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液初始pH值及裂解温度对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吸附Cr(Ⅵ)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帅 +5 位作者 胡克林 王博 徐东昊 杨雯 郑晓丽 晏朝睿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43-448,共6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00、450℃和600℃下裂解得到3种生物炭,通过批处理实验讨论了溶液初始pH值和裂解温度对玉米秸秆及其生物炭吸附Cr(Ⅵ)的影响,并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对于同种吸附材料而言...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00、450℃和600℃下裂解得到3种生物炭,通过批处理实验讨论了溶液初始pH值和裂解温度对玉米秸秆及其生物炭吸附Cr(Ⅵ)的影响,并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对于同种吸附材料而言,溶液初始pH值越低,玉米秸秆及其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量越大;当溶液初始pH值为3或5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大小顺序为:玉米秸秆>生物炭300℃>生物炭450℃>生物炭600℃;当溶液初始pH=1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大小顺序为:生物炭300℃>玉米秸秆>生物炭450℃>生物炭600℃,且生物炭300℃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约为141.24 mg·g^(-1)。可见,溶液初始pH值越低,生物炭的裂解温度越低,越有利于生物炭对Cr(Ⅵ)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生物炭 Cr(Ⅵ) 吸附 P H 裂解温度
下载PDF
生物炭颗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与滞留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雯 郝丹丹 +2 位作者 徐东昊 李保国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4-312,共9页
生物炭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具有许多潜在的农业和环境效益,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炭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不仅会影响它在土壤中的归趋,还可能会影响微生物群体及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以及被吸附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实验通过柱实... 生物炭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具有许多潜在的农业和环境效益,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炭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不仅会影响它在土壤中的归趋,还可能会影响微生物群体及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以及被吸附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实验通过柱实验研究了微米级生物炭颗粒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和滞留特性,主要选取了四种影响生物炭迁移的潜在因素:原材料、裂解温度、背景溶液pH值和离子强度。实验结果显示微米级生物炭在饱和多孔介质中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但是大部分的微米级生物炭会滞留在饱和多孔介质的表面和孔隙间。生物炭的制备原材料对于生物炭的表面电势特性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了微米级生物炭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能力。热解温度越高,生物炭的表面电势越大,迁移能力越弱。随着背景溶液离子强度增加和pH值减小,微米级生物炭颗粒在多孔介质中滞留增加,迁移能力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多孔介质 迁移 DLVO理论
原文传递
应用连续时间随机游动理论模拟重金属镉在水土环境中的运移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娜 任理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06-913,925,共9页
