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川市国土空间土地利用变化多源遥感人工目视解译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包玉斌 姚建华 +6 位作者 黄涛 吕林涛 刘自增 王科 杨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6期221-229,共9页
以银川市为研究区,利用高分遥感和航空影像,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和精度验证获取银川市201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矢量数据,定量评价了银川市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银川市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为16344.2 hm^(2),其中建... 以银川市为研究区,利用高分遥感和航空影像,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和精度验证获取银川市201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矢量数据,定量评价了银川市5年间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动态特征。结果表明,银川市5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总面积为16344.2 hm^(2),其中建设用地以30%的增加占比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银川市城镇、农业和生态3类空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程度分别为18.0%、5.3%和7.0%,城镇空间是银川市地类变化的热点区,农业和生态空间落实了较为严格的管控制度,变化较小。兴庆区、金凤区和西夏区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69.1%、41.2%和9.9%,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程度分别为11.0%、17.7%和5.0%,金凤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变化剧烈程度均偏高,需要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优化调控力度,保障城市平稳有序建设和发展。通过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综合评估与归因分析,为银川市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控,科学合理和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影像 人工目视解译 国土空间 银川市
下载PDF
基于生态重要性与敏感性的六盘山区生态保护修复分区 被引量:3
2
作者 包玉斌 黄涛 +4 位作者 王耀宗 胡胜 吕林涛 顾继升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78-1791,共14页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是采取差异化生态修复和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选取具有重要生态地位和屏障作用的宁夏六盘山区,从生态系统“服务-问题”二维视角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引入InVEST模型、空间叠图和综合指标权重等量化分区方法,...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是采取差异化生态修复和构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选取具有重要生态地位和屏障作用的宁夏六盘山区,从生态系统“服务-问题”二维视角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引入InVEST模型、空间叠图和综合指标权重等量化分区方法,完成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和明确生态修复策略。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高度重要区占比33.4%,呈现“六盘山-南华山”走廊和“原州-彭阳”片区总体格局,是区域主要的生态功能供给区和优化提升区。(2)生态系统高度敏感区占比32.0%,集中于“海原-西吉”片区和原州东部片区,是区域主要的生态功能需求区和保育修复区。(3)生态保护区占比15.7%,以严格生态保护和监测管理推动结构优化和功能提升;生态修复区和保育区的占比分别为17.7%和26.1%,以水土流失治理和土地荒漠化防治为导向,综合提升生态效益和控制生态退化风险;生态调节区占比40.5%,以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全面优化、协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研究结果可为六盘山区国土空间系统化、差异化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空间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生态修复 空间距离指数 InVEST模型 六盘山
下载PDF
基于生境适宜性和水资源约束的宁夏稻改旱研究
3
作者 王嘉宁 +3 位作者 眭颖菲 张露文 包玉斌 顾继升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8期50-53,71,共5页
从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土壤条件、灌排条件4个方面综合筛选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测算水稻、小麦、春玉米土地适宜性,进而考虑水资源约束和水稻对于盐碱化耕地的改良作用,进行水稻种植布局优化。结果显示:(1)适宜... 从气候条件、立地条件、土壤条件、灌排条件4个方面综合筛选土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测算水稻、小麦、春玉米土地适宜性,进而考虑水资源约束和水稻对于盐碱化耕地的改良作用,进行水稻种植布局优化。结果显示:(1)适宜种植水稻、小麦、春玉米的耕地分别占各种植面积的71.01%、80.81%和38.85%。(2)假设缩减的水稻面积全部改为玉米,至少需要缩减1005.23 km^(2),此时能够节省水资源8.93亿m^(3),达到最低节水要求。若缩减的水稻面积全部改种小麦,则缩减的水稻面积至少为1129.47 km^(2)。当缩减面积介于1005.23 km^(2)与1129.47 km^(2)之间时,缩减的水稻必须部分转为小麦,部分转为玉米。无论哪种情况,转换为玉米的面积越多,节约的水资源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稻改旱 土地适宜性评价 种植结构优化 水资源约束
下载PDF
基于GRACE卫星数据的中国陆地水储量变化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振君 朱秀芳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97-1406,共10页
掌握陆地水储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情况,了解其变化的原因有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综合管理。以中国陆地为研究区域,基于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GRACE)卫星反演得到的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使用曼-肯德尔法(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 掌握陆地水储量变化的空间分布特点和变化情况,了解其变化的原因有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综合管理。