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乳头细胞高效培养方法探索 被引量:42
1
作者 伍津津 刘荣卿 +2 位作者 叶庆佾 钟白玉 唐书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83-385,共3页
显微解剖法分离毛乳头效率低,细胞生长差,采用胶原酶D消化法直接将毛囊下部的真皮鞘组织消化成真皮鞘细胞和毛乳头,从而省去了在解剖显微镜下分离毛乳头的步骤,显著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毛乳头的贴壁和细胞... 显微解剖法分离毛乳头效率低,细胞生长差,采用胶原酶D消化法直接将毛囊下部的真皮鞘组织消化成真皮鞘细胞和毛乳头,从而省去了在解剖显微镜下分离毛乳头的步骤,显著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效率,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毛乳头的贴壁和细胞的生长,并保证了毛乳头的完整性,且可大批量分离出毛乳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细胞 培养
原文传递
改良毛乳头细胞培养法 被引量:26
2
作者 程波 刘荣卿 +3 位作者 伍津津 麦跃 钟白玉 唐书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87-388,共2页
关键词 毛乳头 细胞培养 方法
原文传递
姜黄挥发油、水浸出液体外抗真菌试验 被引量:22
3
作者 唐书 叶庆佾 +2 位作者 钟白玉 胡梦玲 杜青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69-571,共3页
目的:对姜油挥发油和水浸出液进行抗真菌的MIC测定。方法:常规试管法和平皿打孔法。结果:姜黄挥发油对13种常见真菌,MIC抑菌浓度测定范围为1.5%~0.08%,姜黄水浸出液MIC抑菌浓度范围为2.5%~0.16%。... 目的:对姜油挥发油和水浸出液进行抗真菌的MIC测定。方法:常规试管法和平皿打孔法。结果:姜黄挥发油对13种常见真菌,MIC抑菌浓度测定范围为1.5%~0.08%,姜黄水浸出液MIC抑菌浓度范围为2.5%~0.16%。常规试管法和平皿打孔法比较,前者比后者敏感。结论:姜黄挥发油和姜黄水浸出液二者均有广谱抗真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抗真菌药物 挥发油 水浸出液 体外试验
下载PDF
重庆地区2135例浅部真菌病患者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熊亚 周村建 +6 位作者 李芹阶 黄秀英 黄元辉 钟白玉 唐书 戴玮 郝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11-713,共3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的2135例浅部真菌病临床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镜检阳性率为66.5%,培养阳性率为55.7%。菌种分布主要为:红色毛癣菌872株(68.2%),...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菌种分布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的2135例浅部真菌病临床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镜检阳性率为66.5%,培养阳性率为55.7%。菌种分布主要为:红色毛癣菌872株(68.2%),犬小孢子菌50株(3.9%),须癣毛癣菌48株(3.8%),念珠菌及酵母样菌173株(13.5%),曲霉26株(2.0%),青霉11株(0.9%)。结论:①重庆地区浅部真菌感染中,皮肤癣菌仍占主导地位。男性皮肤癣菌的镜检及培养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冬季癣菌的检出率低于春、夏、秋三季。②红色毛癣菌为优势致病菌,但其在15岁以下年龄组患者中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浅部 病原真菌 皮肤癣菌 酵母菌
下载PDF
裸鼠重建毛囊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荣卿 钟白玉 +3 位作者 唐书 叶庆佾 吕中法 伍津津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 观察毛乳头细胞诱导毛囊再生情况和毛囊重建情况。方法 采用器官型培养技术和裸鼠移植技术,将培养的毛囊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和头皮 (或包皮 )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制成胶原凝胶,再接种于毛囊上皮上段、下段和球部细胞,进行体... 目的 观察毛乳头细胞诱导毛囊再生情况和毛囊重建情况。方法 采用器官型培养技术和裸鼠移植技术,将培养的毛囊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和头皮 (或包皮 )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制成胶原凝胶,再接种于毛囊上皮上段、下段和球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裸鼠移植试验。结果 在毛囊毛乳头细胞与毛囊各段上皮细胞的器官型培养中均可见毛囊样结构形成;毛囊真皮鞘细胞凝胶上培养的毛球部细胞也重建出毛囊样结构。移植到裸鼠皮下后则可见较为完整的毛囊结构形成。结论 低传代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在体内外均具有诱导毛囊再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毛囊再生 毛囊重建 裸鼠
原文传递
人头皮游离毛囊培养 被引量:16
6
作者 伍津津 刘荣卿 +2 位作者 叶庆佾 唐书 钟白玉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6-248,共3页