定量化研究重金属镉在碱性土壤中的迁移对我国北方水土资源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保守性溶质Cl-作为参照,以饱和土柱中开展的镉(Cd2+)在3种土壤、2种输入浓度条件下的室内易混合置换实验为模拟对象,运用连续时间随机游动(Conti... 定量化研究重金属镉在碱性土壤中的迁移对我国北方水土资源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保守性溶质Cl-作为参照,以饱和土柱中开展的镉(Cd2+)在3种土壤、2种输入浓度条件下的室内易混合置换实验为模拟对象,运用连续时间随机游动(Continuous Time Random Walk,CTRW)理论,模拟Cl-和Cd2+在几种特定实验条件下的运移动态。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显示,无论是保守性溶质Cl-还是重金属Cd2+,CTRW理论都能够较好地拟合它们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穿透行为,较完整地刻画出它们在供试土壤中出流液浓度的动态过程。相对于保守性示踪剂仅受到物理非平衡条件的影响,同一土柱中的重金属镉的运移同时还受到化学非平衡条件的影响,因而导致了镉与示踪剂所对应的CTRW参数的差异。本文对CTRW理论在重金属运移行为模拟中的应用,既是对该理论模拟重金属镉在水土环境中迁移的有效性的评价,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深化对CTRW中参数物理意义的理解,特别是为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参数与非平衡条件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穿透曲线 非平衡运移 连续时间随机游动理论
原文传递
铁基秸秆源和牛粪源生物炭对镉砷的吸附特征及机制
4
作者 李珺昭 谢炎杰 +3 位作者 王艺晧 毛萌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292,共10页
为提高生物炭对镉(Cd)和砷(As)的吸附能力,分别对小麦秸秆生物炭(WBC)和牛粪生物炭(MBC)进行铁改性,得到两种铁基生物炭(Goe@WBC和Goe@MBC).对4种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并通过批实验考察其对Cd(II)和As(III)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铁改性后... 为提高生物炭对镉(Cd)和砷(As)的吸附能力,分别对小麦秸秆生物炭(WBC)和牛粪生物炭(MBC)进行铁改性,得到两种铁基生物炭(Goe@WBC和Goe@MBC).对4种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并通过批实验考察其对Cd(II)和As(III)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铁改性后生物炭铁(Fe)元素含量增加,表面出现大量Fe‒O、‒OH/Fe‒OH官能团.与WBC和MBC相比,Goe@WBC和Goe@MBC对Cd(II)的吸附能力分别提高了47%和27%,对As(III)的吸附能力分别提高了903%和940%.与Goe@WBC相比,Goe@MBC表现出对Cd(II)更强、对As(III)更弱的吸附能力,这是因为牛粪富磷,PO_(4)^(3-)可与Cd(II)结合为沉淀,而与As(III)存在竞争吸附.综上,通过在生物炭表面生成铁基,可同时提高其对正电重金属镉(Cd)和负电重金属砷(As)的吸附能力,为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铁改性 吸附
原文传递
碱性条件下Cr(Ⅵ)和腐殖酸对赤铁矿胶体在多孔介质中迁移过程的机理研究
5
作者 高羽 卢合峰 +4 位作者 秦雪芬 吕媛 杨潇 阎秀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1-907,共7页
赤铁矿胶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活性组分,可与重金属Cr(Ⅵ)发生吸附、沉淀、络合等多种化学作用,从而影响Cr(Ⅵ)在土壤中的迁移富集.探究赤铁矿胶体-Cr(Ⅵ)-腐殖酸(HA)三元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共迁移过程,对于深入理解Cr(Ⅵ)污染过... 赤铁矿胶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活性组分,可与重金属Cr(Ⅵ)发生吸附、沉淀、络合等多种化学作用,从而影响Cr(Ⅵ)在土壤中的迁移富集.探究赤铁矿胶体-Cr(Ⅵ)-腐殖酸(HA)三元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共迁移过程,对于深入理解Cr(Ⅵ)污染过程和防控原理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吸附、聚集和柱迁移实验,探究了碱性条件下Cr(Ⅵ)和HA对赤铁矿胶体的聚集动力学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加Cr(Ⅵ)相比,加入0.25~10 mg/L Cr(Ⅵ)会提高赤铁矿胶体的ζ电势,降低胶体与石英砂之间的最大排斥势垒,阻滞赤铁矿胶体在砂柱中迁移,穿透峰值从61%降至50%左右.引入HA会增加赤铁矿胶体表面负电荷,增强Cr(Ⅵ)与赤铁矿胶体之间的静电斥力,且与Cr(Ⅵ)竞争吸附赤铁矿胶体表面的结合位点,抑制Cr(Ⅵ)在赤铁矿胶体上的吸附,导致胶体与石英砂之间的最大排斥势垒升高.Cr(Ⅵ)和HA的吸附先后顺序对赤铁矿胶体稳定性和迁移性有显著影响.赤铁矿胶体在HA-Cr(Ⅵ)体系中的ζ电势和水合粒径(分别为−30 mV和200~300 nm)比Cr(Ⅵ)-HA体系(分别为−28 mV和400~500 nm)要小,且在HA-Cr(Ⅵ)体系中穿透峰值更高.研究显示,在碱性条件下,尽管HA会抑制Cr(Ⅵ)在赤铁矿胶体表面上的吸附,但会增加赤铁矿胶体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和迁移性,使得吸附在赤铁矿胶体表面的Cr(Ⅵ)随胶体发生共迁移的可能性增加,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胶体 腐殖酸 Cr(Ⅵ) 稳定性 迁移
下载PDF
暗管排水技术治理盐碱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尹广生 王祥 +5 位作者 陈冲 李玮 彭钰梅 王梓 石佳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45-51,共7页
