 一奇 徐萍 朱玲斐 谢晓红 吴明月 邹桂兰 李昌水 赵明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13-517,共5页
目的: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探讨定量检测肝杨氏弹性模量值(EI)与肝脏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231例CHB患者行SWE及在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并测量其EI,以肝脏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肝硬度与病理学的相关性。组间... 目的: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探讨定量检测肝杨氏弹性模量值(EI)与肝脏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231例CHB患者行SWE及在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并测量其EI,以肝脏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肝硬度与病理学的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变量相关性检验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用于分析EI对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的中位EI分别为6.78 kPa (G1)、7.30 kPa (G2)、9.93 kPa(G3)和14.93 kPa(G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5.19,P<0.01)。不同纤维化分期的中位EI分别为6.62 kPa(S0-S1)、7.15 kPa(S2)、9.78 kPa(S3)和14.62 kPa(S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62.14, P<0.01)。EI与炎症活动度分级( r=0.4546, P<0.01)及纤维化分期( r=0.5056, P<0.01)均呈中度正相关。EI诊断 G≥2、G≥3、G=4的ROC曲线下面积(95% CI)分别为0.68(0.61-0.75)、0.77(0.70-0.84)和0.85(0.77-0.92),诊断S≥2、S≥3、S=4的ROC曲线下面积(95% CI)分别为0.73(0.66-0.79)、0.78(0.72-0.85)和0.83(0.75-0.91)。结论 SWE检测肝EI值与CHB患者肝脏病理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望成为动态监测肝纤维化进展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超声检查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 弹性模量值
原文传递
预防肝移植患者慢性乙型肝炎复发抗病毒治疗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一奇 张文宏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3-557,共5页
在中国,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终末期肝病或者肝癌而行肝移植治疗的病例居于肝移植首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口服抗HBV药物的上市及抗病毒治疗的不断发展,显著改善了HBV相关肝移植患者的预后。在肝移植术前进行积极的抗... 在中国,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终末期肝病或者肝癌而行肝移植治疗的病例居于肝移植首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和口服抗HBV药物的上市及抗病毒治疗的不断发展,显著改善了HBV相关肝移植患者的预后。在肝移植术前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术后HBV的复发。所有出现HBV相关终末期肝病或原发性肝癌(HCC)等待肝移植的HBsAg阳性患者,在移植前均应接受强效、有高耐药基因屏障的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在移植前达到尽可能低的血清HBV DNA水平。肝移植术中属于无肝期,加用HBIG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术后需HBIG和NAs联合用药以预防HBV复发。术后抗HBV复发常需终身治疗,长期联合应用强效高耐药基因屏障核苷(酸)类似物和小剂量HBIG后,可逐渐停用HBIG,并最好以强效与高基因耐药屏障药物口服NAs药物单药治疗,已成为目前术后预防HBV复发的重要推荐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移植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核苷酸(类)似物
原文传递
风湿性疾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12例不同免疫抑制治疗后病毒再激活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一奇 宣丹旦 +3 位作者 王佳俐 邵凌云 张文宏 邹和建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1-266,共6页
目的 观察12例风湿性疾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接受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对HBV再激活的影响,并评估对不同免疫抑制剂是否均有必要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确诊风湿性疾病合并HBV感染的12例患者进... 目的 观察12例风湿性疾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接受不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对HBV再激活的影响,并评估对不同免疫抑制剂是否均有必要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2年3月确诊风湿性疾病合并HBV感染的12例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在随访期间定期检测患者肝功能、血清HBV DNA水平.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16~48个月).4例患者接受激素治疗,其中2例未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最终出现HBV再激活,经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两者的HBV复制均得到控制.5例接受DMARDs治疗和3例接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TNFBA)治疗的患者均未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且在随访中均未出现HBV再激活.结论 风湿性疾病合并HBV感染的患者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可出现HBV再激活.对需要接受激素治疗的风湿性疾病患者,推荐在治疗开始前进行预防性抗病毒治疗.而DMARDs和TNFBA对风湿性疾病合并HBV感染患者而言,仍是一种相对安全的免疫抑制剂.尽管DMARDs和TNFBA治疗后引起HBV再激活的风险较低,在治疗过程中仍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HBV DNA和肝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风湿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类 抗风湿药 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
原文传递
非典型脑囊尾蚴病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段曰黎 一奇 +1 位作者 朱浩翔 王新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0,共3页