用尸体头皮经无菌处理后剪成0.3~0.5cm宽的皮条,再从真皮皮下组织交界处剪开,从皮下组织中轻轻拔出毛囊,培养于加有胰岛素、氢化可的松的10%新生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结果显示游离毛囊前2天生长最快,前4天平均生... 用尸体头皮经无菌处理后剪成0.3~0.5cm宽的皮条,再从真皮皮下组织交界处剪开,从皮下组织中轻轻拔出毛囊,培养于加有胰岛素、氢化可的松的10%新生牛血清DMEM培养基中,结果显示游离毛囊前2天生长最快,前4天平均生长长度为0.17mm/d。胰岛素和氢化可的松对维持毛囊的形态有作用。放射自显影显示DNA的合成主要是发生在毛母质细胞和部分外根鞘的基底细胞中,表明毛囊的生长延长是由于毛母质细胞分裂、增生的结果,外根鞘细胞能参与组织的修复。培养4天后毛囊出现贴壁,角朊细胞从外根鞘中迁出,一般7~10天都会贴壁,前4天毛囊的形态没有明显的改变,以后毛根变成棒状,毛乳头紧凑成一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头皮游离毛囊 培养
原文传递
重建毛囊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伍津津 刘荣卿 +2 位作者 叶庆佾 唐书 钟白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观察毛囊真皮鞘成分和上皮成分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方法:采用细胞三维培养技术将分段毛囊上皮细胞分别与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及真皮成纤维细胞进行器官型培养来重建表皮和毛囊。结果:在真皮成纤维细胞凝胶上培养的... 目的:观察毛囊真皮鞘成分和上皮成分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方法:采用细胞三维培养技术将分段毛囊上皮细胞分别与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及真皮成纤维细胞进行器官型培养来重建表皮和毛囊。结果:在真皮成纤维细胞凝胶上培养的毛囊间表皮细胞、上段、下段和球部细胞重建出了表皮,而上段细胞形成的表皮最厚,球部细胞形成的表皮最薄;在毛囊真皮鞘细胞胶原凝胶上时上段和下段细胞重建出了毛囊结构。结论:首次成功地证明毛囊真皮鞘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仍具有诱导毛囊形成的能力,也表明了毛囊上段和下段细胞在真皮鞘细胞的诱导下具有向毛囊球部细胞分化的能力,为隆突激活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重建 组织学 干细胞 细胞培养 真皮替代物
下载PDF
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对诱导毛囊样结构形成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麦跃 刘荣卿 +3 位作者 伍津津 程波 唐书 钟白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 以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促进培养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行为 ,观察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对诱导毛囊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传代培养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经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后 ,促进形成凝集性生长团 ,... 目的 以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促进培养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行为 ,观察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对诱导毛囊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传代培养的人头皮毛乳头细胞经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后 ,促进形成凝集性生长团 ,再与毛囊上皮细胞共同移植于裸鼠皮下 ,分别于 8、12周进行组织学检查 ,观察毛囊形成及分化程度。结果  8周后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的毛乳头细胞组可见有毛囊样结构形成 ,未处理组仅见松散细胞团 ;12周后两组均可见有毛囊样结构形成 ,但纤维连接蛋白预处理组较未处理组诱导形成毛囊样结构分化更成熟 ;真皮成纤维细胞组未见有毛囊样结构形成。结论 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特性对其诱导毛囊形成的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细胞呈凝集性生长后 ,其生物学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毛囊重建 细胞外基质 裸鼠
下载PDF
人工皮肤培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9
作者 伍津津 刘荣卿 +2 位作者 叶庆佾 唐书 钟白玉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7-248,共2页
模拟体内生理条件,采用细胞三维培养技术将角朊细胞接种在一活性真皮替代物(即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上,然后行气液界面培养,使角朊细胞的一些正常生长和分化的特征得以再现,从而形成一种能应用于临床的人工皮肤。而且这一培养模型... 模拟体内生理条件,采用细胞三维培养技术将角朊细胞接种在一活性真皮替代物(即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上,然后行气液界面培养,使角朊细胞的一些正常生长和分化的特征得以再现,从而形成一种能应用于临床的人工皮肤。而且这一培养模型使角朊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了一有机的整体,因而也是研究表皮分化、真表皮间相互关系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皮肤 成纤维细胞 角朊细胞 三维培养
下载PDF
