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美媒介环境学派:范式、理论及反思 |
商娜红
刘婷
|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1
|
|
2
|
试析多重背景下媒介职业化规定性的建构 |
商娜红
余丽丽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3
|
职业主义与英美新闻业 |
商娜红
|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4
|
21世纪英美新闻职业面临的危机与伦理挑战 |
商娜红
|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5
|
网络传播时代:构筑“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业 |
商娜红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
6
|
隐性采访:广播电视领域的偷拍(录)——兼谈偷拍(录)的发展趋势 |
商娜红
|
《理论观察》
|
2000 |
2
|
|
7
|
隐性采访和体验式采访的界定 |
商娜红
|
《新闻记者》
|
1998 |
3
|
|
8
|
“报刊的伦理精神”:另一种透视视角 |
商娜红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9
|
美国新闻职业的危机和新趋向 |
商娜红
|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0
|
美国的公众新闻业运动 |
商娜红
|
《新闻记者》
CSSCI
|
2004 |
3
|
|
11
|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产业化现状研究 |
余丽丽
商娜红
|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2
|
英美新闻自律规范的特征初探 |
商娜红
|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3
|
职业化背景下的英美新闻自律:一个历史透视 |
商娜红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14
|
美国新闻自律的理论建构: 一个历史视角 |
商娜红
|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5
|
对隐性采访引发的有争议问题的思考 |
商娜红
|
《理论观察》
|
1997 |
1
|
|
16
|
媒介化社会:当局与旁观——基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媒介使用与接触状况的调查 |
商娜红
江宇
刘晓慧
王辉
吴达慧
王婧
|
《文化与传播》
|
2016 |
2
|
|
17
|
恽逸群的新闻生涯及新闻思想初探 |
商娜红
赵纯瑜
|
《理论观察》
|
2002 |
1
|
|
18
|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读书”和“新知”在桂林的图书出版 |
商娜红
唐芬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9
|
论新媒体生态下传媒集团“优媒体战略”的确立与内涵 |
党东耀
商娜红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20
|
广播电视领域偷拍(录)的伦理评价 |
商娜红
|
《理论观察》
|
199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