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足少阳经穴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磊 熊鹿静 +3 位作者 李炳坤 小高 喻林 周鑫 《中医正骨》 2022年第6期9-16,共8页
目的:探讨电针足少阳经穴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膝关节ACL部分损伤患者50例。由同一组医生行膝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单束ACL重建术,术后第2天开始电针患侧足少阳经的悬... 目的:探讨电针足少阳经穴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膝关节ACL部分损伤患者50例。由同一组医生行膝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单束ACL重建术,术后第2天开始电针患侧足少阳经的悬钟、阳陵泉、膝阳关、环跳4穴。每天1次,连续治疗6d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1d,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2周、4周、6周时双侧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察觉阈值(threshold to detection of passive motion,TTDPM)、关节位置觉(joint position sense,JPS)以及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P40起始潜伏期、波幅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潜伏期、波幅。结果:①TTDPM。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312.586,P=0.000)。双侧膝关节TTDP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406.942,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膝关节TTDPM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334.592,P=0.000)。患侧膝关节TTDPM随时间呈下降趋势(3.57°±0.53°,2.61°±0.47°,2.21°±0.39°,1.92°±0.28°,F=349.201,P=0.000),健侧随时间无明显变化(1.44°±0.10°,1.42°±0.12°,1.40°±0.10°,1.41°±0.07°,F=2.772,P=0.052)。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患侧膝关节TTDPM均较健侧高(t=29.528,P=0.000;t=21.642,P=0.000;t=16.658,P=0.000;t=13.642,P=0.000)。②JPS。时间因素和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201.439,P=0.000)。双侧膝关节JPS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F=532.141,P=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膝关节JP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F=209.843,P=0.000)。患侧膝关节JPS随时间呈改善趋势(4.31°±0.71°,3.62°±0.65°,3.23°±0.60°,2.64°±0.54°,F=211.272,P=0.000),健侧随时间无明显变化(1.49°±0.13°,1.47°±0.11°,1.48°±0.10°,1.47°±0.10°,F=1.333,P=0.277)。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患侧膝关节JPS均较健侧差(t=28.782,P=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损伤 前交叉韧带 电针 胆经 本体感觉 悬钟 阳陵泉 膝阳关 环跳
下载PDF
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趋势及争议
2
作者 晓俞 小高 +4 位作者 王小芃 冯剑 邹义源 郑新波 邓凯文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肩锁关节脱位常见于跌倒后直接暴力作用于肩部导致肩胛带周围支撑结构破坏而引起肩锁关节不稳定,严重的脱位可能导致长期慢性损伤,尤其是运动员及高负荷体力劳动者。Rockwood分型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肩锁关节脱位分型。Ⅰ型和Ⅱ型采用非手... 肩锁关节脱位常见于跌倒后直接暴力作用于肩部导致肩胛带周围支撑结构破坏而引起肩锁关节不稳定,严重的脱位可能导致长期慢性损伤,尤其是运动员及高负荷体力劳动者。Rockwood分型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肩锁关节脱位分型。Ⅰ型和Ⅱ型采用非手术治疗,而Ⅳ型、Ⅴ型和Ⅵ型通常采用手术治疗。III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仍存在争议,但对运动需求较高的Ⅲ型脱位,可以早期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越来越趋向于微创解剖重建喙锁韧带,喙锁韧带重建已逐渐成为肩锁关节脱位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和材料科学的发展,对于喙锁韧带重建各种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改进,临床医生对这些方式的优缺点缺乏全面的认识,本文旨在介绍喙锁韧带重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概念回顾,并重点介绍其发展趋势及相关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锁韧带 肩锁关节脱位 功能重建 趋势及争议
原文传递
基于MRI喙锁韧带的解剖学参数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磊 张华强 +4 位作者 金玉峰 张梦瑶 周鑫 李炳坤 小高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9-262,共4页
目的研究喙锁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其对骨隧道建立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480例肩胛骨MRI扫描数据,在斜冠状位和斜矢状位图像上测量4个角度和7个距离,并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结果在斜冠状位图像上,肩锁关节中点... 目的研究喙锁韧带的形态特点及其对骨隧道建立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480例肩胛骨MRI扫描数据,在斜冠状位和斜矢状位图像上测量4个角度和7个距离,并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结果在斜冠状位图像上,肩锁关节中点到锁骨钻孔点的距离男性平均值大于女性,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斜矢状位图像上,男性的喙锁韧带锁骨附着处中心到喙突附着处中心的距离,喙锁韧带锁骨附着处中心到喙突尖端的距离,锁骨上表面的中点到喙突下表面最远端的距离,喙锁韧带锁骨附着处直径平均值均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些解剖参数能够完整地描述喙锁韧带的解剖学特征,指导骨隧道的准确建立,利于对肩锁关节脱位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锁韧带 肩锁关节脱位 磁共振成像 解剖学 骨隧道
下载PDF
载距突解剖形态学分型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磊 李枝青 +3 位作者 小高 周鑫 李炳坤 扶世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519,共5页