神经性皮炎患者血清β-内啡肽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仁山 刘荣卿 +2 位作者 叶庆佾 钟白玉 唐书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2-183,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 血清 Β-内啡肽 含量 测定
原文传递
白念珠菌芽管特异性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鲁 叶庆佾 唐书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6-138,共3页
运用ⅡF、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证实8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芽管表面存在芽管特异性抗原。白念珠菌菌丝相胞壁提取物中含有比孢子相更多的、不同的蛋白成份;发现白念珠菌菌丝相胞壁提取物中有一分子量大约为39 000... 运用ⅡF、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证实8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芽管表面存在芽管特异性抗原。白念珠菌菌丝相胞壁提取物中含有比孢子相更多的、不同的蛋白成份;发现白念珠菌菌丝相胞壁提取物中有一分子量大约为39 000蛋白抗原成份很可能是白念珠菌芽管特异性抗原;认为白念珠菌孢子相和其它念珠菌孢子相胞壁中有以隐蔽状态存在的芽管抗原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抗原 芽管 特异性
原文传递
分段毛囊上皮细胞增生能力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伍津津 刘荣卿 +2 位作者 唐书 钟白玉 叶庆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阐明分段毛囊上皮细胞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和毛囊干细胞的定位。方法 将毛囊上皮细胞分成上段、下段和球部 ,分别培养于人成纤维细胞滋养层上 ,然后传代 ,或在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上行器官型培养。结果 上段细胞传代次数最多 ,形成... 目的 阐明分段毛囊上皮细胞之间的生物学特性和毛囊干细胞的定位。方法 将毛囊上皮细胞分成上段、下段和球部 ,分别培养于人成纤维细胞滋养层上 ,然后传代 ,或在成纤维细胞胶原凝胶上行器官型培养。结果 上段细胞传代次数最多 ,形成的克隆数最多 ,细胞生长活力最强 ;而球部细胞的生长能力最差 ,下段细胞有少数能形成进行性生长克隆。在间质细胞胶原凝胶上上段细胞形成了层次结构清楚的表皮 ,下段细胞次之 ,球部细胞较差。结论 毛囊上段细胞的增生能力最强 ,分化能力最好 ,支持毛囊干细胞定位于隆突部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干细胞 上皮细胞 增生能力
原文传递
亚急性湿疹和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11
13
作者 钟华 郝飞 +1 位作者 钟白玉 唐书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29-631,共3页
目的探讨湿疹和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R1和CysLTR2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10例亚急性湿疹和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ysLTR1和CysLTR2的表达,并以外科手术中相应部位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银屑病... 目的探讨湿疹和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R1和CysLTR2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10例亚急性湿疹和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CysLTR1和CysLTR2的表达,并以外科手术中相应部位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结果银屑病与湿疹患者皮损中CysLTR1和CysLTR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其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表皮、皮脂腺、毛囊、汗腺、平滑肌及血管壁等;3组中CysLTR1和CysLTR2两型受体间的分布及表达强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皮肤组织中同时存在CysLTR1和CysLTR2的表达,银屑病与湿疹患者皮损中CysLTR1和CysLTR2的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银屑病 受体 白三烯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内菲青霉病1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郝进 叶庆佾 +5 位作者 阎衡 钟白玉 杨希川 唐书 邓军 郝飞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2-304,共3页
报告1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内菲青霉病。患者女,31岁。因发热、咳嗽、乏力伴消瘦2个月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患者面部、躯干、上肢出现中央有凹陷或坏死的传染性软疣样皮损。入院后查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骨髓涂片、组织病理检查... 报告1例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内菲青霉病。患者女,31岁。因发热、咳嗽、乏力伴消瘦2个月入院。入院前半个月患者面部、躯干、上肢出现中央有凹陷或坏死的传染性软疣样皮损。入院后查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阳性。