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程度肺功能异常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运动能力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黄春吉 +1 位作者 邓婷婷 朱宁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肺功能异常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运动能力。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488例职业性尘肺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肺功能检查与心肺运动试验(CPET)。以其中272例肺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216例肺功能异常者为病例组;病例组...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肺功能异常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运动能力。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选择488例职业性尘肺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行肺功能检查与心肺运动试验(CPET)。以其中272例肺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216例肺功能异常者为病例组;病例组患者按照第一秒呼气容积(FEV_(1))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pred)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肺功能异常亚组。结果病例组患者FEV1%pred、最大分钟通气量(MVV)、最大运动潮气量(VT_(max))、呼吸储备(BR)、最大功率(W_(max))、最大摄氧量(VO_(2max))、无氧阈值(AT)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病例组3个肺功能异常亚组患者FEV1%pred、MVV、VT_(max)、Wmax、VO_(2max)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病例组患者VO_(2max)和AT均随着肺功能异常程度的增加而下降(P值均<0.05)。研究对象FEV1%pred、MVV、最大运动分钟通气量、VT_(max)均与VO_(2max)、AT呈正相关(P值均<0.01),但BR与VO_(2max)、AT均不相关(P值均>0.05)。结论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肺功能异常程度越严重,其运动能力下降越明显,呈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病 运动能力 肺功能 呼吸储备 相关性 剂量-效应关系
原文传递
膀胱造瘘管作胸腔闭式引流在矽肺并发气胸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和林 +3 位作者 林锦芬 卢雪梅 张久红 陈志强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5-316,共2页
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是对矽肺并发气胸或液气胸时排气、排液的有效方法,但因矽肺肺组织顺应性极差,极难复张,往往导致引流时间过长而致引流失败.经过多年实践,采用COCK菊花型18号一次性带针芯膀胱造瘘管代替其他胸腔引流管治疗矽肺并发气胸... 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是对矽肺并发气胸或液气胸时排气、排液的有效方法,但因矽肺肺组织顺应性极差,极难复张,往往导致引流时间过长而致引流失败.经过多年实践,采用COCK菊花型18号一次性带针芯膀胱造瘘管代替其他胸腔引流管治疗矽肺并发气胸,收到较好效果,回顾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针芯膀胱造瘘管 胸腔闭式引流 液气胸 矽肺 并发 治疗 应用 胸腔引流管
原文传递
治疗矽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8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和林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17-61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补肺活血胶囊和细辛脑片对矽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称慢阻病)的疗效。方法矽肺并发慢阻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间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对照组给矽肺... 目的观察中药补肺活血胶囊和细辛脑片对矽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称慢阻病)的疗效。方法矽肺并发慢阻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间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基础上,对照组给矽肺宁和氨茶碱治疗,观察组给补肺活血胶囊、细辛脑片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咳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肺部啰音和心电图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治疗过程或疗程结束后咳喘症状减轻,呼吸困难和发绀得到缓解,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0%(37/38),明显高于对照组(79.10%,1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肺部啰音消失及心电图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肺活血胶囊和细辛脑片能缓解矽肺并发慢阻病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发绀和呼吸困难,用药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药用 矽肺 肺疾病 阻塞性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改良式胸腔置管引流用于尘肺并发气胸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林锦芬 李和林 +2 位作者 黄小林 潘耘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胸腔置管引流法治疗尘肺并发气胸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式胸腔置管引流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2组间的年龄构成与病期、病情均无明显差异条件下,表明新法组患者局部切口愈合时间与置管时间[(5.60±0.86)d、(... 目的探讨改良式胸腔置管引流法治疗尘肺并发气胸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式胸腔置管引流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2组间的年龄构成与病期、病情均无明显差异条件下,表明新法组患者局部切口愈合时间与置管时间[(5.60±0.86)d、(16.00±1.34)min]明显短于旧法组[(6.20±1.02)d、(45.00±2.36)min;P<0.05,0.01],新法组置管后需镇痛用药、雾吸排痰、负压吸引处理的人数比率(4.0%、26.0%、6.0%)明显低于旧法组(25.5%、61.7%、21.3%,P<0.01,0.05),新法组的皮下气肿、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人数比率(0.0%、0.0%、6.0%)明显低于旧法组(19.1%、8.5%、23.4%,P<0.05),新法组肺复张时间(5.40±1.60)d明显短于旧法组(6.70±1.80)d(P<0.01),治愈率(98.0%)高于旧法组(80.9%,P<0.01);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导致患者气胸复发的原因,认为与尘肺期别高、肺压缩面积大、继发呼吸道感染及营养不良有关。结论改良式胸腔置管引流法用于尘肺并发气胸的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置管引流 尘肺气胸 效果分析