我国盐碱地面积广阔,次生盐渍化问题突出,有效改良和综合利用盐碱地的形势仍然严峻。通过分析近30年来暗管技术在盐碱地治理方面的相关文献,较系统地总结了关于外包层、布设参数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从实际应用出发,分析了暗管... 我国盐碱地面积广阔,次生盐渍化问题突出,有效改良和综合利用盐碱地的形势仍然严峻。通过分析近30年来暗管技术在盐碱地治理方面的相关文献,较系统地总结了关于外包层、布设参数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从实际应用出发,分析了暗管技术在盐碱地应用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管排水 盐碱地 外包滤料 埋深 间距 养分控制 盐水处理
下载PDF
铀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周边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黄君仪 易树平 +1 位作者 郑春苗 《南方能源建设》 2018年第1期14-21,13,共9页
放射性核元素在土壤介质中的吸附特征是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地选址及安全评价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为探讨核素铀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场预选场址周边土壤介质中的吸附行为与机理,实验以深圳市蛇山顶(SSD)及阳江市大尖山(YJ)表层土壤为研究... 放射性核元素在土壤介质中的吸附特征是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地选址及安全评价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为探讨核素铀在放射性废物处置场预选场址周边土壤介质中的吸附行为与机理,实验以深圳市蛇山顶(SSD)及阳江市大尖山(YJ)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批式实验法研究不同铀初始质量浓度及离子强度对其吸附核素铀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吸附动力学模型及吸附等温线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铀初始质量浓度增大时,SSD及YJ土壤对U(VI)的平衡吸附量也增大,但去除率则分别从97.07%、91.56%下降至88.55%、87.93%;离子强度对SSD土壤吸附U(VI)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U(VI)在SSD土壤上的吸附可能以内层络合反应为主;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及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吸附动力学及平衡吸附实验结果,相关系数R2均在0.99以上。实验获取的这些参数为核素铀在土壤介质上的吸附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且为推测核素铀在环境中的迁移行为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物处置场 吸附 吸附动力学 吸附平衡
下载PDF
河北坝上农牧交错带草地不同方式持续利用对土壤颗粒空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白雅芳 +4 位作者 唐士明 王立萍 张玉娟 王堃 刘克思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0-536,共7页
为探究河北坝上农牧交错带典型草原不同方式持续利用对土壤颗粒空间分布状况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河北坝上封育10年,中度放牧,重度放牧草地以及不同开垦年限的垦殖草地(持续利用5年,10年,15年)土壤进行分层(0-10cm,10-20cm,20-40cm,40... 为探究河北坝上农牧交错带典型草原不同方式持续利用对土壤颗粒空间分布状况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河北坝上封育10年,中度放牧,重度放牧草地以及不同开垦年限的垦殖草地(持续利用5年,10年,15年)土壤进行分层(0-10cm,10-20cm,20-40cm,40-60cm)研究其土壤颗粒分布及变化。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中2000-250μm,250-150μm,150-53μm颗粒含量均显著减少,而53-20μm,20-2μm,〈2μm颗粒含量均显著增加,即增加了重度放牧草地土壤风蚀退化的潜在危险性;对于垦殖草地,随着持续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中2000-250μm,250-150μm,150-53μm颗粒含量均显著增加,而53-20μm,20-2μm,〈2μm颗粒含量均显著减少,这表明随着垦殖年限的增加,土壤逐渐趋向沙化。因此,为保证草地的可持续性,放牧草地需要避免重度放牧而垦殖草地需要改变现有的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草地 放牧强度 垦殖草地 垦殖年限 土壤粒径
下载PDF
制革污泥堆场中含Cr污泥胶体在不同pH和离子强度条件下稳定性及迁移行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铁兵 师碧玲 +4 位作者 吕媛 康子沨 阎秀兰 杨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4-254,共11页
