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班级管理到班级治理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周闵闵
-
机构
江苏南京市三牌楼小学
-
出处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第2期29-30,共2页
-
文摘
以班级授课制和班主任负责制为主要特征的班级教育管理体制已在我国延续多年。这一体制的优点在于以"班"为人员单位,按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便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统一管理,便于学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从而赢得教学的高效。但其局限性也较明显,主要是班级管理和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强调班主任的个人智慧,强调统一、齐步走,缺少集思广益和沟通互动的平台,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
关键词
班级管理
教育管理体制
治理
教学进度
主任负责制
班级授课制
知识水平
统一管理
-
分类号
G62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认识厘米》教学设计与评析
- 2
-
-
作者
周闵闵
冒金彬
-
机构
江苏如东县掘港双语小学
江苏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
-
出处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0年第12期58-59,共2页
-
文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50~52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
关键词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长度单位
引导学生
二年级上册
数学教科书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数的意识”培养途径谈
- 3
-
-
作者
周闵闵
-
机构
江苏省南京市三牌楼小学
-
出处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4年第11期26-27,共2页
-
文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形成数的意识呢?关键要以学生为中心,抓住“感”、“思”、“悟”三个关键环节,引导学生由感知开始,推向思考以获得体悟,进而实现对数的认识由自发向自觉的飞跃。现结合小学数学低年级几个课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
关键词
意识
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
数学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
小学数学
“感”
“思”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认识厘米》教学设计与评析
- 4
-
-
作者
周闵闵(执教)
冒金彬(评析)
-
机构
如东县掘港双语小学
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
-
出处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1年第8期62-64,共3页
-
文摘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
-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
-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