原文传递
胸膜固定术治疗尘肺合并气胸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湘宜 邓婷婷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18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尘肺患者气道的慢性炎症阻塞常合并发生肺大疱,当气道压力增高时,肺大疱容易破裂形成气胸。对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常用的方法是行胸膜固定术。从2013年始我院使用胞必佳或沙培林做为粘连剂,经胸腔引流管行胸膜固定... 尘肺患者气道的慢性炎症阻塞常合并发生肺大疱,当气道压力增高时,肺大疱容易破裂形成气胸。对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常用的方法是行胸膜固定术。从2013年始我院使用胞必佳或沙培林做为粘连剂,经胸腔引流管行胸膜固定术,术后在穿刺端连接延长管,方便引流和排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胸患者 胞必佳 胸膜固定术 沙培林
原文传递
膀胱造瘘管在尘肺合并气胸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卢雪梅 黄小林 《全科护理》 2011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介绍膀胱造瘘管在尘肺合并气胸病人中的应用,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气胸或液气胸病人采用COCK菊花型18号一次性带针芯膀胱造瘘管进行胸膜腔穿刺引流,同时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胸腔闭式... [目的]介绍膀胱造瘘管在尘肺合并气胸病人中的应用,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56例气胸或液气胸病人采用COCK菊花型18号一次性带针芯膀胱造瘘管进行胸膜腔穿刺引流,同时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呼吸道的护理、疼痛护理、出院宣教等。[结果]56例病人胸膜腔穿刺引流均成功,无一例出现皮下气肿、切口感染、胸膜反应等,复张时间30 min至20 d;拔管后3 d~5 d自行愈合,无需加压包扎、缝合切口。[结论]采用膀胱造瘘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尘肺合并气胸或液气胸病人具有损伤小、可控性及引流效果好、胸膜刺激小、无明显并发症且安全、便于观察及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造瘘管 尘肺 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护理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尘肺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蒋东方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泡腾片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取69例Ⅰ、Ⅱ期尘肺患者,分为NAC治疗组、矽肺宁组与空白组,口服药物治疗1年,分析各组肺功能(VC、FEV1%、TLC、DLco)、动脉血气分析,观察NAC治疗尘肺的效果...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泡腾片对尘肺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取69例Ⅰ、Ⅱ期尘肺患者,分为NAC治疗组、矽肺宁组与空白组,口服药物治疗1年,分析各组肺功能(VC、FEV1%、TLC、DLco)、动脉血气分析,观察NAC治疗尘肺的效果。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肺功能(VC、FEV1%、TLC)及血气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矽肺宁组及空白组治疗前后DLc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C治疗组治疗前后DL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肺功能(VC、FEV1%、TLC)及血气分析的差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C能抑制肺纤维化进程,改善尘肺患者肺功能及低氧血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N-乙酰半胱氨酸 肺功能 血气分析
下载PDF
六分钟步行试验在尘肺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邓婷婷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年第11期1193-1195,共3页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与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临床诊断明确的110例尘肺患者,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并测定静态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F...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与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临床诊断明确的110例尘肺患者,进行六分钟步行试验,并测定静态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六分钟步行距离(6MWD)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E1%)、一秒率(FEV1/FVC)、血氧分压(PaO 2)呈正相关。结论六分钟步行试验能对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及全身功能状态进行评估,成本低,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六分钟步行试验 肺功能 血气分析
下载PDF
肺泡微结石症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和林 +1 位作者 陈志强 张久红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0-621,共2页
肺泡微结石症(pulmonary alveolar microlithiasis,PAM)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肺部慢性疾病,目前病因未明,较多文献报道有家族性倾向。因其较少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和误诊。现对我科收治的1例PAM病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肺泡微结石症 家族性倾向 慢性疾病 临床症状 病例报告 特异性 PAM