制革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Cr,毒性大,易迁移,会威胁人类健康.本研究以某停用制革污泥露天堆场作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制革污泥污染特征的基础上,提取污泥中的胶体颗粒,研究不同pH、离子强度下含Cr污泥胶体稳定性及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堆... 制革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Cr,毒性大,易迁移,会威胁人类健康.本研究以某停用制革污泥露天堆场作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制革污泥污染特征的基础上,提取污泥中的胶体颗粒,研究不同pH、离子强度下含Cr污泥胶体稳定性及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堆场污泥中Cr含量为5170~25000 mg·kg^(-1),Cr赋存形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总Cr含量表深层污泥之间无明显分异.表层污泥pH=4.35,处于有氧环境,好氧菌与嗜酸菌为优势菌群;深层污泥pH=7.30,处于无氧环境,厌氧菌为优势菌群.深层污泥中含有大量含Cr污泥胶体(含Cr量为7.851 mg·g^(-1)),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较为稳定,迁移性强;在酸性条件下快速聚沉,迁移性弱.离子强度越高,污泥胶体越容易聚沉、移动性显著降低,且Ca^(2+)比Na^(+)更容易引起污泥胶体的聚沉和弱移动性,因此,向污泥胶体中引入Ca^(2+)可作为降低Cr迁移风险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成果可为全面认识同类型制革污泥堆场的污染风险评估和修复方案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 环境条件 污泥胶体 稳定性 迁移行为
原文传递
秦岭松栎混交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成 南夷非 +3 位作者 马晨歌 彭一功 刘克思 《陕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40-44,共5页
土壤涵养水源功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产和生态保护区,但对秦岭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价研究目前还相对较少。本研究以秦岭地区三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松栎混交林、农耕地和荒草地)作为研究对... 土壤涵养水源功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生产和生态保护区,但对秦岭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评价研究目前还相对较少。本研究以秦岭地区三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松栎混交林、农耕地和荒草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模型分析不同土壤因子对于土壤蓄水量的影响,利用模糊数学模型求出农田、荒地、松栎混交林的水源涵养影响因子的具体值,同时用F检验对三组土地类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对模型的结论进行进一步的佐证。结果显示水源涵养能力的顺序依次为:松栎混交林>农耕地>荒草地。说明秦岭松栎混交林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栎混交林 土壤蓄水量 水源涵养
下载PDF
浅谈现代经济下“营改增”的税制改革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以供水管道施工企业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商业文化》 2014年第30期238-239,共2页
"营改增"作为一项重要的税制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作为建筑业的一部分,供水管道施工企业的"营改增"也势在必行。本文对供水施工企业"营改增"后在会计工作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 "营改增"作为一项重要的税制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作为建筑业的一部分,供水管道施工企业的"营改增"也势在必行。本文对供水施工企业"营改增"后在会计工作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相映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 对策 营改增
下载PDF
人工湖对沽源退化草地土壤碳、氮、磷的时空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天赐 安婵 +7 位作者 李金升 唐士明 邵新庆 白鹭 王堃 刘克思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9-297,共9页
在退化草地上建造人工湖泊,可以使人工湖泊与毗邻退化草地形成近湿地生态系统,从而可能改善毗邻退化草地的生态环境,积极影响退化草地土壤中养分的流动,加快退化草地的修复。本研究分析了人为建造人工湖泊后3年内(2014年、2015年、2016... 在退化草地上建造人工湖泊,可以使人工湖泊与毗邻退化草地形成近湿地生态系统,从而可能改善毗邻退化草地的生态环境,积极影响退化草地土壤中养分的流动,加快退化草地的修复。本研究分析了人为建造人工湖泊后3年内(2014年、2015年、2016年)湖泊毗邻的退化草地土壤碳氮磷在离湖距离(10m、60m、100m、150m、250m、600m)上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如下:距离上,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在上层土壤(0~10cm和10~20cm)中与距离有显著(P<0.05)的线性关系,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在建湖3年这个短时期内,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形成了一个近湖效应,即靠近湖的养分含量高。年际间,自建湖后土壤全磷随着年数的增加在各个土层均显著降低。土壤养分(有机碳、全氮、全磷)在建湖初期2014年在距离上特异性较大,经过建湖3年后,2016年时在距离上的特异性减弱。这些结果表明,人工湖影响毗邻退化草地土壤中养分流动,尤其在距离上有显著的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建湖对毗邻退化草地的养分产生一定的影响,表明人工湖对放牧草地产生一定的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人工湖泊 土壤养分 时空影响