骨髓涂片、组织病理检查见细胞内外有大量酵母样细胞,部分中央有横隔(裂殖);骨髓、皮损及淋巴结真菌培养均阳性(25℃和37℃双相培养),经鉴定为马内菲青霉,25℃条件下培养为菌丝相,且有红色色素产生,37℃条件下培养为酵母相。诊断: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内菲青霉病。确诊后予以静脉滴注伊曲康唑,2周后发热消退、皮损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内菲青霉病 播散性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血清中组胺释放因子(HRF)及HRF反应性IgE的检测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朝阳 孙仁山 +7 位作者 李菁 宋君 伍津津 杨涛 唐辉 唐书 李凤 杨永强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研究组胺释放因子(histamine-releasing factor,HRF)及HRF反应性IgE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活动性评分(the 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 目的研究组胺释放因子(histamine-releasing factor,HRF)及HRF反应性IgE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活动性评分(the 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荨麻疹患者发病时血清中HRF及HRF反应性IgE含量,并与40例正常人的检测结果作对照。结果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HRF平均值分别为8.81ng/mL和4.3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和重症组的血清HRF平均值分别为4.65 ng/mL和11.0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HRF反应性IgE抗体平均值分别为1.67IU/mL和0.55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和轻症组均数分别为1.30IU/mL和0.91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RF及同一患者HRF反应性IgE抗体的含量,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06)。结论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时血清中HRF含量及HRF反应性IgE与病情有着显著正相关,说明HRF及HRF反应性IgE在慢性荨麻疹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组胺释放因子 组胺释放因子反应性IgE 荨麻疹活动性评分
下载PDF
核小体诱导BALB/c小鼠产生狼疮肾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郝进 郝飞 +4 位作者 钟白玉 唐书 潘峰 苟俊 徐云升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了解核小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蔗糖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新鲜鸡血红细胞中提取核小体,皮下免疫BALB/c小鼠,采集小鼠血清和肾脏标本。ELISA方法检测其IgG型dsDNA抗体和ANA抗体水平;直接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肾脏... 目的了解核小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蔗糖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新鲜鸡血红细胞中提取核小体,皮下免疫BALB/c小鼠,采集小鼠血清和肾脏标本。ELISA方法检测其IgG型dsDNA抗体和ANA抗体水平;直接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肾脏IgG型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情况;组织病理观察小鼠肾脏损伤情况。结果核小体免疫后14d,BALB/c小鼠血清中开始出现IgG型dsDNA抗体和ANA抗体,其滴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核小体免疫后35d,小鼠肾脏出现大量IgG型免疫复合物沉积,光镜观察显示有明显肾脏损伤。对照组小鼠无明显自身抗体产生和肾脏病变。结论核小体可以诱导正常小鼠产生SLE样征候群,提示核小体参与SLE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小体 BALB/C小鼠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肾脏损伤 并发症 检测
原文传递
国内几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唐书 叶庆佾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19-320,共2页
国内几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唐书谦,叶庆佾1材料和方法1.1一般统计:(1)二期梅毒病人血清11份,其中7份来源于重庆医学检验试剂研究所,4份来源于本院皮肤科。(2)结缔组织疾病病人血清53份(其中SLE51份,硬... 国内几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唐书谦,叶庆佾1材料和方法1.1一般统计:(1)二期梅毒病人血清11份,其中7份来源于重庆医学检验试剂研究所,4份来源于本院皮肤科。(2)结缔组织疾病病人血清53份(其中SLE51份,硬皮病、类风湿病各1份)。(3)寻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诊断 方法
下载PDF
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与细胞外基质分泌关系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麦跃 伍津津 +3 位作者 刘荣卿 程波 钟白玉 唐书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4-295,共2页