原文传递
小容量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粉尘含量的测定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志强 李和林 +3 位作者 黄曙海 谭灶芹 蒋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通过对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粉尘含量的测定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对尘肺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 83例煤工尘肺 0 + 患者 ,对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中粉尘进行分离 ,测定含量。结果 :83例煤工尘肺 0 + 患者灌洗液清除物干重 (... 目的 :通过对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粉尘含量的测定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对尘肺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 83例煤工尘肺 0 + 患者 ,对支气管肺泡灌洗回收液中粉尘进行分离 ,测定含量。结果 :83例煤工尘肺 0 + 患者灌洗液清除物干重 (0 .2 6± 0 .17) g,粉尘含量 (0 .10± 0 .4 3) g,粉尘占清除物干重为 39.6 0 %。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对尘肺是一种很好的病因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 回收液 粉尘
下载PDF
矽肺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1例分析
11
作者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31-532,共2页
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多发生于免疫缺陷或受损者。近年来,发病率仅次于念珠菌感染.但因为IPA缺乏特异性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痰培养阳性牢与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敏感性均较低... 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多发生于免疫缺陷或受损者。近年来,发病率仅次于念珠菌感染.但因为IPA缺乏特异性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痰培养阳性牢与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敏感性均较低.对及时诊治带来困难,病死率高达62%~85%。近来我院收治1例这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PULMONARY 矽肺 血清学检查 影像学表现 念珠菌感染 免疫缺陷 肺部感染
下载PDF
尘肺病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分析与探讨
12
作者 刘丽萍 +7 位作者 江蓓 何艳华 李美雄 农康 陈志强 邓婷婷 朱宁 黄春吉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20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尘肺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运动生理指标和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321例尘肺病住院患者,其中壹期133例,贰期85例,叁期103例,以及同期来我院健康检查的无尘肺病者50例行CPET测试,运动设备为功率... 目的分析与探讨尘肺患者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运动生理指标和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321例尘肺病住院患者,其中壹期133例,贰期85例,叁期103例,以及同期来我院健康检查的无尘肺病者50例行CPET测试,运动设备为功率自行车,负荷方法采用递增负荷法。记录并比较各组临床资料与检测结果。结果尘肺叁期的最大运动功率(Wmax)、最大摄氧量(VO2max)、无氧阈(AT)、最大运动通气量(VEmax)、最大运动潮气量(VTmax)均明显低于尘肺贰期、尘肺壹期患者以及无尘肺组,尘肺贰期患者Wmax、VO2max、AT、VTmax低于无尘肺组,高于尘肺叁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壹期组与无尘肺组VO2max、AT比较,无尘肺组、尘肺壹期VEmax与尘肺贰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贰期与尘肺叁期最大运动时CO2通气当量(VE/VCO2max)、无氧阈位点时CO2通气当量(VE/VCO2AT)明显高于无尘肺组和尘肺壹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肺叁期患者最大体能、运动耐力、通气效率出现明显下降,心肺运动试验能全面反映尘肺病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心肺运动试验 最大摄氧量 运动耐力
原文传递
改良肺泡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2例
13
作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9期900-902,共3页
1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男,下岗职工,51岁,已婚。1982~1985年从事建筑工期间接触水泥粉尘。因"咳嗽、活动后胸闷、气紧5个月"入院。查体:生命征正常,神志清,口唇紫绀,气管居中,两肺呼吸音弱,可闻及Velcro啰音;心率78次/min,律齐无杂... 1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男,下岗职工,51岁,已婚。1982~1985年从事建筑工期间接触水泥粉尘。因"咳嗽、活动后胸闷、气紧5个月"入院。查体:生命征正常,神志清,口唇紫绀,气管居中,两肺呼吸音弱,可闻及Velcro啰音;心率78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有杵状指(趾)。入院后查血沉78 mm/h。痰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动脉血气分析:酸碱度7.33,氧分压74.3 mmHg,二氧化碳分压30.9 mmHg,氧饱和度81.2%。胸片:两肺可见弥漫小点状阴影,以两中下肺为多,两肺门模糊,双膈不清楚(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着症 肺泡灌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用“四化”管理,建构和谐校园
14
作者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6年第12期125-125,共1页
学校管理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深奥的学问。《现代中小学教育管理教程》指出“学校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全体师生员工,充分发挥人力、物力、才力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和有利条件,实现高效的学校办学目标的活动过程”。
关键词 管理 和谐 校园 “四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