下载PDF
针铁矿改性生物炭对砷吸附性能 被引量:34
13
作者 朱司航 赵晶晶 +3 位作者 陈冲 瞿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73-2782,共10页
为了提高生物炭(BC)对砷的吸附能力,本研究选取小麦秸秆作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针铁矿(Goethite)改性生物炭材料(Goethite@BC).比较了BC、Goethite和Goethite@BC对As(Ⅲ)的吸附特性,同时使用SEM-EDS、BET、FT-IR、XRD和XPS等技... 为了提高生物炭(BC)对砷的吸附能力,本研究选取小麦秸秆作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针铁矿(Goethite)改性生物炭材料(Goethite@BC).比较了BC、Goethite和Goethite@BC对As(Ⅲ)的吸附特性,同时使用SEM-EDS、BET、FT-IR、XRD和XPS等技术对改性吸附剂的理化性质和吸附机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有纳米级针铁矿附着在生物炭表面,可有效提高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 3种吸附剂对As(Ⅲ)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Goethite@BC对As(Ⅲ)的最大吸附量为65. 20 mg·g^(-1),与BC相比吸附量提高了62. 10倍. Goethite@BC吸附机制包括非特异性吸附(静电引力)和特异性吸附(配位、络合、离子交换等),纳米针铁矿颗粒在Goethite@BC表面对污染物的吸附起到重要作用. Goethite@BC在污染物修复领域具有很好地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BC) 针铁矿 改性 砷(As) 吸附
原文传递
镉砷复合污染土壤钝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4
作者 +1 位作者 黄益宗 王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37-850,共14页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尤以镉砷污染最为突出。镉砷复合污染土壤中各元素间表现为拮抗和协同等作用,其有效态含量受土壤pH变化和氧化还原电位等的影响,增加了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难度,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综述了常见的镉砷复合...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尤以镉砷污染最为突出。镉砷复合污染土壤中各元素间表现为拮抗和协同等作用,其有效态含量受土壤pH变化和氧化还原电位等的影响,增加了镉砷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难度,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综述了常见的镉砷复合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材料的优缺点及其对镉砷复合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效果和机理。常见的钝化材料有生物质炭类、磷酸盐类、金属及其氧化物类、含硅类材料、黏土矿物类、有机肥类和新型材料等。有大量研究表明生物质炭材料对镉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为了同时钝化镉砷,通常使用改性生物质炭或与其他材料配合施用,常见的改性/配施材料有金属及其氧化物、黏土矿物、家禽粪便、复合肥等,其钝化反应机制包括离子交换、共沉淀和表面络合等;磷酸盐类主要与铁盐或铁粉配施,通过吸附和同晶替代钝化镉、点位竞争机制钝化砷;金属及其氧化物类多与生物质炭、石灰和黏土矿物等配施,通过专性吸附和共沉淀钝化镉、氧化还原和络合作用等钝化砷;铁硅肥、硅钙肥、硅钾肥等通过共沉淀钝化镉、专性吸附和点位竞争机制钝化砷;黏土矿物中多施用海泡石,主要与金属氧化物和钙镁磷肥等配施,通过离子交换、沉淀和络合反应钝化镉砷;污泥和动物粪便中含有腐殖化程度较高的有机质,主要通过吸附、氧化还原和有机络合以及微生物作用钝化镉砷;此外,富含巯基和氨基、谷聚多以及富含硫和硒的物质也可有效钝化镉砷。本文对镉砷复合污染土壤钝化修复材料进行总结,归纳了镉砷钝化材料特性,以期为镉砷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复合污染 钝化材料 钝化机制
下载PDF
土壤镉和砷污染钝化修复材料及科学计量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朱司航 +1 位作者 黄益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11-2022,共12页
