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及服务范围空间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吕伟 韩业凡 +1 位作者 施申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4-703,共10页
为使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提升避难转移安置的效率,以武昌区内35个潜在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从适宜性和服务范围双重角度探究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的合理性。首先,从公众角度出发选择适宜性评价指标,然后运用熵权法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 为使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合理,提升避难转移安置的效率,以武昌区内35个潜在避难场所为研究对象,从适宜性和服务范围双重角度探究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的合理性。首先,从公众角度出发选择适宜性评价指标,然后运用熵权法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相结合的方法得到评价结果,最后采用双变量Moran’s I进行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与服务范围的空间关联分析,得到两者耦合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目前武昌区避难场所适宜性与服务范围整体呈正相关关系且存在空间集聚现象,避难场所的适宜性受服务范围影响,但仍有部分避难场所呈负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因地而异。除此之外,提高避难场所的适宜性不能局限于增加有效面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应急避难场所 空间关联分布 Moran’s I 公众意愿
下载PDF
考虑公众选择偏好的应急避难安置双阶段选址-分配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韩业凡 吕伟 +1 位作者 李海航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6,共7页
为使开放避难场所符合公众自行避难的实际情况,借鉴Huff模型量化公众选择行为,构建双阶段选址-分配模型,第1阶段确定开放避难场所位置,第2阶段将溢出容量的灾民二次分配到有剩余容量的避难场所,并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 为使开放避难场所符合公众自行避难的实际情况,借鉴Huff模型量化公众选择行为,构建双阶段选址-分配模型,第1阶段确定开放避难场所位置,第2阶段将溢出容量的灾民二次分配到有剩余容量的避难场所,并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双阶段选址-分配模型能够实现同一需求点灾民前往不同避难场所的过程,管理者干预政策能够使服务人数大幅度增加,避免资源浪费、灾民流离失所且二次分配情况主要依赖于第1阶段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管理部门规划应急避难场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公众选择偏好 选址-分配模型 Huff模型
下载PDF
暴雨灾害短视频引发舆情危机的BN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吕伟 +2 位作者 陈文涛 韩业凡 房志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2-199,共8页
为减少短视频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风险,以“7·20”河南暴雨灾害为例,基于网络短视频,从突发事件的灾情程度、应对行为、视频属性、舆情情感倾向和舆情传播扩散度5个方面,构建短视频网络舆情危机风险的预测指标体系,利用贝叶斯网络(... 为减少短视频引发的网络舆情危机风险,以“7·20”河南暴雨灾害为例,基于网络短视频,从突发事件的灾情程度、应对行为、视频属性、舆情情感倾向和舆情传播扩散度5个方面,构建短视频网络舆情危机风险的预测指标体系,利用贝叶斯网络(BN)构建预测模型,探讨舆情预测准确度。结果表明:经检验测试,该模型可有效预测网络舆情危机风险等级,公众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行为对舆情危机风险等级、情感倾向和传播扩散度均有重要影响;在灾情严重且公众的行为应对较消极的情境下,舆情爆发的主因为公众的情感倾向和舆情的传播扩散度;相较于微博转发量和点赞量,评论量高的微博短视频更容易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灾害 网络短视频 舆情危机风险 贝叶斯网络(BN) 舆情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