目的 研究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方式与其产生的细胞外基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人头皮分离的低传代毛乳头细胞与毛发上皮细胞共同培养形成的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区及非凝集生长区的毛乳头细胞进行阿新蓝、过碘酸雪夫氏染色 ,观察染... 目的 研究毛乳头细胞的凝集性生长方式与其产生的细胞外基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人头皮分离的低传代毛乳头细胞与毛发上皮细胞共同培养形成的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区及非凝集生长区的毛乳头细胞进行阿新蓝、过碘酸雪夫氏染色 ,观察染色反应的强弱。结果 新分离的毛乳头 ,阿新蓝和过碘酸雪夫氏染色均呈强阳性 ,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区阿新蓝—过碘酸雪夫氏染色亦显示强阳性 ,而非凝集区的毛乳头细胞显色呈弱阳性。结论 培养的毛乳头细胞凝集性生长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乳头细胞 凝集性生长 细胞外基质 分泌 组织化学 研究
下载PDF
重庆地区性传播疾病患者387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钟白玉 翟志芳 +2 位作者 唐书 黄秀英 郝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08-1010,共3页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性传播疾病 (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 ,STD)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 对 3 8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的STD患者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支原体感染患者中 ,以 2 0~...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性传播疾病 (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 ,STD)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其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 对 3 87例支原体培养阳性的STD患者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支原体感染患者中 ,以 2 0~ 40岁患者为主要感染人群 ,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 ;解脲支原体 (ureaplasmaurealyticum ,Uu)为主要病原体 ;在对 9种药物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中 ,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及强力霉素敏感率较高 ,依次为 94.0 6%、88.89%、86.82 %,对克林霉素、阿齐霉素及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对于Uu和人型支原体 (Mycoplasmahominis ,Mh)感染 ,临床医生应当结合药敏试验合理应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 支原体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核小体释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20
作者 郝进 郝飞 +4 位作者 钟白玉 徐云升 唐书 龚小云 叶庆佾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72-374,共3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释放核小体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自身抗体、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SLE患者PBMC裂解上清液核小体及其血清自身抗体水平,用SLEDAI积分法评估SLE活动度。结果活动期SL...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释放核小体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自身抗体、病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SLE患者PBMC裂解上清液核小体及其血清自身抗体水平,用SLEDAI积分法评估SLE活动度。结果活动期SLE患者PBMC释放核小体的平均水平为(39.39±25.70)IU/mL,明显高于正常人对照组(11.73±7.87)IU/mL和静止期SLE患者(13.44±8.82)IU/mL,并且与其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r=0.83,P<0.001);SLE患者PBMC的核小体释放水平与SLEDAI积分数、ds鄄DNA抗体水平和补体C3降低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分别<0.01、0.01和0.05)。结论SLE患者PBMC凋亡产生的核小体水平变化与SLE临床病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提示核小体可能是诱导SLE发病的重要抗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SLEDAI PBMC 核小体 外周血单一核细胞 病情活动 自身抗体 DNA 水平 释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