使用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统计了5年内(2014—2018年)关于土壤镉(Cd)和砷(As)单一污染的情况,发现土壤Cd和As污染依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且我国在该领域发文最多。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发现施用钝化修复材料是土壤Cd和A... 使用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统计了5年内(2014—2018年)关于土壤镉(Cd)和砷(As)单一污染的情况,发现土壤Cd和As污染依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且我国在该领域发文最多。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发现施用钝化修复材料是土壤Cd和As污染治理的热点修复技术之一。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常见的钝化修复材料及其钝化机理,并分别对钝化修复材料的室内研究和修复实践进行总结,发现无机类钝化修复材料中石灰类主要通过调节土壤pH值改变重金属有效性;磷酸盐类分别通过共沉淀和点位竞争机制钝化重金属;金属及其氧化物类通过表面络合和还原作用对重金属的钝化效果更好;黏土矿物中海泡石和坡缕石廉价绿色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重金属的钝化效果较好。有机类钝化剂中生物炭类为研究热点材料之一,因表面拥有丰富的官能团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其对重金属表现出良好的钝化修复效果;有机废弃物含高度腐殖化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对重金属钝化效果较好。此外,对国内外典型的Cd和As污染实践修复工程进行介绍,发现金属及其氧化物、堆肥、生物炭以及廉价易获得的石灰和黏土矿物施用较广。最后,讨论了钝化修复材料施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钝化材料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改性生物炭对铜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朱司航 赵晶晶 +3 位作者 楚龙港 陈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92-2098,共7页
为了提高生物炭对重金属铜的吸附能力,选取小麦秸秆作为原料,将不同比例纳米羟基磷灰石与秸秆混合均匀,在600℃高温限氧条件下制备了羟基磷灰石改性生物炭材料,比较了生物炭和生物炭改性材料对铜的吸附特性,同时分析了两者间的表面特征... 为了提高生物炭对重金属铜的吸附能力,选取小麦秸秆作为原料,将不同比例纳米羟基磷灰石与秸秆混合均匀,在600℃高温限氧条件下制备了羟基磷灰石改性生物炭材料,比较了生物炭和生物炭改性材料对铜的吸附特性,同时分析了两者间的表面特征等。结果表明:热重分析显示,生物炭表面附着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提高生物炭的热稳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较为均匀地附着在生物炭表面,但同时会伴随不同程度的聚集现象;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生物炭表面附着纳米羟基磷灰石可降低其疏水性;生物炭和生物炭改性材料对铜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生物炭改性材料可使铜的吸附速率提高7.69%~130.77%;生物炭和生物炭改性材料对不同浓度的铜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铜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2.65 mg·g^(-1)和57.01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小麦秸秆 生物炭 CU2+ 吸附
下载PDF
不同混施钝化剂对水稻吸收累积Cd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阳 +4 位作者 朱司航 张新 黄益宗 王喆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7-255,共9页
将石灰、赤泥和高岭土按不同比例混合(施用总量为4500kg hm-2)施加于Cd污染稻田土壤,根据混合比例不同设置CK(常规种植)、T1(1∶7∶4)、T2(3∶5∶4)、T3(4∶4∶4)和T4(6∶2∶4)共5个处理,探究不同混施钝化剂对水稻吸收累积Cd的影响。结... 将石灰、赤泥和高岭土按不同比例混合(施用总量为4500kg hm-2)施加于Cd污染稻田土壤,根据混合比例不同设置CK(常规种植)、T1(1∶7∶4)、T2(3∶5∶4)、T3(4∶4∶4)和T4(6∶2∶4)共5个处理,探究不同混施钝化剂对水稻吸收累积Cd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混施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较CK相比依次降低了28.0%、40.9%、43.4%和57.4%。4种混施处理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水稻各部位对Cd的吸收累积,籽粒的Cd含量依次降低47.1%、49.2%、55.5%和81.6%,T2、T3和T4处理水稻籽粒中Cd含量达到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 B27622017,Cd≤0.2mg kg-1)。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水稻根、茎、叶和籽粒中Cd含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26、0.709、0.778和0.532,均达到显著相关。不同处理根系富集系数依次为5.03、1.83、2.22、1.32和0.90,钝化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根系对Cd的富集能力。各处理水稻产量以及籽粒K、Mg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T1到T4处理Ca元素含量依次增加。综合分析,T4处理对于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以及水稻籽粒中Cd含量效果最佳,且没有降低水稻产量和与稻米品质密切相关的K、Mg和Ca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混施钝化剂 水稻 吸收 累积
