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遵循与创新路径
1
作者 尚季芳 《社科纵横》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代化、特色化发展,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加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发扬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从革命文化中汲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代化、特色化发展,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加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砥砺奋进、开拓进取,发扬革命精神,弘扬革命传统,从革命文化中汲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必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在不断回答“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发展,为解决全世界、全人类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搭建文化沟通的有效桥梁,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传承 创新
下载PDF
政治仪式、民族认同与抗战动员--以西北民众献旗为中心的考察(1938-1945年) 被引量:2
2
作者 尚季芳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103-120,143,共19页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各地政府机关、团体多次组织代表团向抗日将领和国民党要员献旗。献旗成为国难时期的特殊象征性行为,是体现威权体制、民族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以及抗战动员的有效操演和现代政治仪式。在献旗仪式中,国民党各级...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各地政府机关、团体多次组织代表团向抗日将领和国民党要员献旗。献旗成为国难时期的特殊象征性行为,是体现威权体制、民族认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以及抗战动员的有效操演和现代政治仪式。在献旗仪式中,国民党各级官员积极参与,借此强化其“党治”权威,形塑民众对“国家领袖”的个人崇拜,有效建构战时民众、政府、元首以及国家的良好形象,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动员与宣传。西北抗战大后方是支援抗战胜利的重要战略回旋空间,民众献旗作为全国献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北民众大力参与抗战救国的重要反映,是其国族认同与家国情怀的重要表征,对团结御侮、一致对外,粉碎日本分裂中国以及争取国际援助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西北民众 献旗 政治仪式 民族认同 抗战动员
下载PDF
大历史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转型时期的《白鹿原》乡土社会 被引量:2
3
作者 尚季芳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61-66,共6页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相较于城市,这样的变革与转型,在农村乡土社会中却显得迟滞。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民众,面对如此的巨变,内心矛盾纷繁复杂。以此为契机,接踵而来的各... 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相较于城市,这样的变革与转型,在农村乡土社会中却显得迟滞。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民众,面对如此的巨变,内心矛盾纷繁复杂。以此为契机,接踵而来的各类变化,更是让他们惶恐不已,小人物的命运,也便在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陈忠实小说《白鹿原》,便是以此为背景的小人物传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时期 《白鹿原》 乡土社会 小人物 命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