患者,女,55岁,安徽蚌埠人,2021年10月19日因“间断低热、干咳合并脑积水1年余”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该患者1年来反复出现发热,体温37.5~38.0℃,伴阵发性干咳,外院头颅CT检查发现有脑积水,9月28日曾在该院行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 患者,女,55岁,安徽蚌埠人,2021年10月19日因“间断低热、干咳合并脑积水1年余”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该患者1年来反复出现发热,体温37.5~38.0℃,伴阵发性干咳,外院头颅CT检查发现有脑积水,9月28日曾在该院行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仍有发热、咳嗽。头颅增强MRI示鞍区和基底池内异常强化影,遂收治感染科,行腰穿取脑脊液,送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检测到猪带绦虫序列208721条;血清囊尾蚴抗体检测阳性。患者否认食用生肉史,但近2年来曾多次食用未完全清洁的生蔬菜。综合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mNGS结果和流行病学史,患者被诊断为“脑囊尾蚴病”。予以阿苯达唑口服驱虫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服用总量为150 mg/kg,第1疗程12 d,第2疗程8 d,治疗过程中无新发不适。第1疗程结束复查头颅增强MRI示鞍区和基底池内异常强化影,强化程度较前片减轻。第2疗程结束后复查头颅CT示脑积水,侧脑室引流术后改变,脑室扩大程度较前略有减轻,鞍区密度欠均匀。疗程结束外院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尾蚴病 猪带绦虫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乙型肝炎病毒RNA定量检测方法的临床检测性能评估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缈曲 张琪然 +3 位作者 张寒悦 一奇 仇超 张文宏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782-785,共4页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RNA定量检测方法——HBV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RNA捕获探针法)的临床检测性能。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 目的评估一种新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RNA定量检测方法——HBV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RNA捕获探针法)的临床检测性能。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1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非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HBV RNA,使用HBV SAT与常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к值及定量值相关性进行比较,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的不同HBV DNA浓度样本的检出率进行分析比较。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以临床诊断为标准,HBV SAT检测灵敏度为97.06%(165/170),特异度为100.00%(30/30),κ值为0.908;反转录PCR检测灵敏度为92.94%(158/170),特异度为100.00%(30/30),κ值为0.798。在HBV DNA低浓度样本(HBV DNA<100 IU/mL)中,HBV SAT检出率为77.27%(17/22),反转录PCR检出率为59.09%(13/22)。两种方法定量结果线性相关系数r=0.9878。结论全自动HBV SAT与反转录PCR定量结果一致,在HBV DNA低浓度样本中的检测灵敏度比反转录PCR方法略高,是一种快速、准确的HBV RNA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RNA 定量检测
原文传递
脑裂头蚴病1例
7
作者 李天深 一奇 +1 位作者 朱浩翔 王新宇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612-613,共2页
脑裂头蚴病临床较为少见, 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改变, 因此容易误诊、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脑裂头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相关文献, 讨论脑裂头蚴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查, 并初步探讨脑脊液宏基因组... 脑裂头蚴病临床较为少见, 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 影像学缺乏特异性改变, 因此容易误诊、漏诊。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脑裂头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相关文献, 讨论脑裂头蚴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实验室检查, 并初步探讨脑脊液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在脑裂头蚴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裂头蚴病 宏基因组学二代测序 磁共振成像 寄生虫疾病
原文传递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一奇 陈少隆 张文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13-1519,共7页
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联合应用是否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的疗效,已是目前CHB抗病毒治疗的热点问题。就近年来联合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作简要概述,认为PEG-IFN初始联合NAs治疗在获得HBe Ag... 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与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联合应用是否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CHB)抗病毒的疗效,已是目前CHB抗病毒治疗的热点问题。就近年来联合治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作简要概述,认为PEG-IFN初始联合NAs治疗在获得HBe Ag血清学转换或者停药后应答方面的疗效并未优于PEG-IFN单药治疗,而对PEG-IFN或NAs经治患者进行序贯或联合治疗以及联合免疫生物细胞治疗是更具应用前景的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核苷类 核苷酸类 干扰素类 综述
下载PDF
2014年至2019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变化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晶雨 张琪然 +6 位作者 一奇 杨清銮 张缈曲 金嘉琳 仇超 邵凌云 张文宏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635-639,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变化及疗效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临床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诊断并接受治疗的157例CHC患者,收集其抗病毒治疗和随...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抗病毒治疗方案的变化及疗效的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临床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诊断并接受治疗的157例CHC患者,收集其抗病毒治疗和随访相关信息。比较2017年前和2017年后采用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的CHC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157例CHC患者中,133例患者有完整随访信息。2017年前治疗的患者71例,其中63例接受干扰素治疗,SVR率为74.65%(53/71);2017年后治疗的患者62例,其中61例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治疗,SVR率为98.39%(61/62);2017年前治疗组SVR率低于2017年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0,P<0.01)。2014年至2019年共69例患者接受DAA治疗,其中66例(95.65%)获得SVR12。43例接受含索磷布韦方案的患者中,15例丙型肝炎病毒基因1型患者均获得SVR12,6例基因3型患者中5例获得SVR12,其他基因型患者的SVR12率为90.91%(20/22);26例接受不含索磷布韦方案的患者均获得SVR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43,P=0.263)。2017年前治疗组和2017年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4.62%(77/91)和6.06%(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20,P<0.01);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下降、血红蛋白降低和血小板计数下降,6例因不良反应提前终止治疗。结论随着抗病毒治疗方案由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方案转变为DAA方案,2017年以后进行抗病毒治疗CHC患者的SVR率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不同HCV基因型患者采用DAA治疗方案均可获得较高的SVR12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慢性 直接抗病毒药物 疗效