以中国陆地为研究区域,基于重力恢复和气候实验(GRACE)卫星反演得到的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使用曼-肯德尔法(Mann-Kendall,M-K)趋势检验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了陆地水储量变化的趋势以及时空变化特征,并选择了包括气象、下垫面和社会经济3个方面的10个影响因子,即气温、降水、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不透水层占比、水体占比、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高程、坡度、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利用地理探测器、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和随机森林3种方法综合分析其与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松花江、嫩江和松嫩平原附近以及柴达木盆地-长江-东南沿海条带上陆地水储量变化显著增加,中国西南以及新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条带上陆地水储量变化显著减少,从高纬度到低纬度呈现出“高-低-高-低”的变化特点。整体而言,气象因素对陆地水储量变化的解释力最强,其次是社会经济因素和下垫面因素,其中降水量是引起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月陆地水储量变化对降水量、温度、SPEI和NDVI响应存在滞后性,且陆地水储量变化对降水量和SPEI以1个月滞后为主,对温度和NDVI的响应以无滞后(即0个月滞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水储量变化 GRACE卫星 影响分析 滞后效应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气象水文干旱时滞效应与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陈令仪 朱秀芳 +5 位作者 刘婷婷 张世喆 卢冬燕 徐昆 郭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61-1868,共8页
本文基于ERA5气候数据、GRACE重力卫星的Level 3水储量产品数据,计算了黄河流域的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和标准化陆地水储量指数SWSI(Standardized Water Storage Index,SWSI),采... 本文基于ERA5气候数据、GRACE重力卫星的Level 3水储量产品数据,计算了黄河流域的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和标准化陆地水储量指数SWSI(Standardized Water Storage Index,SWSI),采用Spearman秩相关法探究了SPEI和SWSI之间的时滞效应,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气象水文干旱时滞差异的主导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两两交互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9年黄河流域气象干旱与水文干旱间均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不同月份的SWSI和SPEI的滞后时间不一样,整个流域春冬两个季节的平均滞后时长为3个月,夏秋季节的平均滞后时长为4个月。土壤类型对时滞差异的影响最大,气象因子和人类活动对时滞差异的影响次之,气象因子中潜在蒸散的影响最大。不同因子间的交互影响均比单因子影响大。在双因子交互影响中土壤类型和潜在蒸散之间的协同作用最为显著,其次为土壤类型与温度以及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水文干旱 GRACE重力卫星 地理探测器 黄河流域
下载PDF
碧空慧眼看宁夏
6
作者 李廷栋 张永庭 +4 位作者 吴振宇 魏采用 刘自增 李樵民 《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 2018年第4期4-13,共10页
宁夏历经数亿年沧海桑田的变迁,留下了宝贵的地质资源。宁夏地质工作者在数十年的奋斗历程中,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完成了区域地质、综合水文地质、区域水文地质等地质调查和国家急需矿产的普查、勘探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 宁夏历经数亿年沧海桑田的变迁,留下了宝贵的地质资源。宁夏地质工作者在数十年的奋斗历程中,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完成了区域地质、综合水文地质、区域水文地质等地质调查和国家急需矿产的普查、勘探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宁夏地质工作者运用遥感技术,通过碧空慧眼看宁夏,对宁夏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观测要素开展遥感监测,推进了富饶美丽新宁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卫星 卫星遥感 自治区 空间规划体系 遥感技术 生态保护红线 农业土地资源
原文传递
基于MODIS-NDVI的贵州省2001—2010年植被覆盖变化分析及分异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威 李月臣 +2 位作者 张军龙 付平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6-151,F0002,F0003,共8页
以2001—2010年贵州省MODIS NDVI为数据源,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近10年贵州省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并结合DEM数据提取不同高程地区,采用最大值(MVC)合成法、分区统计、趋势分析研究和探讨贵州省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际变化... 以2001—2010年贵州省MODIS NDVI为数据源,在GIS和R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近10年贵州省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并结合DEM数据提取不同高程地区,采用最大值(MVC)合成法、分区统计、趋势分析研究和探讨贵州省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特征、年际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2001-2010年植被覆盖总体上以改善为主,局部区域有退化和严重退化现象,主要分布在中部以及北部城市周边地区和人口集聚的地区;2)各个高程分区中,以高程大于1900m的地区植被覆盖增加最快,高程小于700m的地区植被退化最为严重;3)研究区2001-2010年10年间植被覆盖减少的地区总面积为21 336.38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2.11%,其中植被严重减少的地区面积为5 745.78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NDVI 高程 贵州省
原文传递
基于GIS和RS的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威 李月臣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11期1334-1337,F0004,共5页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比较突出的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以贵州省岩溶生态现状为背景,选取影响石漠化主要的地形、植被、坡度和土壤4个自然因子,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将研究区石漠化敏感性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 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比较突出的生态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以贵州省岩溶生态现状为背景,选取影响石漠化主要的地形、植被、坡度和土壤4个自然因子,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将研究区石漠化敏感性划分为不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和极敏感。从结果看,研究区的石漠化敏感性以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为主;从空间上看,呈现连续不规则的条带状分布,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北部、西部、西南部和中部等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喀斯特 石漠化 敏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