目的 基于CT三维重建的载距突,探讨其解剖形态学分型及特征,为螺钉植入治疗跟骨骨折提供解剖学支持。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3月,经纳入标准排除后,最终共收集336例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成年人跟骨CT三维重建图像,依据载距突... 目的 基于CT三维重建的载距突,探讨其解剖形态学分型及特征,为螺钉植入治疗跟骨骨折提供解剖学支持。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3月,经纳入标准排除后,最终共收集336例来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成年人跟骨CT三维重建图像,依据载距突冠状位轴线与跟骨轴线的夹角(β)进行分型,研究参数:β、载距突内侧中点与后距关节面内侧中点的距离(AB),载距突内侧中点与后距关节面外侧中点的距离(AC),载距突内侧中点冠状位轴线与跟骨最外侧交点的距离(AD),载距突内侧中点与跟骨结节内侧突中点的距离(AE),载距突内侧中点与跟骨结节中点的距离(AF),载距突内侧中点与跟骨结节外侧突中点的距离(AG),根据分型和男女、左右分别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根据β,我们将载距突分为3型:Ⅰ型(β<70°,68例,20.24%)、Ⅱ型(70°≤β<80°,153例,45.54%)、Ⅲ型(80°≤β<90°,115例,34.23%)。其中Ⅲ型与其他型别在β、AB、AF上具有差异(P<0.05),Ⅲ型和Ⅰ型在AE上具有差异(P<0.05)。此外,男性和女性的载距突在AB、AC、AD、AE、AF、AG上均具有差异(P<0.05),左右两侧的载距突在β、AB上具有差异(P<0.05)。结论 载距突可以分为3型,以Ⅱ型为主,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时,螺钉植入角度可以尽量在70°~80°,其解剖形态学分型对螺钉植入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距突 跟骨骨折 解剖形态学 分型 CT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外科脱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 被引量:2
5
作者 小高 张磊 +4 位作者 周鑫 李炳坤 关钛元 汪国友 扶世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519-1522,共4页
[目的]评价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科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15例(15髋)。总结临床效果与影像资料。[结果]15例患者均顺... [目的]评价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科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15例(15髋)。总结临床效果与影像资料。[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00±12.32)min,术中出血量(300.00±26.99)ml。切口均I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早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3.80±1.61)个月,下地行走时间(13.00±1.13)周,完全负重时间(16.46±1.41)周。末次随访时患髋Harris和JOA评分较术后第3个月显著增加(P<0.05)。影像方面,解剖复位12例,可接受复位3例,无复位不良,解剖复位率为80.00%。末次随访时X线片示股骨颈内侧支撑钢板与空心螺钉均在位,影像骨折愈合时间为4~6个月。[结论]髋关节外科脱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外科脱位 开放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巨大肩袖损伤镜下阔筋膜移植重建上关节囊
6
作者 周鑫 袁乙月 +4 位作者 覃波 小高 汪国友 扶世杰 张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介绍巨大肩袖损伤(irreparable 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s,IRCT)镜下阔筋膜移植重建上关节囊(superior cap⁃sular reconstruction,SCR)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对27例IRCT采用上述手术治疗。全... [目的]介绍巨大肩袖损伤(irreparable 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s,IRCT)镜下阔筋膜移植重建上关节囊(superior cap⁃sular reconstruction,SCR)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对27例IRCT采用上述手术治疗。全面关节镜检查后,清理退变及无张力组织,肱二头肌长头腱根据情况切断固定或转位。按实际缺损情况,切取同侧大腿阔筋膜,制备移植物。滑轮技术将移植物引入,采用关节盂侧锚与肱骨侧锚钉固定,并与周围组织缝合。[结果]27例患者手术顺利,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术中20例同期行肩胛下肌修复,20例行LHBT转位加强,7例行LHBT切断。术后手术切口愈合良好。随访时间(19.4±3.1)个月,随时间推移,CMS、ASES和UCL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而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AHD显著增加(P<0.05)。移植物形态保持良好。[结论]镜下阔筋膜移植上关节囊治疗巨大肩袖损伤技术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损伤 阔筋膜 上关节囊重建 关节镜术
原文传递
基于新鲜标本喙锁韧带的解剖学形态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磊 小高 +5 位作者 金玉峰 张华强 周鑫 喻林 汪国友 扶世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4-959,共6页
目的基于新鲜尸体标本对喙锁韧带进行解剖学测量,为临床中喙锁韧带解剖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52例肩锁关节标本(新鲜尸体),通过对肩锁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喙锁韧带结构的解剖特点,分别测量锥状韧带的最大长度(QR)、斜方韧带的... 目的基于新鲜尸体标本对喙锁韧带进行解剖学测量,为临床中喙锁韧带解剖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52例肩锁关节标本(新鲜尸体),通过对肩锁关节标本进行解剖,观察喙锁韧带结构的解剖特点,分别测量锥状韧带的最大长度(QR)、斜方韧带的最大长度(ST)、锥状韧带喙突止点到喙突尖的距离(RV)、斜方韧带喙突止点到喙突尖的距离(TV)、锥状韧带锁骨止点到肩锁关节的距离(QU)、斜方韧带锁骨止点到肩锁关节的距离(SU)、锁骨上平面到喙突下平面的距离(WX),并计算斜方韧带锁骨止点的平均直径(a)、锥状韧带锁骨止点的平均直径(b)、斜方韧带喙突止点的平均直径(c)以及锥状韧带喙突止点的平均直径(d)等数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左侧和右侧斜方韧带锁骨止点的最小直径、斜方韧带喙突止点的最小直径在左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喙锁韧带的喙突与锁骨止点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和右侧锥状韧带的最大长度(14.19±2.43、15.87±2.99) mm,锥状韧带喙突止点到喙突尖的距离(36.66±4.25、33.61±3.45) mm,锥状韧带锁骨止点的平均直径(11.95±1.43、11.23±1.12) mm和锥状韧带喙突止点的平均直径(9.20±1.60、7.90±0.76) mm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喙锁韧带的其他解剖形态在左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喙锁韧带的解剖形态在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对喙锁韧带相关解剖学形态进行了全面的测量,为涉及喙锁韧带损伤的肩锁关节疾病提供了相关解剖学数据,有利于术者在肩锁关节脱位手术中尽可能地完成喙锁韧带的解剖学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喙锁韧带 新鲜标本 临床意义 解剖形态学