原文传递
疫情防控下上海市级和区级定点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规范专家建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瑞兰 刘娇 +14 位作者 马可 吴志雄 陆健 李磊 马少林 管军 徐斌 一奇 邵小平 孟潇潇 皋源 张文宏 陈德昌 上海市医学会危重病专科分会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1-570,共10页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人群容易转重症,且有较高的死亡风险,重症医学科的救治能力直接决定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目前国内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配置、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床位及设置和国外仍有一...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高龄且合并基础疾病人群容易转重症,且有较高的死亡风险,重症医学科的救治能力直接决定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目前国内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配置、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床位及设置和国外仍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满足救治的需要。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教训提示,"平战双轨"的重症医学科建设是最佳的医疗模式。遵循"平战结合"的理念,加强市级和区级定点医院重症医学科建设,配置合理的ICU、亚ICU和战备ICU,建立快速反应梯队,加强常态化培训和科学管理,可能是应对疫情的关键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医学科 重症监护病房 亚重症监护病房 战备重症监护病房 快速反应梯队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四川省稀土产业状况 被引量:2
11
作者 赖兆添 肖慧 一奇 《稀土信息》 2013年第5期15-16,共2页
赣州稀土行业协会组织了部分赣州稀土企业业家一行12人于2013年3月15~19日分别参观考察了四川省稀土矿山、分离、应用企业,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座谈,考察情况如下:
关键词 稀土企业 四川省 产业状况 参观考察 行业协会 赣州
下载PDF
HCV感染者接受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发生肝细胞癌风险 被引量:2
12
作者 一奇 张文宏 《肝脏》 2017年第12期1083-1084,共2页
目前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无论在临床试验还是现实世界应用中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功率。病毒学反弹仅在少数晚期肝硬化的患者中出现,与之相关的预测因素仍不明确。近来有研究发现,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 目前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无论在临床试验还是现实世界应用中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功率。病毒学反弹仅在少数晚期肝硬化的患者中出现,与之相关的预测因素仍不明确。近来有研究发现,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治疗后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HC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接受根治性治疗后意外发生"早期"HCC复发[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肝细胞癌 治疗期 HCV 持续病毒学应答 感染者 风险 慢性丙型肝炎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的宿主-病毒相互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一奇 张文宏 《肝脏》 2017年第8期663-664,共2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嗜肝病毒,目前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其所诱导的免疫应答反应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外周血中的HBV,而非肝内病毒的研究.肝脏的细胞组成和外周血完全不同,且HBV仅在肝内复制,因此肝组织应该是研究HBV和宿主相互作用的最重要部位.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内 固有免疫 HCV 戴恩颗粒 HBV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宿主
下载PDF
新冠病毒疫苗与单克隆中和抗体各期临床试验设计及评价概述
14
作者 李珊珊 顾静文 +4 位作者 张菁 杨海静 刘薇 一奇 张文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90-197,共8页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仍在全球蔓延,给公共卫生和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负担。疫苗在控制病毒传播和降低死亡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单克隆病毒中和抗体亦可降低病毒载量,改善症状,防止病情加重导致住院。目前约有数百项有关COVID...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仍在全球蔓延,给公共卫生和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负担。疫苗在控制病毒传播和降低死亡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单克隆病毒中和抗体亦可降低病毒载量,改善症状,防止病情加重导致住院。目前约有数百项有关COVID-19疫苗及单克隆中和抗体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疫苗侧重于疾病的预防,而中和抗体侧重于疾病的治疗。两者临床试验的开展遵循不同的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在研究目的、试验设计、试验实施、观察要点及结果评价中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概述两者异同点,为新药研发及临床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单克隆中和抗体 临床试验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
下载PDF
撞倒南墙向前走
15
作者 一奇 钟明 刘上海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36-37,共2页
一转眼,自主择业两年多了。这700多个日夜中,有多少四处奔波的艰辛,有多少辗转难眠的夜晚,有多少刻骨铭心的感动,又有多少激动人心的喜悦!个中酸甜苦辣,真有点欲说难休。
关键词 中国 军转干部 创业精神 猪场
下载PDF
消灭病毒性肝炎的全国学术报告:感染科医师的认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一奇(摘译) 金嘉琳(审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5-446,共2页
想象一下2047年的医院查房:一位52岁的患者因初发腹水和肝性脑病,从郊区医院转诊,肝硬化原因不明。患者的病史记录显示2015年曾接受前十字韧带修补术。患者有长期的阿片类药物滥用史,2017年因静脉注射海洛因收住戒毒所。此后,未再使用... 想象一下2047年的医院查房:一位52岁的患者因初发腹水和肝性脑病,从郊区医院转诊,肝硬化原因不明。患者的病史记录显示2015年曾接受前十字韧带修补术。患者有长期的阿片类药物滥用史,2017年因静脉注射海洛因收住戒毒所。此后,未再使用违禁药物。患者需要接受肝移植,他同时需要赡养父母和支付孩子的大学学费。患者被诊断为丙型病毒性肝炎,医学生对这个结果非常震惊,因为他一直认为在美国已经彻底消灭了丙型肝炎病毒(HC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病毒性肝炎 学术报告 感染科 静脉注射海洛因 医师 丙型肝炎病毒 韧带修补术 阿片类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