下载PDF
根系分泌物典型组分对生物炭胶体稳定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岳 张雨 +1 位作者 王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4-834,共11页
根系分泌物是可溶性有机质的主要来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稳定性和迁移行为。随着生物炭的广泛应用,探究土壤中的根系分泌物对生物炭胶体在地下环境中稳定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非常重要。通过室内聚集和迁移实验探究... 根系分泌物是可溶性有机质的主要来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稳定性和迁移行为。随着生物炭的广泛应用,探究土壤中的根系分泌物对生物炭胶体在地下环境中稳定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非常重要。通过室内聚集和迁移实验探究了根系分泌物的典型组分半乳糖(Gal)、赖氨酸(Lys)以及乙酸(AcOH)对小麦生物炭(WB)和松树木屑生物炭(PB)胶体的稳定性和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典型根系分泌物组分浓度高低对生物炭颗粒ζ电势具有一定的影响。半乳糖和赖氨酸浓度较低时,其对生物炭胶体聚集和迁移影响较小,难以对生物炭的环境行为造成显著影响;但是乙酸可以明显降低生物炭胶体在NaCl溶液中的稳定性,抑制生物炭胶体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能力。这可能是因为乙酸中有机酸阴离子容易与生物炭表面含氧官能团形成氢键,增加了生物炭对乙酸的吸附,降低了生物炭胶体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胶体 根系分泌物 胶体稳定性 胶体迁移能力
下载PDF
离子强度和腐植酸对高岭土协同磺胺二甲基嘧啶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桐桐 杨雯 +2 位作者 刘克思 童菊秀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04-1810,共7页
为探讨土壤环境条件对粘土矿物协同磺胺二甲基嘧啶(SM2)迁移的影响,选取高岭土胶体与SM2作为主要实验材料,通过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高岭土与SM2共同迁移的相互影响,不同离子强度下高岭土协同SM2迁移情况以及高离子强度下腐植酸对高岭土... 为探讨土壤环境条件对粘土矿物协同磺胺二甲基嘧啶(SM2)迁移的影响,选取高岭土胶体与SM2作为主要实验材料,通过土柱淋溶实验,研究了高岭土与SM2共同迁移的相互影响,不同离子强度下高岭土协同SM2迁移情况以及高离子强度下腐植酸对高岭土协同SM2迁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离子强度为0.1 mmol·L-1时,高岭土悬浊液加入0.25 mg·L-1SM2后,高岭土胶体的穿透曲线峰值从76%降为70%,表明SM2对高岭土迁移影响很小,略有抑制;SM2悬浊液加入高岭土后,SM2穿透曲线峰值从5.4%增大到50%,表明高岭土可以显著促进SM2的迁移;随着溶液离子强度增强,高岭土的穿透曲线峰值依次为70%(离子强度0.1 mmol·L-1)、27%(1 mmol·L-1)、3%(10 mmol·L-1),SM2的穿透峰值依次为50%(离子强度0.1 mmol·L-1)、48%(1 mmol·L-1)、17%(10 mmol·L-1),表明随着溶液离子强度增强,高岭土迁移量及高岭土协同SM2迁移量显著降低;当溶液离子强度为10 mmol·L-1时,加入8 mg·L-1腐植酸后,高岭土的穿透曲线峰值从3%增长至57%,SM2的穿透曲线峰值从17%增长至50%,表明当溶液离子强度较高时腐植酸可以促进高岭土协同SM2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磺胺二甲基嘧啶 多孔介质 腐植酸 DLVO理论
下载PDF
腐殖酸-高岭石胶体对铀(Ⅵ)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康 陈冲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6-293,共8页
为探讨可溶性有机质存在条件下黏土矿物胶体对铀(Ⅵ)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影响,选取2种石英砂(细砂和粗砂)分别构建均质构型的石英砂柱,研究了饱和水流条件下腐殖酸存在时高岭石胶体对铀在2种不同粒径石英砂中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讨可溶性有机质存在条件下黏土矿物胶体对铀(Ⅵ)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迁移的影响,选取2种石英砂(细砂和粗砂)分别构建均质构型的石英砂柱,研究了饱和水流条件下腐殖酸存在时高岭石胶体对铀在2种不同粒径石英砂中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示踪溶质在2种均质石英砂柱中的穿透曲线相似且分布对称。当在石英砂柱中只通入铀(Ⅵ)溶液时,铀(Ⅵ)在2种粒径石英砂柱中的穿透量均较小(<25%),此时大量的铀(Ⅵ)通过络合作用吸附在石英砂表面上。当通入溶液中存在腐殖酸和高岭石胶体时,铀(Ⅵ)在2种石英砂柱中的穿透量增加,且在600~850μm石英砂中(58.36%)比250~425μm石英砂中(42.68%)穿透量更多。这充分表明腐殖酸—高岭石胶体和石英砂粒径是影响铀(Ⅵ)在地下环境中迁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曲线 介质粒径 高岭石胶体 腐殖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