下载PDF
镜下锚钉与空心钉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 被引量:1
8
作者 易刚 张磊 +7 位作者 扶世杰 关钛元 周鑫 小高 李炳坤 魏灵聪 曾思锐 汪国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935-1940,共6页
[目的]比较镜下锚钉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撕脱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8年6月本科镜下复位内定ACL胫骨撕脱骨折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44例... [目的]比较镜下锚钉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撕脱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8年6月本科镜下复位内定ACL胫骨撕脱骨折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44例采用锚钉固定,40例空心螺钉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锚钉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空心钉组(P<0.05),但下地行走时间显著早于空心钉组(P<0.05)。两组其他围手术期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25.18±4.53)个月,锚钉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空心钉组(P<0.05)。术后两组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Tegner、Lysholm及IKDC膝关节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锚钉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优于空心钉组(P<0.05);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锚钉组影像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空心钉组(P<0.05),至末次随访两组膝关节退变Kellgren-Lawrence分级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两种固定方式均可有效治疗ACL胫骨撕脱骨折,相比之下,锚钉固定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早期疗效更佳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胫骨撕脱骨折 关节镜术 锚钉 空心钉
原文传递
点按手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本体感觉减退44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磊 晏无霜 +3 位作者 熊鹿静 周鑫 喻林 小高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2-65,70,共5页
目的:探讨点按手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本体感觉减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4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4例患者采用点按手法治疗,每周治疗7次,共治疗4... 目的:探讨点按手法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本体感觉减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4例膝关节ACL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4例患者采用点按手法治疗,每周治疗7次,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体感诱发电位(SEPs)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用以评估患者膝关节的本体感觉。结果: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内健侧SEPs、MCV潜伏期和波幅差异及角度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12个月,患侧SEPs、MCV随时间增加而潜伏期逐渐缩短,波幅逐渐上升,角度偏差随时间增加而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疗程中患侧与健侧的SEPs、MC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患侧本体感觉信息传入障碍,进而导致运动障碍,点按手法对治疗膝关节ACL损伤本体感觉减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按手法 前交叉韧带 本体感觉
原文传递
膝关节镜下取自体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炳坤 张磊 +5 位作者 夏章容 周鑫 小高 扶世杰 汪国友 黄文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3例,予以关节镜下取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PCL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6...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手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3例,予以关节镜下取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PCL治疗。比较术前、术后3、6、12个月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和胫骨后移距离,对患者膝关节的综合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术后12个月X线片和MRI显示螺钉位置固定可靠,无断裂、松脱及骨道愈合,后抽屉实验转阴性。术后12个月胫骨后移距离较术前明显缩短,(11.33±1.45)cm VS(3.27±0.80)cm,P<0.05;术后3、6、12个月胫骨后移距离有缓慢增长趋势,分别为(2.94±0.90)、(3.18±0.84)及(3.27±0.80)cm,无统计学差异。与术前(50.33±3.31)相比,术后3、6、12个月IKDC评分分别为(70.97±2.59)、(86.18±1.78)、(92.67±2.13),P<0.05;Lysholm评分术前(51.82±3.95),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73.52±2.59)、(87.12±1.93)、(93.94±1.98),P<0.05;Tegner评分术前(1.97±1.10),术后3、6、12个月分别为(5.21±0.74)、(7.67±0.85)、(8.52±0.57),P<0.05。功能明显改善,且评分比较均逐步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镜下应用自体腓骨长肌腱和半腱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较少,可显著改善膝关节的功能、疼痛和稳定性,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腓骨长肌腱 半腱肌腱 后交叉韧带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