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遵循与创新路径
1
作者
尚季芳
咸
娟
娟
《社科纵横》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代化、特色化发展,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加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发扬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从革命文化中汲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代化、特色化发展,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加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发扬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从革命文化中汲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必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在不断回答“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发展,为解决全世界、全人类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搭建文化沟通的有效桥梁,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政治仪式、民族认同与抗战动员--以西北民众献旗为中心的考察(1938-1945年)
被引量:
2
2
作者
尚季芳
咸
娟
娟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103-120,143,共19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各地政府机关、团体多次组织代表团向抗日将领和国民党要员献旗。献旗成为国难时期的特殊象征性行为,是体现威权体制、民族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以及抗战动员的有效操演和现代政治仪式。在献旗仪式中,国民党各级...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各地政府机关、团体多次组织代表团向抗日将领和国民党要员献旗。献旗成为国难时期的特殊象征性行为,是体现威权体制、民族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以及抗战动员的有效操演和现代政治仪式。在献旗仪式中,国民党各级官员积极参与,借此强化其“党治”权威,形塑民众对“国家领袖”的个人崇拜,有效建构战时民众、政府、元首以及国家的良好形象,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动员与宣传。西北抗战大后方是支援抗战胜利的重要战略回旋空间,民众献旗作为全国献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北民众大力参与抗战救国的重要反映,是其国族认同与家国情怀的重要表征,对团结御侮、一致对外,粉碎日本分裂中国以及争取国际援助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西北民众
献旗
政治仪式
民族认同
抗战动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转型时期的《白鹿原》乡土社会
被引量:
2
3
作者
尚季芳
咸
娟
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1-66,共6页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相较于城市,这样的变革与转型,在农村乡土社会中却显得迟滞。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民众,面对如此的巨变,内心矛盾纷繁复杂。以此为契机,接踵而来的各...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相较于城市,这样的变革与转型,在农村乡土社会中却显得迟滞。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民众,面对如此的巨变,内心矛盾纷繁复杂。以此为契机,接踵而来的各类变化,更是让他们惶恐不已,小人物的命运,也便在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便是以此为背景的小人物传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白鹿原》
乡土社会
小人物
命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遵循与创新路径
1
作者
尚季芳
咸
娟
娟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社科纵横》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基金
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抗战时期西北国际通道资料整理与研究”(19ZDA219)。
文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代化、特色化发展,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加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发扬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从革命文化中汲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必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在不断回答“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发展,为解决全世界、全人类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搭建文化沟通的有效桥梁,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传承
创新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政治仪式、民族认同与抗战动员--以西北民众献旗为中心的考察(1938-1945年)
被引量:
2
2
作者
尚季芳
咸
娟
娟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103-120,143,共1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西北抗战大后方文献资料整理研究”(16AZD037)
2017年兰州市重大委托项目“《兰州通史》(中华民国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战时期西北国际通道资料整理及研究”(19ZDA21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各地政府机关、团体多次组织代表团向抗日将领和国民党要员献旗。献旗成为国难时期的特殊象征性行为,是体现威权体制、民族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以及抗战动员的有效操演和现代政治仪式。在献旗仪式中,国民党各级官员积极参与,借此强化其“党治”权威,形塑民众对“国家领袖”的个人崇拜,有效建构战时民众、政府、元首以及国家的良好形象,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动员与宣传。西北抗战大后方是支援抗战胜利的重要战略回旋空间,民众献旗作为全国献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北民众大力参与抗战救国的重要反映,是其国族认同与家国情怀的重要表征,对团结御侮、一致对外,粉碎日本分裂中国以及争取国际援助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西北民众
献旗
政治仪式
民族认同
抗战动员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E296.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转型时期的《白鹿原》乡土社会
被引量:
2
3
作者
尚季芳
咸
娟
娟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1-66,共6页
基金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现代西北民族地区毒品问题与社会控制研究(1840-1960)(项目编号:10CMZ025)
2012年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项目:抗战时期甘肃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
+1 种基金
2012年甘肃省财政厅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近代西北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
2012年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近代日本与中国西北之关系研究(项目编号:SKQNGG12009)阶段性成果
文摘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相较于城市,这样的变革与转型,在农村乡土社会中却显得迟滞。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民众,面对如此的巨变,内心矛盾纷繁复杂。以此为契机,接踵而来的各类变化,更是让他们惶恐不已,小人物的命运,也便在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便是以此为背景的小人物传记。
关键词
转型时期
《白鹿原》
乡土社会
小人物
命运
Keywords
transformation period; White Deer Plain; local community
average people; fate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遵循与创新路径
尚季芳
咸
娟
娟
《社科纵横》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政治仪式、民族认同与抗战动员--以西北民众献旗为中心的考察(1938-1945年)
尚季芳
咸
娟
娟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21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转型时期的《白鹿原》乡土社会
尚季芳
咸
娟
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